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梅 陈宇 张晨洁
摘 要:当前高等工科学校的背景正经历着变革和创新,首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开展为先,各高校各专业各课程按照专业认证的认知标准和提出的基本要求进行,同时为适应新经济和新技术的发展,工科教育的改革背景又切换到了新工科教育。因此,当前教育教学的改革要同时适应两大背景,将两个背景的要求相结合,必将有力推动高校教育事业的顺利发展。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新工科背景 电子技术课程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8)10(c)-0-02
1 新工科教育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内涵
工程教育是为国家输送工程技术人才的主要渠道,而开展专业的工程教育认证则是保障工程教育质量的重要手段[1]。专业认证是高等教育认证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教育的专业认证就是工程技术行业的相关协会连同工程教育者对工程技术领域相关专业的高等教育质量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技术行业的从业人员达到相应教育要求的过程。做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将带动工程教育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对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有着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意义。而新经济的蓬勃兴起和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及产业革命,使我国工程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面临新挑战,对高校工程人才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2]。在此背景下,“新工科”的概念应运而生,新工科是相对于传统工科而言的,是适应新经济和新产业的新型工程学科体系[3],并对工程教育的理念、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价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新工科教育对人才培养的前沿性要求更多,知识体系和培养模式的多元化和综合化要求更强。“新工科”强调继承与创新、交叉与融合、协调与共享,目标是培养多样化、创新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新工科”的主要研究内容被归纳为工程教育的新理念、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学科专业的新结构、教育教学的新质量、分类发展的新体系[4]。因此,在新工科教育和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实施的双重背景下,人才培养和课程教学都要做出相应的变革,同时考虑两大背景的要求,并将其有效结合。
2 新工科教育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分析
新工科阶段性建设的目标是:到2020年,探索新工科模式,支撑新技术、新产业、新经济的发展。建设关键任务是:学与教、实践与创新创业、本土化与国际化[5]。针对新工科的要求,电子技术课程群的各个科目需要进行与之相比配的改革,具体要求和措施如下。
(1)针对新工科教育强调“继承与创新”的要求,要注重电子技术课程知识的前沿性与拓展性,即需要对学习内容进行拓展和补充。
(2)针对新工科教育强调的“交叉与融合”的要求,需要将理论课与实践课进行融合,构建理实一体课程,将电子技术专业基础课与所学专业相融合,注重对不同专业学生的差异性教学与特性化教学。
(3)针对新工科教育强调的“协调与共享”要求,要将多种教学手段引入课堂、课下综合教学,并将适当的项目化教学引入教学过程之中,积极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3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对电子技术课程的要求分析
在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类专业工程教育认知补充标准中,明确指出“课程由学校根据培养目标与办学特色自主设置”,其中对电子技术基础/电子线路、数字逻辑电路等工程基础类课程提出的基本要求分别对应于基础知识层面、分析问题层面和实验能力层面3部分,分解到电子技术课程群的各个科目的要求如下。
3.1 数字逻辑电路的要求
在基础知识层面,要使学生掌握数字逻辑电路和数字信号、逻辑代数的基础知识以及常用的数字逻辑电路及其工作原理;在分析问题层面,要使学生掌握从硬件角度去分析、设计特定系统并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方法;在实验能力层面,要通过课程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从而得出有效结论;使学生能够根据具体应用需求,设计系统的解决方案;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意识、动手能力和综合应用能力。
3.2 电子线路的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获得电子线路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模拟电信号的传输、处理、变换的基本原理、基本电路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对各种功能电路工作原理的定性分析、性能指标的工程计算能力,并能够根据实际要求应用这些单元电路进行模拟电路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4 双重背景下电子技术课程体系的改革
4.1 理论教学
电子世界日新月异的创新发展、新知识的不断涌现,需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自学能力。因此,需要对教学内容进行评估和筛选,在保留基础和精髓的原则上给学生留出自学和发散思维的空间。电子线路/电子技术课程要在教材的基础上将教学内容整合、成模块化;并将教学内容从分析分立元件过渡到单元电路和集成电路上,适当对内容进行拓展,避免与科技发展的脱轨现象。而对于数字逻辑电路课程,为适应其发展快速的特点,增加学生自主学习内容,强化模块化教学,引入项目式教学方法。
4.2 实践教学
压缩和删减实践性不强的教学内容,增加综合性和设计性实践环节,使学生具有综合设计能力以及实践动手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灵活运用所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原有实验课的基础上增设开放及创新实验,以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设立技能训练实践环节,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根据课程模块化的特点,将理论教学内容的若干知识点进行综合,形成设计综合型的实验项目,并将综合型和设计型的实验项目联合起来,构建分解——综合层次化实验内容体系。
5 结语
本文从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要求和新工科教育的背景出发,对电子技术课程群的要求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可以看出两个背景是可以统筹考虑进行操作的,按照这些要求,对电子线路课程和数字逻辑电路课程的改革势必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更好地适应新一代人才培养的方案。
参考文献
[1] 曹阳,彭小峰.基于工程教育认证理念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16):71-73.
[2] 费翔.新工科建设背景下高校工程人才培养刍论[J].教育评论,2017(12):17-22.
[3] 黄世钊,谈玲珑.新工科视角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建设探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8,26(15):22-24.
[4] 王勇軍.工程教育认证和新工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观察,2018(11):73-75.
[5] 谢家烨,徐国峰,胡胜辉.“新工科”背景下非电类工科专业电工电子技术类课程教学改革探索[J].科技咨询(科技管理),2018(27):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