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李晶
摘 要:初中美术是培养学生良好审美观的重要阶段,良好的审美观一定意义上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精神食粮。我国现行的美术教育也在向这方面努力,并付诸了行动。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学习这门艺术并培养学生正确的观念,而在教育中,我们遵循学生学到东西,教学工作者不遗余力,倾囊相授,这是对于浅层次的教学而言的;对于深层次的教学来说,我们不仅重视学生的学习情况,还要在心理上疏导他们,对学习的状况进行评价,在心理上帮助学生进行学习,对于思想积极的学生进行鼓励,并且要告诫学生不可骄傲。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该进行舒缓式教学,即用缓和心理的方式进行教学。
关键词:课程改革;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教学方式;评价方法
学习是学生时代最重要的,也是最务实的事,而美术的教育也是不可或缺的,怎么评价美术教学的成果呢,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因为其影响着学生能否切实学习到美术方面的知识和掌握美术的技巧。而评价的方式千差万别,怎样寻找完美契合美术教学的评价方法呢?教训工作者做了大量详尽的论述,总结出了至关重要的几点。第一点,教学工作者注重自身的评价,即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之余,还应该充实自身的知识底蕴,以教给学生更多的学习理念和学习方法。第二点,在学习过程中家长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所以家长也应该做好自身的评价。家庭教育对于学生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家长也要积极思考,怎么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第三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怎么去学习,怎么学习能够取得更大的成果,这都需要学生自身来总结,根据自身的弱点,针对性地学习。
一、关注学生心理变化的因素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接受能力的不同引起的学习中的参差不齐,学习过程中用心程度的不同也会导致学习成果的不同,还有学生兴趣的不统一性也决定了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针对这些不同的因素,教学工作者都做了详尽的教学计划来帮助学生学习,而这些因素不但影响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情况,而且也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障碍,阻碍学生的学习。任何学习都应遵从学生主体意愿,在其接受并且热爱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学习,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减少教学工作者的教学压力。
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审美观
于初中生而言,美术是一门必修课,也是一门独特的学科,学生可通过对美术的学习,了解美术表现形式所蕴含的思想感情,将自身的情感体验以美术的形式传达出来,提高学生的的思维想象意识,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促进其形成良好的审美观,通过美术的熏陶,从而陶冶情操。所以,在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充实自己的美术知识,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使学生深入理解美术作品所传达出来的思想,去感受艺术所带来的乐趣,进一步掌握美术方面的知識,激发学生的情感,从而真正地去体悟美术这一门艺术,促使其具备较高的审美能力,去体验和感受艺术所带来的精神享受。
三、将美术融入其他学科,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
对于爱好广泛的学生,仅仅凭借美术课对美术进行学习,这是远远不够的。所以,教学工作者可将美术教学融入其他学科中去,不仅丰富了学生对美术的学习,还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从而提高其对美术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例如,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请擅长绘画的学生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画,从而当成范本在课堂上展示,并把其贴在板报上供大家欣赏,从而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促进学生各方面综合能力的发展。因此,有美术天赋的学生,要根据自己的优势,针对性地进行学习,把自己所擅长的发挥到极致。
四、加强学生的艺术修养,提高审美素质
一个人是否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直接影响着这个人审美素质的高低。艺术修养较高的人往往具有较高的生活品质,其总是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并有着自己独特的情感和体验,使其心理能够健康地发展,并以积极向上的心态去看待人生。所以,学生家长也要根据自己孩子的喜好,给予孩子中肯的评价,使孩子感受到被肯定的满足感。在21世纪的新时代里,艺术修养是一个现代社会中的人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能使其以欣赏的眼光看待事物,从而提高其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综上所述,新课程改革下的美术课堂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能力,从而促使其形成良好的审美观。所以,美术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学生美术鉴赏能力予以肯定,同时对其美术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掌握也予以认可,把学生的美术作品通过展示,适时地给予客观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学习美术的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促使其形成正确的审美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教师对自己的评价作为一种学习的动力,从而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取得不错的成绩。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