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人口老龄化对老年教育的影响及应对

2018-03-12 08:15姜伯成屠明将
重庆开放大学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人口总数人口数人口老龄化

姜伯成,屠明将

(1.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2.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重庆 400015)

我国于2000年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人口基数大以及受计划生育政策效应等因素叠加的影响,人口老龄化水平与程度愈演愈烈,突出表现为“总体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区域分布不均衡”等显著特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国家长期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1]等新时代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逐渐提高以及人均寿命的不断延长,退休后的老年人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越来越旺盛,退休时间占据了整个人生历程的四分之一以上,空闲时间的增多也助推了老年人在适应退休生活、健身娱乐、社会交往乃至自我实现等方面学习需要的高涨。如今,各地老年大学“一座难求”的现象也进一步印证了这一趋势。为此,我们在深入分析人口老龄化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其对老年教育发展的影响并提出应对举措。

一、研究设计

1. 人口预测模型构建

由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体制的深远影响,人口出生率、死亡率等城乡差异事实的长期存在,因而应选择能有效区分城乡的人口预测工具。王广州开发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CPPS)对城乡人口预测具有较强的适用性,所以本研究采用CPPS作为预测工具。预测的基本假设是:(1)未来人口的死亡模式保持不变;(2)农村人口一旦迁入城镇或城镇化,其人口行为和特征即与城镇人口相同,即忽略城镇人口与迁入城镇人口或城镇化人口的差别。王广州在2002年9月编写的《中国人口预测软件培训手册(CPPS)》中,提供了具体模型,如下:

城镇人口模型:nPt2(x+n)=[nPt1(x)+nMPt1

在式(1)中,x的取值范围是0岁到100岁;nPt1(x)是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人口数;nPt2(x+n)是在t2时刻年龄在x+n岁至x+2n岁的人口数;nL(x)是确切年龄在x至x+n队列存活人年数;nL(x+n)是确切年龄在x+n至x+2n队列存活人年数;nMPt1(x)为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农村迁入或城镇化人口数;在式(2)中,TMPt1为t1年度人口迁移量,nMIG(x)为迁移模式,即年龄别人口迁移率。

农村人口模型:nPt2(x+n)=[nPt1(x)-nMPt1

在式(3)中,x的取值范围是0岁到100岁;nPt1(x)是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人口数;nPt2(x+n)是在t2时刻年龄在x+n岁至x+2n岁的人口数;nL(x)是确切年龄在x至x+n岁的队列存活人年数;nL(x+n)是确切年龄在x+n至x+2n岁的队列存活人年数,nMPt1(x)为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农村迁入人口数;在式(4)中,MPt1为t1年度内人口迁移量,MIG(x)为迁移模式,即年龄别人口迁移率。

在式(5)中,Tpop为t2时刻的总人口数,nPt2(x)是在t2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农村人口数,nPt2(x)是在t2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城镇人口数。

2. 人口预测计算过程

第一,建立生命表。即根据当下人口从死亡率出发,计算死亡发生概率 nqx,(6)式中nqx为在(x, x+n)区间内的死亡率,建立生命表的目的在于通过生命表方法,对当前年龄别人口的存活概率予以估计。

第二,建立生育模型。(7)式中Pt2(0)是在t2时刻年龄为0岁人口数;nPft1(x)是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妇女人口数;x取值范围是15岁至49岁;nF(x)为年龄在(x, x+n)之间的育龄妇女生育率;nF(x+n)为年龄在(x+n, x+2n)之间的育龄妇女生育率。

第三,预测总人口。(8)式中Tpopt2为t2时刻的总人口数;nPt2(x)是在t2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人口数。

第四,构造存活转移矩阵。(9)式中x的取值范围是0岁到100岁;nPt1(x)是在t1时刻年龄在x岁至x+n岁的人口数;nPt2(x+n)是在t2时刻年龄在x+n岁至x+2n岁的人口数;nL(x)是确切年龄在x至x+n队列存活人年数;nL(x+n) 是确切年龄在x+n至x+2n队列存活人年数。由于国家在老年化背景下将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退休年龄延迟至65岁,故关于本研究的老年人口特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数量,老年人口比重特指65岁及其以上人口数量占总人口的比重。

3. 相关参数设定

第一,基础数据。本研究以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基础数据,具体指标包括城乡分年龄、性别的常住人口数、平均人口数和死亡人口数,城乡分年龄的平均育龄妇女人数和出生人数,死亡率、出生率和年离别生育率由相应指标计算生成。通过对相关数据的计算与处理,人口预测模型的基础数据包括0—100岁城乡男性年龄别人口数量、城乡女性年龄别人口数量、城乡男性年龄别死亡率、女城乡性年龄别死亡率、城乡年龄别生育率五组基础数据。

第二,总和生育率。根据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原始数据,可以测算出全国总体总和生育率为1.181。

第三,人口迁移率。2014年国务院出台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明确提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到2020年达到60%”的发展目标,推算全国城镇化率增速应为每年0.97%,2035年全国城镇化率将达到74.55%。

第三,其他参数。2016—2035年未来20年老年人口数量主要由40岁及以上人口存活率递推而来,尽管当前国家已经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但生育率和生育模式对老年人口数量影响不大。因此,为方便研究与结果描述,如无其他特别说明,死亡参数、性别比、生育模式、和流动人口等相关参数均默认按照2010年全国及六省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结构和参数进行设定。

二、新时代人口老龄化的基本特征

1. 老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人口老龄化趋势持续加深

表1 全国人口总数、老年人口数与老年人口比重变动趋势(2016—2035年)

表1详细呈现了全国总人口数、老年人口总数以及老年人口占比在数量上的变化走势预测,从总体上来看,全国人口增长率逐渐下降,至2021年前后出现负增长态势,而全国老年人口总数以及占比始终呈现上升的发展态势。具体来说,全国人口总数值将呈现出倒“V”型走势,2016年我国人口总数达到了13.59亿,而在2035年这一数字下降到13.10亿,我国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放缓,同时人口发展将经历一个先增长后下降的过程。人口总数在2021年达到峰值后,人口惯性不再发挥作用,人口数量由小幅下降变为加速下滑,到2035年我国人口总数将为13.10亿,预计15年将减少约5872万人。2016年老年人口占到全国人口比重的16.87%,且这一数值在逐年增加,并以平均每年约0.8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上升,在2025年老年人口总数将突破3亿,预计达到30578.67万人,占总人口的22.43%,全国老年人口总数预计在2034年前后突破4亿,到2035年老年人口占全国比重将高达31.24%,且预计增长总数达到17997万人,全国老年人口占比增长近14.37个百分点,反映出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愈加严峻。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而我国独特的社会发展模式以及人口基数概况,使得老年人口在规模和增长速度上要明显高出全球老龄化平均水平。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一方面反映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进步,另一方面也为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保障体系构建等带来了不小的挑战。

2. 城乡老年人口分布不均,农村老龄化程度较为严峻

表2 全国城乡老年人口数与老年人口比重变动趋势(2016—2035年)

图1 全国城乡老年人口数变动趋势比较(2016—2035年)(单位:万人)

图2 全国城乡老年人口比重变动趋势比较(2016—2035年)(单位:%)

表2预测了未来全国城乡老年人口总数以及老年人口占比的变化,并通过图1、图2直观反映未来全国城乡老年人口总数以及比重变动趋势。从总体上来看,全国城市及农村老年人口在数量总值和规模发展上均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上升速度不断增快。具体来看,2016年我国城市老年人口总数达到了10566.56万人,占城市总人口比重15.39%;农村老年人口总数为12349.93万人,占农村总人口比重18.38%。以这一组数值为参照,城市老年人口在2035年预计达到22084.07万人,增长近11517万人,平均每年增长近576万人,占城市总人口比重达到33.26%,预计增长近18个百分点,以平均每年0.9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上升;农村老年人口在2035年预计将达到18829.85万人,增长近6479万人,平均每年增长近324万人,占农村总人口的29.16%,预计平均每年增长速度年0.5个百分点左右。从城乡老年人口的预测变化比较来看,在未来几年内,农村老年人口数量总值仍旧高于城市,且保持稳定增长的态势;而城市老年人口在未来时间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老年人口数量总值在2025年达到15337.26万人,首次超越农村老年人口总数。预计在2028年前后,城市老龄化将超越农村甚至全国老龄化总体水平,并将在2032年前后突破2亿人口总值,呈现翻一番的增长态势。老年人口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反映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有效成果,另一方面也对城市公共卫生、医疗保障甚至教育服务等造成了不小的压力。

三、新时代人口老龄化对教育的影响

1. 老年人口地域分布的独特性助推了城乡老年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

一方面,虽然老年教育资源主要集中于城镇地区,但是由于城镇退休老人有较好的经济保障,学习需求较高,现有的老年教育资源仍然无法有效满足广大老年学员的旺盛需求,老年教育机构“一座难求”的火爆现象经常上演。调研发现多数老年大学已经处于满负荷运转的状态,能够增加的教育资源十分有限;新建或扩建一批老年大学所带来的财政负担又使地方政府“望而却步”。另一方面,市、区(县)两级老年教育机构也主要设立于城镇地区,广大农村地区的老年教育资源覆盖率较低,造成了城乡老年教育二元割裂的局面。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一些农村地区的老年教育机构仅仅是挂靠在成人学校或农技中心、移民办、安稳办等街镇部门,每年举办为数不多的培训以应付上级部门的检查,实际上形同虚设。二是农村地区仅有的老年教育机构的办学条件与办学质量相对较差。农村老年教育机构多是“三无”学校:一无场地,二无经费,三无编制,只能向公办中小学、社区或者村委会租借场地,加之缺乏办学经费、管理人员与教师,致使教学设施设备简陋,课程设置单一,教学质量不高,故而缺乏吸引力。

2. 老年人口数量剧增进一步加剧了教育资源供给的紧张局面

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中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虽然老年人口比重及规模在持续扩大,但是社会资源配置与系统建设尚未完全能够应对这一问题的蔓延式发展。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严重不足。另外,受传统思维影响,老年教育事业尚未受到地方政府层面的足够重视。因此,对老年教育事业的财政投入力度相对较弱。目前,尚有很多省市政府并没有把老年教育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教育事业发展规划,这造成老年教育经费来源不稳定。办学经费短缺,一方面造成硬件上的投入不足、场地受限,办学规模无法满足更多老年人群的需求。另一方面,经费不足也在客观上造成了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

3. 老年人口构成的复杂性制约了老年教育机构的内涵式发展

研究发现不同年龄、学历、退休前职业、经济水平、居住区域的老年人群体的学习需求差异十分明显。推进老年教育过程中应充分考虑老年人的群体差异,满足不同群体老年人的学习需求。首先,由于老年人群性别、年龄、学历、收入水平、社会地位和区域的不同,对学习需求也就存在很大差异。如55—65岁之间的老人由于处于工作和退休的过渡阶段,可以重点开设适应退休生活的系列课程;对于高龄老年群体可以着重进行死亡教育,以减轻其对死亡的恐惧心理,提升生命终结前的生活质量。其次,由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和人生体验的千差万别,老年教育中的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多样化,在班级授课制的基础上根据老年人个体差异实行分组教学,以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学习需求。目前,我国老年学校的教学内容基本上以书法、绘画、摄影、戏曲、烹饪等兴趣班为主,而对与老年人生活有密切关系的老年保健、金融理财、电脑网络等内容则涉及很少。在教学方式上,老年学校主要是采取课堂教学的形式,并且教学方式大多不规范。

四、新时代老年教育发展的建议

1. 正确看待老龄化趋势,树立科学教育观

首先,各级政府应更新老年教育观念,宣传老年教育的办学思想以及丰富老年教育的办学形式,促使各地区领导的进一步重视以及形成社会的广泛共识,为老年教育的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其次,作为老年教育的主体,老年人群在老年学校建设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调动老年群体的学习积极性,以社区为基地,充分了解老年群体的实际发展需求,及时把握其发展的时代脉络,帮助老年群体进行自我引导,提高其对于老年教育内涵及价值的理解,动员老年群体积极参与到继续教育的队伍中来。最后,即是优化老年教育理念,正确引导老年学校的健康发展,为老年人口的继续教育提供优质资源储备。就目前而言,终身教育与终身学习的理念是指导老年教育的基础与方向,能够为老年教育研究与实践提供较为合理的和成熟的建议,且老年教育可谓是终身系列理念的最为典型的代表,也更能凸显终身学习的价值情怀[2]。

2. 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丰富办学形式和内容

全国老年人口总数以及占比在不断上升,并将在未来一段时期保持这种可持续增长的态势,对老年教育的社会需求必定也会随之不断增加,故而需要增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的力度,充分发挥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提供老年教育资源的作用,丰富老年教育的内容,并创新老年教育办学的形式。首先,老年人群同样享有受教育和学习的权利,充分保证老年教育的规模,是保障不同年龄、性别的老年人群受教育权利实现的基础。所以,拓展老年学校的办学渠道,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是扩大教育规模最为便捷的方式之一,也是提高老年教育的社会认知度的重要途径。同时,加大对于老年教育的投入力度,在资金、资源配置等方面实现供给侧的改善。其次,增强老年教育的针对性,设置科学、丰富的学习内容以及实施符合老年心理发展的教学形式,创新老年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利用专题讲座、问题研讨、案例分析、自学辅导、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方法提升教学质量,从而实现老年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3]。最后,培养和建立专业的老年教育师资队伍,是规范老年教育研究以及办学的重要手段,能够对老年教育的实施起到专业标准把控的作用。

3. 均衡老年教育资源配置,推动城乡融合发展

老年教育资源配置面临着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局面,以重庆市为例,几乎所有的老年大学都分布于都市地区和区县城市,农村老年教育资源异常稀缺,但是全市多数老人又都分布于农村地区,这就产生资源供给和学习需求严重错位的现象。首先,应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和老年人的分布情况,在省(市)、区(县)、街道(乡镇)、村(社区),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覆盖城乡的老年教育机构体系,推动城乡老年教育资源均衡配置。其次,建立健全城乡老年教育发展规划体系,及时把握城乡老年教育文化发展的基本数据以及信息资料,将老年教育发展作为教育事业部门单位的常规性工作,推动老年教育发展体制机制的成熟和完善。最后,增强城乡老年教育的针对性,确定城市和农村老年群体的切实需求,开展具有人文关怀的教育。例如,针对农村老年人群开展医疗健康、养生保健、其他娱乐文化等教育,而针对城市老年人群则进行更加深层次以及多样化的教育教学,充分保障城乡老年群体的学习机会和学习权益。

4. 完善老年教育机制,促进运行机制系统化

首先,老年教育作为一种社会公益事业,政府在发展老年教育中处于主体和主导地位,但同时也需要鼓励和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提供老年教育资源,形成政府引领下市场与第三部门协同参与办学的格局[4]。其次,构建老年教育资源整合协调机制。依托各级老龄委建立财政、民政、工商、文化、教育、体育、科技等部门参与的老年教育联席会议制度,整合区域内公共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设施设备和场所,充分利用好现有资源,为老年教育发展提供条件保障。再次,依托社区教育学院提供丰富多样的老年教育资源。老年教育发展工作的重点在社区,应充分利用社区学校(院)或成人学校提供多元化、便利化的老年教育资源。最后,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扩大老年教育资源的覆盖面。加强优质老年学习资源对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辐射。总之,完善老年教育体制机制,需要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以整合现有资源为突破口,重点依托社区教育和互联网技术,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

猜你喜欢
人口总数人口数人口老龄化
确定代表名额按户籍人口数还是常住人口数
人口总数变化的比例进入潜伏或染病群体的年龄结构传染病模型及稳定性
数据
世界人口老龄化之住房问题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技术创新视角下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吉林省GDP预测研究
2053年全球总人口将达100亿
2053年全球总人口将达100亿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财政支出与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