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养成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8-03-09 20:18吕建华李雅丽
中国教师 2018年2期
关键词:入学常规习惯

吕建华+李雅丽

行为决定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点。多年来,学校将养成教育的工作思路确定为:低起点,抓养成,为学生发展奠基。即从低年级抓起,从课堂抓起,从小事抓起,促学生良好习惯的养成,培养“日新”少年。在落实小学一年级学生养成教育过程中,教师总觉得家长和学生不配合,但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家长不是不配合,而是不知道该怎么配合。针对出现的问题,学校组织日新班主任工作室成员带领低年级教师进行系列研讨,确立了“做好幼小衔接—培养课堂常规—深化养成教育”一年级习惯培养工作思路,帮助一年级新生更快地适应小学学习生活,为学生的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因需而为,做好幼小衔接教育

社会在变,学生也在变,每一年新生的情况都不同,这就要求班主任教师的教育观念、方式和方法也要不断地改变。为了让一年级教师都认识到习惯培养的重要性,学校于开学初召开一、二年级习惯培养研讨会,请二年级班主任教师分享交流培养学生的常规方法、遇到的问题、解决策略和实施效果,使一年级班主任从中汲取经验,提高习惯培养的实效。具体的策略如下。

1. 编辑新生入学手册

学校编写《新生入学手册》,为新生和家长做好入学准备提供帮助。手册的内容由入学准备和学校常规要求两项组成。入学准备包括准备什么样的铅笔、橡皮、尺子等。学校常规要求包括进校、学具摆放、“三姿”、听讲、作业、卫生、着装、放学等。另外,针对一些家长错误的教育理念,手册加入了温馨提示,比如,告知家长如何教育孩子懂得包容,如何与班主任进行有效沟通,如何提高孩子的家庭作业质量等。我们还配上相应的照片,让手册图文并茂,不仅方便学生自主学习,也方便家长指导自己的孩子。

2. 让家长走进学校

学校充分发挥家长教师协会的作用,采取“三走进”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入学常识,改变家长教育观念,让家长和教师一起共同做好入学准备。

一是走进开学典礼。学校把开学典礼作为一年级的品牌活动,让家长牵着学生的手走过“学子门”,全校师生列队欢迎,让一年级学生和家长一入学就能感受到学校的良好氛围。家长送给孩子一本书作为入学礼物,在開学后和孩子一起读书,让家长和学生都认识到读书的重要。

二是走进“和之家”讲堂。教育孩子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承担者,家长仅有良好的愿望和动机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的。为此,新生家长的第一次家长会,学校安排经验丰富的低年级教师开展一年级家长微课讲座,让家长协同教师一起促进一年级新生良好习惯的形成。

三是走进家长开放日。为了让家长全面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促进家校合作与交流,学校开展一年级家长开放日活动。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零距离感受课堂教学,与孩子们一起体验学习的快乐。开放日活动让家长更深入地了解了自己孩子在学校的生活,增进了家长对教师的尊重和理解,有效地实现了家校共育。

二、因学而为,做好课堂常规培养

课堂常规培养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学校发挥日新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采取“分析原因—明确内容—学习落实”的策略,加强课堂常规建设,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1. 统一课堂常规标准

工作中我们发现,教师们都在尽心培养学生的课堂习惯,但效果却不明显,其原因在于标准不统一。不同教师对学生有不同的要求,学生们很难记住每一科教师的要求,良好的课堂习惯自然难以形成。学校发挥日新班主任工作室的作用,制定《一年级课堂常规培养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细则》包括问好、学具摆放、听讲、举手、发言、读书、写字、下课八项内容。依据《细则》内容,经过研讨,又制定了《低年级课堂常规评价表》。教师带着评价表去听课、观察、评价,能更加直观地反映出班级课堂常规现状。现在,日新工作室在进一步研究如何把常规评价和课堂评价整合,使习惯培养真正落实于每一天、每一节课中。

2. 实施四环节管理模式

习惯培养就是对课堂全过程的关注。工作中我们探索出了“诊断明问题—研讨找原因—整改寻方法—提升见成效”四环节课堂习惯管理模式。

诊断明问题。新学期伊始,学校领导及日新班主任工作室的成员深入一年级课堂,依据培养细则标准,对照课堂常规评价表进行评价。

研讨找原因。总结各班学生在课堂常规培养上的优势与问题,对学生习惯养成进行诊断,形成诊断报告。

整改寻方法。诊断工作完成后,学校召开研讨会,反馈一年级各班课堂常规的优势与问题,通过同一班级不同科目横向对比,不同班级相同项目纵向比较,使一年级教师能针对课堂常规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以便及时整改。

提升见成效。经过一个月的培养,学生们上课能坐稳了,注意力集中了,教师用于教学的时间长了,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也高了。在学期末家长调查问卷中,家长对于孩子的进步感到满意。

三、多措并举,深入推进习惯养成

课堂习惯的培养需要采取多种形式,常抓不懈。学校多措并举,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堂行为习惯。

1. “好习惯”活动课程使学生知行合一

一是“说儿歌 养习惯”活动课程。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校把“说儿歌 养习惯”作为一年级特有的德育活动课程。创编了《好习惯 好孩子》养成教育儿歌集作为教师的助手,让学生在儿歌诵读过程中逐渐养成卫生、学习、礼仪等方面的好习惯。

二是“大家谈 养习惯”活动课程。针对一年级学生出现的问题,学校利用每天晨读时间进行“好习惯 大家谈”广播。教师用自己的经验向学生们讲解好习惯的重要,学生们用自己或他人的事例告诉大家没有良好的习惯产生的不良后果。在80余次的广播中,学生们了解了好习惯的重要性。

三是“课间行 养习惯”活动课程。为了确保学生课间活动安全有序,学校提倡学生在课间做到慢步轻声,并制定了《大峪一小慢步轻声要求》。一年级学生入学后,不知道怎样才是慢步轻声,于是学校以宣传片做示范,以三级执勤做监督,以绘画活动促提高。如今学生课间活动秩序良好,减少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2. 骨干引领为习惯养成助力

日新班主任工作室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提升班主任素养。采取命题讲授、集体研修和专家引领相结合的形式,开展班主任校本培训。“一年级习惯培养连连看”“新老班主任工作对对碰”等课堂习惯集体研修活动,给一年级教师、新接班的年轻教师很多习惯培养方面的经验之谈,提供了很多值得借鉴的方法。骨干教师上课堂常规引领课,为一年级班主任培养学生课堂常规树立标准。聘请专家开办讲座,使教师们掌握一些从细小事件抓住教育契机的新方法。

我们深知,良好行为习惯能为学生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养成教育需要我们脚踏实地去研究,更需要我们去创造。学校将一如既往秉承校训“知行合一,笃行于小”的精神内涵,继续探索养成教育的新方法,为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想而不懈努力。

(作者单位:北京市门头沟区大峪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肖佳晓

xiaojx@zgjszz.cnendprint

猜你喜欢
入学常规习惯
习惯
入学通知书
常规之外
上课好习惯
五行真经
好习惯
入学面试
入学第一天
破常规 获巧解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