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无锡市新吴区高浪小学 王桂芹
《鸟的天堂》是根据著名作家、语言大师巴金同名散文改编的写景状物、抒情言志的范文。文章记叙了作者和朋友两次经过“鸟的天堂”见到的不同景象,说明大榕树的美丽奇特,以及其被称作“鸟的天堂”的名不虚传,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以及对光明、理想、自由的追求与向往。
这是本册教材第五个训练组,围绕“事物的静态和动态”这一重点训练项目,选编了《鸟的天堂》等四篇课文,旨在通过此类写景文章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写作能力,使其受到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及民族团结的教育。此前,学生已进行过 “怎样读懂一篇课文”“阅读要有一定速度”等系统训练,所以,这组教材编排既是对学生已有语文能力的巩固,又是学生今后阅读、理解等各方面语文水平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基础。《鸟的天堂》是本训练组重点讲读课例,对落实这一训练重点,以及过渡到全册教材的阅读、写作训练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把握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思想,揣摩写作思路,学习表达方法。教师要鼓励学生充分读书,发表独立见解,在阅读中整体感知,培养语感,熏陶情操,实现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积累语言材料,积淀语感,提高思想认识,受到品德教育的重要任务。结合训练重点,笔者确定教学目标如下:(1)学会生字词,练习用“陆续”和“应接不暇”造句。(2)使学生理解中心语句,认识大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大榕树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受到热爱大自然、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教育。(3)培养按顺序观察事物的能力,学习静态、动态的写景方法。(4)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第7、8自然段,继续训练独立阅读能力,养成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的习惯。
根据如上目标,结合学情:了解大榕树外形特点,领会“鸟的天堂”的深刻含义,确定教学重点;理解怎样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学习静态、动态描写方法这一学习难点。
在明确目标、把握重难点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读为本,以讲助读,以听、看、读、写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笔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程序做了如下安排:进行两个课时的学习。第一课时,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整体感知课文内容,领悟大榕树美丽繁茂的静态美和众鸟纷飞的动态美,从而体会作者的感情,陶冶自己的审美情趣;这一课时,主要侧重读的训练,以读懂为基础,以读会为目的,力求读深、读透,消除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之间的障碍。第二课时,引导学生细读课文,品味语言,学习如何抓住景物静态、动态时的特点,运用语言文字表达思想,从而进一步厘清思路,训练表达;这一课时,主要侧重写的训练,以写促读,加深课文理解,检验读书结果。两课时教学内容安排,旨在淡化情节教学,把有限的课堂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觉地去读,自主地去做,既利于培养小学生创新能力,又符合小学生认知规律,实现感知语言—理解语言—品味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等科学的教学过程。
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构建科学教学体系,全面提升语文素养呢?
在解决 “如何通过语言文字表达思想感情”这一重点时,笔者围绕“读中悟情,读中学写”,设计了三个环节:
授课之初,笔者引导学生梳理:通过预习,你可以自行解决什么问题?按作者由远及近的顺序观察,你对大榕树的第一印象如何?此外,还存在哪些疑难?如此,充分调动学生运用已有语文知识,舍弃前四个自然段的烦琐分析,把握关键句段,直奔课文主题,有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先认识大榕树的巨大、罕见,品味天堂静态美,感受作者惊讶、感叹;然后,用作者置身天堂却未曾见鸟的遗憾承接过渡,引导学生欣赏第二次来到鸟的天堂时迥然不同的动态画面,领悟天堂的动态美,体会作者的欢快、赞美、留恋。这样,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既能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起点,做到心中有学生,引发学生自主学习,扫除阅读障碍的参与意识,学生得到尝试质疑、自能读书的有效训练。
所谓“诵读出于口,感悟会于心”,学生在厘清课文思路,初步把握情感的基础上,带着对文章内容的自我感受与体验,进行有感情地朗读,且边读边品,圈画标记,揣摩体会作者意欲表达的内心,目的在于有的放矢,重点学习,发展初步认识,解决心中疑难。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坚持扣题导读,以读见悟,紧扣读书训练,指导思维方法,引导学生通过感知、领悟、想象、联想等活动,理解语言境界,体会思想内涵。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三大环节之中,研读要求最高,至关重要,具体安排在第二课时,主要是释意悟情后,鼓励学生带着感情进行更深层次的朗读训练,读中学写,借读悟写。在学习作者抓住景物静态、动态时的特征,自然流畅表情达意方法的同时,内化提升,达到对语言文字最深程度的吸收、积累以及运用。
通过板块式的读书训练,由浅入深,层次分明,循序渐进贯穿两个课时的教学过程,既符合小学生的认知规律,又为体验作者角色感受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并在潜移默化中顺利完成规范语言、积累材料、领悟方法、掌握技巧等一系列复杂的语文学习过程。同时,多层面多角度的读书练习,充分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热情,尊重个体感受,教给学习方法,活跃学生思维,克服“走马观书”“仰天唱书”等不良习惯。
为解决理解“鸟的天堂”深层含义这一难点,笔者设计运用联系比较的学习方法:比较景物特点:拿第一次见到大榕树枝繁叶茂,只见天堂,不见鸟影的景物描写,跟第二次百鸟齐鸣、热闹非凡的情景做比较,体会大榕树在不同时间、与众不同的意境之美。比较描写方法:拿两次对大榕树的不同描写做比较,学习作者抓住大榕树的形状、数量、颜色、位置等描写静态;抓住变化、声音、动作等描写动态,体会动、静结合的异曲同工之美。比较句子含义:文章最后一句:“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为什么前一个鸟的天堂有引号,后一个没有?引导学生比较、揣摩,弄清第一个是称谓,即茂盛的大榕树,第二个是实质,用天堂比喻大榕树适合鸟儿生存,是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
板书是课堂的灵魂,既是洞察课文的窗口,又是实施教学的蓝图。以第二课时为例,笔者设计采用图示,正中主体结构为一棵大榕树,主干书写课题,左右两个大枝干分别写本课描写的主要景物,即树和鸟,再分小枝,写上各自特点,即树大、绿、盛、美,鸟声音婉转,形状各异,颜色鲜艳,种类繁多,活动欢跃。这样,由表及里,从内容到思想,注重板书的集中性、简洁性、直观性和逻辑性,使文章内容清楚具体,授课目的一目了然,不但促进了学生的视觉和思维活动,而且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连贯性,提升概括能力,更利于帮助学生抓住写作特点,灵活、掌握学习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