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好中国故事对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

2018-03-08 03:14赵树婷
文化产业 2018年9期
关键词:实力文化

◎赵树婷

(山西省社会科学院文学所 山西 太原 030032)

一、故事本身蕴含着文化功能

故事是指通过叙述的方式讲述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或是陈述一件往事,也特指文学作品中侧重于事件发生过程、体现主题思想的情节叙述。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说起,它传递了原始人类对其见到的天地万物之现象所做的解释,体现的是人类对生存现象的思考,这本身就是一种叙事或讲故事的行为;后来逐渐发展起来的小说、戏剧,更加富有故事性,反映了当时当地居民对其生存的社会、生活包括人生、命运、情感的反观思考。

文化是一种旨在解释人类生存现象及其意义的符号表意系统。它通过人们约定俗成的规矩和习惯,以文字为起点(没有文字就没有文化),衍生出以文字、数字、符号为本体的组合表意,以及以文字、数字、符号为载体(承载内容),记录、描述、表达人们思想认识内容的社会现象。因此,故事与文化息息相关,故事本身蕴含着文化功能。换言之,人类文化本身就包含着讲故事的内容和过程,人类文化的历史往往是若干叙事或故事的关联体,通过讲故事而使人类共同体生活中生成的价值系统得以传达、巩固和传承。也就是说,故事具有文化功能,这种文化功能本身就是对历史的呈现。法国结构主义批评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在其《叙事作品结构分析导论》中指出,叙事遍布于神话、传说、寓言、民间故事、小说、史诗、历史、悲剧、正剧、哑剧、绘画、电影、连环画、社会杂闻、会话中。叙事是与人类历史本身共同产生的。任何地方都不存在,也从来不曾存在过没有叙事的民族;所有阶级,所有人类集团都有自己的叙事作品,而这些叙事作品经常为具有不同的乃至对立的文化素养的人所共同享受。所以叙事文学作品不分高尚和低劣,它超越国度,超越历史,超越文化,犹如生命那样永存。

二、故事与文化软实力的关系

“软实力”这个概念最早是美国著名学者和战略家约瑟夫·奈提出来的,指“通过自身吸引而非强迫或收买来达成自己目的的一种能力”“它源自一个国家的文化、政治观念或意识形态的吸引力,以及塑造国际规则和决定政治议题的能力”。这是一国综合实力中除传统的、基于军事和经济等硬实力之外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是由文化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一种力量,是世界各国制定文化战略和国家战略的一个重要参照系。

正因为故事中蕴含着文化,人类文化的历史是由一个个生动的故事关联起来的。人们对其生活中的事件及其过程加以叙述,通过这些故事传达生活中面临的各种困境以及面临各种境遇时情不自禁表达出来的各种复杂情感、体验和想象,从而传承人类生活过程中建构起来的价值理念。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化软实力正是“特定的人类共同体生活的价值系统及其象征形式所呈现的柔性吸引力”。它不仅指文化自身蕴涵的内在力量,而且还包括一种能够被他者认同、被别人接受的文化思想。也就是说,国家文化软实力并不是一个自我确认、自我命名的文化属性,而是一种通过广泛传播之后才能够兑现的文化力量。故事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对阅读者所起的作用,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文化影响力。美国文化批评家贝尔(Danniel Bell)说:文化本身正是为人类生命过程提供解释系统,帮助他们对付生存困境的一种努力。他以为,文化通过艺术与仪式,以想象的表现方法诠释世界的意义,尤其是展示那些从生存困境中产生的、人人都无法回避的所谓“不可理喻性问题”,诸如悲剧与死亡。这些属于人类共性的问题,不同种族或者民族的价值理念会有所不同,即故事本身蕴含着文化价值的尺度。我们的价值理念在传承传播过程中对本民族、外民族所起的作用,就是文化影响力,或者说文化软实力的作用。

文化软实力是一种基于文化及文化资源的实力,并非所有的文化都能起到文化软实力作用,那些能够成为软实力的文化一定是有灵魂的、代表先进的、能够转化为民众素质的文化。并非所有的故事都具备文化软实力效应。只有那些感情真挚、情节曲折生动,蕴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和人生经验的,具备入心、入脑艺术感染力的好故事,才能打动人心,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力。比如我们小时候听过的“东郭先生和狼”“司马光砸缸”“铁杵磨成针”等经典故事,流传并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其重要原因就在于这些故事本身精彩生动,蕴含了深刻的做人道理和人生经验,具备入心、入脑的艺术感染力。

三、讲好中国故事以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中国故事是对中国人生活中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或将要发生的事件及其过程的回忆、观察或想象的符号化的概括,能直接呈现中国人生活的价值系统,是中国人在自己生活中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挑战而发起应战的符号化结晶。中国故事可以是历史故事、现代的故事,也可以是未来的故事,它可以是纪实性的故事,可以是虚构性故事,也可以是纪实与虚构性相交融的故事。它可以通过神话、传说、音乐、舞蹈、诗歌、小说、戏曲、电影、电视、美术等不同类型去多方面呈现。只要这些故事广大中外受众听得懂愿意听,并能与之产生良性互动,产生更多共鸣,只要这些故事是反映中国人真实生动的生活和情感,体现着中国人民积极勃发的精神状态,体现着一定的中国元素,代表一种中国符号,国外民众可以通过我们的现实表现来了解中国,认识中国,解读中国,这就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真实流露和展示。

(一)曾经的“理想国”,如今的中国好故事

历史上的中国,曾经是西方人充满憧憬的地方。早在两百多年前,歌德就通过《好逑传》《玉娇梨》 《今古奇观》等英法译本读到了中国的一些故事,从而对中国充满美好的遐想,对遥远的东方文明古中国产生了深厚的兴趣。1827年,他在他的《歌德谈话录中》这样描述他想象中的中国:“中国人在思想、行为和情感方面,几乎和我们一样;只是在他们那里,一切都比我们这里更明朗,更纯洁,更合乎道德……”同时他也这样畅想中国人与自然融合如一的景观:

“他们还有一个特点,人和大自然是生活在一起的。你经常听到金鱼在池子里跳跃,鸟儿在枝头歌唱不停,白天总是阳光灿烂,夜晚总是月白风清。月亮是经常谈到的,只是月亮不改变自然风景,它和太阳一样明亮。房屋内部和中国画一样整洁雅致。”

甚至他对中国人的爱情也十分景仰:

“有一对钟情的男女,在长期相识中很贞洁自持。有一次他俩不得不同在一个房间过夜,就谈了一夜的话,谁也不惹谁。……正是这种在一切方面保持严格的节制,使得中国维持到几千年之久,而且还会长久生存下去。”

歌德说:“绝对不是,中国人有成千上万这类作品,而且在我们的远祖还生活在野森林的时代就有这类作品了。”不止歌德,稍早于歌德的法国启蒙运动领袖伏尔泰,穷尽一生孜孜以求想将法国变成一个具有宗教宽容精神的国度,而在他眼中,中国就是这样一个理想国的好范例。他也对中国故事十分感兴趣,《赵氏孤儿》本是我国春秋时期流传下来的一个历史故事,元朝时剧作家纪君祥将这一历史故事改编成为戏剧,成为中国古典戏剧中最具经典的一部悲剧作品。伏尔泰将这一戏剧《赵氏孤儿》进行改造,改编成为话剧《中国孤儿》,1755年在巴黎上演,引起法国剧坛轰动,尤其是他用话剧的样式阐发这则中国历史故事,热情颂扬儒家式家族道德和文化,对法国乃至欧洲文坛产生了广泛的启蒙作用。

当然,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形象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一方面,受其特定民族传统、时代境遇、个体体验和理性思维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翻译程度的影响,或者相互交流严重不足、获取信息片面等缘故,所以难免包含有误解或误读。从另一侧面说明,好的故事可以提升一个地区或国家的形象,激发其他地区人们的憧憬和向往。

(二)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文化自信

费孝通先生提出,只有对自身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发展变化、思想精髓和文化贡献始终保有清醒的认识和充分的自觉,才能真正建立起一个民族应有的文化自信。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年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而且历史文化传承从未中断,这是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比拟的。秦汉的开拓进取、隋唐的兼容并蓄、两宋的内敛、蒙元直到明清,中国疆域幅员辽阔,只是由于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没有及时发展我们的资本经济,近代时我国开始遭受西方列国经济文化的疯狂入侵,中国被西方社会远远抛到后面,落后就要挨打,近代中国经历了一段屈辱悲壮的历史。当时的仁人志士开始睁开眼睛看世界,摸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开始反思我们的传统文化,吸收外来的文化。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的强烈冲击,有许多人盲目地崇拜西方文化,对我们的文化越来越不自信,导致当今有不少人对我国的文化认识很不充分。所以,我们有必要将中国故事中那些充满生机、饱含智慧、具有博大胸襟、富有远见卓识的故事讲出来,才能真正引领风尚、教育民众、服务社会、推动社会发展,同时可以坚定民族文化自信,逐步消除这种因文化自觉不足而导致的民族文化自卑感,从而培育中国精神,塑造中国人格,激发中国文化的强劲动力。其实我们应该有这样的文化自信:我们拥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文化,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取得了一系列伟大成就,我们更应看到当今中华文化正在蓬勃兴盛的强劲势头。伴随着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华文化正迎来一个更为繁荣发展的黄金期,世界更加关注中国,也更加关注中国的文化。

(三)讲好中国故事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

好的中国故事可以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而国家形象本身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整体实力的体现。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中国文化也成为全世界关注的一个热点。众所周知,任何文艺作品都承载着一定的价值观。如好莱坞大片传递的是美国式的精神和美国的主流价值观:勇敢坚持,不盲从权威,敢于为自己利益而战。日本动漫、韩国电视剧更多地关注人的成长遭遇和可贵品质的塑造,传达的是代表自己国家的主流价值导向的精神内涵。优秀的精神文化产品,更易引起全世界其他国家民众的共鸣。20世纪末以来,韩国通过发展文化产业让世界了解了他们的文化。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国很多人对韩国的印象,主要源自一度铺天盖地的韩剧,韩国温馨的家庭氛围、俊男靓女、精致美食,儒雅礼仪……在这一个个直观的影像背后,韩国人坚韧、进取、励志、追求美好的精神也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好的故事可以很好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同样,好的中国故事可以传播中国好声音,塑造我国的良好形象,同时也会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二者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美国第37任总统尼克松曾经讲过:“三份不友好的报纸比一千把刺刀更可怕。”艾森豪威尔将军也曾讲过:“一美元的对外宣传费用,比五美元的国防费用更有效力。”约瑟夫·奈也曾说过:“柏林墙倒塌之前,已被西方的电视和电影凿得千疮百孔。”这其中传递的信息就是:故事中传达的文化理念潜移默化地发挥作用,有时甚至比国防军事所起的作用还要大得多。

(四)文化软实力与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关系

当今全球化时代,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交流变得越来越紧密和深入,国际社会对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关注。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中国对一些对全球有影响力的重大问题(比如气候变化、金融危机治理等)的看法,越来越关心中国的发展对其他地区是否具有推动作用。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我国的信息科技、通讯方式、海陆空交通方式愈来愈发达,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越来越受人瞩目,导致国际社会对中国产生了恐慌,甚至有一股力量喧嚣“中国威胁论”。美国纽卡斯尔大学迈克尔·巴尔教授出版了一本书,名字就叫《中国软实力:谁在害怕中国》,提出面对中国日益增长的经济实力,欧洲对中国的感觉“并非仅是疑虑,而是恐惧” 。认为中国发展起来了对世界是一种“威胁”。这虽然可能是西方世界的一些观点,但我们不可完全置身事外、毫不在意,那样势必会使我们和外部世界的关系出现某种“恶性循环”。

当今虽然进入资讯发达的全媒体时代,但是信息资源配置极不均衡,信息不对等的问题极为突出。西方发达国家以20%的人口占有着全球80%的信息资源。有一份资料很能说明问题,有相关资料显示:“2010年,我国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额虽然达到143.9亿美元,但输入与输出之比仍是3∶1,对欧美图书进出口比例是10∶1。文化部统计数据显示,美国、欧盟、日本、韩国在国际市场上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为43%、34%、10%和5%,中国仅占4%。虽然我国是贸易顺差大国,但目前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出口还不及我国同期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一。这与我国作为文化大国的地位不相符。西方国家,正是通过他们手中掌握的文化话语权,借助其文化产品的输出来强行推销其政治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导致了非西方国家的民众在被动接受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消费方式的同时,自身判断是非曲直的标准也相应发生了重大改变。”上述国际社会“中国威胁论”的现象也给我们以深刻的警醒,中国快速发展过程中如果没有实现和西方世界的良性沟通,可能使我们为此付出巨大的国际代价。要想扭转因信息不对等带来的不利局面,除了进一步增强经济实力外,唯有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

我们知道,单纯的文化理念并不能够直接地转变成文化的软实力,文化软实力要起作用离不开文化传播。而文化传播要依托具体的载体,如通过小说、电影、戏剧、美术等进行有效传播,才能发挥其作用。尤其在当今崇尚审美经济的文化产业化时代,文化传播更多地依赖于文化产品的商业化方式传播。文化软实力的强大离不开具体的文化产品质量的提升。讲好中国故事,就是其中的途径之一。我们有必要积极回应和重视国际社会的期待、好奇和疑问,我们的媒体应该及时发出我们的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向世界阐释当代中国的价值观、发展成就、发展理念和发展道路,从而实现与世界的良性沟通,解决因为了解渠道不畅而失真失实的现象。中国的发展绝不是威胁,而是一种难得的发展机遇,我们从亚洲博鳌论坛到东盟1+3年会;从“一带一路”战略谋划的启动到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和丝路基金投放,中国对世界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占比日渐加大,我们可以切实地开始担当起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

中国故事作为中国文化和文化软实力赖以显现的“窗口”或“镜子”,可以成为全球传播的有效桥梁,增进国与国之间的感情。讲好中国故事,不仅可以更好地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同时,可以扎实回应世界对中国的各种关切,提升我国的国家形象,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文化延续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精神血脉,既需要薪火相传、代代守护,也需要与时俱进、推陈出新。我们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同当代中国文化相适应,同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激活其内在的强大生命力,让中华文明同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明一道,为人类提供正确的精神指引和强大的精神动力。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明确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因此,我们应该有意识地将那些真正代表中国传统、中国风格、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的老故事和新故事,认真整理和充分挖掘,把那些反映中国人真实生动的生活与真情实感,以及体现着中国人民积极勃发的精神状态的好故事讲出来,让更多的国外民众通过这些中国符号、中国元素来全面了解中国,认识中国,正确解读中国。这样不仅可以弘扬我国的优质文化,增强我国的文化自信,而且可以增强我国的国际话语权和文化影响力,提升我国形象,增加我国与国际社会的文化交流的机会,把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猜你喜欢
实力文化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凭实力,而不是运气
实力抢镜
谁远谁近?
王晓晨:逆袭靠实力
提升文化软实力是当务之急
36个大中城市的硬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