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域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2018-03-12 07:21:18张孟梦程金龙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全域旅游研究

◎张孟梦 程金龙

(1.河南大学 文化产业与旅游管理学院,河南 开封 475000;2.中原经济区智慧旅游河南省协同创新中心,河南 洛阳 471934)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旅游业作为新常态背景下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它的发展方向、发展速度对经济增长有着重要的影响力。全面小康的建成标准之一是城镇化率达到50%,全域旅游是城镇化建设的重要推手,也有利于全面小康目标的顺利实现。综合各方面因素,国家旅游局提出全域旅游的发展思路。全域旅游是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旅游发展方式,能缩小城乡经济差距,并使旅游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提高旅游品质和服务质量,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助力全面小康的实现。全域旅游是一种合作化的旅游发展方式,可实现各部门、各单位、各行业的联动发展,减少旅游发展的障碍和壁垒,形成团结协作的旅游发展链条,能够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和谐发展,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也能促进我国旅游业发展迈入下一阶段。目前,学术界对全域旅游的研究如火如荼,涉及多个方面,对研究进行梳理有利于发现全域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旅游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和路径。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本研究主要以同方知网(北京)技术有限公司出品的“中国知网”(CNKI)为检索平台,以“全域旅游”为主题,高级检索得到2011年—2017年期刊论文1167篇。在此基础上,剔出与本次研究偏离程度较高、重复的论文,最后整理得到与“全域旅游”相关的期刊论文607篇。之后运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关键词分析,归纳总结中国全域旅游理论研究领域内研究成果数量、研究集中主题、研究区域等各方面情况,为全域旅游未来研究与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二、关键词分析

论文的核心观点体现在关键词,是论文主题的高度概括,因此对文献关键词的分析,有助于挖掘某一领域的研究热点。使用CiteSpace对研究对象的关键词进行分析,将文献数据导入CiteSpace软件中,设置时间跨度为2011年—2017年,单个时间分区长度为1a;聚类词来源为标题 (title)、摘要(abstract)、作者关键词(author keywords)和增补关键词(keywords plus);聚类词库选择为突现词(burst terms);节点类型为关键词(keyword),提取每个时区中被引频次最高的50个关键词,最大的关键节点是“全域旅游”,涉及旅游产业的多个方面,重要的节点有“旅游产业”“精准扶贫”“区域旅游”“旅游发展模式”“旅游目的地”等,通过研读重要节点所对应的相关文献发现,全域旅游发展模式的研究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其研究重点在发展现状、发展对策、发展理念等,其次是全域旅游所涉及的区域旅游,研究重点在海南省、浙江省、宁夏等地区。可见,全域旅游研究视角趋于多元化。

三、发展历程

通过对相关研究文献的梳理,可以得出结论,以2015年为节点,2011年—2015年发表在期刊的全域旅游论文总数偏少仅有25篇,而2015年—2017年总数呈大幅度增加趋势,尤其是2016年与2015年相比,发表论文数量差距188篇。至2017年,全域旅游研究热度只增不减,而且仍有大幅度增长的趋势,说明对全域旅游的研究仍是学界未来的关注点。

依据文献数量结合全域旅游发展现状,可以把国内全域旅游研究分为萌芽阶段、发展阶段、井喷阶段三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

2013年及以前,全域旅游研究均属于萌芽阶段,这一时期全域旅游研究数量较少,仅有5篇期刊论文发表,理论基础和研究内容较为浅显,出现了一些全域旅游启蒙思想,但是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全域旅游最早的雏形是在2008年,浙江省绍兴市委市政府提出“全城旅游”发展战略。2009年江苏省《昆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修》提出“全域旅游,全景昆山”。2010年,四川大邑县启动全域旅游休闲度假战略规划。2011年《杭州市“十二五”旅游休闲业发展规划》中,创新性地提出了旅游全域化战略;浙江桐庐提出全域旅游全新战略;《大连市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以“全域旅游”推动“全域城镇化”的实施,探索旅游业作为一项战略性支柱产业[1],这些地区提出的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共同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2012年,四川甘孜州明确提出,实施全域旅游发展战略;山东一些县域将“全域旅游”确立为发展方向;湖南资兴市推进旅游业由“区域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2013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明确提出要“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把全区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打造”;与此同时,学者厉新建提出全域旅游目的地的概念:全域旅游目的地是旅游要素配置齐全,能充分满足旅游者体验的综合旅游目的地及开放旅游目的地,是一个可以充分调动资源,以综合创新为基础的,能完全满足需求的旅游目的地[2]。该概念的提出使得学界对全域旅游有了一个比较全面的认识,为之后全域旅游的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二)发展阶段

2014年至2015年是全域旅游的发展阶段,在此期间,全域旅游期刊论文数量较之前有所增加,有20篇论文发表。各地开始意识到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性,2014年,山东省5个县市成为全域化旅游改革试点;河南省郑州市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加快全域旅游发展的意见》。2015年,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并提出推进县域全域旅游发展。学界也开始将目光投向全域旅游研究,这个时期,全域旅游主要集中于指导乡村建设、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一个新思路,但是并没有受到广泛的关注。

(三)井喷阶段

2016年之后,全域旅游相关研究迅速增多,仅2016年就有206篇文章发表,截止2017年10月31日,在知网上检索到全域旅游文献数量是376篇。该阶段,全域旅游的发展主要是受到政策导向作用的影响。2016年,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提出:我国旅游要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自此之后,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号召,多部门联动制定多项政策来推动全域旅游的发展和实现。全域旅游的热度在国内只增不减,各地区、各部门都将全域旅游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2016年2月和11月,国家旅游局先后公布了2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名单。全域旅游从学术、政策层面走向实践,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进入全域时代。绝大多数地区在全域旅游发展理念的引导下,旅游产业在地域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模式等方面有了很大程度地改善。

四、文献述评

(一)全域旅游概念研究

全域旅游的概念一直都是学界的热门讨论话题,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的定论,笔者对现有的全域旅游文献进行梳理总结,认为当前主要有以下几种代表性的观点,如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认为全域旅游是以区域经济和社会资源为基础的,特别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规定、文明素质等进行全面、系统优化,实现区域资源的有机整合、产业整合、社会共享的发展,促进旅游经济社会发展及区域协调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模式[3]。该观点对全域旅游作了较全面的总结和介绍,受到大部分学者认同,并被较多的引用。杨振之指出全域旅游是在旅游资源优势区,通过旅游产业的主导,实现空间和产业层面生产要素的优化合理配置,旅游产业带动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不断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创新发展形式[4]。该概念认为全域旅游发展的途径就是通过旅游产业引导其他产业,实现共同发展。石培华强调全域旅游体现在5个“新”,即全域旅游是一种新模式新战略,是一种旅游目的地新形式和新品牌,是一种全新的综合改革平台和载体,是一个新的复合型空间,是新的发展趋势和方向[5]。吴必虎提出全域旅游是贯彻五大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综合载体,同时五大理念也引领全域旅游发展[6]。胡静认为全域旅游是打破行政边界的框架,将区域规划作为一个整体,是资源的整合、产品的丰富和社区参与、权力协调、产业链延伸的系统旅游,但不是旅游业优先于所有行业,也不意味着普遍参与[7]。徐宏认为全域旅游是指旅游时间延长,旅游空间拓宽,旅游服务丰富的旅游开发方式,是一种动态、立体、个性化的旅游开发[8]。通过对学术界关于全域旅游概念的梳理,笔者认为,全域旅游是指旅游业突破行业间的壁垒,打破地区间的限制,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从而实现旅游业地位的提升及区域内产业共同发展,是新时期的新型发展模式。

(二)全域旅游研究视角

全域旅游不仅是学术界的研究重点,也是政府、区域规划与发展、扶贫等多方面关注的要点,全域旅游关注的领域主要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

1.全域旅游理论研究

全域旅游理论研究主要是在发展理念[9]、发展模式[10]、动力机制[11]、实现路径[12]、发展趋势[13]、法治保障[14]等方面的理论总结与创新。全域旅游理论的研究与建设使得全域旅游的发展有了更坚实的理论基础,何建民对全域旅游发展理念与模式及创新运用进行深入研究,并总结出5大特点与运用要求[15],他还指出全域旅游的实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设施与旅游配套设施不完善,法治保障不健全,发展理念创新意识不足等问题。胡卫华通过对深圳大鹏新区的实证研究,总结出其发展全域旅游需要解决的5个问题[16]。穆睿等通过对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成功经验的总结,提出了全域旅游建设的可行性建议。[17]对全域旅游理论的研究,有利于指导国内各城市结合自身条件、根据自身特点开展符合各自资源基础的全域旅游。从总体上归纳总结全域旅游理论体系,是对前人成果的整理与完善,也是未来学术研究需要深入挖掘并借鉴的重要基础。

2.全域旅游实践研究

全域旅游作为具有统筹全局、引导协调作用的发展理念,对区域规划与建设[18]、产业结构[19]、示范区建设[20]等方面都具有指导意义。全域旅游从整体的角度出发,将区域作为整体进行规划,进行全方位的统筹,各个环节紧密相连,保证了规划的整体实施效果,推动区域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形成一体化的旅游品牌,促进区域的整体发展。同时,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建设标准也在逐步通过实践得到完善。刘玉春通过对安徽省旌德县的实证研究发现全域旅游为县域经济的发展打开了一个突破口,全域旅游的实现有利于县域经济的整体发展。[21]罗峰在全域旅游的时代要求下,结合杭州市旅游产业发展现状,为杭州市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提出四条发展路径。[22]龙明璐等对张家界永定区建设全域旅游的状况进行分析评价,认为其发展全域旅游的状况较好,并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优化完善策略。[23]全域旅游理念的贯彻落实,引领着旅游业的整体发展,推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产业结构和产业内容的调整与丰富,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使区域规划与建设进入全方位、全部门的联动发展时期。

3.全域旅游其他视角研究

全域旅游的研究涉及方方面面,除了理论及实践的研究,还有一些其他视角,如:旅游教育[24]、智慧旅游[25]、特色小镇[26]、供给侧改革[27]、政府角色[28]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等方面。全域旅游是宏观上的指导理念,对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同样的,与旅游业相关的行业也应随之变化。例如学界关注到全域旅游对智慧旅游的影响,在全域旅游的信息化发展[29]、全域宣传营销[30]等方面展开了研究。再如全域旅游时代下,传统景区已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旅游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对旅游供给的结构和数量进行调整,更贴切地迎合旅游者的需求,是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另一方面,政府在全域旅游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在决策、调控、营销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应在全域旅游中得以全面发挥。除此之外,全域旅游对于乡村旅游、精准扶贫的发展与落实具有推动作用,在全域旅游的背景下,利用旅游业特有的带动效应,带动贫困的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尽快脱贫,是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齐丹[31]从全域旅游角度出发,对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模式进行研究,分析民族地区贫困的原因并提出全域旅游背景下的三条改善措施。孟秋莉等从全域旅游背景出发,提出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构建与开发的“六全”化,并提出全域化的乡村观、产品观,为乡村旅游的全域化发展提供了一些指导性的建议。[32]全域旅游的发展理念在各方面得以体现,全域旅游其他视角的研究为全域旅游的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借鉴指导作用。

(三)全域旅游研究区域

全域旅游是国内旅游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应运而生的产物,全域旅游的推进不仅能促进旅游业的自身发展,还能带动相关产业协同发展,实现区域经济增长。但是全域旅游的实现也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资源禀赋、基础和配套设施及相应的文明旅游氛围。因此,对全域旅游的重点研究区域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看出全域旅游的区域化特征,还可以为其他地区开展全域旅游提供借鉴作用。检索到的关于全域旅游文章中有273篇涉及各省市自治区的旅游发展,排名前十位的分别是:海南省、浙江省、贵州省、江苏省、湖南省、辽宁省、四川省、内蒙古自治区、京津冀地区、广西壮族自治区(见下表)。不难发现,这些地区均是国内全域旅游开展较早的地区,对全域旅游的发展政策支持力度较大。除此之外,这些地区均具有旅游资源较丰富、旅游业发展较成熟的特点。由此可见,全域旅游的发展与区域的旅游资源禀赋、相关政策支持、经济发展条件是呈正相关态势的,如海南省的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业发展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因此其全域旅游发展的条件与基础较好。

中国全域旅游主要研究区域(含省、市)表

五、全域旅游研究展望

通过对文献进行梳理,笔者发现目前全域旅游的研究集中在对区域规划、区域经济、区域旅游的指导作用方面。未来全域旅游的研究视角,将进一步得到拓展,将在宏观背景下进行微观研究,朝着细分的方向发展,着眼于某一模块进行,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1.加强理论研究,如全域旅游的概念内涵、发展模式、发展理念等方面的探索,构建全面的全域旅游理论体系,并进一步用理论指导实践;2.在全域旅游背景下,与旅游相关行业中的酒店、旅行社等行业结合进行的研究;3.对全域旅游中政府、企业、旅游者影响力的研究;4.加强全域旅游与专题旅游结合的研究,如全域旅游与乡村旅游、休闲产业、红色旅游、体育旅游等的结合发展研究;5.全域旅游的研究会逐步将定性分析方法与定量分析方法结合应用,丰富研究方法,理论研究结合层次分析法、IPA分析法、逐步回归法等方法进行;6.既要突破行政界线的框定,也要不局限于旅游资源优势明显的地区,逐步推广到其他地区,实现共同发展。国内全域旅游研究尚未形成规模和系统的理论体系,因此,对全域旅游的研究仍需学者们立足于全域旅游的实践来探索,需要学界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全域旅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用一粒米撬动全域旅游
今日农业(2021年11期)2021-08-13 08:53:30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科技传播(2019年22期)2020-01-14 03:06:54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全域人人游”火爆周宁
海峡姐妹(2017年9期)2017-11-06 08:39:37
谋全域 图四时 大连金普新区的全域“旅游+”
辽宁经济(2017年5期)2017-07-12 09:39:33
全域旅游向更广更深发展
西部大开发(2017年7期)2017-06-26 03:13:40
旅游
旅游的最后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