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斌
教材是学生在校的主要读物,其中所选课文,多数为单篇短章,还有一定占比的节选片段。虽然学生读到的是一本语文书,但每一篇文章都是独立文本,实际上也属于“碎片化阅读”。这种阅读状态导致学生阅读单篇文章能力较强,而对整本书阅读要么不爱读,要么不能读,能读的多数也是浅层次阅读。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整本书阅读呢?我的做法是借助教材中的名著阅读任务,将名著阅读课程化,按一定程式阅读整本书,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必读书目《水浒传》为例,我设计了主题为“从阅读走向越读”的《水浒传》阅读课程,包括阅读指导课、阅读交流课、阅读总结课和阅读练习课。
一、阅读指导课
1.布置任务,了解学情
第一天阅读1-5回,第二天语文课前5分钟交流阅读感受。通过交流了解学生的阅读状态。
2.激发兴趣,指导方法
恰到好处的仪式感,能直接激发阅读兴趣。有两位同学不仅完成了阅读任务,还主动写了阅读随笔。我借这两份随笔,给全班同学写了一封公开的表扬信。这节主题为“阅读·悦读·越读”的阅读指导课,用表扬信开道,借此形成一个小小的阅读仪式,在还不能“悦读”的阅读状态下,开启新的阅读之旅。
对于中学生阅读能力及状态而言,读书是休闲,摘抄是被动完成作业,只有阅读写作,才能促其真实阅读,甚至成为一种阅读创造。因此,閱读指导课关键要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阅读写作。阅读随笔怎么写?刚进入九年级的学生,其阅读能力大致可分为三个层级:内容层级、写法层级和思维层级。据此,我将阅读随笔写作指导设计为三个点:
(1)人物+情节+评价=内容梳理式写作。哪怕是阅读能力在最底层的学生,只要真实阅读,也很容易完成这个写作任务。
(2)赏析式写作。《水浒传》写法之高超毋庸置疑,但最能让中学生接受的大概是书中精彩的描写,概述某个场景,对其中颇具表现力的字词句简单赏析,阅读能力中等的学生完成这个写作任务也不难。
(3)思维性写作。《水浒传》中某些内容,争议颇多,可以借此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对于书中人物所作所为,是否赞同?对于一直流传的对《水浒传》的评价,是否认同?以此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表达;同时,还可培养其关联式阅读思维,书中人物、行为、或者思想,能引发你关联到教材中哪一篇课文?读过的哪一本书?看过的哪一部电影?甚至关联到生活中哪个场景?
以上三个写作指导点构成递进关系,一个比一个有难度,可以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
阅读指导课,通过指导阅读方法,消除学生畏读情绪,让阅读起步更顺利。
二、阅读交流课
1.有读必写
每天阅读5回,并完成阅读随笔写作,字数200字以上。读《水浒传》要“不求甚解”,不求咬文嚼字,但求前后贯通。又因其篇幅较长,需加快阅读速度,所以每天只布置读5回。经过阅读指导课后,每天写作阅读随笔200字以上,学生基本都能完成。
2.有写必评
每天随笔上交后,要对每份作业仔细阅读,精心评价。有一位学生运用思维导图梳理1-5回内容,卷面清爽,内容清晰。笔者在给他的评语中,毫不吝啬地表扬:这是本次作业中颜值最高的一份。有学生评价宋江孝义,并结合文本内容解读其外号 “孝义黑三郎”,这个解读很不错,但是还可以更有思考力,于是借评语启发思考:在《水浒传》中还有“孝”的故事吗?关联鲁迅的《二十四孝图》,你对古代“孝文化”产生了哪些新的认识? 这个评语就是一个阅读指导,指导学生关联性阅读,批判性思考。
3.有评必交流
根据学生阅读写作的情况,笔者连续进行了4课时阅读交流,主题分别为《见文本·见自己·见生活》《泛读+精写=完美》《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和《坚持是一种美德》。前两课时为阅读随笔写作指导课,后两课时主要是对学生坚持阅读与写作的鼓励与引导。
《见文本·见自己·见生活》是阅读交流第一课时,初期的阅读随笔以内容梳理为主,间有少量赏析式写作,思维性写作者寥寥可数,且虽有一定的思考意识,但思维打开度远远不够。于是,借学生的阅读随笔内容讨论两个问题,借此打开学生思维:
(1)面对像高俅这种地痞无赖的纠缠,我认为王进“敬而远之”的做法是正确的。同时,从高俅小人当道、威迫下属,可以看出当时官场腐败,王进是80万禁军教头,却落得如此下场,也说明了强权的威力。小说先从高俅的发迹史开始写起,再逐步引出王进师徒,一开始就切入了主题,这不是所谓的地煞天罡为魔作乱,而是官逼民反。
这份阅读随笔,很有思考力。在“见文本”上“见自己”,对王进的做法表示认同,同时深入文本,从王进的遭遇窥见全书主旨,体现出较高的阅读水平。只是两个点都浮光掠影,若能选取一个点,深入文本,理据更加充分,那必将是阅读随笔的佳作。在讨论中,截取第一个点延伸至生活:联系生活经历,如果遇到地痞无赖的纠缠,你会怎么办?学生顺着这个话题,聊到自己小学被高年级学生欺负的经历,聊到了对初中室友的看法,甚至聊到了校园暴力。通过这个点的讨论,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出来,“见生活”,指导生活。
(2)众邻居都知道此事,可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说话,着实让人痛心。武松回来后,请知县主持公道,但知县早被西门庆买通了,可见那时的官场是有多么腐败呀。
读到这份阅读随笔时,由“众邻居”联想到了九年级好几篇课文:《变色龙》中见风使舵、愚昧软弱的邻居,《范进中举》中冷漠势利的众邻居,《孔乙己》中麻木愚昧的咸亨酒店的“众人”,甚至还联想到了电影《功夫》中租住在包租婆楼中的租客们。于是,设计讨论话题:不主持公道的“知县”见了不少,你还见过哪里有“知道此事可没有一个人站出来”的“邻居”吗?这个话题的讨论,可以培养关联性阅读思维,打通名著与教材、名著与电影、名著与生活的路径。
《水浒传》文白相间,初中生阅读尚有困难。第二次阅读交流课的主题就是《泛读+精写=完美》,进一步提出“不求甚解”的阅读主张,降低阅读难读,激发阅读兴趣。上一节课是引导学生从文本走出去,这节课就要引导学生走回文本。例如一名学生在阅读随笔中比较林冲与杨志如何对待泼皮:endprint
在卖祖传宝刀的时候,杨志失手杀掉刘二泼皮,把他与鲁智深在大相国寺惩治一伙泼皮相比,就会发现杨志在面对泼皮时无可奈何,不如鲁智深处理恰当。
和上面的“见生活”不同,这里是再“见文本”,但层次更高。小作者做到了书内关联,前后贯通,对比提炼。顺势再入文本:哪些人物可以关联?哪些事情可以关联?林冲和王进是书中直接被高俅迫害的两个人,都是禁军教头,他们可以关联吗?王伦、晁盖、宋江,梁山三代“大哥”,可否关联?书中仅有的几位女性,可以关联吗?这样的讨论,已经不仅仅是文意上的前后贯通了,更是对作者写作思路的打通,来自文本,超越文本,是高层次的创造性阅读。
经过几节阅读交流课,很明显地感受到了学生阅读思维的进步。有学生这样评价好汉:
反观后来林教头上梁山,头领王伦推三阻四,还说什么“浅水难养真龙”云云,可见绿林好汉并非全是好汉,大多是欺软怕硬、为非作歹之徒。
有学生这样评价梁山:
我认为这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强盗团伙,只不过是在当时政治背景下做了美化,倘若放在现代,这根本就是犯罪行为,不值得歌颂。况且他们口口声声说劫富济贫,智取生辰纲中的财宝有济贫吗?没有,而是填充了梁山的仓库。这就是说无论是否为好汉,在那个时代多少会混入些不良因素。
小作者对“好汉”的认识,对“梁山”的评价,虽然略显单薄,但敢于提出个性化的批判性思考。虽说这些观点通过阅读其它资料也可以获得,但是为了阅读而去拓展阅读,本身就是一种主动学习、且具备一定学习能力的“越读”体现。
惊喜于学生的改变与进步,同时也知道,阅读贵在坚持,于是设计了《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和《坚持是一种美德》两课时阅读交流课来鼓励学生,让学生明白:如果不能坚持到最后,你都不会知道自己有多么优秀。
阅读交流课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思想碰撞的空间,交流课上很多同学妙语连珠,引来喝彩也引来争辩,正所谓道理不争不明,学习不交流就不透彻,思想不碰撞就不会有火花。
三、阅读总结课
1.在活动中总结巩固
阅读总结课,要把阅读随笔中零散的思考串成线,形成对全书的整体性认识。因是阅读总结,课堂设计需避开俗套,于是我设计的是以“刀”“酒”“箭”“老虎”等为线,串起全书内容回顾,并设计以科代表挂帅的抢答活动,由男女生科代表各自挑选四名组员,其余同学自愿组成亲友团,根据提示抢答相关情节。课堂气氛活跃,参与面几乎覆盖全班,效果非常好。
2.在学法中提炼升华
我用两处批注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并将两处批注进行比较,学习其批注角度和方法。
第一处,《花和尚倒拔垂杨柳》(第七回)片段:
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扳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
指导学生抓住动词朗读,并结合片段内容评价鲁智深(花和尚)。然后出示老师下水批注,让学生明确,可从写法“动作描写”来批注,也可从人物性格角度批注:
《花和尚(鲁智深)倒拔垂杨柳》这个片段虽然不是《水浒传》中最精彩的一幕,但是施耐庵却可以用比较高超的写作手法,通过动作描写活灵活现展现人物性格。这几个动词,既体现了鲁智深力大无穷敏捷利索有万夫不当之勇,联系上下文,也可知他有勇有谋,懂得抓准时机,给众泼皮教训。
第二处,《梁山泊好汉劫法场》(第四十回)片段:
沒多时,法场中间,人分开处,一个报,报道一声:“午时三刻。”监斩官便道:“斩讫报来!”两势下刀棒刽子便去开枷。行刑之人执定法刀在手。说时迟,一个个要见分明;那时快,看人人一齐发作。只见那伙客人在车子上听得“斩讫”,数内一个客人便向怀中取出一面小锣儿,立在车子上,“当、当”地敲得两三声,四下里一齐动手。又见十字路口茶坊楼上,一个虎形黑大汉,脱得赤条条的,两只手握两板斧,大吼一声,却似半天起个霹雳,从半空中跳将下来。手起斧落,早砍翻了两个行刑的刽子,便望监斩官马前砍将来。众士兵急待把枪去戳时,那里拦当得住?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
先让学生自由朗读,再请朗读功底好的学生范读,其余同学模仿读,读出当时紧张的氛围,读出好汉们的英勇,读出“众人且簇拥蔡九知府,逃命去了”的狼狈,然后出示金圣叹的批注,让学生明确,可从写作风格角度进行批注:
江州城劫法场一篇,奇绝了。作者写急事不肯少用笔,偏是急杀人的事,偏要故意细细写出。这番生动细致的描写,情节惊险生动,扣人心弦,不但生动细致描写了李逵英勇无畏的性格,也写出了李逵等梁山好汉勇于智于与官府反抗的不怕死的斗争精神。
最后,以小组为单位,在原著中任选内容,用“朗读+批注”的方法进行交流展示。
批注法阅读既是阅读方法的学习,更是对文本的精读,正好弥补了之前“不求甚解”读法的不足。
四、阅读练习课
阅读练习课,链接中考,一来检测阅读情况,二来让之前的阅读直接服务于考试,收获更实在的惊喜。
1.阅读练习作为阅读总结的补充
如以人物鲁智深为线设计题目:
①以人物鲁智深(或你喜欢的人物)为核心,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梳理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并概括其性格特征。②阅读《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节选),在“三拳”描写中任选一处,自选角度进行批注。③作者对鲁提辖的“三拳”不是简单勾勒,而是淋漓尽致地详细描写,其意图是什么?
第③题为思考性问题,意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背景,感悟《水浒传》能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郑屠横行霸道,欺压百姓,十恶不赦,在当时那样一个暗无天日的社会,只能寄希望于鲁提辖那样侠义的好汉来惩罚他,除暴安良,这三拳写得不厌其烦,写得越厉害,越够味,越解恨,越大快人心。
2.阅读练习作为能力提升训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