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网友曝料称,他经常通过某旅行服务网站订某个酒店的房间,长年价格在380元到400元之间。偶然一次,他通过前台了解到,淡季的价格在300元上下。他用朋友的账号查询后发现,果然是300元;但用自己的账号去查,还是380元。在媒体报道后,网友们纷纷吐槽自己的同样经历,包括但不限于网购、住宿与出行等。北京邮电大学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教授杨义先表示,现在部分网络公司利用大数据“杀熟”的行为很普遍。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同一产品或服务,对老客户收取的价格高于新客户,这种做法合理吗?法律该介入吗?
正方:
企业有自由经营权、自由定价权;只要企业不是拿刀架在消费者脖子上强行买卖,企业对产品定多高的价格都可以。消费者用钞票投票,可以选择买,也可以选择不买。双方达成自由合意,买卖成交。但对同一产品,企业并没有给予所有消费者同等待遇与统一价格的义务。企业定价的原则是利润最大化,对新老客户实行不一样的定价策略是合理的。老客户或需求量大的客户往往享有价格优惠。产品滞销调低价格,产品畅销调高价格,想必大家都能理解。
反方:
问题是杀熟恰恰是反着来的,利用老客户对平台的使用惯性与信任,同一产品卖给长期熟客、VIP用户的价格要比新用户高。现在,某些平台利用大数据杀熟已经炉火纯青了:你是老客户,订到某地的机票,系统定价比从航空公司网站直接买要高、比新客户要高;你想买到更便宜的机票,从早到晚在App上多刷几次,系统判定你必然要订机票,聪明地调高相应航班的价格;你买了机票之后,系统判定你必然要订酒店,聪明地调高目的地的酒店价格。这种行为往轻里说是滥用信息不对称谋取不当利益,往重里说是滥用消费者的信任实施价格欺诈。
正方:
杀熟是价格歧视的体现。企业实施价格歧视的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榨取消费者剩余,对支付意愿高、时间宝贵、没得选的消费者索取更高的价格,从而将利润最大化。去麦当劳就餐,时间充裕、用优惠券的人花较少的钱。杀熟是否可以反过来看,理解为产品推介、对新客户的优惠呢?不少银行为了吸引新资金,设立新资金理财项目,预期收益率要高一些。对于担心被杀熟的客户来说,多一道心眼,打电话去航空公司与酒店询价,即可免于杀熟之忧。
反方:
正当的价格歧视是有合理理由的,消费者即便知道自己被索取高价,也不认为不合理,如身高不到1.2米的儿童可免费坐火车;不正当的价格歧视摆不上台面,当消费者知道自己被索取更高的价格后,有被欺骗的感觉,如杀熟。有哪家平台敢堂堂正正承认自己杀熟,论证杀熟的正当性?一旦被发现,还不是各种狡辩,如“缓存问题”“系统故障”等借口,因为他们知道杀熟滥用了消费者对平台的黏性与信任,被曝光会导致平台信任危机,大量失去用户。
正方:
消费者不喜欢被杀熟,完全可以曝光甚至弃用杀熟平台。2000年,一名亚马逊用户反映,在他删除了浏览器的Cookies后,之前浏览过的DVD商品售价从26.24美元降至22.74美元。亚马逊CEO贝索斯为此公开道歉,称“这只是向不同顾客展示的差别定价实验,绝对跟客户数据没有关系,一切只是为了测试”。从此美国别的网络平台再也不敢用大数据杀熟了。
反方:
还不是因为这次杀熟行为曝光后,亚马逊担心遭到消费者大量诉讼,大量曝光可能引发平台信任危机,才赶紧改弦易辙的?所以应该把利用大数据进行杀熟的行为纳入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的“不正当价格行为”,让消费者可以对杀熟提起诉讼,对杀熟平台进行严厉惩罚。
(主持:倪艳)
【点评者说】对野蛮生长的中国互联网产业而言,如何避免互联网公司对大数据的滥用是一项非常有现实意义的课题,立法与司法都应该及时跟进,以在新时代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