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

2018-03-07 09:47周昌尧
新课程·小学 2017年12期

周昌尧

摘 要:小学是学生创新教育的启蒙阶段,是培养学生建立探索意识的基础时期,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育体系的各个学科中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作为基础教学的小学数学教育,尤其是在小学这个启蒙年龄段,更应该注重数学创新观念的建立和创新思维的培养。就教师在小学教育阶段该如何正确、有效地开展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教育以及在数学创新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现状

一、创新教育的现状

在我们目前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对于学生的教学方式还是以教师固定的思维模式为主,在这种模式下学生不能够与教师很好地互动交流,教师与学生属于完全分开的两个“对立面”,没有了互动就更不用谈创新性教学。创新性教学是需要做到师生共同参与到日常教学活动中来,而教师在活动当中只是起到一个引导者的作用,通过不断纠正,不断指引学生向着正确的方向迈进。创新性的教学方式需要深入推广到整个教育体系当中去,创新就是要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勇于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尤其在小学教育阶段更应该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渴求、对创新的兴趣。

二、教师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可以对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创新性改进

1.课堂教学的创新

在课堂教学中,备课是教师上课前所要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创新教学的备课不同于普通的备课,教师应该多从“问题”下手,尤其是数学教师,数学最核心的东西就是提问,提问能够让学生产生不断探究的兴趣,能够提高课堂的活跃度,从而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样好的提问方式也是引导和培养学生课堂注意力的一种有效的手段。教师应该明确并抓住这一关键点,从提问的内容和方式出发,将问题按照难易程度进行分类,由易到难、由浅到深,逐步引导学生深入探索。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一个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出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教师要与学生进行积极的交流互动,在交流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信息反馈了解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哪些需要改善的地方。教师要“听从”学生的见解,教师的备课方向要倾向于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要让学生有提出自己看法的时间和空间。如果在压抑的环境中学习,学生很难全身心投入学习中,更不用说让学生进行大胆猜想。所以在课堂上的创新和探索是教师应该重点关注的。

2.作业设计的创新

在学生数学作业的布置方面,同样需要创新改进,不能单纯地依靠作业数量来达到“拴住”学生的目的。教师需要不断创新、不断尝试新的课改内容,从根本上让学生的兴趣转移到学习中来。要能够让学生在娱乐中完成作业,在完成作业的过程中发挥其对学习的创新意识,教师对于作业的布置应该是灵活的,不能是封闭式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自发地、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布置的作业应该是形式多样的,可以是生活方面的,可以是娱乐方面的,也可以是影视方面的,只要能够运用到数学知识,能够使学生产生兴趣,在作业过程中学习到知识,都是可行的作业布置方式,所以作业布置的教学创新没有固定模式,这就要求教师不断摸索、不断创新,凡是能够达到良好效果的教学作业的方式方法都是值得推广的。

3.课外教学的创新

在日常教学当中学生对于知识的获取通常依靠老师的讲解,方式比较单一,久而久之会使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感觉枯燥无味。这时教师需要适时改变教学策略,比如,数学知识可以出现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样也可以在生活中进行学习,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课外活动,不断地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引导学生去解决问题,让学生在生活中善于发现数学的身影,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同样数学知识也可以在很多手工操作中体现出来,教师通过集体活动分小组设计与数学相关的小手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知识的理解,能够给学生更大的思维发挥空间。由于小学生活泼好动,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个特点,以游戏作为教学题目,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学习中游戏是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占据整个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寻找教师要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发掘新的、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寻找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

综上所述,其实教师还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了主导作用,但是这种意识不能够传递到学生的思想认识中。教师要有创新性思维,因为数学贯穿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教师通过以上的建议,引导学生要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数学融入学生的日常生活,感受数学的魅力。教师要敢于、善于打破老旧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及教学形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与教师进行互动,给学生提供一个融洽的学习环境和发挥空间,才能达到提升数学教学水平的目的,才能达到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赵俊毕.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J].小作家选刊,2016.

[2]彭川明.淺谈如何提高小学生数学创新能力[J].小学教学,2016.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