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 骞 万 红 陶 婧 袁 艺 李石开*
(1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园艺作物研究所,云南昆明650205;2云南省蔬菜种质创新与配套产业技术工程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205)
泰国北部山区雨季气温相对较低,采用简易棚避雨、畦面覆盖稻草栽培;冬季无霜,采用简易棚保温、降湿,畦面覆盖银色地膜等措施,每年可种植2茬彩椒,夏秋茬每667 m2彩椒产值2.4万元,秋冬茬每667 m2产值3万元。
泰国属于热带、亚热带地区,气候炎热,全年分为雨季和旱季,气温南高北低,高温环境和雨季限制了泰国蔬菜的发展。泰国北部山区平均海拔1 200 m,主要包括泰国最北端的8个府(清迈府、清莱府、夜丰颂府、南奔府、南邦府、帕夭府、难府、帕府),相对于南部的高温气候,泰国北部山区更适合蔬菜栽培。同时,泰国北部山区相对贫困,农民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泰国皇家猜帕塔娜基金会一直致力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通过引进新品种、新技术进行示范推广,努力提高泰国北部山区农民收入。
2014~2016年,笔者在泰国北部山区开展了2 a(年)的援泰工作,通过实地调查和访问,彩椒在泰国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彩椒作为一种特色精品蔬菜,常见于泰国居民餐桌,可制作成凉拌沙拉,或与肉类一起烹饪,深受泰国居民和游客喜爱。彩椒消费市场集中于泰国大中城市和北部地区,主要栽培区域集中在泰国北部清迈府山区地带,夏秋茬种植于海拔1 200 m的山区,秋冬茬种植于海拔800~1 000 m的丘陵地区。由于泰国北部山区农民栽培技术落后,导致彩椒品质差、产量低,制约了当地彩椒的可持续发展。经过2 a(年)的试验示范,笔者结合当地彩椒栽培技术,初步形成了一套适合泰国北部山区的彩椒绿色高效栽培技术,以期为泰国北部山区或气候环境相似的东南亚国家彩椒种植提供参考。
泰国北部山区冬季温暖、多雾,夏秋季高温、多雨,利用雨季气温相对较低和冬季无霜的气候特点,雨季采用简易棚作避雨栽培,冬季采用简易棚保温和降低田间湿度,每年可以种植夏秋茬和秋冬茬2茬彩椒,第1茬(夏秋茬)5月初育苗,6月中旬移栽,9月开始采收,该茬口气温高,病虫害相对严重,产量较低,每667 m2产量4 000 kg,2015年彩椒批发价为6元·kg-1,每667 m2产值2.4万元;第2茬(秋冬茬)9月初播种,10月中旬移栽,翌年1月开始采收,采收期持续到4月,每667 m2产量6 000 kg,2016年彩椒批发价为5元·kg-1,每667 m2产值3万元。
2.1 品种选择 泰国北部山区全年无霜,年最低气温10 ℃以上,特殊年份最低气温5 ℃左右,低温影响彩椒正常结果,利用简易棚和覆盖地膜可以克服短期低温影响。在2013~2014年老挝北部山区筛选出的3个彩椒品种基础上,2014年11月进一步在气候环境相似的泰国北部山区试种,3个彩椒品种均适宜泰国北部山区的气候环境,分别为荷兰安莎种子公司选育的玛丽莎(紫色)、莫西特(黄色)、拜恩奇(红色)。玛丽莎果实为方形,纵径约8 cm,横径约8.5 cm,果皮光亮诱人,整齐美观,平均单果质量180~250 g,抗烟草花叶病毒生理小种0、1、2。莫西特耐寒性强,果实为方形,纵径、横径均约9 cm,平均单果质量200 g左右,果肉厚,硬度强,抗烟草花叶病毒生理小种0、1、2。拜恩奇为绿转红一代杂交甜椒新品种,耐寒性强,成品率高,果实大,方形,纵径、横径均约9 cm,平均单果质量200 g左右,抗烟草花叶病毒生理小种0、1、2和斑枯病。
2.2 种子处理及育苗 为防止种子携带病菌,播前把种子放在阳光下曝晒3 d(天),然后将种子放入50~55 ℃温水中浸泡20 min(分)并不断搅拌,再放入室温水中冷却,最后将种子用湿毛巾包好置于室温下催芽,每天用温水清洗1次,待50%种子露白时播种。采用63孔穴盘基质育苗,为保证出苗整齐和幼苗有足够的生长空间,每穴播1粒,播种深度0.5~1.0 cm,育苗盘上覆盖1层稻草保湿,出苗后揭开稻草。为防止彩椒幼苗根系扎入土壤移栽时伤根,将育苗盘置于沙粒或竹片上,用防虫网罩起育苗盘,并在育苗盘四周插上黄板、蓝板防治或监测蚜虫、白粉虱、蓟马等害虫。
2.3 苗期管理 彩椒播种后约5 d(天)出苗,由于气温高,幼苗易徒长,可通过加大育苗棚通风、覆盖遮阳网降温和减少苗期浇水量控制幼苗徒长,早晨或下午植株稍萎蔫时浇水。苗期根据天气状况确定是否覆盖遮阳网,晴天12:00~16:00覆盖遮阳网降温。植株2片真叶时,结合浇水施200倍蚯蚓堆肥液(利用蚯蚓熟化腐熟有机肥、蔬菜废物或杂草,蚯蚓分泌物和熟化后产生的水分称为蚯蚓堆肥液),整个苗期共施3次。苗龄30 d(天)或5~6片真叶时炼苗,通过控制水分、全天光照、加大育苗棚通风等措施炼苗。苗龄35~40 d(天)或株高20 cm左右时移栽。
2.4 土壤消毒 移栽前深耕松土、晒垡,每667 m2简易棚施入腐熟牛粪4 000~5 000 kg和商品有机肥100 kg,然后浇水,土壤湿度达60%时放下简易棚四周侧膜进行高温闷棚20 d(天),夏秋茬棚内温度可达55~60 ℃,秋冬茬棚内温度可达50~55℃。移栽前5 d(天),可用含活孢子2亿个·g-1的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施土壤进行土壤杀菌。
2.5 整地移栽 彩椒幼苗6~7片真叶时移栽。移栽前整地做畦,畦面宽80 cm,高15~20 cm,操作道宽60 cm,双行种植,株行距50 cm见方,每667 m2种植1 800~2 000株。为避免高温对幼苗叶片造成伤害,选择阴天或者晴天下午16:00后移栽,栽后浇足定根水。夏秋茬彩椒种植不覆盖地膜,以防膜下高温损伤根系,畦面铺1层稻草保湿降温,移栽后全天覆盖遮阳网7 d(天),移栽成活后撤掉遮阳网,以后根据天气状况覆盖遮阳网,雨天或阴天一般不覆盖,晴天12:00~16:00覆盖。秋冬茬彩椒覆盖银色地膜,以保温保湿、趋避蚜虫、除草等,采用膜下滴灌。
2.6 水肥管理 彩椒生长前期以施有机肥为主,进入挂果期增施化肥。移栽成活后,每株施蚯蚓堆肥液300 mL,每10 d(天)施1次,共施3次。为增加根系微生物活性、改良土壤结构,生长期施3次复合微生物制剂EM菌200倍液,每株用量200 mL。开花前根施1次蚯蚓堆肥,每667 m2用量500 kg,用小锄头在植株根部10 cm处挖环形小沟,在小沟内施入蚯蚓堆肥后回土覆盖。进入结果期后,彩椒需肥量增大,应增施复合肥(N-P-K为15-9-20,下同)和磷酸二氢钾保证植株营养供应。开花期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每10 d(天)喷1次,共3次。结果初期每667 m2施复合肥20 kg,在离植株根部10 cm处挖1个小洞施入肥料并回土覆盖,然后浇水溶解肥料,以后每采收1次果追施1次复合肥,每667 m2用量20 kg。
2.7 植株调整 随着植株生长,浇水、喷施叶面肥和农药等农事操作以及果实质量增加,均易造成植株倒伏或折断结果枝条。植株分杈后应搭架,架高200 cm左右,用吊线牵引结果枝条。彩椒采用双干整枝,植株顶芽分化为花芽形成门椒,摘除门椒及以下分杈促进植株生长;门椒以上萌发出2~3个侧枝,保留2个长势最强的分枝作为结果枝,同时在每台结果枝萌发的分枝上选择1个长势强的分枝,结果后留3片叶摘心,去除主枝上的弱枝或不留果的分枝。夏秋茬彩椒每株留10个果后摘心,秋冬茬每株留15个果后摘心。
根据植株生长情况摘除下部病叶、老叶,以利通风透光。开花后,每天上午11:00前轻轻晃动彩椒植株,提高授粉率。果实长到核桃大小时进行疏花疏果,主要疏掉畸形果,以保证果形整齐,果实大小、着色均匀。
3.1 病害防治 彩椒主要病害有病毒病、根腐病、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细菌性病害等,主要采用生物农药和高效低毒化学农药综合防治,前期采用生物农药防治,密切关注田间病害发生情况,在生物农药防治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再采用高效低毒化学农药防治。病毒病以农业综合防治和药剂防治为主。① 治虫防病。做好蚜虫、白粉虱、蓟马等传毒虫源的防治,切断传毒途径。② 加强肥水管理,促进植株健壮生长,根据天气状况增加通风和覆盖遮阳网降温,以减轻病毒病发生程度。③ 药剂防治。彩椒幼苗期或田间出现零星病株时要及时拔除,发病初期及时喷施1.5%十二烷基硫酸钠(植病灵)水乳剂1 000倍液,或20%盐酸吗啉呱·铜(病毒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根腐病可用枯草芽孢杆菌(活芽孢100亿个·mL-1,下同)水剂200倍液或木霉菌(活孢子2亿个·g-1,下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灌根防治,每株用量200 mL,每7 d(天)防治1次,连续3次,2种杀菌剂交替使用。疫病、白粉病、灰霉病、细菌性病害可用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或枯草芽孢杆菌水剂200倍液喷雾预防,连续用药3次,每隔10 d(天)1次,2种微生物杀菌剂交替使用,同时结合浇水,用枯草芽孢杆菌水剂200倍液或木霉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灌根预防根部病害。在生物农药防治效果不佳时,疫病可用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68%精甲霜·锰锌水分散粒剂8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病可用15%三唑酮乳油1 000倍液,或10%苯醚甲环唑(世高)水分散粒剂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灰霉病可用50%异菌脲(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或50%腐霉利(速克灵)可湿性粉剂2 000倍液喷雾防治;细菌性病害可用3%中生菌素可湿性粉剂1 000~1 200倍液,或46%氢氧化铜(可杀得)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喷雾防治。
3.2 虫害防治 彩椒主要虫害有烟青虫、斜纹夜蛾、蚜虫、粉虱、蓟马等,采用物理、生物、化学等方法综合防治。
3.2.1 物理防治 简易棚四周安装防虫网可防止有翅和爬行害虫进入棚内,夏秋茬彩椒在雨季种植,持续不断的降雨可减少有翅害虫的迁移,秋冬茬彩椒覆盖银色薄膜趋避蚜虫。每667 m2插50块黄板和50块蓝板防治蚜虫、粉虱和蓟马等害虫,苗期随着植株生长调整黄板、蓝板高度,一般高于植株顶部5 cm左右,结果期色板悬挂于植株中上部,并防止叶片粘在色板上。
3.2.2 生物防治 彩椒出苗后,可用含活芽孢100亿个·mL-1的苏云金芽孢杆菌悬浮剂200倍液喷雾防治小菜蛾、菜青虫等害虫,出苗7 d(天)后,可用木醋液200倍液喷雾趋避害虫,用含活孢子150亿个·g-1的球孢白僵菌可湿性粉剂2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白粉虱等害虫,采收前10 d(天)停止用药。
3.2.3 化学防治 烟青虫和斜纹夜蛾可用0.6%印楝素乳油500~1 000倍液,或2%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1 000倍液喷雾防治。蚜虫可用3%啶虫脒微乳剂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喷雾防治。白粉虱可用40%啶虫脒水分散粒剂1 000~2 000倍液,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2 000倍液喷雾防治。蓟马可用2.5%多杀霉素悬浮剂1 000~1 500倍液,或1.8%阿维菌素乳油2 000~3 000倍液喷雾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