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玉建
摘 要:教师是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教学效果的好坏与教师的素养有直接的关系。因此,论述的重点问题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
关键词:中学历史;历史教师;教学素养
歷史学科的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除了要具备其他学科教师所具备的整体素养要求(如师德修养、心理学理论、教育学等)外,还要具有一些其他教师所没有的素养。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一下,中学历史教师应具备的教学素养有哪些。
一、历史教师要具有全球视野古今情怀
21世纪是一个竞争与合作的时代,合作能力在未来社会中起到的作用比竞争能力更大,应用得也会更加广泛。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一种人类发展的整体意识和宽广的眼界以及胸怀。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也离不开中国。可以说,对历史教学进行改革是教师具有世界眼光和全球意识的需要。我们应该对中国与世界之间的差距进行历史反思,反思中西方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此消彼长的原因。并且把自己的意识从知识层面上升到认识层面上,同时还要传承祖国的历史文化传统,为祖国的现代化事业以及中华文明的复兴做出贡献。此外在这个日趋多元化的社会中,理解世界上的各种文化历史有利于加强彼此的联系与宽容,同时具备社会所需要的公民应具有的勇气与尊敬。
克罗齐有句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史家层面上进行理解有以下三个意思。一是历史研究是当时那个时代史家的思想活动;二是研究的对象是由当时那个时代史家的兴趣最终决定的;三是作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客体也是由那个史家按照他那个时代的兴趣进行思考和解读的。而那个时代的史家之所以对前代历史研究的那个对象感兴趣,必然有古今之间的某个契合点让他产生了共鸣。
柯林武德认为:历史学家进行研究的过去,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过去不是死去的,而是仍然活在现在之中的。他说的过去活在现在之中,具有两层含义:一是过去中的某些因素或者现象现在仍然以某种方式存在着。二是历史学家发现了过去与现在之间具有某些共通性,虽然是把过去作为研究的对象,但是它所想传达的却是现在的论旨。克罗齐认为,只要过去的事实与现在生活中的一种兴趣具有相通之处,它针对的就不是一种过去的兴趣,而是一种现在的兴趣。中学历史教师更应该具有从现在的兴趣中去找到对过去的兴趣,而且要具有宽广的历史视野对中外历史进行审视。要有深厚的历史人文情怀,述古论今,以古预今。
二、历史教师要具有系统的扎实广博的专业知识
贯穿古今中外以及人类社会发展整个过程和人类活动各个领域的历史,它的学科特点决定了历史教师必须要具有扎实而又广博的专业知识,而具备这样的历史知识需要历史教师长期不懈的学习和积累。需要历史教师不仅要经常钻研教学大纲而且还要研究史学动态和一些史学专著,同时还要站在历史学科和历史研究的高度上对教材进行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另外,中学历史教师还要不断地研究高考的目标,使自己的水平接近或者达到高考命题者对中学教材的认识水平,而不能自己停留在与教材相同的水平上。只有这样才能够对教学和考试的重点准确把握,但是由于长期以来部分学校对历史教学的不重视,造成部分历史教师并没有接受过正规的严格的历史专业的训练,因为教师本身缺少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因此在进行教学时拘泥于历史教材以及参考资料上提供的内容。对于历史的来龙去脉以及原因和影响很难讲清,因此对于历史现象所掩盖的历史发展规律更难揭示出来,在进行教学时就照本宣科,不可能使学生的素养得到提高。在教学中要想使学生有一杯水,教师就要有一桶水,这是非常有道理的一句话。
三、历史教师需要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
历史学科要求学生要具有用历史唯物主义原理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这需要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理论指导,帮助学生认清历史的发展规律,并且学会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而要做到这些,需要历史教师具有一定的政治理论修养,熟悉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以及政治经济学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同时还要能够用正确的观点、方法对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进行讲解分析和评价,进而培养学生能够自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历史进行分析评价的能力。实际上,最近几年的高考命题时命题者已经充分体现了这一思想,并且在历史高考中对学生的知识能力考查的同时,加大了考查学生的基础理论。这也是学生感觉最头痛的一部分试题,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历史教师基本理论修养的缺乏。一个教师如果不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以及政治经济学和史学理论,是不可能使学生能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进行分析和解决历史问题的。如果历史教师在平时就能够自觉运用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指导学生,分析教材,学生在解答这些理论问题时就会感觉很轻松。
四、历史教师需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历史学科的特点需要历史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历史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述让学生清晰了解和掌握历史史实,并且获得科学的历史知识。同时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吸收程度和学习历史的兴趣与历史教师语言能力表达的优劣有直接关系。正如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的那样,教育首先是一种说话的艺术,是一种需要与人进行心灵沟通的艺术,首先是指说话的艺术。教师的语言修养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历史的教学中,有些历史教师虽然满腹经纶,学识渊博,但是却不擅言辞,缺乏娴熟的教学技能,造成历史课堂枯燥无味,毫无生气,这样的教学很难达到教育的要求。
中学历史教师除了要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外,还需要具有较好的文字表达能力,做到能说会写。所谓文字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写作能力,也就是平时所说的研究能力。它主要是指对教学规律有探索和对教学经验的总结,进而丰富教学理论,提高历史教学质量。中学历史教师在平时要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和总结能力,同时还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进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以及研究水平。这就要求历史教师在平时除了要教好课外知识,还要对自己在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以及感受进行探讨和研究,并对自己的教学经验进行总结。这可以让自己的教学水平通过与同行之间的交流与探讨得到提高,同时还能够相互促进,共同
进步。
五、历史教师需要具有通过现象看透本质的分析能力
在历史教学中透过现象看本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思维方式。在看待问题时,能够理解这个事件真正的前因后果,抓住它背后根本性的运作逻辑,不被这个事件的一些无关要素、感性偏见等表象所影响而失去了正确的判断。如,在对为什么1840年会出现鸦片战争这个问题进行理解时,从表面上看战争是由于林则徐虎门销烟所导致的,实际上这只是英国单方面为了发动战争而寻找的一个借口罢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清朝一直坚持闭关锁国的政策,只有广州这一处对外通商,而且还对外商活动进行了严格的限制,这对英国的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造成了严重的阻碍。与此同时,中国的茶叶等产品则在英国非常畅销,使得英国方面出现了严重的贸易逆差,英国为了改变这种局面,英国的商人开始在中国走私鸦片。后来遭到林则徐所领导的禁烟运动,因此英国想利用这件事发动战争而逼迫中国打开市场,进而为英国的工业品进入中国市场打开道路。此外还由于中国的人口众多,具有丰富的资源,能够为英国的工业化生产提供廉价的劳动力以及一些初级的资源,因此爆发了鸦片战争。中学历史教师必须具有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捕捉到导致这个现象发生的原因的能力,也就是抓住现象深入本质的分析能力。
六、历史教师需要具有高度的概括能力
历史学科中不管是材料解析题还是问答题,它们的答案都强调重点突出,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同时还要简洁精练,清晰明了,因此历史教师的概括能力显得非常重要。概括能力包含阅读理解、再认再现、分析归纳、综合和抽象等方面的能力,同时还离不开整理材料,并在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的信息。这需要历史教师运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对学生进行指导,并且史论结合。概括的过程,首先是歸纳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历史知识是比较零散的,因此概括起来比较困难。由于历史本身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我们在对这些零散的历史知识进行概括时,可以从宏观和整体的高度上认识和处理,并对历史教材内容进行整合和类化。最有效的做法就是在教学中要重视和加强历史知识结构的构建。概括是人们在抽象的基础上进行和完成的。概括不是把历史事物和历史现象进行简单的再现或者罗列,而是对这些历史事物或者现象的普遍性进行高度的提炼。
参考文献:
[1]魏彦琴.互联网背景下中学历史教师的责任与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6,2(6):106-107.
[2]胡维.论中学历史教师的文学素养[D].安徽师范大学,2014.
编辑 张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