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美丽
我们总能在新闻里看到各种幼儿意外伤害事件。孩子不小心被果冻、坚果类等异物卡住而窒息;孩子不慎烫伤、摔伤,或从高处跌落;出去玩耍时孩子意外落水……这些都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悲剧。
因此,现场急救至关重要。在未获得医疗救助前,爸爸妈妈如果对现场急救有一定的认识,从而采取适当的急救措施,往往就能有效地帮助孩子,防止险情恶化。
气道异物梗阻急救
果冻、坚果类、带核的水果等食物很受孩子的喜爱,但有时会碰到孩子食用后卡喉的情況,有的甚至酿成悲剧。
爸爸妈妈如何做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的儿童。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窒息或严重呼吸困难,常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
对于神志清醒的1岁以上的儿童(成人也如此),采用海姆立克手法。这种手法,挽救了数以万计气道异物病人的生命,简单易行,十分有效。
1.抢救者跪在儿童(成人是站在)背后,用两手臂环绕其腰部。
2.一手握拳,将握拳的拇指侧紧抵儿童脐上和胸骨下的腹中线上。
3.另一手抓住攥拳的手,向上向内快速挤压儿童的腹部,重复以上手法直到异物排出。
而对于神志不清的1岁以上的儿童(成人也如此),则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操作流程:判断意识→呼救(启动应急医疗服务体系)→判断呼吸→胸外按压30次→打开气道→人工呼吸2次,胸外按压30次,并尽早使用自动体外除颤器(AED)。AED可诊断特定的心律失常,并给予电击除颤,适合非专业人士使用,使用十分便捷。具体操作如下。
1.判断环境是否安全,判断孩子有无意识(拍双肩,对双耳大声呼喊)。
2.呼救,拨打120急救电话(启动应急医疗服务体系),尽早获得AED。
3.判断呼吸(判断时间5~10秒),无呼吸,摆放仰卧体位。
4.胸外按压(在两乳连线中点位置,按压深度为胸廓厚度的1/3,约5厘米),按压频率100~120次/分钟,按压30次。
5.开放气道(仰头举颏法)。
6.人工吹气(口对口),吹气2次。
AED到达后,立即开机,按照AED的语音提示进行操作。当AED分析心律和除颤时,一定确保不要接触孩子。除颤或不除颤后,立即从胸外按压开始心肺复苏,直到2分钟后AED再分析心律或急救人员到达。
跌落伤的急救
孩子跌落摔伤,是常见的一种意外受伤情况。当发生高处跌落时,通常会有出血、骨折的情况,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并采取相应措施。
爸爸妈妈如何做
出血怎么办?
见血止血,用干净的毛巾压住出血部位。如现场没有毛巾,可以用相对厚实的衣物来压迫止血;如果毛巾被血渗透,则加压一块毛巾。要注意的是,不能将被血渗透的毛巾移除。若出血仍无法止住,如出血在四肢部位,则在出血部位上方5厘米处用布条或鞋带等作为简易止血带,以绞棒方法止血。
发生骨折,应该如何处理?
1.不要对骨折复位,尤其是,若骨折断端裸露在皮肤外,千万不能将断骨放回原处,否则易造成感染。
2.骨折时,固定非常重要,固定可以限制受伤部位活动,防止骨折断端戳断神经、血管等组织,同时还可以减轻疼痛。
3.那么应该如何固定呢?
(1)急救现场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条、树枝、手杖或硬纸板等都可作为固定器材,其长短以可固定住骨折处上下两个关节为准。如找不到固定硬物,也可用布带直接将伤肢绑在身上,骨折的上肢可固定在胸壁上,使前臂悬于胸前;骨折的下肢可以和另一侧健康的肢体固定在一起。
(2)前臂骨折固定:用两块木板,一块放前臂上,另一块放背面,但其长度要超过肘关节,然后用布带或三角巾捆绑托起。
(3)小腿骨折固定:在没有固定材料的情况下,可将患肢固定在健肢上。
高楼坠落,发生颅脑外伤及颅底骨折等重伤,如何判断?
当坠落后出现神志不清,熊猫眼,耳朵有血或清鼻涕样的液体流出的情况,往往提示病人可能有颅底骨折。处理方法: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头侧向流血、流液体的耳朵这侧;千万不要堵塞耳道,以防止感染及颅内压力增高;呼叫120,尽快送医院急救。
溺水急救
假期是儿童溺水的高风险时期,大部分溺水发生在自然水域,但是游泳池溺水事件也屡见不鲜,爸爸妈妈要引起重视。除了加强监管和看护,还应学习一些溺水急救措施。
爸爸妈妈如何做
1.急救者要保证自身安全,如不会游泳,不要强行下水救人,应留在岸上,尝试抛下救生圈或竹竿、绳索等将溺水者拉回岸上。在拖拉时要顾及自身的能力,注意平衡,避免被溺水者拉入水中。
2.溺水儿童救上岸后,应迅速检查他的气道、呼吸。
3.若儿童有呼吸,但神志不清楚,将儿童头偏向一侧,清除儿童口腔、鼻腔内的水和泥沙等污物,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物返流阻塞气道;脱去儿童身上的湿衣服,用被单等物盖上以保暖,同时随时看护其呕吐情况。
4.不要倒水(控水)。因为倒出的基本都是胃里的水,肺里的水无法倒出,而胃里的水会随着身体的代谢而排出。
5.尽早拨打120,及时送医院救治。
6.若儿童神志不清且没有呼吸,须立即对儿童进行从胸外按压做心肺复苏术,而且要坚持长时间进行,这种情况下心肺复苏的成功率非常高。
动物咬伤急救
孩子被狗、猫、兔子、鼠类等动物咬伤,应采取以下急救措施,以防万一。
爸爸妈妈如何做
1.用流动的清水或肥皂水彻底冲洗伤口,无论是咬伤还是抓伤的伤口都要冲洗干净,尤其是咬伤的伤口内部,更要仔细冲洗。
2.清洗后,最好立即进行消毒:用碘伏消毒伤口及伤口内部。
3.有较大伤口者,需要到医院再次处理伤口,并打破伤风针。
4.最重要的是尽快打狂犬病疫苗。
皮肤烫伤急救
儿童天性好奇,皮肤又极为娇嫩,很容易发生皮肤烫伤事故。尤其是天气逐渐寒冷,家里开始启用取暖设备时应特别注意。
爸爸妈妈如何做
1.立即移除热源,脱去或除去被热液包裹的衣物,如果无法脱除,应立即剪开衣物或者将烫伤部位直接浸在水中,用缓慢流动的冷水浸或冲,一直到不痛为止,一般需10分钟。
2.用保鲜膜或干净的纱布盖在烫伤的皮肤上,如果烫伤的部位面积较大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
怎样向120报告紧急情况呢?如发生紧急情况,爸爸妈妈应镇定情绪,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但是要清楚一点,急救电话是紧急情况下求助的生命线,非紧急情况不要随便拨打,以免影响他人使用。
1.拨打时,清晰冷静地说出详细地址。
2.叙述孩子的主要病情,比如发病症状。
3.报警后先让120挂断电话,但务必保持电话的畅通。
4.派人到路口或小区门口等候救护车。
5.按照急救电话的指导,进行现场急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