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嘉英 宋月娥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充分感受并发现动作前加修饰词的作用及重要性。
2. 了解动作前修饰词可以写什么。
3. 学习运用一系列的动作前修饰词来描写和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学习运用一系列的动作前加修饰词来描写和丰富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师:你们喜欢做游戏吗?我们先来做个小热身,好不好?
师:老师给咱班同学分成四大组,老师先说四种情境,然后请每组同学做一做、说一说。
情境一:我们要去泰姆凯迪进行实践体验,我 地走。
生:我快快乐乐地走。
生:我蹦蹦跳跳地走。
…………
情境二:今天数学考试我只得60分,我特别怕妈妈说我,我 地走回家。
生:我垂头丧气地走。
生:我胆怯地走。
…………
情境三:天啊!我要迟到了!我 地走。
生:我急匆匆地走。
生:我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走。
情境四:路边的风景太美了!我 地走。
生:我优雅地走着。
生:我一边欣赏着风景一边唱着歌,悠闲自在地走。
师:同样是“走”的动作,在前面加了不同的修饰词,做这个动作时的样子、神情、姿态就不一样了,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在动作前面巧加修饰词。在动作前面加修饰词是有方法的,你们想学吗?
师:我们要在动作前面加修饰词,就要先来认识修饰词。看一看修饰词有没有明显的标志,一眼就能找到?
出示: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2.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3.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师:这些都是学过课文中出现的句子,仔细观察动作前面的修饰词,你发现了什么?
生:紧跟着修饰词都有一个“地”。
师:对,这里同学们经常写成“的”,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口诀:“动作跟着‘土地跑”,动作前面是“土也地”。
师:好!再看这些句子,如果去掉动作前面的修饰词,有什么不一样?对比着读一读。
1.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
爬山虎就是这样往上爬。
2.蟋蟀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宅,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蟋蟀常常选择住宅,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
3.一个大个子洋人则得意扬扬地站在一旁。
一个大个子洋人则站在一旁。
(生读句子。)
师:你有什么感受,说一说。
生:加了修饰词,就知道他是怎样站。是垂头丧气还是高兴地站着,如果不加修饰词,就不清楚他站的样子。
师:在动作前面加修饰词,让我们对动作了解得更细致、更鮮活,人物的形象活灵活现。
(用学生喜爱的游戏“一边做动作一边说”和熟悉的课文导入,可以激发学习兴趣,当他们发现加了修饰词可以使动作更具体,就会引发思考“为什么修饰词有如此大魅力”。此刻再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学生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二、探究写法,梳理歌诀
师:既然修饰词有这么大的魅力,那动作前面怎样加修饰词呢?老师告诉大家第一个小妙招。
师:首先我们来看两个学生跑步的视频,请大家仔细看,用“他 地跑”的句式来说他跑步的样子。
(师放视频:小宏、小宸两个学生跑得一快一慢。)
师:小宏自己先说说。
生:我飞快地跑。
生:他急速地跑着。
生:他像箭一样地跑着。
师:小宸再来说一说。
生:我慢条斯理地跑着。
生:他不紧不慢地跑着。
生:他吃力地跑着。
师:这两个同学跑步有什么不同?
生:速度不同。
师:老师也找了一些表示速度快慢的词语,男孩读表示动作快的词语,女孩读表示动作慢的词语。
师:如果我们在描写动作的时候,加上这样的词语,就能体现动作快、慢的特点。但要知道快慢,需要我们仔细观察。(板书:仔细观察看快慢。)
师:快慢是我们用眼睛一眼就能看到的,但动作的轻重却需要我们用心体会。看老师,我们把黑板当成一扇门,(师分别用手指轻轻敲门、用手掌拍门、用拳头砸门)谁来说,老师在干什么?
生:老师文雅地敲门,老师重重地拍门,老师狠狠地砸门。
师:在动作前面加上这样的词语,不但能感受到动作的轻重特点,而且也能体现人物的心情。老师也找了一些表示轻重的词语,女孩读表示动作轻的词语,男孩读表示动作重的词语。
师:下面我们来练习一下。
妈妈 地抚摸着我的脸
他的拳头 地打在日本鬼子身上。
生:妈妈温柔地抚摸着我的脸。
生:妈妈轻轻地抚摸着我的脸。
生:他的拳头毫不留情地打在日本鬼子身上。
生:他的拳头使劲地打在日本鬼子身上。
师:在动作前恰如其分地加上表示轻重的词语,使动作描写更具体,更能够体会人物的心情。(板书:细细体会知轻重。)
师:同学们学得很认真,我们做个游戏放松一下。游戏的名字是“石头剪刀布”。我们请咱班的双胞胎子豪、子华上场,三局两胜,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做动作时的神情、姿态,想象一下他们的心情,看谁在描述动作时用上的修饰词最多。
生:子豪、子华上场了,子豪紧紧地皱着眉,好像在认真地思索,子华则一脸坏笑,得意洋洋地看着对手。第一局比赛开始,子豪信心满满地出“石头”,子华却意外地出“剪刀”,第一局子豪胜。子豪兴奋地一挥手,子华很不自在地笑了。
…………
师:在动作前面加上像“信心满满”“得意洋洋”这样表示神情的修饰词(板书:神情) ,“眉飞色舞”“静静地”表示姿态的词语(板书:姿态),“兴奋”“欣喜若狂”等表示心情的词语(板书:心情),使动作描写更加细致、鲜活,本来僵硬的动作变得生动活泼,一连串的动作仿佛在我们眼前展现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人物形象活灵活现、跃然纸上。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人物的神情、姿态、心情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是什么?
师:对,是状态(板书:状态)。怎样才能把一个人的动作状态描写得恰如其分呢?老师告诉大家一个最重要的小秘诀,就是想象“我就是他”,仔细观察你看到的,比如人物发出动作时的神情、姿态、样子,再想象你看不到的,如人物内在的情感,把你看到、想到的用恰当的词语表达出来,这样写出的动作更有温度,更有灵性!(板书:身临其境悟状态。)
师:接下来,咱们练练手。我找两个性格不同的同学来吃橘子,一个是咱班性格最温柔的小莹,另一个是咱们班吃东西最“豪爽”的子豪。
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他们怎么掰、怎么吃,别忘了在动作前面加上恰当的修饰词。
…………
师:大家观察得真仔细,说得也非常好,你们观察到子豪把橘子皮怎样放?是像小莹一样轻轻地放到桌子上吗?
生:他像扔口袋一样快速地扔到桌上。
师: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还应该更仔细些,这样描写出的动作更细致,也更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
(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观察、体验、感受,让他们体会到加上修饰词,可以使动作不再“冷冰冰”,动作有了灵性和温度。最后,通过口诀让学生容易记住并灵活地运用,给学生写作提供“抓手”,达到了教学目标。)
三、总结方法,实践运用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在动词前加恰当的修饰词,“仔细观察写快慢,用心体会知轻重,身临其境悟状态”,希望你们能把这些小妙招运用到平时的表达、写作中,接下来我们就用今天学到的知识大显身手,你们有信心吗?老师录了一段咱班同学打击球比赛的视频,请你用文字再现打击球比赛的激烈场面。
师:因为视频太快,所以老师抓怕几个镜头,在写之前我们再回顾一下精彩瞬间。
…………
师:非常棒!因为时间关系,还有想说的,可以写到专题日记本上,下课!
反思:
本节专题日记课的教学重点是把人物动作写准确、写细致、写鲜活,层层递进,使学生真正学会动作巧加修饰词的方法,并能灵活运用。
从学生写的片段中,可以发现学生对动作的描写做到了更准确、更细致、更生动,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同时,本课教学紧扣一个“趣”字,寓教于乐,使学生乐于表达,学会表达。学生在笑声中感悟到如何把文章写生动,如何让人物“动”起来,“活”起来。新颖的教学方法,有趣的教学素材,都能使课堂生机盎然,学生乐于接受,乐于运用。 “教是为了不教”,本课教学更注重了写作方法的指导,并把每种方法编成小口诀”,给学生写作提供“抓手”。
教學第一环节,我让学生通过游戏做动作、说动作,充分体会到描写动作时加修饰词的好处。
第二个环节,通过各种各样的活动,在活动中尽情地观察、体验、感受,让学生体会到加上修饰词,可以使动作不再“冷冰冰”,动作有了灵性和温度。最后,通过口诀让学生容易记住并灵活地运用,达成教学目标。
第三个环节是让学生自己写动作片段,将知识学以致用,并且能清楚地认识到,加上恰如其分的修饰词,精彩的动作描写仿佛展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使学生有法可得,有法可依,有法可用,明白了怎样把人物的动作写具体、写鲜活,以体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学生学得轻松,用得自如。
整堂课我能做到师生互动,课堂气氛轻松、和谐。以学生感兴趣的“做动作”导入,并提出要求,使学生的智力活动呈现最佳状态。但在本课教学中也留下了很多遗憾,毕竟一堂课的含量是有限的,加上时间安排上不够紧凑,前松后紧,导致学生在课堂上写的片段没时间展示,课堂修改及评价的环节没有落实。另外在指导学生观察上还不够细致。在放视频或学生做动作之前,先教会观察方法,比如可以从人物眼睛、嘴、四肢、心情等角度,抓住细微的与众不同之处,观察效果可能会更好一些。
评析:
“专题日记”教学研究2010年由黑龙江省教育学院小学语文教研室主任杨修宝老师植根于我校。教师扎实而深入地研究着,不但总结出了“专题日记”教学的一些妙招妙法,还针对学生的学情特点研发了系列课程。乐嘉英老师执教的这节《动作巧加修饰词》正是此课程体系中四年级的一课。
这节课上,老师和学生边聊边思,边玩边写,上得愉悦畅快且收获满满。
一、让课堂活跃起来
1.有情境。
学生对具象化的体验更有兴趣,合宜的情境营造能够促进学生积极思考。每位教师都谙知情境对于激发和吸引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学习的意义,但是创设能够增强学生内心体验、调动学生愉快情绪、激发学生探索兴趣的情境却不是一件易事。乐老师为了让学生体会到同一动词加上不同的修饰词就会有完全不同的动作效果产生,创设了四个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去泰姆凯迪体验馆、考试成绩不理想、要迟到了、路边风景美,这四种情境中的“走”或急或缓,或喜或忧,因情境和心境而各不相同,也正是在情境中学生才能置身其间,如临其境,启迪思维,增强感受。
2.有意思。
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在玩中学的课堂,边玩边学,玩着玩着知识就学到手了,何其快哉!乐老师在本节课中频频设计活动、设计游戏,讲动词就真地“动”起来。乐老师亲自上演“轻轻敲门”“手掌拍门”“咣咣砸门”,请双胞胎兄弟玩“石头剪刀布”,请两个性格迥异的学生一起吃橘子。老师和学生滑稽可笑的表演让全班同学眼前一亮,顿时来了精神,时而会心一笑,时而开怀大笑,不知不觉被深深吸引。于是,学生观察更仔细,思考更积极,描绘更恰切。
二、 让词语鲜活起来
1.有生命。
本节课,乐老师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引导学生运用修饰词来活化动词、丰富人物形象。我们总是感觉学生的习作干瘪、枯燥,我们总是苦于学生的习作没有生动的描绘、可圈可点的词汇,写“说”就单单是“你说”“我说 ”“他说”,干巴巴地直接说,仿佛机器人一样,没神态、没动作、没语气;说“走”,就是仅仅是“走”,至于快走、慢走还是连跑带颠,一概没区别。“愤怒地说”“微笑着说”“急匆匆地走”“慢悠悠地走”这样平常的词学生不会吗?当然会,可是这些熟悉的词语为什么在该用的时候想不起来,用不上呢?
维果斯基说:“词语只有在获得了感性的个人涵义而不是单纯作为概念存在的时候,它才能成为个体生命中一个生气勃勃的细胞。”的确,没有获得感性的个人涵义的词语是不可能被主体顺利调遣或正确使用的。当词语未与学生的精神领域建立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时,这些词语在学生的心中是了无生命的。这样的词语,是心理机器旁一个孤零零的生锈了的零件,是生机勃勃的心灵之树旁的一片枯萎的叶子,是游离于学生旺盛的精神系统之外的孤独幽灵。乐老师正是通过情境的创设、有趣的表演,让那些尘封在记忆中的词语一个个被激活,赋予词语新的生命。
2.有情味。
有人说:“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每一个词语都是作者心中涌出的一缕情丝。是啊,一个“谢谢”自带“暖暖”;一个“讨厌”顿时“凉凉”。何止冷暖,还有喜怒、轻重、快慢,而这些生动的词语进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和不同的词语搭配又会生发出更多的反应,转化为更为丰富的画面、状态、情境、意蕴,有情感,有味道。乐老师引导学生在动词前加上修饰词,同一个动词加上不同的修饰词就构成了不同的画面,就透视了不同的心态,就呈现了不同的人物形象。生活是文本的原形和资源,在乐老师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语言是形象鲜活的,是真情洋溢的,是智慧灵动的,是个性张扬的。
三、让习作轻松起来
1.有进阶。
习作、日记对很多学生来说就是一场噩梦,笔杆子咬得满是牙印也写不出来;脑汁绞尽也达不到具体、生动的要求。为什么?是不是老师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是不是老师的步子迈得太大了,是不是最基础的东西还没有做好却奢望高大上了?“专题日记”系列课程的研发正是从基础做起,从学情实际出发,梯度推进以实现学生的能力进阶。仅仅是动词的使用就在不同年级设置了《单个简单动词》《同时性动作》《准确使用动词》《连续动作》《细化动作,延长过程》等系列课程。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乐老师也是由浅入深,循序渐近地引导学生从只填写修饰词,到自己构成词组,到用一系列带修饰词的动词说一段话,到动笔写动作频发的片段,难度不知不觉递增,乐老师耐心地、巧妙地引导学生渐渐生长。
2.有妙招。
在动词前填恰当修饰词,可以从哪些方面思考?乐老师不断将学生思维的触角向四面八方发散,向更深处探伸。乐老师通过“走”的动作引导学生发现可以从快慢想开去,通过自己“敲门”“拍门”“砸门”的表演引导学生感受轻重,又在滑稽的吃橘子表演者的姿态、神情、心情的观察中察觉人物的状态。乐老师还把这节课的收获总结成了小歌诀:“仔细观察写快慢,用心体会知轻重,身处其中悟状态”,这新鲜出炉,高度概括本节所学,又朗朗上口歌诀植入学生的脑海中,这一个个小妙招的积攒就如同那神秘的武林秘籍,将不断增加学生的经验、技能,更将不断增強学生的自信和功力。如此修炼,日记、习作还有什么可难的。
日记最终要落实到笔头上,我觉得本节课应该至少让学生在课堂上动笔写一写,哪怕只是一个片段。通过写来检验本节课学生目标是否达成,同时固化学习成果,再通过学生评议、老师点评有所启发,更上一个台阶。前面的教学过程可以缩减,去掉一两个环节,留足时间让学生动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