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出版网络化综论

2018-03-08 03:39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编辑出版出版物网络化

马 俊

(渭南师范学院报刊社,陕西渭南714099)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及互联网的飞速发展,麦克鲁汉60多年前预言的“地球村”已然实现,世界正在因网络而发生着深刻的变革,人们的工作、生活、学习乃至思维方式都在逐步网络化。编辑出版作为纸质媒介普及化过程中催生的一种职业形态,已经完成了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华丽转身,并且正在昂首阔步向“数与网”的形态迈进,编辑出版网络化已经成为编辑出版行业不可规避的发展方向。行业的发展会吸引相关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但就目前研究情况而言,学界对编辑出版网络化的研究还相对较少,更无从理论角度对编辑出版网络化进行系统研究的论文和著作。本文从编辑出版网络化基本概念的界定入手,对编辑出版网络化的基础进行挖掘,进而对编辑出版网络化的基本内容和典型特征等问题作一理论探讨。

1 编辑出版网络化的概念

网络化是指依赖信息通信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将异地电子终端设备按照一定的网络协议互相联接,形成信息高速公路和资源共享平台,以达到所有用户资源共享的目的。“编辑出版现代化是编辑出版主体将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理念不断运用到编辑出版领域,作用于编辑出版客体,从而不断提高编辑出版技术水平的一个动态化过程。”[1]在编辑出版从传统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编辑出版主体、客体和载体都被打上了网络化的烙印。编辑出版网络化是编辑出版现代化在网络时代的具体表现。因此,笔者对编辑出版网络化的概念作了如下界定:编辑出版网络化是指以编辑出版主体的网络化思维意识为指导,对编辑出版客体的组稿约稿、编辑加工、审核评定等一系列过程以网络化的形式进行,并实现编辑出版物载体的灵活化、个性化和自主化的一种全新的编辑出版形态。为了厘清编辑出版网络化的概念,需要对如下两组概念进行区分:

1.1 编辑出版网络化和网络出版

“网络出版,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把传统的文字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在各种计算机的存储介质上,再通过互联网进行传播,最后人们通过各种类似PC的电子产品终端来阅读这些文字信息。”[2]网络出版的主要特点是出版产品数字化、产品流通网络化、产品交易电子化,其主要强调出版物的载体从纸质到数字化的转变以及出版物流通传播从传统的实物配送到借助于网络的数字化传播,它强调了数字对纸质的替代性。编辑出版网络化则是一个从编辑出版主体、客体、载体全方位网络化的过程,它强调的是出版资源的共享性、出版过程的数字化、出版物形式的个性化。编辑出版网络化不是数字对纸质的替代,而是互补。

1.2 编辑出版网络化和数字出版

数字出版是指利用计算机数字技术将出版内容储存于移动硬盘、光盘等介质上,受众必须依赖电子终端设备方可消费的一种新兴出版形态。数字出版具有易复制、便携带的特点。数字出版强调了内容、生产模式、动作流程、传播载体、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数字出版和编辑出版网络化都强调数字化,而数字出版主要强调编辑出版过程中技术层面的替代性,而且强调出版物形态的无纸化。编辑出版网络化不仅是在技术层面对传统出版形态的改进,也强调编辑出版主体在思维意识层面的改变,并且在出版物的形态上突出多元,数字出版是出版方式的一种具体形态,而编辑出版网络化是编辑出版领域追求的目标,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

2 编辑出版网络化的基础

2.1 社会的现代化是编辑出版网络化的现实基础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的进步需要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的水平。而任何一种先进生产力的产生、发展与普及都要受到当时社会整体发展水平的制约,编辑出版网络化是编辑出版在网络大数据时代的具体体现。首先,社会的现代化培养造就了大批具有现代化意识的读者群,消费群体消费层次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改变为编辑出版网络化提供了消费保障;其次,社会的现代化培养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思维意识的专业编辑出版工作者,在任何社会意识形态下,人永远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社会发展到某一相应的水平,才会造就与之相应的能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所以,社会的现代化为编辑出版网络化提供了社会基础。

2.2 编辑出版主体意识的网络化是编辑出版网络化的思想基础

在编辑出版实践活动中,编辑出版主体始终处于主导地位,编辑出版主体对客体的选择、加工和改造始终是在编辑出版主体的支配下有目的且自觉、自主地进行的,因此可以说,编辑出版网络化在本质上是编辑出版主体思维意识的网络化。思维意识的网络化简言之就是网络思维、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就是在(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下,对社会事物和现象之间的关系进行重新审视的思考方式。互联网思维是一种用户至上的思维,它强调事物之间的相关性而非因果性,是以大数据和云计算为基础,是一种信息综合分析能力,互联网思维下的产品和服务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互联网思维强调了信息的共享性而非独有性,强调了信息的相关性而非因果性,强调了用户的主体性而非生产者的主导性。因此,编辑出版网络化要求编辑出版主体具有互联网思维,编辑出版网络化要以编辑出版主体意识的网络化为思想基础。

2.3 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是编辑出版网络化的技术基础

编辑出版网络化是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在编辑出版领域的具体运用,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编辑出版方式的转变提供了技术支持。如果说编辑出版从“铅与火”到“光与电”的进步是计算机信息处理技术发展的产物的话,那么编辑出版从“光与电”到“数与网”的转变主要是大数据与互联网技术发展的结果。“技术的进步改变了编辑主体的工作模式,也改变了信息的传播渠道和媒介形态,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受众接受信息的方式。就一定意义而言,新技术造就的新媒介本身对受众的影响要大于媒介所传播的信息对受众的影响。”[3]网络化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它的表现形态在一定意义上取决于相关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其最终出版物载体的呈现形态也与媒介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并且从长远角度而言,出版物载体的呈现形态(也就是媒介)会改变受众接受信息的习惯,从而影响到信息的生产及传播形式,这也是媒介研究理论中技术决定论所持有的观点。

3 编辑出版网络化的内容

编辑出版网络化是一个从编辑出版主体到客体再到载体的全方位网络化过程,它主要包括编辑出版主体思维意识的网络化,编辑出版客体加工方式的网络化和编辑出版物载体呈现形态的网络化三个方面的内容。

3.1 编辑出版主体思维意识的网络化

在前文已论述过,编辑出版网络化要以编辑出版主体意识的网络化为思想基础,编辑出版主体的思维意识决定了编辑出版的方式、方法和方向。编辑出版主体思维意识的网络化首先要求编辑出版主体能够做到信息的有效共享和最大化利用,这就需要编辑出版主体树立大编辑意识,就是要求编辑出版主体具有“大文化”视野,怀有“大媒介”理念,具备“大文化”素养,掌握“大媒介”技能。[4]例如,目前各大出版社和刊物都有自己相对较强的出版领域和研究方向,当编辑收到与自己领域不相符的稿件时,应该能将稿件推荐分享至相应的出版单位,这种资源共享能最大化地发挥各大出版单位的长处,并使作者的思想和见解得到最大化的传播,是对资源最大化利用。编辑出版主体思维意识的网络化还要求编辑出版主体要重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树立服务意识。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对信息传播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改变了受众在信息接受过程中的被动地位,受众从随意的旁观者和被动的接受者向积极的选择者和主动的参与者转变。因此,作为信息生产者的编辑出版主体要以受众的消费体验作为信息生产的出发点,要利用各种方式搜集受众的反馈,尽量满足受众的消费需求。在传统的“三审五校”编辑体系中,编辑校对和发行是不同的环节,编辑出版主体不是对受众负责,而是对体制负责,只要完成相应的编校流程即可。但在网络化环境下,编辑直接面对的是消费者,编辑需要向消费者负责,编辑追求的是质量,注重的是消费者的体验和反馈。因此,编辑出版主体思维意识的网络化要求编辑出版主体要从主导型向服务型转变,树立服务意识。

3.2 编辑出版客体加工方式的网络化

“从作者向编辑部门所提供的稿件起,编辑出版部门每一环节所作用的劳动对象,直至最后呈现给读者的出版物我们统称为编辑出版客体。”[5]编辑出版工作的起点是编辑向作者定向约稿或作者向编辑出版部门投送稿件,约稿或投稿是否是以网络化的形式进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会直接影响到稿件后续的加工过程。笔者所在的《渭南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由于成功申请到了教育部名栏“司马迁与《史记》研究”,加之刊物变更为半月刊,稿件流通量非常大,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笔者除了处理相关栏目的稿件外,需要对所有投向我刊的社科类稿件进行下载、登记、编号并分发给相关编辑,每天至少有五六十篇稿件需要下载登记,加上部分作者不定时的重复投稿或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类稿件错投等问题,每天处理这些稿件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且不时出现重复登记或漏登的情况,如遇请假或其他原因耽误,稿件就迟迟到不了相关编辑手中,影响到稿件处理的时效性。鉴于此种种原因,本刊编辑部于2016年3月正式启用了由中国知网提供的“期刊协同采编系统”,要求作者在投稿时必须进入我刊在线投稿系统,并进行实名注册,完整填写稿件摘要、关键词、英文翻译、作者信息、联系方式等一系列信息,并需要准确选择稿件类别后上传文章附件。当相关栏目的编辑利用自己的账号登录投稿系统后就可第一时间看到作者的投稿,并且附有详细的作者信息和联系方式。作者投稿和编辑审稿可以实现即时化,并且省去统一登记、编号等过程,而且避免了由于作者的粗心,在用邮箱投稿时忘记附作者信息而使编辑无法联系作者的情况,同时,系统对通过投稿平台投的稿件会自动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省去了编辑的部分工作。同时作者可随时关注稿件的处理情况,并且可以通过编辑的反馈随时修改稿件。还有其他专业采编系统(如三才期刊稿件采编系统)可以实现作者、编辑、审稿专家同台交流,编辑的初审意见、专家的复审意见、作者的修改情况、稿件的刊发情况等等一系列信息都可在采编系统里即时显示,尽可能公平、公正、公开地对待每一篇稿件,最大化地缩短稿件处理时间。同时,“使用期刊网络化管理平台可以节省大量的业务经费,包括编辑部和评审专家、作者、读者之间的信件往来邮费,电话联系产生的通讯费,作者校对稿件产生的打印费等等”[6]。

在稿件的编辑加工过程中,一系列大型网络数据库的使用也可进行辅助编校加工。如“黑马校对软件”覆盖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各领域的1 000亿字汉语语料的分析,使用内嵌79个专业词库、4 800万条专业词汇、450万条错误核心库等对编校稿件进行在线比对,查错准确率很高,能够很好地弥补人工校对中的知识盲点和疏漏。三才公司的“Note First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可根据权威数据库自动补充参考文献中的缺失数据,可修正文献中作者、标题、年卷期页码等数据,也可修改大小写、缩写、标点、作者姓名次序等问题,检查文后参考文献是否在文中引用、引文是否连续等一系列问题。这些大型网络数据库的使用可大大减轻编辑加工的工作量,并且使相关信息更加准确可靠,缩短了编辑时间,提高了编校质量。随着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的完善,更多网络化的编辑加工及校对系统会运用到编辑的日常工作中,改变编辑出版主体的工作模式,使编辑出版客体的加工方式更加网络化。

3.3 编辑出版物载体呈现形态的网络化

张积玉先生在《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一文中认为现代化的编辑出版物应符合内容的新颖性、形式的喜闻乐见性、载体的综合性和装帧设计的精美性等特点。[7]在编辑出版网络化的发展过程中,不但坚持了编辑出版物以内容为王的编辑方针,同时要求编辑出版物形式的自由灵活,载体的多样和装帧设计的个性化。编辑出版物载体呈现形态的网络化并不是要求编辑出版物要从传统的实物形态完全转变为以网络为载体的数字形态,因为我们没有权力去剥夺传统纸质出版物带给读者的独特的阅读体验,这种阅读体验是其他数字化的视听媒介所不能给予的。

编辑出版物载体呈现形态的网络化首先要求编辑出版部门出售给受众的出版物不是一次性的定型产品,而应该是终身的服务。随着移动媒体和无线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更多的出版物都选择以网络化的形式出版,网络化的编辑出版物并不是指出版物对纸质产品内容的数字化转型,而是要求产品的出版端和用户端是一个网络共享平台,出版机构要随时更新出版内容,保证用户所获取的内容永远是最新的,也就是在线产品服务,用户一旦购买了产品,也就购买了终身服务。

编辑出版物载体呈现形态的网络化还要求编辑出版物能做到个性化出版,按需生产。个性化和按需生产对于可便捷复制的数字产品而言并非难事,但对于最终要以纸质形态呈现的出版物而言则具有挑战性。我们试图描绘未来这样一种情景,商务印书馆将要出版一本书,但他并没有给作者规定最少要印多少册,甚至印刷厂根本就没有印这本书,而只是将编辑校对成型的书稿存入出版系统中,远在千里之外的一位读者在街边类似银行自动存款机的一个终端机系统上看到了这本书,于是他选择了系统中预设的自己喜欢的排版方式、字体字号,并且上传了一张他们刚刚拍摄的全家福照片作为图书封面的元素,选择好了具有个性化的色彩,然后只需要轻轻点击打印按钮,几分钟后,一本由自己设计的、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纸质出版物已然呈现在眼前。不仅如此,系统可以详细记录购买此书的读者信息并对所有出版商、作者及读者共享,作者可清楚准确地获知自己作品的读者群,读者可以通过移动终端随时分享自己的阅读感悟,出版社也可以随时监控书的销量和读者群分布情况,甚至天南海北的读者之间也可以自由畅谈、交流看法,也可探讨出版物中的错误和问题,以便作者及时修改完善,使出版物在作者不断的阅读体验中趋于完美。这种网络化的出版形态将编辑出版主体的编辑加工、作者的校对审定、出版商的印刷发行、读者的信息反馈等一系列活动“一网打尽”,真正做到编辑校对、出版发行、阅读反馈一体化。

4 编辑出版网络化的特点

4.1 共享性

共享即分享,是将一件物品或者信息的使用权或知情权与其他人共同拥有。网络时代新闻信息飞速增加,娱乐信息急剧攀升,广告信息铺天盖地,科技信息飞速递增,而让受众感受到信息量的爆炸的首要原因是信息的共享,共享性是网络信息的首要特征。因而,以网络为技术支持的编辑出版网络化具有共享性的特征。编辑出版网络化的共享性首先表现在对资源的共享。如前所述,当传统的纸质出版物也能进行自由个性化的量身定制时,所有出版部门将会共用一个出版平台,且共享产品终端输出设备,不同的出版社只是根据自己的特长生产内容,大家共享网络、共享设备,也共享作者、共享读者。编辑出版网络化的共享性还表现在对信息的共享。在编辑出版网络化的背景下,各出版部门不仅是竞争关系,更重要的是合作关系、互补关系,他们共享受众的反馈信息,共享作者的创作信息,共享行业的发展信息,各取所需、取长补短、互惠互利、合作共赢。同时,处于这一体系中的受众和作者也能公平、公开地获取各种信息,保证受众消费和作者创作的自由性。

4.2 灵活性

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化和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对受众的定位已经从大众到分众进而到小众,任何产品也只能满足一小部分人的消费需求,并且受众的需求还处于不断地变化之中。因此,要能持续不断地满足受众信息文化产品的消费需求,就需要编辑出版部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首先,需要编辑出版部门随时根据社会及受众的需要调整其出版计划,并能根据需要快速策划短期选题,具有完善且可行的应急预案;其次,编辑出版部门要在保证出版内容且不影响出版物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缩短出版物的编校及加工时间,尽可能利用编辑出版平台减少编辑出版客体在编辑和作者之间及出版物在出版部门和受众之间的流通时间,要灵活地处理编辑流程,保证信息产品的时效性;再次,编辑出版网络化中作者的创作过程也具有很大的灵活性,作者不是完全的主导者,受众也并不是完全被动的接受者,受众也可适度参与到创作过程中。从选题策划之始,编辑、作者、受众便互相交流,共同策划,共同选题,将受众的需求和想法真正融入作者的创作中。

4.3 丰富性

编辑出版网络化的丰富性主要体现在编辑出版物的载体形态、呈现方式、传播途径等各个方面。数字技术联手云存储及网络高速公路,完全改变了传统出版物单一的纸质载体形态,已经形成了以纸媒为基础、以网络为先导、以影视及有声读物为衍生的全方位立体出版,各种出版物的形态并不是简单的同一内容的复制,而是相互补充、各有所长,并且是视听兼容、神形兼备的作用于受众的各种感官系统,使受众产生前所未有的阅读和视听体验,同时,向受众推介的方式和出版物呈现形态的顺序也发生了变化。例如,在传统的出版体制中,一本好的小说首先要经过作者十年磨一剑的删减批阅,编辑三审五校的编校审核,再加上印刷装帧、运输发行、宣传推销等一系列手段,才有可能被知晓并购买,而后再经过数十载的沉淀与积累,才有可能被搬上影视荧屏。而在编辑出版网络化的背景下,小说的内容创作、宣传推介、剧本改编、影视拍摄似乎都可以同时进行,一些比较热销小说的后续卷本都是在读者的千呼万唤中问世的,而与此同时也会被各影视投资人争相改编搬上荧幕,有声读物、广播剧等其他方式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与消费者见面。出版物载体形态的多样性造就了读者消费形式的丰富性,进而能够从各种途径满足不同层次的受众群体,扩大作品的影响力,增强其传播效果。

4.4 个性化

前文已经提到,编辑出版网络化不仅可以实现以数字形态存在的出版物的即时更新、终身服务,同时也在不久的将来会实现纸质出版物的个性化出版,使编辑出版的服务对象能从群体到团体再到个体,实现个性化、自由化。所以,编辑出版网络化的个性化特征首先是指出版物呈现形态和服务方式的个性化。同时,当各出版部门能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时,要想在读者的心目中占有一席之地,还需要出版社能策划并生产出有特色、有个性的出版物,也就是要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要的同时形成自己的特色,不但要在形式上,更要在内容上具有鲜明的特色,在满足受众个性化需求的同时更能引导受众的消费趋向,刺激受众的消费需求,并最终实现个性化定制服务。

编辑出版网络化是编辑出版在网络时代的具体表现,是未来编辑出版行业的主流模式和发展方向。编辑出版网络化是一个过程,并非某种结果,它是以互联网技术为支撑,强调编辑出版主体在思维意识、服务理念等方面符合互联网思维的发展理念,并能实现其工作模式的便捷化、出版物形态的多样化、服务方式的个性化等。它会随着互联网技术和互联网思维的更新而不断发展,是一个永无止境、止于至善的过程。

[1]马俊,李亚妮.编辑出版现代化认识上的几个误区[J].编辑之友,2010(8):31-33.

[2]李笑雪,冯秀果.网络出版的发展策略[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4):195-197.

[3]马俊.编辑出版技术手段现代化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编辑之友,2013(9):87-89.

[4]张国辉.论“大文化、大媒体、大编辑”的理论现状与实践走向[J].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6):142-148.

[5]马俊.对编辑出版现代化基本概念的商榷[J].东南传播,2010(7):79-81.

[6]高士荣.“互联网+”背景下的学术期刊运作模式[J].渭南师范学院学报,2016,31(16):87-91.

[7]张积玉.编辑出版现代化综论[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4):53-61.

猜你喜欢
编辑出版出版物网络化
新媒体时代编辑出版工作创新路径分析
编辑出版本科教育的四大难点与对策
人文精神在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的体现及构建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2017年出版物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Global analyses of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ea ice, and night marine air temperature since the latenineteenth century
Arctic sea ice decline: Faster than forecast
2015 年出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