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
这是一期本土作家作品增刊。通过阅读,我们会较为清晰地看到一个地域作家群体的写作样貌。关注他们的写作,同样是我们的重要视点,这对于扶持本土作家成长、推动地域文学发展有积极的意义。这二十余人的写作群体,当然不是全貌,但它是一个大兴安岭森林局部地域创作群的写作样本。这其中的一批作家,从新时期起步,一路跋涉至今。他们大多是上世纪五十年代生人,还保持着写作的势头,其中袁玮冰是一个典型代表,而王秀竹、殷咏天等均是当年紫叶诗社的中坚力量,连同李岩、尹树义等是该地域的吟咏者。包括刘长庆等60后作家,张声龙、马德林等近几年涌现的70后作家以及吴俊等新近发现的80后诗歌写作者,是有代际承递的创作群体,它融合了牙克石地方、大兴安岭林业和铁路系统的创作者,创作质量较高且门类多样,形成了一支具有较强实力的创作队伍。
翻动这些文字,迎面扑来的是森林的气息,有松脂和野花的芬芳。不难看出,大自然成为一个鲜明的主题,抒情性是一个显著特点。无论是散文还是诗歌,大都有自然的风景,即使是小说也有当下写作中少见的景物描写。“景物描写不仅表达了作者、还表达了作品中的人物对自然的理解和情感,表达了整个的人与自然的关系。”(张炜:《文学七聊》)他们笔下的森林、花朵、湖泊、雪花等自然景物,有著和谐美好的特性,纯净清新,自成格调。显然,这种由衷的抒情缘于对栖居大地的关注与热爱,表达了人与自然的密切关系。同时,他们又将自己的生命体验与大地情感紧密地结合。他们笔下的风景连同复杂的情感,以及人生的刻骨铭心,都是大地生长的事物。海勒根那的诗《那些年的雪》让人有真切的感动。他擅长短篇小说写作,始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青年时代的他曾在大兴安岭漂泊,那生命的体验可以说是痛切真实的。漂泊的孩子,在冬天的雪花下尤显单薄,轻与重、冷与暖、爱与痛,常常是冰棱和落日坠落的。
无论何时,我们都不应忽略大地对人的影响。大兴安岭绵延的群山和浩瀚的森林这一特定场域,必然影响着人的心灵。他们将目光投向了自然,也投向了自我心灵。这种选择有自发也有自觉,作家不仅抒自我之情,也怀着一种为大地抒情的意愿。张炜说,“文学的历史不过是抒情的历史,而绝不是讲故事的历史。”“写大自然,也是在直接或曲折地表达出一份人生之恋、对母亲大地的感激之情。”由此,我们可以看到这种意愿的表达,既是一种融入大地的行动,一种感恩和回馈,同时也趋向了诗性。这种大地抒情具有相当可贵的品质,是森林地域性文学创作中最具有根性的东西。当然,实事求是地说,一部分作品这种大地抒情中的语言特色、叙事策略、文体自觉等方面还不让人满意,这归结于艺术视野、审美趣味和艺术个性上。毫无疑问,这一森林地域的抒情写作还需要长期地坚持、沉淀和深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