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道路上,南京市金陵中学认为,高品质的课程是学校教育的内核,是根本,是一个学校教育现代化的主要体现。而高品质课程建设,重在建构互动、高质、共生的生命课堂,建构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注重开放性、长效性的课程融通。
【关键词】教育现代化;高品质课程;校园文化;课程融通
【中图分类号】G4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02-0030-03
【作者简介】孙夕礼,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210008)校长,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化学特级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金陵中学历经百年发展,积累了丰厚的课程资源。结合国家课程改革、学校和学生发展现状及其需要,学校课程建设在“诚真勤仁”校训的统领下,继承优良传统,同时又与时俱进,形成了重基础、多样化、创新性和综合性的三级课程体系,即以“善”(优秀的道德素养)、“健”(良好的健康素养)、“真”(厚实的学科素养)、“新”(较强的创造素养)、“美”(较高的审美素养)为目标的基础性课程;面向学术生活、个体生活和公共生活三大领域的拓展性课程;着眼学术能力、创造技能、语言文化、领袖才能四个方向的提高性课程,形成了重基础、宽视野、有特长的宝塔形课程结构体系。金陵中学高品质课程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互动、高质、共生的生命课堂
课堂是课程实施的主阵地。学校确立了“互动、高质、师生共成长”生命课堂教学观。
学校课程教学处主导引领生命课堂研究的内容与方向。每学期,课程教学处确定一个课堂研究主题词,如“互动”“教学目标叙写”“分层次作业布置”等;每年度的“行知杯”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都强调新课程理念,每节课都有课前说课、课后评委点评等环节,还举行隆重的颁奖典礼,参赛教师要在《金陵光》上发表一篇教后心得等教学反思论文;每学期的中层以上干部会都要汇总反馈中层管理人员听课情况,及时发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并加以引导。学校还利用校学术委员会分类、分层次听课指导。2017年以来,每周行政管理人员和学术委员会委员听课安排表都上网公告。这些行政举措保证了生命课堂观察与研究能够扎实持续地开展。近几年,“钟楼论坛”上成尚荣、李如密、吴星等专家学者的报告更是促进了学校生命课堂研究的深入与升华。
学校注重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积极倡导、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深度学习的意识和能力。2013年4月,作为“慕课”全国首批试点联盟高中(全国20家,南京市唯一中学),承办了全国“翻转课堂”课堂教学研讨会;学校在物理、化学、英语等学科尝试将平板电脑引入课堂教学;在数学学科试点推行“极课大数据平台”的教学评价管理系统。这些信息技术手段、产品的介入,促进了课堂上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更提升了课堂上师生生命之间交流的深度与广度。
学校还加强校本学案、同步测评、考点汇编、高三三轮复习等教辅讲义编印,注意课堂教学与课后作业、测试反馈的同步协调,提升教学效益。
学校还联合上海建平中学、青岛第二中学、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深圳中学等全国知名中学,积极筹建全国教研共同体,分享教育智慧,共建高品质课堂生活。
二、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
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为学生提供了展示才华、提升精神生活质量的舞台。学校文化生活由全校性的主题活动(文化节、科技节、艺术节、读书节、体育节)、学生自主活动(学生社团活动、学生电视台、学生广播电台、学生讲坛)、学校传统活动(运动会、美食节、迎新长跑、开学典礼、毕业典礼、成人仪式、扫墓、一二·九大合唱等)三部分组成。其中,每年的美食节、科技节、体育节尤其令人向往和铭记。教室文化大赛、微电影大赛、礼仪风采大赛、朗诵会、辩论赛、达人秀等活动让每一个金中学子都有机会展示、挑战、完善自己,体验一个金中人的归宿感、成就感与幸福感。
美食节已经成为全市中学界最知名的传统活动。精彩的不只有美食,每一道美食、每一個店铺、每一份海报的宣传文案的背后是金中学子无穷的活力与智慧。2016年“益起跑”活动将冬季长跑与公益相结合,名模校友陈碧舸的代言,让绿博园在那年冬天火了一把。坚持的不只是脚下的几百米,感动的又何止于心中的那份爱。2017年推出“朗读者”活动,第一期主题为“温度”。学生们静静伫立在“励志园”里的朗读亭,仿佛在听钟声轻曼悠扬,看紫藤花开花谢,读心情潮起潮落,感受金中教育给予莘莘学子最适合的温度。
高品质的校园生活还包括各种仪式教育。学校精心为每一届学生设计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和成人仪式。2013年我校的成人仪式被省文明办确定为全省高三成人仪式暨毕业典礼示范学校。2014年我校被命名为“南京市未成年人文明礼仪养成教育试点学校”。我校学生代表队在南京市“中华礼仪·闪耀青奥——南京市未成年人礼仪风采大赛”中表现突出,并作为南京市代表队之一参加“江苏省未成年人礼仪风采大赛”,荣获唯一的特等奖。2015年,我校的成人仪式案例荣获全省一等奖。
金陵中学一直着力构建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早在2007年就研制出台了《金陵中学德育课程纲要》,其中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设计思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及实施五个部分。在近几年德育工作的不断探索实践中,学校着眼于学生的身心发展和精神成长,从提高学生的基本素养入手,注重德育课程目标的科学性、课程内容的适切性、课程实施的教育性、课程评价的导向性,并重新修订了德育课程纲要。学校为每一位学生提供“一师一室一空间”服务平台。“一师”,即为每位学生配一名“学生成长指导”教师;“一室”,即设立人生规划指导办公室,为学生提供全面、具体的服务;“一空间”,即一个个性化虚拟空间,运用“高中生涯发展测评系统”等软件,创设融参观、体验、互动为一体的生涯规划场馆。
学校为学生的生涯规划不仅提供课程与服务的平台,更重要的是创设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体验实践平台。学校十多年坚持开展职业体验活动,利用高考期间,组织高二学生奔赴各行各业进行“百行职业体验”之旅,让学生深入了解相关行业的历史、工种及相应专业能力要求等。endprint
2017年5月,学校研制出台《金陵中学研学旅行课程纲要》,并于高考期间,组织高二全体学生分赴皖南、绍兴和苏州开展研学旅行,在行走的课堂中增长社会见识、增强人生体验、陶冶人文情操,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中央电视台四套专题报道了这次研学旅行活动。
三、开放性、长效化的课程融通
学校有围墙,课程无边界。金中课程的丰富性与综合性体现在打破学科壁垒,整合融通并利用校内外各种教育资源。学校在“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建设中,整合物理、通用技术与信息技术组的教育资源,开发出“传感器技术课程”“机器人IYPT课程”“传感器制作课程”“国际青年物理学家竞赛”、数字电路设计、物流网、创客等7门特色校本课程,这些校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意创造能力,虽然大多不会在高考成绩中直接体现,但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非常关键。为了更好地统筹理科学科之间的课程融通、资源整合,2017年,学校成立STEAM中心。作为南京市星光计划基地示范校,学校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教育活动。学校借助研究性学习和技术学科教学等重要平台,通过选修课、社团活动、科技节将科创教育植根于日常教学行为和活动中。近几年,学校先后投资建设了机器人工作室、STEAM工作室、创客空间等3个科技专用教室,配置了6名专业性强、责任心强的科技指导教师,为善于动手实践又对科技发明有兴趣的学生提供成长平台。在机器人社团、创客教育以及“以传感器为载体的物化课程基地”省级课程基地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金陵中学的STEAM教育理念和课程。
根据语文、历史、政治、地理四门学科本身内容、形式、研究和教学具有的联系性,学校开发校本课程“文哲史地综合探究”,并在此基础上,以“文哲史地综合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为题成功申报了市级课题。
学生的差异性决定了学校课程的层次性。作为江苏省创新拔尖人才培养试点学校,金陵中学在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特点的基础上,积极为学有余力、有个性、有特长的学生探索成长途径和培养模式。2010年,学校先后联合高校成立了“南京大学·金陵中学准博士培养站”和“东南大学·金陵中学未来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此举不仅是高中研究性学习向深度拓展,向高校延伸,更是对“高中探索培养创新人才途径”的一次积极尝试。2013年,“金陵中学南京大学准博士培养站建设”项目获得江苏省基础教育类教学成果一等奖。两个项目成立以来,累计参加学生共210人,已经连续出版了3辑学生答辩论文集,第4辑正在出版中。
学校还积极利用周边社区、机关、公司等资源,开设校本选修课。先后在华东地区最大的苹果店艾尚里开设“iPad艺术创作课”;与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合作开设“法律伴我成长”;与南京市邮政总公司开设“探索邮文化的奥秘”等选修课。学校还与在南京的多所高校联合开发多门校本选修课。比如与南京大学环境学院联合开设“环境功能材料和水污染控制技术”;与东南大学建筑设计院开设“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与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开设“文言文阅读与写作”;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学院联合开设“西方思想史专题讲座”;与南京林业大学联合开设“追寻智慧:哲学家都在想什么?”;与东南大学信息安全研究中心联合开设“信息安全概述”;与南京大学外语系联合开设“无处不在的翻译”选修课,等等。
学校加强国际课程与本部课程间的融会贯通,发挥外教在语言及人文学科等方面的优势。2015年以来本部开设的课程或社团有:高一年级口语课、英语高端阅读与寫作、美国艺术文化史、批判性阅读与写作、学术辩论社团、英语戏剧。2016年4月起,在本部引进UCLA大学学分课程,开设微观经济学(4学分)、人文地理(5学分)、20世纪美国历史(5学分)三门美国大学通识课程,极大地提升了本部出国学生的申请优势。
国际部学生则与本部学生一起参加升旗仪式、课间操、军训、职业体验、学农等活动,也可以报名参加本部的选修课与社团活动课程等。国际部还长年聘任本部教师开设“国学经典”“历史地理”“音乐美术”等必修课,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国际部课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