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存娟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四川 南充 637000)
教师是教育事业得以发展的关键。一直以来,四川各地把教师队伍建设当作提高教育质量的基础工程来抓,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受经济、环境等因素影响,教师流失现象陆续发生,呈愈演愈烈的态势,尤其是川东北的经济文化欠发达地区。川东北地区农村人口密集,农村教育占全省总量比例较大,因此该地区的农村教育影响着四川省的整体教育质量。只有农村教育得到狠抓落实,教师教育质量才可能走向整体上升趋势。解决川东北地区的农村教师流失问题,将是实现农村教育现代化和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紧迫问题。为此,我们对四川东北部的农村教师的基本情况进行了深入调查。
关于调查川东北教师的流失问题,我们主要通过走访和自编问卷的形式,对川东北农村教师的基本信息,教师流失的现状、特点及原因等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次调查随机抽取了达州、广元、巴中、南充四市的城郊,各县及县级以下的17所农村中小学的346名教师作为样本。问卷发放40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346份,有效回收率达86.5%。
从被调查的教师中,我们了解到如下几方面:一是教师性别,男女比例分别是20.77%、79.23%,很多男老师因为家庭或前途等因素选择调职,教师男女比例严重失调;二是教师的初始学历,毕业于中专、大专、本科和硕士及以上的教师比例分别为33.85%、37.69%、23.08%、5.38%,很多老师都是在工作以后选择进修,大部分则是抱着为学历而学历的心态学习,这使得农村教师的专业与所任学科的符合率极低,平均率只有72.4%;三是年龄,在30岁以下、40岁以上的教师比例分别为7.69%、60.77%,而30-40岁的教师仅占31.54%,说明当地的中年优秀教师尤其是骨干教师外流现象严重;四是教龄,工作在10年以内、11-20年、20年以上的教师比例分别占21.3%、36.7%、42%,根据数据显示,在此任教年限偏少的青年教师比例较低,这隐含着该地区学校的年轻教师的流失率较高或者引进率较低的现象。
据调查结果分析,目前川东北农村教师流失现状堪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流动意愿强烈,隐性流失率高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在川东北地区任教的农村教师有着较为强烈的工作调动意向。我们的调查数据显示,表示很想调动的占59.23%,偶尔想调动的占31.54%,不想调动的占5.38%,从未想过调动的占3.85%,其中,希望进行工作调动的教师趋向于待遇更高和工作环境更好的占78.46%,能解决配偶工作及子女读书问题的占53.85%,这部分老师不论是出于何种原因留在了现在的教师岗位上,但是从数据可以看出,他们并不是心甘情愿地在此任教,而是满怀期望地在等待能够调离农村的机会,这表明农村教师的隐性流失率依旧处于居高不下的状态。
2.新进教师量严重不足,生师比高
川东北的大部分农村学校,都存在难以引进新教师的情况。调查数据显示,年龄在30岁以下的教师仅占7.69%,远远低于同类学校年轻教师应有的存在量。虽然近年来各市都有人才引进计划,但是大多数人挤破头地选择办学条件和福利待遇较好的学校,而急缺人才的农村学校却鲜有人问津。而选择支教、特岗、轮岗等方式去农村任教的部分应届毕业生,大多数人在农村工作一段时间后同样会选择离开,农村任教经历是为其以后的就业增加“砝码”,这对农村教育的支持仅仅是一种短期效应。因此,出现了农村教师数量不断减少,而学生却相应增长的局面。
3.优秀教师“只出不进”,队伍不稳定
调查还发现,大多数的农村学校优秀教师流失率极高,尤其是骨干教师数量偏少,甚至有极个别的学校没有所谓的骨干教师。在访问D市某村校的学校领导时了解到,前两年该校有优秀教师,但是没隔两年这些比较优秀的老师大多调往城区学校任教,也有调到其他同类学校任校长的,个别男老师选择了考公务员,觉得教师发展前途不大。因此,农村学校存在教师成熟一个流失一个的情况,教师队伍极不稳定。
近年来,川东北地区的农村教师流失已成为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农村学校竟然成为了城市学校的“育师场”。这对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到底是什么原因使得川东北的农村学校成为了“育师场”,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以下几个主要因素:
1.农村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低
从调查数据来看,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是造成教师流失的主要原因。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约翰·斯塔希·亚当斯(John Stacey Adams)于1965年提出激励员工公平理论,认为员工的积极性主要来源于对自己和参照对象的报酬和投入的比例的主观比较感觉,当他们感到不公平时就可能弃职他就。农村教师是“人”不是“神”,同样会经常将他们的付出与回报本身做对比,会同城市教师做对比。然而,在现实中,川东北的大部分农村教师不仅一肩扛多职,甚至在学校还充当着“保姆”的身份[1],工资却依旧远远低于城市教师。虽然,地方政府将90年代实施的以乡镇为主的学校管理制度转变为以县为主的学校管理制度,加大了县级政府财政的统筹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长年累积下的积贫积弱的局面却难以在短期内挽回。偏低的经济收入“逼离”了这部分教师。
2.学校对农村教师的重视程度不够
该地区农村教师的流失,很多老师表示,是因为该学校不合理的管理制度。在走访过程中,发现很多农村学校对教师实行的是“强压式”管理,对教师缺少了应有的人文关怀。以D市G镇的一所农村中学为例,一位新教师表示:在升学形势的压力下,每次的年级会议、学校会议等强调的都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教师重复在“做卷——改卷——讲卷”的死循环中无法抽身,让她觉得自己像一台机器,没有任何归属感,尤其表现在没有编制的代课老师。这样的学校给人一种校长压下级领导、领导压教师、教师压学生的感觉,在教师群体很难看到老师们发自内心的赞同,这对学校来说实际上算是一个非常“危险”的信号。一个学校领导阶层的管理,决定着这个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途,毫无优势可言的农村学校更应该引起重视。
3.农村学校生源差,缺乏成就感
农村学校学生数量少、生源差,这是欠发达地区存在的普遍现象,也是难以改变的无奈之境。目前,相关政策允许学生可以跨省跨市就读,造成经济发达的城区可以大幅度地引进异地优秀学生,而经济欠发达的农村地区则意味着本地优秀生源的流失。作为一名教师,都会想要将自己班上的学生教好,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综合素质,这些不仅能优化学生,更能使教师自身找到成就感,以此成为继续前进的一大动力。然而,在访问某农村中学语文老师时,该老师表示,“当你在课上课下想尽各种办法来上课,结果发现学生怎么都学不会,理解不了的时候,你真的会想要‘撞墙’,或者拿块豆腐拍死自己。”当然,这是老师的玩笑话,但同时这也应该是绝大多数老师的真实体会。长此以往,自身的价值得不到有效发挥,没有价值、意义的工作,注定不能长久。
4.师资平台有限,教师发展空间小
农村地区教学设施不齐全,教育培训资源相当有限,教师自身的学习机会较少。而对于一些有事业追求、职业抱负的农村教师来说,除了经济因素,自身的发展机会也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发展机会少也成为农村教师单向流动的一大诱因。曾有研究指出:“能够吸引有识之士进入并长久留任教师职业的因素,除了更高的薪水以外,更需要较大的专业自治与更宽广的职业机遇。”[2]而农村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短缺,无法对教师承担行之有效的教育培训,学校内部也无法提供全面的教学设备和实验室等教学辅助性工具,加之农村学校评职称机会较少。因此,村校教师在专业发展和自我提升都得不到满足的前提下,通常会选择“另辟蹊径”。
当前,川东北地区农村学校教师流失情况依然严重,城乡教育差距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缩小,因此,基于调查研究的数据来分析并化解该地区农村教师的流失问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针对农村教师流失问题,我们应该摆脱固有的“留住乡村教师”观念的制约,采取“提薪资+重关怀+强培训+增流动+促进修”的激励措施,以吸引更多的人前来乡村任教,变农村教师流失为教师合理性流动[3]。具体措施如下:
农村学校配置齐全的教学设施、合理的教师工资都需要大量的教育资金,市县有关部门应该对各乡镇学校设立专门的教育资金,以保证农村学校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然而,我们当前存在着“厚望”与“薄待”并存的现象[4]。自提倡素质教育以来,各市县对学校教育都有了新的认识,也从不同方面加大了对学校的资金投入,以期提升原有的教学质量。但是该部分资金并没有被有效利用,随之而来的是教师的工作量加大,难度加强,薪酬却不见涨幅,这使得学校教师颇有怨言。试问:偏低的收入+较差的工作环境,如何能稳定“师心”,又如何有效引进人才?因此,当地政府相关部门在加强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更应该强调针对农村学校和农村教师的专项资金问题,确保村校保有最基本的师资力量。
除了工资以外,学校的人文关怀也是教师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适当的人文关怀可以有效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鼓励奋斗在一线的教师继续向前。“以人为本”的理念体现的不只是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更关乎着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管理思路,影响着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心理情绪。目前,四川东北部地区的大部分学校采取的依旧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奉行的科学的管理方式,即注重权威的理性管理模式。不可否认的是,这种强调理性的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特定时期的教学质量。但是,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片面注重权威和效率,已然有失偏颇,这意味着学校人文情怀的弱化,带给学校的只能是逐步僵化的管理模式和缺乏人情味的校园氛围。树立“以师为本”的治校理念,是当今学校发展的必然趋势,柔性的管理方式终将俘获教师的“芳心”,例如:节假日里来自学校领导的关心、平日里来自学生的亲切问候或者一张小卡片、往届生的探望……这些都能使教师们倍感温暖、感受幸福,而晒朋友圈,则成为了他们表达谢意和幸福感最为常见和直接的方式。充满幸福感的生活,能给予教师们满满的正能量和归属感,如家般的学校,又怎么会一直想着逃离呢?
为了农村学校的稳定健康发展,首先应该从改变教师入手。如何培养自愿去农村任教而又热爱农村教育的老师,我们可以采取定向、定点、定量培养农村教师的政策[5]。在此之前,很多地方高校设有免师班,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绝大多数的免费师范生并没有到相应的农村学校任教,更多的是在二三线城市或者一线城市的周边学校,真正想要免师的农村地区没有得到政府真正的惠及,这对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的实际意义并不大。要想真正改变农村教师队伍的落后现状,可以使当地政府与本地高校充分结合。一方面对于在岗的农村教师,学校可以根据队伍的实际需求,由地方政府相关部门和学校共同制定培养计划,与当地高校相结合,定期、定向地对农村教师进行教师职业意识和职业技能的培训;另一方面,可以有选择地在地方高校中培养专门面向农村教育需要的一定数量的免费师范生,从实际行动上真正地支持农村教育的长期、稳定发展。
同一地区城乡、乡镇、校校之间的教师合理流动,是解决当地教师流失问题的重要举措,而对此采取的补偿性措施,则是教师流动制度有效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3]。随着城乡差距的逐步拉大,优秀教师不断“向上流动”或者“平行流动”,而很少有人愿意去农村任教。《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 (2013~2014)》统计数字显示,愿意从教的师范生占80.2%,但是愿意去农村从教的仅占38%[6],近两年农村教师更为短缺。虽然,自2007年召开的四川省政协九届五次会议以来,政府就开始发展农村教育,市县政府相关部门也相继建立了农村教师交流的补偿机制,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有一定提高。但是由于各市县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各地教师的工资待遇也大有不同,大多数农村教师的收入水平仍然远低于当地城区教师的收入水平。因此,政府财政应该加大对教师流动的补偿性政策的扶持力度,凭借有利的政府扶持性政策,吸引进更多的人才。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本职工作,但教师的个体发展也同等重要。有抱负和进取心的农村教师绝不甘愿停滞不前,学校的发展需要他们的努力,而个人的提升需要不断学习、进修。但在相对贫困的农村地区却难以实现,一是因为学校没有足够的资金来承担教师进修的相关费用;二是因为学校的教师数量严重不足。经调查了解到:一些村校,教师基本没有机会外出函授、进修,更有个别学校将已退休的教师请回来继续任教。这些无不表明:要想学校注重教师的个体发展可谓是“难于上青天”。也因此,大多数老师无暇顾及自身与家庭而整日埋头于班级事务的管理、奉献于学生成绩水平的提高,自身的潜力却无法得到发展,而心生颓败。学校鼓励教师进修,不仅仅是提高学校的师资力量,而且能抚慰教师的心灵,使教师感受到来自学校的关怀,让教师从内心得到满足,感恩于学校,这样才可能避免教师“调职”心绪的增长。
教育,对农村人口整体素质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川东北地区的农村教师流失必须得到有效缓解,该地区的经济和教育才可能稳步向前。通过对教师经济待遇、社会地位、培训机会以及合理的教师流动政策等方面的扶持,来抚慰农村教师的心灵,不仅要让他们在教学上有所成就,更要尽可能多地提供机会让教师们提升自己、发展自我,最终让他们心甘情愿地爱上农村教育,从根本上解决农村教师流失问题。
[1]娄立志,刘文文.农村薄弱学校骨干教师的流失与应对[J].教师教育研究,2016(2):76-77.
[2]余应鸿,胡霞.论农村教师的流失及其应对策略:基于城乡统筹视角的分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28-29.
[3]席梅红.论乡村教师流失的合理性:基于公平的理论视角[J].上海教育科研,2016:12-13.
[4]石中英,王卫东.生命化教育[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256.
[5]陈理宣,刘毅,林海亮,等.西部农村教师队伍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四川省为例[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1-112.
[6]《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13-2014》在北京发布[J].教育发展研究,2015(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