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馆群落及民间话本

2018-03-12 06:47
城市地理 2018年5期
关键词:酒友台东啤酒

这个城市一年四季,白天黑夜不停地欢歌着的是啤酒馆啊!它像田野中朴实的向日葵,更像夜晚山谷里的野百合……穿行于大街小巷,散落于马路街头,到处都是亲切的啤酒桶,随时遭遇领着大袋小袋啤酒的男女老少,简朴的啤酒馆里外都是宾至如归的酒友散人,这悠然自得、乐而淘淘的生活情趣,已被有心的外地人称为“岛城独具一格的市井风俗美景”。

形形色色的啤酒馆散落在岛城的各个角落。老西镇的云南路一个接一个,丁陶路小学的对面,有一家岛城最便宜的啤酒馆,被酒友戏称为“110”,即每斤一元一角,而其他酒馆均为每斤一元三角,排队如龙就像是免费。辽宁路电子城旁有两家老字号啤酒馆,从早到晚人来人往,许多搬迁了的老住户为了鲜啤,也为了那段时光,常常重温故里。某天你想找一种疏离的感觉,可到永安路的“星期八啤酒馆”。而当下最火爆的要数台东七路的大陆市场,那可是块风水宝地,据老人说,民国时期那里就人潮如流、繁花似锦。在33家粉红色回忆的发廊包围下,9家啤酒馆密密麻麻地扎堆,叫喊声、猜令声、狂欢的笑闹声飘荡在星空下……

“眼镜”地处台东一路,这家老字号啤酒馆声名远扬,老街坊、老酒客天天呆坐浸泡。也有开着大奔和宝马闻名而来的品酒者。原老板老官已转让,现当家“眼镜”为人和善,从早到晚张罗着,套一的房子里高朋满座,炎热的夏天,门外的小桌子和马扎子占满了人行道。公鸭嗓子的张大爷每天准时来“上班”,憨厚的小于风雨无阻地来报道,家住东部的许先生天天带着菜肴来狂饮。这个大家庭里不时爆出笑话和俚语,碰杯声、吵闹声、划拳猜令之噪音跌荡起伏。听老板介绍,大年三十酒友都欢聚一堂……

“芙蓉”在大光明电影院斜对面,这家啤酒馆虽仅开业三年多,但在圈内外非常有名。老板杨柱是一位象棋高手,许多酒友在大口灌上几杯后,都争着同杨柱对弈偷招,驼背的他,据信是从小常年执着地蹲在马路上看高手过招而废体,佩服啊!他经常因为下棋忘了卖酒,经常挨老婆骂。

“卡桑德拉大桥”是岛城一家地标式的啤酒馆,地处北仲家洼海信立交桥下面,昼夜滚动的喧嚣之声穿透城市夜空。门前垛如城墙的啤酒桶像一排排重金属音墙,马扎子、小桌子成片地散落在门前的人行道上,在一个雾锁岛城的夏夜,我寻觅而至。在沸腾的人声中,这间大堂犹如后现代审美的仓库,尴尬的我找到了一个自己的角落。穿过摇摆的人头,我望见了挂在白墙上的“老字画”,越过喧闹的酒桌,我遭遇了这个城市的游吟组合“三牛与老石”,哥俩正在弄弦上阵……

鲜啤啊,你这生命之水使岛城多少人欢乐无穷、陶醉其中,激起过多少文人的情怀和想象……布莱克的那首充满酒气的《伦敦》,是在啤酒馆咕噜咕噜大口喝着波特黑啤喷出来的;那脍炙人口的《好兵帅克》,是捷克老酒鬼哈谢克在“城堡”写就的;乔易斯的天书《尤利西斯》,是他年轻时在都柏林游逛酒馆的生活历程。

70年前的岛城,倘若有啤酒馆,我想郁达夫先生肯定会大醉在酒桌上。王小波在生前若来青岛,一定会寻访啤酒馆,因为那里有他的“沉默的大多数”。

猜你喜欢
酒友台东啤酒
Doooo度·世界精酿啤酒博物馆
《聊斋志异·酒友》的酒文化书写
硬菜
品味芝香、游艇夜话、重温上合——山东酒友会走进青岛全程回顾
CRAFTY CONGLOMERATESBY CARLOS OTTERY
潜藏的酒量
新闻速递
啤酒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