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飞 黄瑞玲
改革开放使我国走上了民族复兴、繁荣富强的发展道路,但三十多年来的经济高速增长所引发的负外部性问题已日趋严重,传统的依托劳动、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无限制供给、以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生活环境的无约束破坏为代价的低效率重复的粗放型的生产模式已难以为继,一场对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性变革成为社会各界的共同心声。尊崇人、自然、社会和谐共存的绿色发展理念应运而生,为我国经济破除瓶颈障碍、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剂良方。十六届三中全会上,时任总书记胡锦涛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融入了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发展观,这是我国首次将绿色发展理念上升到国家高度。[1]党的十八大以及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并明确了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着力推进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绿色发展的宏伟蓝图和建立系统完整生态文明制度体制的中心任务。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充分彰显出党和国家领导人对绿色发展的祈盼。而绿色金融在助力绿色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2015年9月,中共中央首次明确提出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设想。而2016年的《“十三五”规划纲要》相关条例的颁布标志着绿色金融体系的构建正式成为国家重要战略部署。2017年6月26日,中央七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建设五个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的通知,这表明绿色金融未来的效应将得到进一步强化。
苏北,即江苏北部地区,辖长江以枕黄海,毗上海以望日韩,处于东进西出、北下南上要塞之地,是我国如今沿海经济带的重要构成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自古以来对我国都有着深刻的战略意义。然而,长期以来形成的粗放式的经济发展模式已经成为苏北经济结构调整和动力转换的桎梏。如何响应国家号召,乘着“绿色经济”改革的春风助力其经济的涅槃重生,成为苏北当前经济工作的重要环节。2017年5月10日苏北发展座谈会上,李强书记强调,苏北要贯彻落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关于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部署要求。金融作为经济增长的助推器,理应为苏北的绿色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而由绿色经济衍生而来的“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相结合,相得益彰,更能发挥协同效应。本文旨在通过剖析苏北绿色发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结合绿色金融在助力绿色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和不足,提出金融助力苏北绿色发展的对策建议。
1989年,英国环境经济学家皮尔斯在他的《绿色经济的蓝图》一书中提出了绿色经济的概念。皮尔斯认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资源的充分性、社会的稳定性和生态的完备性基础上的,如果因为盲目追求经济增长导致三者的割裂,必然会引发经济增长的不可持续。因此,他主张建立一种“可承受的经济”。[7]这成为绿色发展理念的渊源。此后我国的学界掀起了一股探索绿色发展路径的热潮。从本质上来讲,绿色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内涵的一致性。可持续发展理念更早被我国所重视,戴星翼较早地尝试对它的内涵进行界定,他认为可持续发展是同时满足不损害未来世代发展自身所需的资源基础的代际公平和利用科技进步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环境资源使用中的浪费的节约高效这两个条件的社会发展模式。[8]张兵生指出绿色发展是物质资料生产、知识智力生产和生态环境生产三者的有机统一。[1]王玲玲、张艳国将绿色发展分解为绿色经济、绿色政治、绿色文化、绿色环境四个子发展系统,同时作出了绿色经济发展是物质基础、绿色政治发展是制度保障、绿色文化发展是内在精神资源、绿色环境发展是自然前提的论断。[9]胡鞍钢、周绍杰强调绿色发展的本质是对传统的工业化模式的彻底的颠覆,是人类走上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协同发展道路的必由之路,是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10]综上所述,本文认为绿色发展的核心思想是保护我们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资源基础,它是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和生态保育为主要特征,以期达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的一种新兴发展理念、模式或路径。
1.苏北经济发展现况
过去,苏北五市(宿迁、淮安、连云港、徐州、盐城)依托地处长江三角洲都市圈的有利形势,牢固把握“沿东陇海线经济带”、江淮生态大走廊以及“一带一路”等战略机遇,迅速成为我国经济的一大增长极。2016年,苏北国民生产总值总量再创新高,达到18160.2亿元,人均国民收入为58886元,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改善。失业率在经济新常态的宏观环境下却触顶回落,仅为1.99%,就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外贸发展企稳向好,进出口总值283.05亿美元,同时贸易商品附加值进一步提高。产业层面,第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与以往相比有所上升,产业结构进一步升级。此外,在教育实力和科技创新能力方面,苏北地区积极开拓进取,近年来也取得了蓬勃的发展①。诚然,改革开放以来,苏北励精图治,收获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在可喜的成绩掩盖下也存在诸多问题。
第一,经济总量节节攀升,但与苏南、苏中差距逐年扩大。苏南五市(南京、苏州、无锡、镇江、常州)、苏中三市(扬州、泰州、南通)与苏北五市(宿迁、淮安、连云港、盐城、徐州)共同构成了江苏省这一繁荣的经济整体,它们之间相互协作、优势互补,从而推动江苏省的经济增长。但是,现实数据表明,江苏省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正日益加剧。由图1可以明晰,从整体趋势上看,苏南、苏中、苏北地区无论是在GDP总量上还是人均水平都呈现出稳步上升的态势。然而从江苏省内部结构来考察,苏北与苏南、苏中地区始终存在不小的差距,而且差距正在逐渐扩大。
图1 2000-2016年苏南、苏中、苏北GDP以及人均GDP
第二,产业结构水平较低,产品附加值不高。产业重心从第一产业逐步向第二乃至第三产业转移是经济现代化与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集中体现。苏北地区产业发展的症结之一是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二产业优势不足,第三产业发展薄弱,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具体而言,第一产业主要以传统农业为主,意味着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水平有限。第二产业的工业企业之间联系不够密切、缺乏分工协作。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不合理,传统服务业仍然占据主导地位,现代意义上的金融、保险、信息、流通等相关行业市场相对薄弱。此外,工业产品技术含量低,以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工业制成品为主,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所以,在技术密集型产品方面仍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第三,粗放式生产模式固化,生态生活环境恶化。一个地区的社会历史条件和资源要素禀赋决定了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由于受到社会基础和历史条件的限制,苏北不得不被动选择依赖资源开发利用和资本、劳动力大量投入的“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增长模式。这种模式将至少产生两种负面效应。一方面,资源的过度消耗意味着自然禀赋的流失,经济的持续性和代际公平问题受到严峻挑战。另一方面,自然环境的承受底线即将被触及,生态底色受到外在侵蚀。因此,改变业已形成的僵化的生产生活方式成为解决当下问题的关键所在。
第四,高等教育资源匮乏,科研创新基础落后。人力资本是影响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长期性和基础性的因素。截至2016年末,苏北地区拥有户籍人口3565.04万人,普通高校仅有61所,在校学生数为32.84万人,这与同省的苏南、苏中地区相比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存在很大差距②。与此同时,科教经费投入的不足和科研-产能转化率低对差距的拉大产生了强劲的推动效应。长期以往影响了区域的人力资本积累,正因为如此,苏北科教水平发展滞后,严重制约了苏北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11]
(1)“一综”即建设现代农产品物流贸易综合体。依托现有的农产品批发市场,打造集农产品研发、生产、转让、检验、展览销售、供需信息发布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产品物流贸易综合体。
2.苏北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意义
苏北正处于城镇化和现代化发展的中期,进程的推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瓶颈,如何破除体制机制以及发展模式障碍,完成“高水平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是横亘在苏北面前的一道难题。在此背景下,走上绿色发展道路成为苏北的现实选择和必由之路。苏北实现绿色发展至少有三方面的意义。
第一,绿色发展能够提高苏北经济的可持续性。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打破传统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的生产模式的枷锁。内涵了我国古代道家“天人合一,道法自然”思想的绿色发展理念彰显出人本化、低碳化和生态化的内在特征,是人、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共同发展的更高层次的社会发展理念的深刻体现。通过不断“绿化”传统生产方式,降低污染物的排放,减少生态环境成本代价,兼顾经济、社会和资源三者的效率和效益,将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指导思想贯穿始终,从而推动人类社会文明向绿色文明转变。
第二,绿色发展能成为苏北经济的新的增长点。绿色发展有赖于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绿色贸易、绿色财政、绿色投资、绿色金融等绿色新兴业态的齐头并进。绿色财政、绿色投资以及绿色金融等新型的资金配置形式的兴起有助于为绿色理念的贯彻、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的培育以及绿色消费方式的形成开辟道路。而绿色产业和绿色贸易在社会生产和分配中被广泛接受和应用为绿色消费的开展提供了物质基础。新能源、新材料、环保节能、生物信息技术以及高端装备制造等生态效益好、溢出效用大、就业机会多、经济效率高的绿色产业如果成为经济社会的主导推动力,“生态文明”和“全面小康”这两大宏伟目标的同时实现将指日可待。
第三,绿色发展能提升苏北对外贸易的竞争力。绿色发展理念是在全球气候变暖、生态环境恶化的宏观背景下衍生出来的。此后,这一理念在世界各国被不同程度的采用,尤其是近年来,国际贸易与绿色发展理念形成有效对接,绿色贸易这种为满足社会绿色消费行为的新的贸易形式产生并迅速在国际贸易中发展。在国际贸易中,关税壁垒已然逐渐被各国淡化,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日益强化。苏北是我国的主要出口集聚地之一,外贸进口国越来越对进口产品苛求符合环保要求这一新的国际贸易形势对于经济正处于转型瓶颈期的苏北的对外贸易的发展无异于雪上加霜。步入绿色发展道路,与国际接轨,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环保性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12]
1.苏北绿色金融的发展现状。苏北绿色金融发展的滞后严重阻碍了绿色经济的发展步伐。目前,苏北绿色金融仍处于空白向萌芽阶段过渡的探索期。在环保节能、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绿色企业的初创期信贷的支持作用微乎其微,没有形成规模效应,这源于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和幼稚企业的不确定性风险。但同时对信贷的“嫌贫爱富”行为起补充缓解作用的风险投资的缺位使得绿色企业的发展举步维艰。当绿色企业扩张到一定的规模,必然需要更多的资本投入来促使其发展壮大。但是,苏北绿色股票和绿色债券市场几乎一片空白,企业不得不选择融资租赁这一门槛低、简单易行的融资渠道,然而苏北融资租赁市场也不成气候。此外,为绿色企业的成长壮大,产生集聚效应和溢出效应,进而发展形成产业提供流动性的绿色产业基金市场更是发展缓慢,尚未产生实际效用。
2.绿色金融对于苏北绿色发展的重要价值
绿色金融衍生于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发展的进程中扮演“服务员”的重要角色。如图2所示,绿色金融与绿色发展有其内在的联动机制。绿色发展的最终目的仍然是促进经济的增长,但是绿色发展模式下的增长并非过去的藉以生产要素的堆积式的投入和人类生存条件的肆意破坏而形成的,而是综合考虑了社会福利、生态承受力和代际公平的可持续的绿色增长。因此,绿色增长是绿色发展的核心,关乎着绿色发展是否能长久维持。与此同时,绿色金融主要从三大方面影响绿色增长,从而推进绿色发展的进程。
图2 绿色金融与绿色增长的关系
第一,绿色金融是金融业转型的合理路径选择。传统金融与绿色金融在运营过程上来看是一致的,都是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从而把这些闲散资金作为信用创造的基础。但是,融入了绿色理念的金融模式有更为丰富的内涵。新一代的绿色金融模式更强调资源友好性和生态友善性。为了适应绿色经济发展的需要,金融机构会有意识地去设计绿色金融工具,引导资金向绿色领域流动。随着绿色企业和绿色技术的蓬勃发展,会产生巨大的资金缺口,这为金融业规模的扩张和信贷质量的提高提供了机遇。从本质上来说,金融机构也是企业,所以经营的效率和风险也是金融机构必须考虑的因素,其中,环境风险尤为特殊。因为,首先,环境问题已经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金融业的发展。其次,环境的恶化会降低投资者的盈利能力,从而增加债务违约的风险,影响金融机构的资金链的完整。再而,金融企业自身的内部管控、能耗减少,有利于降低成本甚至增加收入。最后,社会公众及利益相关者也对金融机构的投资的环保性形成监督。因此,金融“绿化”对金融业来说是一场挑战,但更是一次机遇。金融业的提质增量为绿色经济增长铺平了道路。
第二,绿色金融是绿色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绿色金融对于绿色增长的直接作用体现在助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推动企业高效决策以及促进环保产业发展等方面。首先,绿色金融能够加快能源、交通运输、环保节能等产业的产业结构的转型绿化,提升其技术含量。资金在绿色金融的引导下,由高污染、低效率的企业流向清洁环保的绿色服务型企业,使得行业间资金错配造成的经济效率损失得到缓和。此外,由于通常清洁能源、环保节能、新能源及高端设备制造等产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产业,因此资金在这些领域的进一步集中有利于提升经济的含金量。其次,金融机构基于环境风险考虑的投融资行为的“绿化”对企业的融资形成倒逼机制。促使企业为了获取投资,在生产中将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因素纳入决策过程,一方面小心谨慎,谨防造成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积极改善技术水平,提升生产效率。最后,环保产业是一种特殊的产业。其中的环保产品具有支出性,而市场对环保的需求具有一定的被动性,这决定了环保产业是一种政策引导型产业,当下环保事业的发展更多只是依赖公民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的强化。金融机构可以为环保产业的技术创新提供融资,或是直接调拨资金治理污染,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积蓄动力。
第三,绿色金融是生态环境改善的重要手段。绿色金融能够通过培育绿色产业和推动绿色技术进步、活跃碳交易市场以及立法等手段改善生态环境,纠正生物圈的失衡,使环境保护成为公众的内在素养,从而为经济发展赋予不竭动力。目前清洁生产的实现因为高技术标准和一定的支出性更多地只是依靠企业的社会责任感的推动。因此,政府的鼓励、政策的调节以及金融机构有意在投资决策中纳入资源环境的考量、扩大对绿色产业的投入显得弥足珍贵。绿色产业的“星火燎原”和绿色技术的广泛运用将对生态系统的修复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此外,区域碳交易市场的建立和活跃促进了碳排放量的区域合理分配,与此同时,碳交易所产生的额外成本促使企业自觉提高技术水平,减少能源资源消耗以降低碳排量,这有利于社会的“绿化”。绿色金融政策的高效实施需要相关法律的规范与引导,法律为绿色金融活动提供了准绳和方向。对违法违规的金融活动实行严厉的惩罚措施,相反,对严格遵守金融法律规范的企业予以鼓励性的奖励。从而使全社会形成遵纪守法的良好风尚,提高环保行为的主观能动性。
2016年11月18日,李强书记在中共江苏省第十三届代表大会上明确指示:苏北地区要充分发挥后发优势,深度挖掘和利用各自资源禀赋,摆脱传统路径依赖,积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13]绿色金融作为绿色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理应在这一进程中大有所为。但是由于苏北绿色金融尚且处于探索阶段,因此在助力绿色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困难和阻碍。如在产业发展层面,抑“黑”扬“绿”的力度不强;在社会生活方面,绿色消费和环保意识的普及度不高;在生态系统修复方面,技术水平有限和政策法律体系不完善等等。基于此,本文认为苏北绿色金融助力绿色发展应当在如下三个方面集中发力:
第一,支持绿色产业,抑制污染产业,培育绿色生产方式。绿色生产是企业通过管理和技术的创新达到节能、降耗、减污目标的一种生产方式,它是对传统粗放式的生产模式的根本性颠覆,是苏北实现绿色增长的根本途径。培育绿色生产方式的重点在于采取措施支持包括环保产业在内的绿色产业的发展,相应地抑制污染产业的崛起,倒逼其整改“加绿”。突破点之一在于纠正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一方面,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相关企业应建立合作机制,协同开发为金融服务的绿色数据库,搜集企业的污染和能耗等方面的信息,为金融机构放贷提供参考。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出台有关政策、金融机构制定相关规定,强制要求企业在申请贷款时披露准确的经营信息也为市场的清明提供了保障。突破点之二在于政府和金融机构主动承担责任,为绿色产业发展保驾护航。一方面,政府应尽快推动建设绿色投资银行,专业化培育和投资绿色产业。由于政府财力的限制,因此,可以考虑采用政府资本与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来筹措资金。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可以为绿色企业适当承担部分贷款利息,以缓解其融资压力。针对污染企业,金融机构应当高标准、严要求,采用更高的借贷利息,结果是污染企业走投无路之下必然会走上创新技术、提高效率、清洁环保的整改之路。
第二,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环保行为,塑造绿色生活方式。绿色生活方式是通过倡导居民使用绿色产品及参与绿色志愿服务,引导群众树立绿色环保、共建共享的理念,使其自觉选择绿色消费、绿色出行、绿色居住,主动承担可持续发展的责任的自然、环保、节俭、健康的生活方式。是苏北营造绿色福利的最优选择。塑造绿色生活方式,需要内化为全民的自觉行动,而选择绿色消费方式和主动承担环保责任是绿色生活方式的重要表现。因此,绿色金融支持体系需要在三个方面有所发展。第一,创新消费金融机制。为满足日益增长的绿色消费需求,应大力推动金融创新,同时,建立客户绿色档案,据此为绿色消费者在信用额度、利率、还款期限等方面提供优惠措施。第二,完善绿色信贷制度。绿色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是当前绿色消费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所以要加快推进绿色消费品生产企业的发展。首先,金融机构之间加强合作,建立一套高效甄选优质绿色客户的信用评级机制,实行“梯级”贷款利率,以评级结果作为最终衡量依据。其次,严格信贷流程管理。将绿色环保理念要求贯穿于从贷款审查到审批、签订合同、贷后监管等流程的始终。第三,构筑社会信用支持体系。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是金融助力绿色消费的催化酶。金融机构、工商、税务等部门应当协作建立企业和个人信用体系,通过构建和完善信用数据库,实现各部门的信用信息共享,以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率。
第三,修复生态系统,促进技术进步,建设绿色生态环境。绿色生态环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是以人为本原则的具体体现,是苏北绿色财富的活水源头。绿色金融能够在三个方面对苏北建设绿色生态环境产生直接作用。首先,培植绿色产业和助力技术进步。随着绿色发展进程的推进,已有的绿色产业远远不能达到“绿化”社会的要求,不断培植新的绿色产业,尤其是环保产业成为社会的共同责任。除了发挥常规的针对性的绿色信贷的作用之外,成立绿色产业孵化基金,致力于创新绿色新技术、探索绿色新思路、开拓绿色新领域,也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当然,该基金可以由地方政府、金融机构和社会资本共同参与投资,此外,还应具有盈利性,以维持其可持续运转。其次,建立并活跃碳交易市场。苏北区域碳交易市场的成立会对苏北产生深远意义。在碳排放限额制度下,碳排放控制良好的企业会获得相应地的信贷和政策优惠,同时还能通过在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出售过剩的排放额度获取额外红利,从而强化了其减排动力。而碳排放权超标的企业需接受一定的惩罚措施,此外,在碳排放权市场购买排放额度也要付出相应代价。所以,碳排放权市场的建立不但有助于企业间碳排放的合理分配,还倒逼了污染企业自觉整改,清洁生产。最后,确立相关法律及政策支撑体系。绿色保险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进行环境风险管理的有效手段,苏北地区应当广泛运用绿色保险,从而有助于发生污染事故的企业履行赔偿责任,在未来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风险。此外,规范和引导绿色投融资行为的其他相关法律制度的施行也是正当其时,大有可为。
注释:
①数据来源于《2016年江苏省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②数据来源于徐州、连云港、盐城、宿迁、淮安五市2016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1]张兵生.绿色经济学探索[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5.
[2]何建奎,江通,王稳利.“绿色金融”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J].生态经济,2006,(07).
[3]马骏.中国绿色金融的发展与前景[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16,(06).
[4]蒋先玲,张庆波.发达国家绿色金融理论与实践综述[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7,(S1).
[5]俞岚.绿色金融发展与创新研究[J].经济问题,2016,(01).
[6]王军华.论金融业的“绿色革命”[J].生态经济,2000,(10).
[7](美)皮尔斯等.绿色经济的蓝图2[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8]戴星翼.走向绿色的发展[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
[9]王玲玲,张艳国.“绿色发展”内涵探微[J].社会主义研究,2012,(05).
[10]胡鞍钢,周绍杰.绿色发展:功能界定、机制分析与发展战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01).
[11]刘洪昌.基于江苏沿海开发的苏北地区承接苏南产业转移问题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4,(17).
[12]谷树忠,谢美娥,张新华.绿色转型发展[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13]李强.聚力创新 聚焦富民 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中国共产党江苏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上的报告[J].群众,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