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伦峰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媒体记者要与时俱进,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媒体记者在联系各地、促进文化沟通交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在新闻媒体记者采访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很多新闻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会遇到被拒绝的情况,采访人员会以各种各样的借口拒绝采访。这种情况在基层采访中更加突出,因为基层人员的生活条件以及文化程度和记者存在一些差异,有些农民对记者存在误解,认为记者不是来体验农村生活的,不能够反映他们的疾苦,也不会为他们办实事,这样的情况导致记者在采访时往往会吃闭门羹。此外,当前媒体之间的竞争非常激烈,各种各样假新闻的出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新闻记者的信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理活动,心理活动的发生都是根据心理状态决定的,所以媒体工作人员在采访的过程中要注重基层受访人员的心理状态。在基层采访工作中,很多农民在和陌生人沟通的过程中表现得非常拘谨,不知道怎样讲起。有一次笔者接触到了一个普通的农民,他每天的工作非常简单,很少看报纸,在我刚采访他的时候,他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讲自己的生活,因此怎样从他这里得到真实的新闻是对我的一个考验。
有些基层人员受教育程度比较低,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来说较差,因此在面对采访时往往表现得不是很自信。有一次我们去采访一个贫困的学生,想要通过报道他的事件让更多的人帮助他。但是在采访的过程中,受访人员表现得很不自信,甚至有些自卑,因此不能表现出真实的情况,显然这样的新闻效果并不是很好。还有一些基层群众把记者当成领导,面对采访不知道如何表达自己的想法,只能给记者讲一些官话和空话。此外,在采访基层人员的时候,经常会发现这些基层受访人员很少用普通话与记者进行交流,语言障碍也会导致他们拒绝采访。所以对于新闻媒体记者来说,要注重揣摩受采访人的心理,从而实现双向沟通和交流,提高新闻采访的质量。
入乡随俗就是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遵重当地的风俗习惯,适应当地的生活。
文化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需要尊重每一个人所认同的文化。可以说人类的交往离不开语言,同时也离不开文化的交流。同一文化系统的人相互理解比不是同一文化系统的人理解起来更容易。因此,在采访的过程中,记者只有了解当地的文化,才能理解当地的人,从而和他们进行顺利的沟通。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飞速发展,交通越发便利了,各地之间的联系随之变得更加紧密了。在采访过程中,要注重采访当地的生活习惯,以避免因风俗习惯不同而引发的矛盾。著名的鞋套事件就是一个案例,由于不愿意穿鞋套,导致两位老总伤了和气,导致合作无法再继续。
记者在基层采访的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入乡随俗。很多时候记者生活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到了基层以后,由于生活条件和城市有些不同,记者也会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在下乡采访的过程中,记者由于根本不了解当地的情况,难以适应基层的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而这种不适应往往会在采访中表现出来,从而导致采访难以顺利进行。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没有切身处地地尊重当地的生活习惯,所以采访的效果往往不是很好。
对于新闻工作人员来说,要接触多方面的知识,丰富自己的思想和实践经验。记着要储备各个领域的知识,只有这样写出来的报道才有质量,所以新闻记者在工作的过程中要不断开阔自己的视野。对于基层地区来说,很多风俗习惯对于当地的人来说十分重要,如果不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给当地人的感觉就是不尊重他们。因此如果记者不知道受访人当地的风俗习惯,就会使受访人和记者之间产生隔阂,甚至还会发生一些矛盾。相反,如果记者尊重这些风俗习惯,就会获得当地人的尊重,得到基层受访人员的好评。在采访的时候,首先要了解当地的风俗习惯,做到心中有数再出门。
采访的过程就是和人打交道的过程,记者要想得到被采访人的真实想法、提高新闻的质量,就一定要有有效的沟通。在人和人交往的过程中面带微笑、待人友善能够拉近人和人之间的距离。因此记者在采访的时候要注重自己的形象、态度和仪表服饰,在和基层人员接触的过程中要保持微笑。记者良好的采访态度能够降低矛盾发生的概率,用微笑面对被采访的人员能够营造出和谐的气氛,让被采访者放下心中的芥蒂,愿意和记者进行交谈。
语言在人和人沟通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在采访基层人员的过程中,基层受访人员往往不会说普通话,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记者和基层受访人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因此,在采访过程中,记者如果能巧用当地的方言和基层人员沟通,就能拉近彼此的距离,得到意想不到的结果。
总而言之,要想做好基层采访并不容易,对于记者来说更是要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注重自己的形象,适当地学习当地的方言,拉近自己与基层受访人员的距离,保证基层采访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