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芊晔
(吉林市博物馆 吉林 吉林 132000)
以博物馆变“课堂”为宗旨,广大博物馆在开展社会文化服务方面的探索始终不断前进,而“研学”模式则是“博育”体系中的新兴亮点,为“博育”工作导航。“研学”就是为广大社会公众开展文化教育服务的过程中,施教一方重“研”,受教一方重“学”,也可解释为施教一方更要关注对教育方式、内容、角度、着力点、受众群体体验的探究,不仅要把教育内容准确、清晰地传递出去,更要考虑传递方法的合理性和完整度,受教一方才能更好地把握学习的要点并做出全方位实践和推广。
以青少年文化教育活动为例,配合校内课程选取符合广大青少年成长需求的教育内容,打破传统灌输式教育模式,通过互动、感受、探讨、交流等方式开展“体验”式教学,让受众群体在更加轻松的环境中接受知识,提出诉求,感性互动,这样的教育过程不仅把受教一方的感知度放在首位,也在互动、体验的过程中让施教一方更多地辨析教育方法正确与否及出现问题矛盾所在,以便及时有效地提升教育质量。
如今的文化服务体系早已摒弃了从前单一、笼统的陈旧模式,更加注重广大受众群体的不同服务需求,大力倡导细致化、个性化、信息可追溯化。
针对学龄前儿童,应更加关注其在接受文化教育服务的整体感知过程中的兴趣点和参与度,可以色彩明艳的图文搭配和体验感较强的场地布景为辅助,划定适合其年龄段接受并满足其成长需要的知识储备范畴,循序渐进地开展手工制作、亲子互动、知识讲授等活动,寓教于乐,抛弃以往“强制性灌输”式的学习方法,让学龄前儿童从心理上接纳每一次精心设计的服务过程,调动其积极性,从而逐步培养其自主学习、勇于求索的良好习惯。
针对校园青少年群体,与校方的契合度是开展服务的重要关节点。青少年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文化基础,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认知领域的构建体系也在逐步形成中,这就决定了青少年群体对于文化服务的需求层次更高、更立体,单纯地扩大知识储备量已不足以与其群体特征相匹配。因此,要与校方进行深度沟通,配合学校教育内容制定详细的文化服务方案和清单,以重大节日为契机,以参观各类展览为切入点,搭配民族民俗、历史传承、风土人情、文化博览等主题内容课程,定期组织旧址重游、文化赏析、手工制作、经典演绎等各类活动,以校方教育为主力,以博物馆文化服务为辅助,构建高端、全面、立体、精准的文化服务体系。
博物馆应注意自身角色的转换,变“施教者”为“链接者”,以扩展阅历、参与实践、锤炼品行为根本目的,把公共文化服务从“参与”提升到“共享”的新层次,为受众群体搭建学习和展示的平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且近年来,华夏民族在世界范围的影响力与日俱增,文化软实力越来越成为国际交往的重要名片,彰显着一个民族的精髓与信仰。
博物馆作为文化展示与传承中心、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力军,更应该把握机遇,推进中华文明以更快脚步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因此,各个博物馆要充分挖掘、利用自身的文化资源,根据不同文化的展示特点,选择性地在各大高等院校举办文物巡展,让广大留学生了解、领悟中国文化;邀请留学生走进博物馆传统文化课堂,参与诸如活字印刷、糕点制作、绣品纺织、瓦当绘制、瓷器鉴赏等体现民族繁衍生息的实践课程;建立大学校园文化交流基地,鼓励中国学生与世界各国的留学生开展学术探讨,为此类活动提供历史资料、实物图片、文物展品、实地调研等方面的支持[1]。
强化志愿者服务不仅能够助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提升文化在社会各领域的传播动力,更能以志愿者为示范,带动更多人主动参与到各种各样的文化消费当中,形成“口口相传、棒棒接力”的文化大繁荣局面。
以媒体宣传、舆论倡导为辅助手段,在博物馆、大学校园、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广场等人员流动性大的区域设置招募点,广泛吸纳有志之士参与到志愿者服务队伍当中。
按照志愿者的年龄阶段、职业特点、兴趣爱好等方面信息进行划分,从过去简单的志愿场馆导引、志愿卫生清理升级到志愿展厅讲解、志愿活动策划、志愿现场授课等更为高层次的志愿服务。
对于参与志愿服务的志愿者,安排专人收集包括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效果等内容在内的服务信息并记录存档,定期将其志愿服务档案反馈给志愿者所在学校、企事业单位、社区,联合其中相关管理部门对志愿服务累计效果进行评估,并在志愿者评优、求职、晋级及接受社会服务时享受 优先待遇。
对成年人群体的公共文化服务是整个服务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破解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充分提高碎片化时间的利用率是解决问题的关键点。
“展览下基层”就是将展览信息制成展板和图片且配以便于携带的实物展品,到社区、工厂、部队、学校或企事业单位进行现场展示和讲解。这样的展览方式不仅能够将朝代更迭、民族繁衍、文化传承、时事新闻、大政方针等信息有效地传递给广大受众群体,更免去了“进馆参观”在时间方面的消耗,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体验公共文化服务。
利用网络阅览信息已成为成年人群体应用最广泛的信息接收方式,其迅速、便捷、内容丰富等特点是抓取碎片化时间并提升使用率的显著优势,基于此,博物馆应全面启动线上运营模式,开通微信公众号、微博公众号等网络平台,及时发布各类展讯、课程动态、活动预告、展品信息、导览推介,让受众群体随时随地接收各类文化信息,实现博物馆文化服务高效化[2]。
相对于传统博物馆展示的局限性,博物馆的数字化建设应运而生,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将信息通过文字、符号、图像等形式记录、描述、复制、加工在数字载体上,借助虚拟现实、三维空间、图像、声音、超文本链接等途径立体呈现,以此弥补传统博物馆在空间、环境等方面的限制缺陷,打破传统陈旧的展陈方式,通过VR、AR、智能导览、3D虚拟漫游等方式重塑博物馆观展模式,给观众带来更多的参与感和更为鲜活、生动、智慧、人性化的服务体验,做到“让文物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