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白云怡
在香港一众上市公司老总中,吴杰庄(如图)是比较独特的一位:他是出身于“板房”“公屋”的草根精英。改变他命运的是一次北上清华求学的经历,而在深港两地创业成功后,他开始致力于成为更多香港年轻人前往内地发展的“引路人”。近日,《环球时报》对身为香港前青联主席和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的吴杰庄进行了专访。
“实际看见了,想法就会改变”
环球时报:自从您在北京读书后来又在内地创业成功后,一直用自己的经历鼓励更多香港年轻人北上寻找机会。这么多年来,效果如何?
吴杰庄:我十几年前开始在香港很多大学分享我北上学习和创业的故事,五六年前我参加一个香港企业家聚会时,有一个做无线视频做得很好的企业家突然走过来告诉我说,就是在大学时听到我的故事,才激发了他北上创业的决心,最后成功了,后来又带动更多人北上。
最近几年我做一些创业基地、基金等平台,在我深圳的孵化器里,已经有二三十家香港企业,其中不少创办人都是香港学生领袖,比如学生会主席什么的。你知道香港的学生会主席基本上比较热衷政治,常常对内地有一些偏见。还有一些香港反对派政团人士,他们也开始来深圳发展,这些人很多在更年轻的时候热衷“街头革命”,但慢慢成熟一些后,有了引路人来内地发展,就会觉得以前做的许多事都是在浪费时间。
很多时候是因为之前根本没人带他们来内地看看,更没有渠道在内地找一份合适的工作。其实大部分人求的就是一份安逸、收入不错的工作,少部分人也许有更高梦想,要创立一份自己的事业,一旦内地有人愿意给他们提供渠道和平台,他们也会愿意来试一试的。有时候实际看见了,想法就会改变。
高铁等项目将改变港人的生活方式
环球时报:港人来内地发展有没有什么实际的困难,尤其是政策或法律层面的?
吴杰庄:我们很多时候希望国家能更把我们当作中国人。现在在很多行业,香港人和香港企业还是被当作外企。在我的提案里,也提到了一些情况。一是演艺行业,现在香港演员是与外国演员分在一类的,而国家有明文规定,国内一些综艺节目等制作,参与的外国人不能超过一定比例。这意味着制作方只能找很少一些港人参与,而这时他们通常就会选择那些“大咖”,也就导致年轻人来内地发展的机会很少。所以可以看到,来内地发展的香港演员几乎是断层的。再比如法律行业、IT行业都存在这个问题。像我从事的互联网行业,在内地注册公司都是港资的,很多牌照拿不到,很多事情不能做。所以很多人会选择找内地人代持,但风险很大,也不合法合规。
当然,中央这样的政策我也理解,香港不对中央政府缴税,权利与义务平衡,港人不可能在所有事情上都和内地人一样。但作为政协委员,我还是想真实地反映这个情况和诉求。
环球时报:您表示希望大湾区能有一些政策突破,但大湾区在融合和连接方面会不会还存在着一些困难?
吴杰庄:挑战肯定有,但机遇也很大。一方面,从基建角度来看,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铁等一系列项目未来三五年都会落成通车,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突破,意味着人们以后整个生活方式都不一样了。以前香港人去广州可能得“出差”,晚上住广州,但以后从香港市中心去广州,傍晚完全可以回家吃晚饭,跟香港新界去中环的时间差不多。
另一方面,表面上的障碍也可能正是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和国际上几个著名的湾区不太一样,我们是“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这意味着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广阔的内地市场,也有香港这个实行普通法的“基地”,世界上大部分金融发达国家都实行普通法,香港可直接对接。中国的目标是在2050年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届时技术、文化等各方面都要能在国际上得到认同、有所输出,而香港恰恰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出口。
抵制普通话的只是少数
环球时报:有人认为,香港年轻人的本土认同感和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很强,但国家和政治认同感比较弱。您怎么看?
吴杰庄:由于曾经是殖民地的关系,香港的教育一直和西方比较接近,我是70后,也是受殖民地教育过来的。可以说,如果我十几年前没有参加一个交流团来内地学习,今天可能也和那些搞街头政治的青年一模一样。因为那样的教育让我们接触不到很多信息,也根本不了解国家的真实情况。再加上香港媒体在报道内地的时候经常很不全面,导致了部分青年对内地有偏见。
要改变这一情况,除了多交流,还要让香港年轻人能真正从国家发展中感受到好处。我们都说,港人要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洪流中,但如果他们个人不能在这个过程中有所收获,还是会觉得国家的发展和自己没关系。所以我很希望大湾区能搞起来,给香港青年人提供更多就业机会。一个年轻人可能在香港收入是每月1.5万块,但租房就需要1万多块,而在珠海虽然收入只有6000块,但租房只要2000块,整体算下来可能在珠海生活的快乐感和获得感更大一些。有了生活的获得感,才能有感情,才更会对国家说爱。
环球时报:在提升年轻人国家认同感的过程中是否会遇到一些抵触情绪?不久前,浸会大学部分学生抵制学习普通话。
吴杰庄:其实在我那个年代,上学时是完全没有学过普通话的,刚来内地的时候,基本一句都听不懂。不过,现在香港小孩子从小学到中学都有普通话教学,但语言环境还是不一样,毕竟可以用粤语和英文。而这些年内地来港的学生和工作人员经常有自己的圈子,和当地人并不处在一起,所以语言融合确实存在问题。
但“抵制普通话”甚至“抵制中国”这种情绪,我觉得不是大面积存在的,绝对不是。浸会大学有这样想法的学生只是很小一部分,学生会也不能代表所有学生,因为它虽然是一人一票投票选出来的,但投票率只有10%左右,大部分学生其实只关心自己的学业和以后的工作、买房等事情,对体制、政治等并不热心。
不过,我还是希望能给这些孩子一些空间,他们本质大多是很好的,很多事情等毕业之后接触社会就会想明白了,现在不需要太介意。我们政协委员现在每年都有进校园的计划,计划把港区一百多个学校都走遍,加深和学生们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