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现实的丰富性

2018-03-11 20:00刘火
四川文学 2018年3期
关键词:丰富性母题图景

刘火

现实并非“骨感”,现实依然是丰富的,尽管它日益碎片化。不过,也许正是这一由电子时代形成的碎片化,让现实的丰富性有了别样的风景和不同于三十年前的叙事与书写。或者说,当碎片化成为当下现实的重要特征时,重构现实的丰富性,事实上也是对小说家的某种认知与能力的测试。再进一步讲,重构现实的丰富性,是当代小说家必须面对的课题,也是当下对于小说是否还有生命力的担心。刚好,国庆节期间,读完《四川小说》第九期的“四川70后作家小说展”专辑里的一共4个中篇10个短篇后,我有了我不太悲观的理由。

军旅作家曾皓《会飞的将军》,以日常化的姿态,写几位老将军的晚年生活。衰老与死亡,是文学的母题之一,但当这一母题面对当下时,或者说面对曾经或身经百战、或荣誉满屋时,衰老与死亡对于这些老将军同时也是老战士的老人来说,显然,就这一个母题所不能概述的。作家于此,不仅仅为了叙述老将军的过去,而且面对当下的日常,或者面对漫长时光的慵碌,以及由此必然的孤独,小说中的主人公们即老将军们,努力过着自己不至于平庸的一天,让生命在最后的日子里以另一种方式发光。无论是把自己的养生体会细心地转给他人,还是用不太精当的文字整理自己对战争与和平的看法;无论是与自己孙辈们一同感受現代战争的先进武器和先进战术,还是将军们彼此曾经的一些过往与不服气等。于此,小说在衰老与死亡这一文学母题,有了崭新的文学变量。也就是说,当火红与火热的战争或青春叙事退到后台时,战争时的火红与火热的叙事,则转化成了老将军们在走向衰老与死亡的另一种火红与火热。这个中篇从另一角度展示了宏大主题的丰富性。或者说,现实的丰富性在此,获得了一种新的因子。同样的军旅作家王甜,则将一个战争年代的故事,为当下构建了另外一种叙事。《奸细》里,那个不期而遇却撞进战争中险峻场景的人,命运突然的改写,造成了以此相关人物的命运。由于战争的敌我两方所必须保证的机密,那个可能是奸细也可能不是奸细的人,却在一声“叭”中走进了历史。当历史以另外一种面相呈现在当下时,当下的现实便多了另外的视角或另外的不同感知。小说的精彩处还在于,那个后来被从来没有放过一枪的护士所击毙的人,却是击毙他的那个护士托人说媒的对象。这一历史的沉重到了当前的现实,不仅没有因为时间的流逝而减轻,相反的是那个护士在干修所的病房里,长时期痛处,日渐沉重。当下是历史的累积,也可以有当下是历史的另外一种叙事。而这样一种叙事,让现实的丰富性多了我们陌生的因子,作家的书写也多了一种姿势。作家的功力,也许不完全在于他(她)对历史进程或宏大主题的把握,还在于作家在这一历史进程和宏大主题的平台上,人的面相、人的精神、人性的丰富性,以及人的历史纵深感的把握与书写。作为女性军旅作家,王甜在不动声色地去触摸历史。触摸历史就是触摸现实。

《说梦者》(卢一萍)与《回羊村》(俄狄小丰),都是写梦的。而且,两篇小说触及的都是中年人的婚姻性爱危机。不同的是,前者的场景在城市,后者的场景在农村。是编辑的有意,还是不同作家的无意。梦,在这两个短篇里,不只是小说叙事的起承转合,也是小说叙事的文本主体。“70后”人群,进入中年后,都面临着工作、婚姻和事业三大瓶颈。而作为“70后”的作家,如何展现为一共时的经验和历时的个体经历,当是“70后”作家所面对的。无论这一面对是自觉还是不自觉,个体经历无论如何都会直面作家的。因此,“70后”作家的共时经验特别是历时的个体经历的如何呈现,呈现是否有质感,是否可以引起关注,是否可以将此个体的历时经历成为共时经验的一部分,显然是当代小说里的一个不能回避不能绕过的文学景观。或者说,文学的现实丰富性将在这样的个体经历中,得到呈现。“70后”作家的历史,也许没有“70前”的作家那般沉重,但有可能在开放方面不及“80后”的作家。这并不是有论者认为是“尴尬作家群”。拿年龄作为断代,来判别文学的雅/俗、优/莠,本身就是一桩非此即彼的简单化。即使某一特定年代出的作家,年龄同样不是作家创作的天生特质标识。当然,当某一群作家走进了生理和心理的某一年龄段时,有可能共同来关注他们年龄维度所关注的事件、人物和时代。中年危机的叙事,曾是近四十年文学的重要一脉。现在可能真正轮到“70后”了。因此,当《说梦者》与《回羊村》这样的小说出现在我们面前时,它们会以一种与原来的中年危机叙事的不同叙事,便是这一小说样式对现实丰富性的贡献。正好,这两篇小说已经摆脱了那种直写当下直抒胸臆的书写,而进入一种回环潜藏的书写策略里。

四川小说的一个传统,是坚持对乡村图景的书写。这既是四川小说的优势,但同样也是四川小说在一些论者看来题材单一的缺陷,或者说是阻碍四川小说多样化的前设置。《会飞的将军》、《奸细》、《说梦者》,还有同期的《失眠者》(章泥)等,已经不满足于原来的四川小说乡村图景书写的经验和原来的叙事模式,把对现实的叙事投放到更宽阔的领地。从现实的原生状态看,与当下已经城市化的现实是吻合的,同时,四川“70后”的作家也在寻求另外一种可能:当四川文学里的重镇(也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镇)乡村图景书写有可能面对现实遮蔽时,寻找一种逃脱围栏的途经,以及由此的努力,尽管四川小说的乡村图景叙事依然有着它的魅力。前文提及的《回羊村》、格尼的《绝不放过你》、杨不易的《周末的绯闻》等,在坚守四川小说里的乡村图景书写传统与书写策略的同时,作家个体的历时与时代的共时,会不断地修正作家的观察视角和书写策略。像《绝不放过你》所呈现的现实。农人进城谋生,处处不便、处处小心,许多时候还处处受欺侮。格尼,一个执着于乡村经验执着于乡村的女人叙事的“70后”女性作家,在《绝不放过你》时,其新视角在于,乡村女人进城做点小生意,不但没有被城市“同化”,反而不知不觉地改变着身边的人。这一场景以及由构成这一场景背后的时代,不仅扩大了乡村叙事的边界,而且还扩大了人性叙事的可能。

现实丰富性的呈现,本身就是丰富性不断释放的过程。关键在于,作家是否已经观察到了、是否已经感受到了,是否已经转换为小说叙事新的可能。从《四川小说》第九期的“四川70后作家小说展”专辑里14个中短篇来看,四川的小说家,没有停下脚步,也没有停下思考和创新。当然,我一直认为,四川小说文本的单一面相,是制约四川小说更开阔的一个障碍,但在这期专号里,像《说梦者》、《回羊村》、《神谕之夜》(蒋林)、《狻猊》(骆平)等,可以说,从文本的建构来讲,已经有了一些新的旨义。而这,也就是说文本里呈现的新的旨义,同样是重构现实丰富性的努力。endprint

猜你喜欢
丰富性母题图景
教学中的母题研究介绍
论戏剧观念与戏剧形态
Game of Drones
跨年,爱的母题
基于语料库的英语作文词汇“丰富性”现状分析及对策
论萧红童年母题中的死亡叙事
突厥语民族灵魂外寄母题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