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振锋
一个到健身房锻炼的年轻姑娘,上跑步机仅两分钟后猝死;据说身体不错的中年男子为赢取优惠券,参加商家跳绳活动时突然倒下;精神病人上错公交后失踪,后被发现死在一座废弃工地。这些悲剧触动人心,随之而来的巨额“索赔”或追责,在信息时代传媒的放大效应下,更是成了具有社会学意义的争议事件。
弄明白死因,找到“责任者”,讨个说法,依法索赔,是法律所赋予的权利。但过度的“维权”很可能演变为纠缠胡闹,非理性的诉讼很可能变成“滥讼”。没有根据的天价“索赔”不仅导致宝贵司法资源的浪费,还使得全社会因过度索赔而“过度自保”,甚至陷入人人自危。结果是,维系社会运转的社会信任遭到伤害,好不容易才建立起来的法治共識受到侵蚀。
我们的社会实际上已经在承受过度“维权”滥讼的恶果。由于担心家长“维权”,有的中小学已经尽可能减少体育课、集体出游与课外活动;为了促进突发心脏病急救工作,国家和一些企业在地铁站、公园等公共场所配备傻瓜式“自动体外除颤仪”,但却遭到不少单位拒绝,因为哪怕用除颤仪将人救活了,也很可能因为采取了电击方式而面临巨额索赔。
在社会转型期,部分群体本就存在心理焦虑。而过度“维权”滥讼显然使得社会焦虑感百上加斤。
(摘自环球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