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雄文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院长)
这是我第一次读“明哲”方法与心法,但却是对陈明哲教授所推崇的“华夏智慧的知与行”的思想再次温故而知新。
同明哲兄相识十多年来,他一以贯之、身体力行地传播他所理解的华夏智慧。我请他来复旦给EMBA学生讲授动态竞争战略近十年。他授课期间,只要我不出差,他都邀请我去他课堂对话。我深刻感受到他不仅在传授竞争战略的道与术,更重要的,他试图向学生演绎引导他创立动态竞争思想背后的深刻的哲学思辨。而这个思辨,就是他自觉地将东西方文化的精髓交织在一起,也就是他后来总结提炼的“文化双融”的观点。
明哲兄作为一个学者,始终持续不断地在学习。首先是年少时他从毓老师身上学到的知识、思想、修行和思辨的方法。随后在几十年的求学、研究、教学生涯中不断地向同行学习、向实践学习,并逐渐创建和演绎了他自己的理论体系。他的善于学习更体现在向他所教的学生学习。他认为他对于学生的角色就是“伴读”,因为伴读可以让学生更近距离地体会他的思考和见解。因为伴读学生也会解除对老师的戒惧、更充分地展示自己的思考与经验,从而有机会让明哲从这些学生身上萃取各自的点滴精华,涓涓细流汇成他智慧的大江大海。也因此,他对人平等、尊重、谦逊,这不仅是一种做学者的态度,在他身上更是一种修炼。所以他的“好问察言”绝不可简单地认为是一种方法,更已内化为他的一种信仰实践。
“明哲”心法与方法,不仅于商场上的企业家、职业经理人有直接的指导价值,对于商科的同行来说,也同样有诸多教益,因为它提示我们如何与同行相处,如何与学生互动互学,并由此可以延伸应用到广泛的人际关系发展之中。
有位伟人讲,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明哲兄已把这一哲学思想进一步提升为了“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中为洋用,文化双融”。这才是一种真正的文化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