古今尚武精神对比及重拾尚武精神

2018-03-12 20:52吴迪
武术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尚武精神社会阶层中华文明

吴迪

摘 要:尚武精神的传承和发扬是中华文明流传发展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古时中华民族尚武之风盛行,而现今社会民众尚武精神较之古时有所不及,且随着社会的变更与发展,古尚武精神与当代尚武精神涵义有所不同。文章应用文献资料法查阅相关资料,说明古今尚武精神的差异,并且举例说明古代社会各个阶层尚武之风的浓厚,尚武精神的兴盛,以及当今社会尚武精神在社会民众间的缺失,并分别从国家体制、社会重视、史实了解、课程设计、家庭培养、自我意识等几个方面为当今社会下人民重拾尚武精神提出可实施的建议和方法。

关键词:尚武精神 中华文明 社会阶层

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18)2—0030—0 3

1 尚武精神释义

尚,尊崇;武,武术,军事;尚武,尊崇武术,崇尚军事。尚武精神,尊崇武术,崇尚军事,并使用武力对抗对手的过程中所具备的精神品质。[1]其表现为崇德、尚武、英勇、顽强、奉献、爱国等精神品质。

2 古尚武精神之兴盛

发源于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王国,起源于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发源于印度河、恒河流域的古印度以及起源于长江、黄河流域的古代中国,是人类历史文明发展起源的四大文明古国。经过数千年历史的洗礼,四大文明古国唯独中华文明流传至今未曾中断,这与自古根植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尚武精神有莫大干系。

2.1 古代国家统治者尚武精神的体现

古代中国历朝历代的建立巩固与覆灭无不体现人民的尚武精神。秦国起初羸弱,皆因实行商鞅变法,秦国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方面进行彻底的改革,并且奖励军功,商鞅曰:“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争,各以轻重被刑……”《汉书》中记载:“商君为法于秦,战斩一首赐爵一级,欲为官者五十石……”自实行商鞅变法后,秦国实力逐渐强大,秦王嬴政便开始谋划吞并六国之计。公元前237——公元前221年,秦国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全国,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的国家。秦国的统一先决条件之一便是秦军具备英勇不屈的尚武精神,秦国将士皆以在战争中立下军功为荣,极大地提升了将士的积极性,使军队战斗力得到很大提高,这才使得秦军在连年征战中连战连捷,逐一灭掉各诸侯国。

秦朝之后的历朝历代统治者也都具备尚武精神。汉朝时期,汉武帝数征匈奴,大将军霍光平定楼兰等,唐朝时期在唐太宗李世民和唐高宗李治的领导下先后灭掉东、西突厥,并北征高丽,太宗曰:“今天下大定,唯辽东未宾,后嗣因士马盛强,谋臣导以征讨,丧乱方始,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此话深切体现出唐太宗李世民所具备的尚武精神。唐太宗以天下为己任,为国家统一,社会安定,臣民幸福,而誓死征讨外族势力,维护唐王朝的统一。一句“朕故自取之,不遗后世忧也。”是唐太宗具备尚武精神的点睛之笔。

2.2 古代民间尚武精神的体现

起初在先秦的社会结构中,士阶层是贵族阶层与平民阶层之间的过渡阶层,他们因为有勇力和武艺,所以被特别选拔出来,作为武士。长期以来,“士”阶层一直都是武士阶层。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社会的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开拓自己疆域国土,不断壮大本国军事力量,因而也需要大量的士兵军队,习武之风在民间也愈演愈烈,这也使得社会掀起了一股浓烈的尚武之风,而由此“士”作为一个独立的阶层而正式出现。[2]

各国大兴“养士之风”,各路王侯将相礼贤下士,以诚相待争相招揽天下士人,借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增加自己的声望。而士人们也会主动选择自己所效忠的君主,以此来实现自己的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这一时期对于“士”的人才竞争,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的尚武之风,更多的平民习武练武,极大地促进了“士”阶层的活跃和发展。

那时的学校教育或社会教育中,教授知识的老师都被称之为“夫子”,这一称呼便是从军官称谓“百夫长”“千夫长”等演化而来[3],由此也可见当时之世尚武之风大盛,其影响力也渗透在社会的各个方面。

3 今尚武精神之涵义

现如今,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自改革开放后,社会走上了现代化主义的快车道。政治稳定,中国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逐渐增大;经济繁荣,我国现今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文化传播,世界各个地区都辦有孔子学院,不少学校也开设有中文课程等。这也都极大地促进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现今社会稳定和谐,尚武精神也不单是古时所谓的军事武术战斗等含义,今尚武精神相对于削弱了其在军事,武力等方面的释义,当今社会是和谐社会,自新中国成立后的六十多年来,国家几乎已无战事。且随着科技的进步,军事战争已逐步告别了古时冷兵器时代的刀枪肉搏,取而代之的是高科技军事化武器的对比和运用。尚武要义已从练武报国转变为习武修身,尚武明德,民众为了增强自我身体素质,愉悦自我心理健康,促进自我性格发展,是更加面向全体社会大众的尚武精神,在和谐社会主要表现为大众体育的尚武精神。其要义是一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崇尚勇武为特征,团结一致,和谐共处,积极奋斗,刚健有为的民族精神。[4]

4 今尚武精神之缺失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促进了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安逸的生活则麻痹了民众的尚武精神,人们享受着舒适的现代化生活,对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身体素质等却不加以重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逐渐淡漠,民族精神有所涣散,这也导致了当今社会不少民众群体尚武精神的缺失。

4.1 青少年尚武精神的缺失

随着我国的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基本的衣食住行都有保障,居民也都逐步走向小康社会,加之计划生育政策的实行,使得当代青少年生长在安定和谐的社会家庭氛围中。而此种社会环境以及不少家庭对于青少年的过于溺爱,导致当代青少年出现不少身心健康问题。身体健康问题如青少年的近视眼群体不断增多且呈现年轻化趋势,身体肥胖在青少年群体中也更加普遍。心理健康问题如青少年心理承受能力脆弱,过于自我,做事我行我素,喜欢独来独往,且易产生焦虑、自卑等心理。有的青少年在父母的溺爱中生活自理能力差,有的大学生甚至将自己的脏衣物拿回家里由父母清洗,且一些青少年不善与人交流,性情软弱。endprint

当下中国的应试教育也是导致青少年尚武精神流失的原因之一。应试教育指一种考试主义或一种以考试为中心并对其他教育价值具有强烈排斥性的教育。在这种教育中,考试和应试几乎成了教育的唯一目的。[5]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考试和应试成了教育活动和青少年健康发展的异己力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也都成了考试和应试的奴隶。中小学生被繁重的课业所累,在校期间占用体育课和课间休息时间,回到家还有各科家庭作业,导致青少年休息睡眠时间严重不足,周末家长还给孩子报各个兴趣班或补习班,使得中小学生整日压抑在繁重课业中,体质得不到锻炼,身体素质自然逐渐下滑。

4.2 成年人尚武精神的缺失

尚武精神的缺失不仅体现在青少年群体,成年人尚武精神的缺失也相当严重。其原因之一便是中年人普遍健身意识不足。中年人发育已经完全成熟,因此自我感觉体质良好,不太注重自我身体健康以及体育锻炼。而在社会、工作、家庭三重责任的压力之下,中年人的精神高度集中在工作、生活的琐事之中,并不得不占用本就缺乏的闲暇时间,很少有人能在体育锻炼中投入精力,也很少重视自己的身心健康,缺乏足够的自我保健意识,更缺乏应有的尚武精神。

5 重拾尚武精神

5.1 国家体制

我国于1995年提出全民健身计划,并颁布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要求以全国人民为对象,以青少年为重点,系统加强全国人民身体素质及精神品质,从国家体制来规范人民群众,将体育健身,身体健康提升到国家政策的高度上。国家出台政策,来规范社会和学校体育制度,并且加大对体育的资金投入力度,改善社会和学校体育设施及场地,为全民健身创建一个良好的运动环境。

5.2 社会重视

自全民健身计划实施以来,社会各界广泛响应,越来越多的人投入到全民健身的运动中来,要真正实现全民健身,需要社会更广泛的传播和实践。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传播、广告投入、商业企业联合媒体以及政府举办各类大众体育运动赛事,针对不同爱好的人群举办不同项目的互动赛事来提高全民健身的积极性,以此唤醒民众尚武精神。如对于跑步爱好者举办山地越野跑、民间马拉松比赛等,针对骑行爱好者举办各级骑行赛事,针对大学生举办的全国大学生运动会等。不仅使得民众提高参与体育运动的兴趣,更培养了民众的尚武精神。

5.3 史实了解

历史,是最具说服力的教科书。通过对历史的了解认知,对历史事件的详细记载,对历史人物的称赞歌颂,强化民众的居安思危意识,唤醒民众的尚武精神。回顾历史,展望未来,以历史人物为榜样,以历史事件为标竿,做一个具备尚武精神的中华儿女,在国家需要时义不容辞,在民族为难时救于水火。

5.4 课程设计

在当代的学校教育中,应试教育大行其道,中小学占用学生体育课的行为普遍。使得青少年本就羸弱的体质更加得不到应有的锻炼。体育课不仅是活动筋骨,强身健体,更重要的是通过体育课,学生可以学习到体育技能,如各种项目的体育运动,各种运动所需要掌握的基本技术,方便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增强学生的健身意愿,唤醒学生的尚武精神。

5.5 家庭培养

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扮演了无可替代的作用,父母的语言和行为深刻影响到孩子的成长。要培养孩子的尚武精神,父母首先要做好表率作用,自身要拥有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的体育活动,并不断给孩子灌输强身健体和坚强不屈的体育尚武精神,给予孩子充足的自我发展空间去培养自己的体育兴趣爱好。

5.6 自我意识

人的主观能动性决定了人的行为是自我意识的反映。而尚武精神的继承和发扬,除了来源于客观外在环境的影响外,更为主要的是来自于主观内心的意识支配。自我要树立强身健体,坚毅勇敢的尚武精神,要主动地投身到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中,为自我身心健康而行动,也在行动中培养自我坚强独立,永不言败的精神品质,以身践行尚武精神。

6 结论

中华文明历史上下五千年,溶于中华儿女血脉中的尚武精神是中华民族依旧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原因。自古尚武精神在各个社会阶层中都得到充分体现,中华民族自古都是一个尚武的民族,是一个坚毅勇敢,拼搏奋斗的民族。而在当代社会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社会尚武精神却逐渐缺乏,在不同群体中均有体现。因此需要我们通过各个渠道各种手段来增强全民体质,唤醒我们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尚武精神的体现不只是注重身体素质的发展,也需要人们继承和发扬精神层面的品质,以自身发展促进我国社会更长久更和谐地发展,让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的东方。

参考文献:

[1]李爱红.关于民族尚武精神弱化的历史根源及对策思考[J]. 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2):86-89.

[2]李宗山.春秋战国时期“士”阶层对竞技体育的影响 [J]. 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5(4):94-96.

[3]肖 冲.从社会文化诸因素看先秦尚武精神[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1991(17):16-20.

[4]简志海,田 达.论古今尚武精神发展的重要性[J].体育大视野,2016(13):151-152.

[5]谢 勇,简述巴人的尚武精神 [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5):42-44.

[6]劉旭光,韦雪梅.我国体育文化中尚武精神的流失与发展研究 [J]. 湖北体育科技,2016(6):480-482.

The Comparison of the Martial Spirit in Ancient and Modern Times and Suggestions for the Rediscovery of the Present Spirit of Martial Arts

Wu Di

(Jishou University,Jishou Hunan 416000,China)endprint

Abstract: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pirit of martial arts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reasons for the spread and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In ancient times, the martial spirit of the Chinese nation prevailed, and the martial spirit of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is somewhat less than that of the ancient times. With the change and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the martial spirit is different from the contemporary martial spirit. Based on the relevant literature, this paper explains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cient and modern martial spirit, and illustrates the strong style of martial arts in all walks of life in ancient times, the prosperity of martial spirit, and the lack of martial spirit in the contemporary society. And from the national system, social importance, historical facts, curriculum design, family training, self consciousness and other aspects, it puts forward feasible suggestions and methods for people to regain martial spirit in todays society.

Keywords:the spirit of martial arts Chinese civilization social classendprint

猜你喜欢
尚武精神社会阶层中华文明
4000年前的中华文明什么样儿?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对尚武精神词义的历史观察*
追寻“华胥氏”——中华文明的早期开垦者
尚武精神不能丢(感悟)
中华文明何以延续至此
湖湘士人的崇文尚武精神
加强民主党派对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的政治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