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组织“领跑”基层治理法治化

2018-03-08 21:07李仁杰
人民论坛 2017年31期
关键词:法治化依法治国法治

李仁杰

【摘要】依法治国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在全社会范围内推进法治建设的步伐,应该从党的自身建设出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做到依法执政,依法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关键词】基层治理法治化建设基层党组织

【中国分类号】D262 【文献标识码】A

从法律的溯源来看,加强法治化建设,在全社会传播契约精神能够从根本上摆脱人治的弊端,并从根本上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需要法治化的保障,而基层党组织作为党治理国家的“毛细血管”,其法治化建设情况不仅关系到党的领导作用的发挥,更关系到社会的法治化进程。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决策的基本保障

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体现,也是实现依法治国最基本的保障。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础在基层,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是党领导人民群众依法治国,体现党的领导作用的主要战场。依法治国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要想让人们从思想上形成法治意识,不仅需要党中央指明方向,更需要基层党组织加以落实,而在法治化建设中,如何在基层走完法治建设“最后一公里”,将法治理念宣传、渗透到基层组织中来,则是对党的执政建设的重大考验。

基层党组织是党联系群众最直接的方式,也是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决策的基本保障。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进程中,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依据法律规范来管理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等事务,以切实做到依法执政,公平执法,让基层民众看到法治的力量,并提高学法、守法的意识;另一方面还应该加强自身法治化建设,完善基层党组织机构,落实管理责任制,依法约束基层党员的行为,提高党员法律意识以及党性修养,监督党组织工作,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逐渐走上规范化、制度化道路。

推进基层法治化治理进程,要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

从依法治国的角度来看,我国的基层法治化治理起步较晚,其中基层党组织在落实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从立法方面看,一些地方政府,尤其是一些比较偏远的城乡,在立法中存在着“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情况,地方法律法规的一些条款与上位法之间相互抵触;在立法过程中,个别地方缺乏完善的听证制度,或者听证过程流于形式,使得法律内容难以体现人民群众根本利益;一些单位的基本法不尽完善,缺少实施细节,在执行中的随意性较大。第二,在基层法治队伍建设方面,由于工作环境较差、工作压力较大等原因,许多基层法治力量相对薄弱,甚至一些公检法部门只有几个人,而且还存在兼职的情况,这样不仅影响了执法的力度、法律监督效果,也为普法工作带来一定困难。第三,从法治观念方面来讲,我国一些基层民众的法治观念薄弱,在社会生活中,存在不了解基本的法律常识,随意侵犯他人合法权益,或者权益被侵犯时不能及时诉诸法律的情况。此外,一些基层党政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官本位”思想,依法执政意识淡薄,阻碍了基层党组织的法治化建设。

在推进基层法治化治理的进程中,党组织建设作为其基本保障,不仅要把握好方向,还应该从细节上进行规划。从依法治国的角度出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的要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积极履行宪法及法律赋予的职责,发挥依法执政的作用。法治社会与人治社会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法律是至高无上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任何可以超越法律权益范围的自然人、法人、组织。因此,在依法执政的过程中,应该树立法律的权威性,将基层党组织的各项工作纳入到法律范围之内,严厉惩治违法乱纪行为,从而为全社会的守法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第二,将为人民谋福祉作为党的责任与担当。从契约的角度讲,权利与义务是相互依存的,没有无权利的义务,也没有无义务的权利,广大人民群众将治理国家的权力交给中国共产党,不仅是在法律上赋予其治理国家的权利,更要求其承担起为人民谋福祉的义务,基层党组织在法治化建设中也应该从权利与义务平衡的角度出发,构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的政党。第三,从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加强法治型基层党组织建设。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宪法与法律体现着最广大人民的基本诉求,而党依法执政就是依据人民的意志实现对国家的规范化管理,在基层党组织法治化建设过程中,我们要在立法中体现人民的意志,在执法中维护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有责任带领人民群众建设一个更加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打造高素质的基层法治队伍,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理念创新。认识是实践的指导,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视野中,基层党组织要想加强执政建设,首先要从认识、理念上进行创新,用法治化思维指导实践工作。法治化思维是习惯思维,党在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应该将学法、守法、用法发展成为一种习惯,并用这种习惯引导、影响广大基层民众;法治化思维是规范思维,在执政过程中,基层党员,尤其是单位的领导者不能以党代政,而是应该将个人、组织的行为限制在法律范围内;法治化思维是责任思维,基层党组织应该主动承担为起为民众谋福祉的责任,用法律体系提高基层治理水平。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创新。基层党组织要想提高基层法治化治理水平,就应该从制度上进行创新与完善,在制度的保障下,提高法治化效果。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的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党组织首先要发挥自身优势,从理论研究、政治领导、组织建设、制度规范等角度,丰富基层治理资源;其次要明确工作目標、细化工作细节,及时发现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利用党组织制度实现问题的有效解决;再次要充分利用信息化资源,协调党的领导和基层民众之间的关系,提高基层党组织制度建设的有效性。

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体系创新。在推进基层治理法治化体系创新过程中,基层党组织首先要完善组织体系,发挥法制建设的带头作用,并严格落实责任制,发挥党组织、社会组织和自治组织在基层治理法治化过程中的各自优势;其次要完善工作体系,将基层群众作为党组织体系创新的核心,在工作中渗透和谐理念,协调群众与基层党组织之间的关系;再次创新基层工作办法,在法治化管理中,实现法治与德治相结合,不断完善基层党组织的服务模式,加强普法力度,依法惩治违法行为,同时配合教育引导,不断完善基层法治化建设的方法体系;主动学习、借鉴其他地区的基层治理经验,提高基层法治化治理工作的灵活性。

打造高素质的基层法治队伍。专业、负责的法治队伍是实现基层法治化治理的基本保障,法治化工作的开展,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人的身上,因此公检法机关的法治队伍建设情况直接决定着基层法治化治理效果。在加强基层法治机构和法治队伍建设过程中,基层党组织一方面要推进法治队伍配置,着力解决人员配备不足、执法监督工作不到位等问题;另一方面要实现法治工作重心下移,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的机制创新,以提升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的水平。

总之,在基层治理法治化的视野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能够发挥党在依法治国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是落实党中央依法治国方针政策的主体,只有每一个地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都能够贯彻法治化理念,才能将依法治国的方略落到实处,并惠及广大人民群众。

【参考文献】

①马建新:《基层治理法治化视野中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16年第4期。

②梁平:《基层治理的践行困境及法治路径》,《山东社会科学》,2016年第10期。

责编/孙娜

猜你喜欢
法治化依法治国法治
长三角区域生态利益平衡及其法治保障
走实“1+6法治同行”党建之路
法治护航杭州亚运会、亚残运会
公司成长的“法治之钥”
全面推进全省地方志事业法治化高质量转型升级
新时代道德与法治教师法治素养的培育
“一例多境”培育初中生法治意识
提高民生建设法治化水平
法治中国是实现中国梦的推动力量
行政决策责任追究程序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