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与途径

2018-03-11 13:41范晓羽
广西教育·C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途径内涵

范晓羽

【摘 要】本文論述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必要性,分析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提出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构建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载体、尝试系统化培养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加强铁道类专业师资和学工队伍的职业化与专业化建设、实践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职业化。

【关键词】高职铁道类专业  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  内涵  途径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12C-0101-02

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是适应职业教育发展人才培养目标和铁路行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了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岗导学”的方向。本文通过分析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内涵,明确职业意识、职业素养、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在其中的定位和意义,探索培养高职铁道类专业技术技能型高素质人才的有效路径。

一、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必要性

(一)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所在。铁道类院校要培养出素质优良且技术技能过硬的铁道类专业人才,必须以就业为导向,做好与铁路企业的人才培养与衔接,而实行职业化的学生教育管理则是实现该人才培养目标的必要途径。在职业化教育管理过程中突出铁路行业的管理文化和职业特点,把铁道类各个专业的人才培养有效地与铁路企业的用人标准、管理规范相结合,使学生在校期间接受职业化素养、职业化行为规范、职业化技能的锻炼,并获得良好素质及技术技能方面的培养,从而达成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向铁路企业输送源源不断的专业人才。

(二)适应了铁路行业的发展要求与工作性质特点。随着国家改革发展的不断深入,铁路行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在技术水平、装备水平和服务质量上迈上一个新台阶的同时,对人才的需求也提出更高要求,要求人才须兼备素质和技术技能;而铁路行业不仅作业繁多复杂,而且要求各单位和各工种间要紧密联系、协同动作,各个工作环节环环相扣,因此,铁路行业有着不同于一般运输行业的“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特点。这些都决定了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要实现职业化,以此培养出适应铁路行业发展、铁路工作性质和用工要求的专业人才。

(三)学生实现自我发展的需要。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提出,人的最高层次需求是自我实现的需要。学生在接受高等教育的过程中,实质上就怀揣着实现个体发展的需要,抱着达成个人理想目标、挖掘自身潜力和价值的愿望。针对高职铁道类专业的学生来说,他们希望能在毕业后顺利走上工作岗位,并且能够适应企业的管理要求,成为企业需要的人才,因此从个体需要的角度来说,学生更希望在校期间获得相应的素质培养和技术技能锻炼,实现自我的发展。把铁路的企业文化融入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形成具有行业、专业代表性的职业化教育管理,符合学生自我发展的需要,它可以帮助学生在校期间学习掌握技术技能,培养提升职业素养,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毕业后成为受企业欢迎的人。

二、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分析

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管理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在教育教学改革过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引入铁路企业文化的职业化学生管理能够为企业和学生搭建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在为企业培养输送具备良好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同时,为学生的自我发展提供支持和帮助,而探析学生职业化管理内涵是职业化教育管理的重要内容,只有明晰了内涵、把握了主脉,才能把管理的具体事项一一铺开。因此分析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职业意识是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基石。职业意识反映的是人在职业问题上的心理活动,是人的自我主体意识在职业活动过程中的体现,对职业行为和职业活动起到调节作用,在整个职业生涯过程中体现出主人翁姿态。在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化教育管理中,首先应融入职业意识教育,通过职业意识教育,帮助学生更为全面地了解和认识自己的专业和未来职业,清楚今后的工作岗位要求,从而调节当下的信念目标和行为习惯,使之与今后的工作标准相匹配,与此同时形成良好的职业认识、职业理解、职业情感和职业态度。

铁道类专业的学生在走向工作岗位之前,就应提前培养相关的职业意识,如安全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责任意识。只有树立了“准”铁路人的职业意识,才能正确及时地进行角色定位,明确学习行为与所从事职业的关系,从而在大学学习生涯中明确自身的职业取向与职业规划,知道自己能干什么、该怎么做、如何做到最好。

(二)职业技能是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支柱。《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明确将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对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决定了高职教育要把培养学生的一技之长作为根本任务,同时它也是学生追求自身发展、求学的根本目的。因此,在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中,职业技能的培养是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支撑。高职教育对学生职业技能培养,从微观角度看,能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职业发展中奠定坚实的基础;从宏观角度来看,职业技能的培养为国家和社会提供技术与人才的支持及储备,助推国民经济社会的发展,为国民的生产生活服务。可以说,职业技能既是个人发展的硬件,同时也是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内涵中的支柱部分,不可或缺。

(三)职业素养是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核心。教育的本质追求是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使受教育者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和行为习惯,成为合格的社会人、职业人;职业教育亦是如此,要以人为本,将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本质追求,为学习者提供有效的经历、实践、探索和听讲的机会,使他们掌握职业知识、职业技能,获得就业和创业能力,树立职业道德,提高综合素质。而人的素质的提高是实现人全面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追根溯源探究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根本,应该是对学生职业素养的培养。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为个人职业的长远发展及国家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不断提升职业素养,才能实现个人全面发展的目标,才能实现技术技能强国的职业教育梦想。职业素养相对于职业技能而言是个人无形的软实力,它是个人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行为、职业意识等综合品质的涵盖,在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中,要坚持以职业素养为根本开展管理教育,才不偏离教育的本质追求。

(四)職业精神是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升华。在2014年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上,李克强总理指出,职业教育不仅要培养职业技能,更要培养职业精神。一个人一旦从事特定的职业,就直接承担着相对应的职业责任,同时他与所从事的职业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当其对职业整体利益形成一定的认识,对具体社会义务的自觉性由此产生,并逐步形成职业道德,进而升华为职业精神。在对未来人才的需求中,除了要求要具备一技之长,更注重的是要具备良好的职业精神和道德品质。因此,职业精神是职业教育的灵魂,是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内涵升华。

三、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化教育管理的有效途径

(一)构建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职业意识的培养载体。设计职业意识培养课程,根据高职铁道类专业特点以及铁路行业要求,每学期分别开展以安全意识、责任意识、规范意识、团队意识、竞争意识为主题的职业意识系统课程,课程形式可以多样化开展,每学期一个主题,通过传统授课、团体辅导课、讲座等各种形式来进行相关职业意识教育。其次,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作用,通过第二课堂本身所具有的潜移默化的影响给予学生以感染和熏陶,以此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与正式的职业意识培养课程达到教育的互补,提升职业意识培养的教育效果;其中,第二课堂可以从物质层面、精神层面、制度层面来着手体现。

(二)尝试系统化培养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发挥第一课堂的主要作用,把第一课堂作为职业素养培养的主阵地;搭建好第二课堂的培养教育平台,力促职业素养的养成和深化;把第一和第二课堂进行有效衔接。摆正第一课堂在职业素养培养中的位置,避免把第一课堂单纯认知为只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把职业素养培养推向第二课堂。针对高职铁道类专业所对应的岗位,进行岗位素养分析,归纳对应专业群的职业素养标准,做好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创新,做好专业建设和课程改革;在课程教学、项目实训中有针对性地设计职业素养培养的培养内容,把职业规范教育及技术技能教育充分体现在第一课堂中,协同第二课堂的隐性课程教育进行全过程的职业素养培养。

(三)加强铁道类专业师资和学工队伍的职业化、专业化建设。要实现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职业化,必须加强师资队伍和学工队伍的建设,实现教育、教学、管理的多管齐下。目前,铁路职业院校的铁道类专业教师呈现出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年轻教师缺乏现场工作经验、新老接替形势严峻、师资数量不足等问题,而相关学工队伍人员大都来自“非铁”专业,没有铁道类专业知识背景,缺乏对铁路企业文化、现场生产管理的了解和认知,往往在深入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时缺少了针对性与说服力。因此,要实现铁道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职业化,就要同步实现铁道类专业师资及学工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培养建设,可以通过让新教师到铁路企业挂职锻炼,实行“老带新”教师培养制度,到相关铁路院校进行学工调研等多种渠道加强教学、学工管理队伍的建设。

(四)实践高职铁道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职业化。把铁路企业文化充分融入铁道类专业学生的教育管理中,实现职业化的导向和管理,加深学生对铁道类专业及铁路企业文化的认知和认同,帮助学生树立职业目标、做好职业规划,促进学生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结合铁路企业“高度集中、大联动机、半军事化”特点,实行职业人素质培养工程的半军事化管理,如早锻炼、内务标准化整理、课前集队、课堂手机入袋等从铁路企业现场管理制度中衍生而来的教育管理经验,实现“工学结合、知行合一”,为学生的职业素养培养奠定基础,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零”过渡。

【参考文献】

[1]让职业精神注入学生的灵魂[N].人民政协报,2014-07-23

[2]高职教育期待“接地气”[N].青岛日报,2013-01-04

[3]王艳东.关于高职生职业化管理模式的构建[J].职教论坛,2011(17)

猜你喜欢
途径内涵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略述《岁月生香》的壶中内涵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内涵漫画
医保基金“可持续”的三条途径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自选动作拓展改革内涵
分级诊疗有三个可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