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园林文化与价值观的形成

2018-03-09 05:23
风景园林 2018年1期
关键词:颐和园皇家文人

1、2 古代壁画和绘画中的仙宫和蓬莱仙境Fairy palaces and Penglai fairyland in ancient murals and paintings

3 颐和园前山全景Full view of the front hill in Summer Palace

4 北京颐和园依山而建的华丽主建筑群The magnificent hillside main architecture cluster in Summer Palace

园林学是一个古老又年轻的学科。我对它的认识简单说就是如何营造良好的人居环境和人的(主要是)室外活动场所的学科。所谓环境“良好”有3个层面,一要舒适宜人,二要景观美丽,三要有文化的品位和内涵。第1个层面人类差不多都是一样的,都需要接近自然以改善环境的生态质量,并且不约而同地把植物和水视为舒适环境的不可缺少的要素;而到了第2尤其是第3个层面,不同地区和民族对什么是园林的美和园林所要表现的文化内容则显示出很大的差异。

世界上园林的最初形式都是生产蔬果的“园圃”,在社会发展到一定的水平之后,古代人类开始在精神上想象一个比现实世界更为完美的理想世界,同时也开始关注和思考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而园林则是把人类这种理想和理念形象化的最佳场所,因此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的园林,主要功能都发生了从生产向审美的转变。但是,由于古代的人类族群处于地域分割和互相很少交流的状态,他们各自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组织以及宗教信仰不同,对理想王国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于是他们创造出了不同的园林。

西方古代园林的创意源于圣经中的伊甸园,那是个处处鲜花果木、泉水和池塘的美丽花园;中国古代则传说在遥远的高山、大海之中存在着美妙的神仙世界,那里有用金银玉石建造的宫殿、珍奇的花草和灵兽,还藏有能够使人长生不老的药物。

早期的中国园林(相当于古希腊—古罗马时期)是专属于皇家和极少数贵族的,他们通过塑造传说中的仙境效果,达到神化皇权的政治目的(图1、2)。皇家园林的特点是规模宏大,格局严整,模拟仙宫的建筑华丽而夸张;园中广阔的水体象征大海,水中筑起的3座建有楼台殿阁的岛屿象征大海中的仙山。这始于公元前的汉代,简称为“一池三山” 的规划模式被后世的皇家园林传承了将近2 000年,一直沿袭到著名的北京颐和园(图3~6)。

然而中国园林艺术并没有一元化地按照皇家园林再现神话仙境的创意发展下去。因为古代中国是一个要“靠天吃饭”的农耕社会,所以中国人对大自然除了神话里浪漫的想象,还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亲切和感恩之情。这在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中有着充分的体现。中国哲学最具代表性的儒家和道家都认为自然是人类的楷模和真理的源泉。孔子的“仁智之乐”(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和老子的“道法自然”是最著名的2个哲学命题,也是中国园林艺术发展成熟的理论支柱。

在中国历史上,各种宗教曾经非常盛行,但不像西方和伊斯兰世界或者印度那样,把宗教作为人的精神家园。然而在中国人尤其是知识精英(文人)的意识中也一直存在着一个类似精神家园的概念,那就是对理想化了的远古社会的崇敬。犹如西方人说“我的上帝”,中国文人的口头禅则是“古之人”如何如何。这个概念或许可以称为中国式的“乌托邦”,它不是如同极乐天国那样的灵魂归宿,而似乎是曾经存在于遥远过去的人类乐土,人们要做的是重新找回它(图7~9)。

基于儒、道等哲学理念和“乌托邦”理想,随着古代文化艺术不断丰满和完善,中国又出现了一种与皇家园林价值取向完全不同的园林文化。由于推动这种园林文化的主要是大约4世纪之后的历代文人群体(中国的科举制度对这个群体的形成起了很大的作用),所以学术界把体现这样文化的园林称为“文人园林”。文人园林的出现,使中国古代园林文化发生了重大转折。

文人园林和绘画、诗文等中国传统艺术的重要领域有着共同的文化渊源—中国式乌托邦的理想。这个理想让他们向往着在山水田园中回归自然的生活,在艺术上摒弃奢华,秉持“法天贵真”的原则,以此来净化争名逐利的现实社会对人们心灵的扭曲和污染(图10)。

与规模宏大、建筑华丽、仙境般的皇家园林不同,文人园林要表现的是一种人在自然中的质朴、闲适,充满诗情画意的生活方式及其场景。园中的自然要素(植物、山石、水体)要按照自然的规律而不是人为秩序来安排,看起来“石无位置,树无行次”,却要有“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情趣。

曾有欧洲的传教士认为中国园林是由诗人、画家和哲学家们创造出来的,这和西方古代园林基于建筑学及园艺学的设计方法及审美取向很不相同。中国的山水画和描写风景的诗文对园林的创意无疑具有重大影响,它使得原始的自然景象经过重新塑造更具人文的精神,哲学家称之为“人化的自然”(图11)。

建筑是中国园林的构成要素之一,而且经常处于核心的位置。在皇家园林中,建筑主要体现的是“神”在自然中的存在(图12);而在文人园林中,建筑更体现出“人”在自然中的存在(图13)。基于中国哲学人与自然关系的理念,园林中的建筑追求一种和自然元素融合在一起的效果,如同人与良师益友终日相伴。中国园林中的建筑不仅形式丰富多彩,还往往打破一般建筑构图的常规,具有更自由、更开放的特质,代表着人回归自然、寄情山水、终老林泉的美好愿望,并且把人在自然中的生活提高到“道”和“美”的高度。哲学家称之为“自然化的人”(图14、15)。

文人园林的文化理念首先在知识层次较高的官僚士大夫和民间士绅中得到了广泛认同,并在他们的园宅别业中付诸实践,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实际上已取代神话传说成为中国园林文化的主流。到中国历史上的宋代(大约10—13世纪),中国园林艺术的文化基础基本上完成了文人化的转变。具有标志意义的是宋徽宗(皇帝兼画家、书法家)依照山水画章法营建的一座名为艮岳的皇家园林,在审美取向乃至指导思想上与文人园林已大为接近(图16、17)。同时,由于文人园林的拥有者多为社会上层,艺术风格也渐由简雅趋于精美。故此后中国的皇家园林与文人园林虽然还存在文化目的的差异,但不再泾渭分明,而像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一面是颐和园那样皇家恢宏的气派,一面是苏州园林那样文人潇洒的风度(两者现在都是世界文化遗产)。

5 元大都(14世纪,北京)太液池一池三山The structure of "a lake surrounded by three hills" in Taiye Lake, Capital of the Yuan Dynasty (14th century, Beijing)

6 颐和园一池三山的格局The structure of "a lake surrounded by three hills" in Summer Palace

7 魏晋时期(3—6世纪)画像砖中园林生活的场景The landscape life scene depicted in the portrait brick of Wei and Jin Dynasties (3rd-6th centuries)

8 宋代(10—13世纪)绘画—山林居隐图Painting in Song Dynasty(10th-13th centuries)—Seclusion in Mountain and Forest

9 明代绘画东庄图表现的是一个真实的私人庄园Painting of Dongzhuang in Ming Dynasty depicts a real private manor

中国古代园林是世界园林史上一个重要的体系,其文化和价值观对人类文明的积累乃至当代关于人与自然的理念都具有非常正面的意义。当然,它的发展有着深厚的社会文化背景,不可能在如此短暂的时间做完整的论述。概括而言,中国园林文化有2条线索:皇家园林和文人园林;还有一个价值观逐步文人化的转折过程(图18、19)。把握这2条线索和转折的过程,就可以理解中国传统园林为什么演进为今天我们看到的这样一种艺术的形象了(图20~22)。

10 建于明代的寄畅园是一个成熟时期文人园林的经典作品Jichang Garden built in the Ming dynasty, is a classic work of the literati garden in its mature period

11 叠石是中国园林独特的技艺,它把自然山水各种典型的形态和绘画的神韵融为一体,是“人化的自然”生动的体现(苏州艺圃)Rockery setting is a unique skill of Chinese garden. It combines the typical form of natural landscape with the charm of painting, which is a vivid embodiment of "human nature" (The Garden of Cultivation in Suzhou)

12 皇家园林的主体建筑是“神”的场所The main architecture in royal gardens are the places for "god"

13 在文人园林里,建筑是“人”在自然中生活和审美的场所In literati gardens, architecture is the place for living and aesthetic in nature

14 建筑与自然景物互相渗透穿插是中国园林里建筑的空间特色,也是对中国古代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哲学认识的最好的诠释The interpenetration between architecture and natural scenery is a spatial feature of Chinese garden, and is also the best explanation for the philosophical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n and nature in ancient China

15 建筑与各种园林要素构成的空间丰富而有情趣Architecture and various garden elements constitute a rich and interesting space

16 宋徽宗所绘山水画卷,他的审美取向已经文人化了Landscape painting by Emperor Song Huizong, whose aesthetic view has been literatized

17 艮岳复原想象图The imagined recovery painting of Gen Yue Imperial Garden

18 北京清代皇家园林里建有多处模仿南方苏杭一带私园的景点和园中园,它们为皇家园林带来了世俗生活的气息,但保持了皇家建筑风格In the imperial garden of Qing Dynasty in Beijing, there are many scenic spots and gardens modeled on the private gardens in Suzhou and Hangzhou. They bring about the feeling of mundane life to the royal gardens, but maintain the royal architectural style

19 较之早期文人园林的简雅,明清后的私园更追求精美(苏州拙政园)Compared with the early literati gardens, the private garden after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s more delicate(Zhuozheng Garden in Suzhou)

20、21 得月园能够很自然地融入柏林的一个现代的公园,说明文化在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之间,并不存在难以逾越的鸿沟;也说明中国传统园林的文化理念在今天仍然具有价值The park is naturally integrated into a modern park in Berlin, suggesting that there is no insurmountable gap between east and west, tradition and modernity. It also shows that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garden is still valuable today

22 金柏苓先生在柏林得月园导览现场Mr. Jin Boling guiding onsite in Garten des wiedergewonnenen Mondes in Berlin

注释:

①本文是笔者2017年8月29日在柏林工业大学举办的“中德风景园林艺术研讨会(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及其对欧洲的影响)”学术活动上的讲演文稿,实是《史鉴文魂》的内容纲要。读者如有兴趣可查阅2015年1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风景园林名家名师 金柏苓》一书。

②图1来源于元代壁画,图2由清袁江绘,图3、10~11、19~21由金柏苓拍照,图4由金柏苓作,图5引自周维权《中国古典建筑史》,图6引自清华大学建筑学院《颐和园》,图7由金柏苓摄于襄阳博物馆,图8由(宋)刘松年绘,图9由明沈周绘,图12由金柏苓作(颐和园佛香阁),图13来源于明沈周《盆菊图》,图14由金柏苓拍照(苏州拙政园),图15由金柏苓拍照(苏州艺圃),图16由宋徽宗绘,图17由朱育帆绘,图18由金柏苓拍照(颐和园谐趣园),图22来源于“中德风景园林艺术研讨会(中国风景园林艺术及其对欧洲的影响)”现场图。

猜你喜欢
颐和园皇家文人
颐和园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文人与酒
谁说皇家无真情
皇家游泳池
文人吃蛙
加拿大皇家空军
文人与石
颐和园导游词
明清鼎革之际文人不同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