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莹莹,周佳洪,彭诗怡,冯 瑞,李东辉,郭丽娜
(内蒙古工业大学轻工与纺织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80)
发泡油墨作为特种印刷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油墨,不仅具有装饰和艺术效果,而且还有一些特殊的功能,例如:三维立体印花、盲人图书印刷、服装针织印刷。在中国,发泡油墨大多用于在纸张、塑料、皮革、纺织品等承印物上,利用特殊处理的微球发泡油墨进行印刷,经过加热处理,印刷图案就会随着墨膜发泡凸起,自然冷却后形成浮凸的立体图文,这是一种不依靠凹凸压印和雕刻凹版印刷而使图案形成凹凸立体感的独特印刷方式,其工艺技术大多停留在浅显的应用上。然而在国外则更多是一种创新型的使用,日本化学株式会社最新研制出一种可以产生像金字塔那样的立体光泽发泡浆,在纯棉布上面印刷出的图案有明显的立体感。想在发泡油墨上有所突破,首先要明白影响发泡油墨色彩再现性的因素,通过改变其影响因素来改变发泡油墨的性能及效果。
主要材料:尼龙丝网(200目/英寸);绿、黄二色水性丝印油墨;发泡浆;不同材料的承印物(涤纶、涤卡、莱卡、白皮布、帆布等);调墨油;重氮感光胶。
主要仪器:SWB1000型气动式(最大张力7kg)绷网机;规格70cm网版,;橡胶刮板;X-Rite分光密度仪METTLER TOLEODO(梅特勒-托利多);电子精密天平;GZX-9146 MBE电热鼓风干燥箱。
通过配置不同的比例的发泡油墨,采用丝网印刷的方式在不同织物上承印,经过烘箱的干燥后,发泡剂中的微胶囊在温度作用下发泡胀大,会产生图文的凸起效果。主要变化参数为:
(1)配制比例有:发泡剂/油墨=2∶1、3∶1、4∶1、5∶1、
(2)发泡温度为130~150℃
(3)发泡时间为30s、60s
2.2.1 图案设计 用Photoshop和CorelDRAW进行原稿的设计,本次实验用的是最简单的圆环作为图案,制作尺寸大小为30×17cm矢量文件,圆环大小及厚度依次减小。印制效果如图1所示。
图1 不同材料的丝网印刷效果
2.2.2 丝网制版
(1)绷网
本次实验选用的是200目/英寸的丝网。在绷网之前先对网框进行清洗处理,除去网框上之前固着的胶水,将清洗完成的丝网网框放置于绷网机合适的位置,丝网覆于绷网机上。绷网的时候应该丝网的张力都均匀且适当,绷网气压值大约为8~10kg/cm2,张力计测量4个边角和中心部位,要注意四周受张力均匀,丝向应该保持一致,经纬丝各自保持平行。然后进行刷胶,静置等待胶干燥。
(2)制版
在暗室内将感光胶均匀涂布在清洗好的丝网上,在涂感光胶的时,把网框略微倾斜,使用刮胶斗沿着丝网框底端慢慢的往上进行涂布,注意受力均匀。静置干燥后拿出,用晒版机进行晒版,曝光时间设置为60s。曝光完成后使用高压喷水枪冲去未曝光部分图案感光胶,露出空白丝网,冲洗完毕后,静置干燥。主要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
图2 丝网工艺制版流程
2.2.3 丝网印刷 在印版下方放置承印材料,固定好网版,用橡胶刮板呈45°刮墨,使油墨通过网版上的图案部分的网孔转移到承印物上,刮板时应选择稍大于图文宽度的刮板,尽量一次完成刮墨印刷。
2.2.4 色彩再现性检测 同一色样发泡前后的色度点基本上处在同一条直线上,说明两者的色相未变或变化甚微,色样发泡前比发泡后的色度点更靠近光源的色度点,可以得出发泡前△Eab/发泡后△Eab,其值越接近1,则说明发泡前后的色度点越接近于同一条直线,说明其色彩再现性就越好。
从表1、图3看出对于涤纶、帆布、白皮布、莱卡来说,油墨配比为1∶3时,其值最为接近1,则说明此时的色彩再现性最好。对于1∶4、1:5,可能原因是由于发泡浆颜色的影响,造成了色彩再现性降低。
表1
图3 不同油墨配比下的色彩再现性
从表2、图4可以看出,在温度为145℃时,其值最为接近1,说明此时色彩再现效果最好,可能于此时发泡高度还未达到最大值有关。
表2
图4 不同温度下的色彩再现性
如表3所示随着烘干时间增加,发泡高度越高,其色彩再现性越低,150℃下30s微微发泡,没有60s效果好。比较两者值大小,总体来说相差不大,故选择60s为最佳烘干时间。
表3
通过综合比较可以看出,油墨质量/发泡浆质量=1∶3时,在150℃,60s时呈现最好效果。1∶4和1∶5发泡高度无太大区别,由于发泡浆原本颜色的影响会降低油墨色彩的呈现,故1∶3下呈现的色彩度,发泡高度最好。通过数值测量可得,在温度为150℃,油墨配比油墨质量/发泡浆质量=1∶3,发泡时间为60s时,色彩再现性和发泡高度处于一个较为合适的状态。
本文通过对不同纺织品上进行丝网印刷,得到了影响发泡油墨色彩再现性的因素,并对不同产品的质量进行了分析。将发泡油墨通过丝网印刷的方法运用到纺织品的印刷中,可以得到色彩鲜艳、富有立体效果的图案,这种方式能够很好的满足年轻消费者对于产品个性化的需求。
[1]刘志华.发泡印刷[J].江西省新兴丝印技术中心.
[2]陈姝颖.微球物理发泡油墨的丝网印刷效果及特性[J].北京印刷学院北京市印刷电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3]黄灵阁.基于纺织包装丝网发泡油墨发泡规律的研究[J].郑州大学.
[4]李予.微球发泡油墨印刷的质量控制[J].河南省新闻出版学校.
[5]刘峻峰.发泡油墨.丝网印刷[J].1994-02-25.
[6]王凯.浅析印刷品色彩再现的影响因素[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1(03).
[7]孙中华,董荣业.不同阶调处的油墨色彩再现性[J].中国造纸学报,2007(04).
[8]上官星.当代艺术中的丝网印刷[D].山东轻工业学院,2010.
[9]苏先.丝网印刷工艺[J].农村新技术,2009(01).
[10]齐成.织物发泡印花技术及常见故障的排除[J].网印工业,2005(05):34-38.
[11]黄天甫.丝网印刷[J].网印工业,1998(03):31-34.
[12]李玉梅.丝印油墨转移工艺参数的确定[J].印刷质量与标准化,2016(01).
[13]鲍志素.丝印织物发泡印花工艺[J].今日科技,1997(04):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