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昌春
(哈密市伊州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食品菜豆产地环境和生产管理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食品四季豆生产。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技术条件;NY/T393 绿色食品农药使用准则;NY/T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NY/T748 绿色食品 豆类蔬菜。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由采光和保温维护结构组成,以塑料薄膜为透明覆盖材料,东西向延长,在寒冷季节主要依靠获取和蓄积太阳辐射能或人工增温进行蔬菜生产的单栋温室。
指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
在播种行上每隔一定距离和深度开孔播种。
作物生育期中在株行间进行的表土耕作。
在保护地育苗的情况下,采取放风、降温、适当控水等措施对幼苗强行锻炼的过程,使其定植后能够迅速适应露地的不良环境条件,缩短缓苗时间,增强对低温、大风等的抵抗能力。
要选择交通便利、通风良好、排灌方便、土层深厚、疏松的肥沃地块,并符合NY/T391的规定。
4.2.1 日光温室早春茬:1月上中旬至2月上旬播种育苗,2月上中旬定植或2月上旬直播,四月上旬上市。
4.2.2 日光温室秋冬茬:8月上中旬直播,10月中旬采收上市。
4.2.3 拱棚早春茬:3月上中旬育苗或直播,4月上旬定植,5月中旬开始上市。
4.2.4 露地栽培:0.1米地温稳定通过12℃播种。4月上中旬直播,6月中旬开始上市。
选择抗病、优质、高产、商品性好、耐贮运、适合市场需求的新品种。
播种或定植前,每公顷用硫磺30~45千克。80%敌敌畏3.75千克,干锯末75千克,混匀后点燃,密闭24小时,再打开通风口放风,等气味散净后使用。
4.5.1 育苗前准备:①育苗设施:根据季节不同选用温室、大棚、温床、小拱棚等育苗设施。用0.1%高锰酸钾对育苗设施浸泡或喷淋进行消毒处理,创造适合幼苗生长发育的环境条件。②选用专用育苗基质和32目(穴)或50目(穴)的育苗盘育苗。③营养土消毒:营养土掺入50%的多菌灵2克/平方米,2/3装入育苗盘,1/3覆盖在种子上。
4.5.2 种子处理
4.5.2.1 选种、晒种:选择有光泽、籽粒饱满、无病斑、无虫伤、无霉变的新种子,并晾晒1~2天。
4.5.2.2 浸种:10%的磷酸三钠浸种20分钟,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种子放入55~60℃温水中搅拌,水温降至30℃时浸种3~4小时。
4.5.2.3 催芽:将处理好的种子用干净的纱布包好放入小盘中,使种子厚度不超过0.01米,上面覆盖干净湿毛巾,放在23~28℃处进行催芽,催芽时,要每天将种子用清温水清洗2~3遍,当80%种子露白时进行播种。
4.5.3 播种
4.5.3.1 苗龄期:播种到采收60天,采收时间30~50天。
4项研究[16-17,19-20] 比较了IPC治疗时间每日40 min~240 min与每日360 min~720 min对骨科大手术病人DVT发生率的影响。各研究间统计学异质性(P=0.42,I2=0%),采用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结果显示:IPC治疗时间为每日40 min~240 min的骨科大手术病人DVT发生率与治疗时间每日360 min~720 min的病人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1.25,95%CI(0.52,2.99),P=0.61],见图3。
4.5.3.2 播种量:蔓生种每公顷用种量为37.5~45千克。矮生种
每公顷用种量为60~75千克。
4.5.3.3 播种方法
4.5.3.3.1 育苗移栽:播前苗床浇足底水,湿润到基质底部,育苗移栽每穴播种2~3粒,覆盖0.02~0.03米厚基质,上铺塑料膜保温保湿。当60%种子出苗时揭去地膜。
4.5.3.3.2 露地直播:按确定栽培方式和密度每穴播种3~4粒。
4.5.4 苗期管理:播种至出苗白天25~28℃,夜间20~25℃。出苗后白天 20~25℃,夜间 15~18℃。定植前白天 15~18℃,夜间10~12℃。播后至炼苗前一般不浇水。
4.6.1 地块选择:应选择地势高燥排灌方便,地下水位较低、土层深厚疏松、肥沃,三年以上未种植过豆科作物的地块。
4.6.2 施基肥:深翻0.30米施基肥。每公顷施腐熟农家肥60000~75000千克,过磷酸钙750千克,硫酸钾300千克,2/3撒施,1/3集中施入垄下。肥料使用符合NY/T394规定。4.6.3 定植(直播)
4.6.3.1 定植(直播)时间:膜下0.01米地温稳定在10℃,晴天上午定植。春露地在晚霜前0.01米地温稳定在12℃直播。先铺膜后定植(直播)。
4.6.3.2 定植(直播)密度:宽行0.6~0.7米,窄行0.5~0.6米,垄高0.1~0.15米,垄沟宽0.4米,穴距0.25~0.30米。每穴两株。矮生种每穴2~3株,蔓生种直播每穴3~4粒。
4.7.1 温度管理:温室早春茬定植或直播后密闭棚室升温,白天20~25℃,夜间 12~18℃;缓苗后通风降温,白天 15~20℃,夜间 12~15℃;开花结荚期白天20~25℃,夜间15~20℃,超过25℃放风。
秋冬茬定植播种后注意通风降温,温度降至13~15℃关闭通风口,白天及时通风。
4.7.2 吊蔓整枝:当主蔓长至0.30米时,及时插架或吊蔓。结荚后及时打去底部老叶、病叶、黄叶。
4.7.3 水肥管理:定植或直播后浇足水,缓苗或出苗后浇一次小水,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尿素150千克/公顷,接近开花时控制浇水,做到浇荚不浇花。冬春季在晴天上午浇水,浇水后及时通风排湿,炎热季节早、晚浇水。当嫩荚坐住后,结合浇水每公顷追施氮磷钾复合肥225~300千克/公顷,之后每采收一次浇一次水,隔一水追氮磷钾复合肥一次。结荚中后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加0.1%硼砂防早衰。
4.8.1 农药使用:符合NY/T393规定。
4.8.2 农业防治:与非豆类作物实行3年以上轮作。选用抗病品种。高垄栽培,地膜覆盖。采收后及时清理残枝败叶和杂草。4.8.3 物理防治:悬挂黄板450块/公顷。当诱杀板沾满虫体时及时更换。温室、大棚通风口用防虫网封闭,阻止白粉虱、潜叶蝇等。
4.8.4 生物防治:选用绿灵0.3%苦参素植物杀虫剂1000倍液。
4.8.5 化学防治:主要病虫害有菜豆根腐病、灰霉病、枯萎病、炭疽病、锈病、细菌性疫病、潜叶蝇、白粉虱、红蜘蛛。
4.8.5.1 菜豆灰霉病:喷施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800~1500倍液,或40%嘧霉胺1200倍液,或嘧菌酯800倍液,5~7天喷1次,喷2~3次。农药交替使用。
4.8.5.2 菜豆锈病:喷施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或12.5%腈菌唑800~1000倍液,5~7天喷1次,喷2~3次。农药交替使用。
4.8.5.3 菜豆根腐病:喷施30%恶霉灵水剂1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800倍液,50%多菌灵500倍液,23%络氨铜400倍液,以上药液交替使用,每7~10天一次,连喷2~3次,喷药时注意细致喷洒根部、茎基部、地面。或用以上药液灌根,每墩100~200毫升,每 10~15天一次,连灌 2~3次。
4.8.5.4 菜豆枯萎病: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液,或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8%甲霜灵500~600倍液灌根,5~7天灌根1次,灌2~3次。农药交替使用。
4.8.5.5 菜豆细菌性疫病:绿乳铜800倍液,23%络氨铜400倍液,77%氢氧化铜可湿性粉500倍液,新植霉素200毫克/千克,多抗霉素400倍,氯霉素200毫克/千克,黄腐酸盐600倍液。以上药剂交替使用,每5~7天一次。每间隔10~15天。4.8.5.6 菜豆炭疽病: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5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加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隔5~7天喷1次药,连喷2~3次。
4.8.5.7 蚜虫和粉虱: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啶虫脒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7~10天喷1次,喷2~3次。农药交替使用。
4.8.5.8 潜叶蝇:喷施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或50%潜蝇灵可湿性粉剂2000~3000倍液,5~10天喷1次,喷2~3次。农药交替使用。采收前10~15天禁止使用农药。
当花后15~20天,豆荚由细变粗,颜色由深变浅,豆粒略显,大而嫩,每天清晨或上午,及时分批采收嫩荚。采收后及时分级出售或储藏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