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虹
摘 要:歌曲是由旋律和歌词所组成的,人们初次听到一首歌曲时,很快便能抓住旋律的流动,而对歌词却不在意。而歌词即体现作品情感思想内涵的最基本要素,因此需要在音乐教育中注重歌词教学的深度挖掘。小学音乐课中有着各种风格与题材的歌曲,通过歌唱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把握好课堂上的歌词教学非常重要。
关键词:歌词;音乐;挖掘
对于小学生来说,一节音乐课并不全是唱歌,还有欣赏、游戏和学习的部分,而剩下的时间去学唱新歌,记住一首新歌的时间并不是很充分,往往一堂课结束了,学生只记得旋律,而把歌词却记得七零八落,这不能不让人觉得遗憾。作为老师,帮助学生去更快更好地记住歌词,是十分必要的。
一、朗读歌词,理解歌词,体味歌词
对歌词进行分析以及理解,对相关学生而言,属于强化歌词理解的有效方式。先是进行歌词的朗读操作,界定具体的歌词段落,教师引领学生探寻歌词的中心点,随后依靠教师整理歌词的情感元素。例如《国歌》的教学环节中,进行歌词的朗读活动,学生围绕歌词进行讨论,随后进一步引导,接着带领学生去朗读“我们万众一心……”感受歌词描写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在解读的过程中,使得学生得以有效地认知历史事件,进而将自身的情感带入其中,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
二、利用多媒体的优势来记忆歌词
依托于现代化的多媒体方案来进行形象的展示,使得学生被带入教材中描绘的意境。诸如《春天来了》的教学,教师应当先让学生在大脑中想象春日之景,随后通过大屏幕展现春景以及“鸟语泉鸣”的景象。而随着音乐的不断推进,学生得以感知到美丽春日景观;如同身临其境进行春季郊游一般,进而针对歌词形成了更为深刻的认知。随后再度有效地把握歌词的曲调进行歌唱。在优美的意境内,学生得以表达美丽的音色,实现了更为理想的演唱效果。
三、通过游戏、表演的方法引导学生记忆歌词
在较长时间中,舞蹈和音乐之间就属于有机结合体的范畴,作为形体以及音乐美之间的交融。《乐记叫币乙篇》之中就写道:“故歌之为言也,·……足之蹈之也。”作为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受自身知识水平的限制,一般表现为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因此,在学唱歌曲时,要顺应孩子的实际,组织与其相适应的游戏、表演,让他们在“玩”中感悟,在“动”中体味,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演唱效果。如在《鸭子嘎嘎嘎》的教学中,先让学生猜个谜语“长着扁嘴巴,脚丫不分叉,走路左右摆,游泳是专家”是什么动物,引起学生的好奇心,接着用多媒体播放早晨的画面,配上背景音乐,创设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大自然中,感受自然风光聆听美妙的音乐,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富有情趣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对歌词形成深刻的感知,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从而使得学生在表演中形成有效的感悟,实现更好的演唱效果。
四、想象音乐感受歌词意境
雨果曾提出:“想象就是深度。”在小学音乐教材中,其中的相关歌曲多数存在生动、美丽等特征。而带入表情的基础上进行朗诵,使得学生可以在文字引领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而随后再度进行歌曲学唱,学生则会将文字所描绘的景象和音乐之间实现有效的结合,进行相关的“音乐想象”。如《彩云追月》蕴藏着宁静的含义,歌词中有着深刻的情感,描述了作者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对两岸尽早统一的真挚期盼。教学时,通过对歌词有感情地朗读,学生了解到一个明月当空,清澈如水的光辉普照着大地,世界如同被月色渲染为梦幻一样的景色。随后引导学生开展分析工作,认知各个环节的歌词演唱过程中,差异化的感情处理模式。通过“音乐想象”把歌词与音乐融合在一起。
五、创编歌词,挖掘创作潜力
创造是艺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要体现。在音乐教学中,特别是有童话剧表演唱类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充分挖掘教材空间,引导学生创编歌词。
创编歌词对于小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怎样合适地去创编,需要启发学生,需要充分地关注学生的未来成长,充分遵照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发挥空间,让学生尽情地表现。
当然创编歌词,还需要以原作作为基础。因此,教师需要指引学生进行一定的调整,尽管剧情以及情绪有一定的修改,但不得改变最初的风格、节奏以及结构等要素。新课程的教育环节中,尤其关注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因此,需要激发其在创作环节中的热情,在环境良好的课堂中进行学习以及享受,感知到创编的趣味性,提升学生的创造素养。其属于自主创造教学的关键环节之一。
歌曲教学是音乐课堂的重要环节,这其中除了教会学生唱准歌曲、提高音乐素养之外,更重要的是学会审美,学会理解歌曲的内涵,通过对音乐作品的学习,培养健康向上的人格。所以對于歌词教学,教师应该精心预设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利用各种行而有效的方式让孩子们去享受音乐,享受歌唱,让天籁的歌声一直回荡在校园中,一起享受音乐的美好。
参考文献:
[1]余萌.小学音乐教学中游戏教学的设计与实践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15.
[2]诸青青.感悟歌词意境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运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5.
编辑 谢尾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