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淡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

2018-03-07 08:43王兴东陈壮
现代交际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物文明意识

王兴东+陈壮

摘要:十七大以来,我国对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十九大更是明确提出要建设美丽中国。建设生态文明,首要就是教育,在高中生物教学中,采取有效手段,对学生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巩固生态文明知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对学生的发展及美丽中国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高中生物 生态文明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4-0221-02

一、问题的提出

生态问题日益严峻,我国人民和政府高度关注生态建设问题,党的十七大报告强调必须“在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十八大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并将生态文明扩展到“五位一体”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战略地位,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十九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在“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上加上了“美丽”二字。把美丽中国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明确提出“走向生態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内容”。[1]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培养生态文明意识是推动建设生态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维护生态环境,应该从教育抓起。《二十一世纪议程》强调“加快可持续发展,提升人类对环境与发展问题的解决能力的首要就是教育”。[2]教育可以使我们在意识形态的高度上和道德行为规范的层次上意识到生态环境对我们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在教育中使学生学习到我国规定的各项保护生态环境的法律条文,学会以法律法规来规范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学生通过在高中时期学习了解相关生态文明的知识和技能,确立合理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识,改善自身的生态文明行为。有效通过生物课程对高中学生渗透生态文明教育,是进行生态教育的重要途径。

二、在高中生物教学中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必要性

(一)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生态教育的要求

我国高中现行的“生物课程标准”强调:在高中生物教学中要加强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得到更大的提升。生物科学素养指的是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参加实践活动及在面临问题并必须作出正确决定的时候,所需要的一系列生物学的相关基础知识以及学生在科学方面所具有的创新、探究能力,形成正确、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念。在“课程标准”的内容中更清楚地表述了高中生物课程的教学目标,并且在三维目标中均涉及生态教育及其教育目标的内容。

(二)新课改的需要

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改进课程内容和课程实施方面提出:要让学生学习到更多的与其生活相联系的“活”的知识;强调要把“要学生学”变为“学生要学”,即更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高中阶段进行生态文明教育就是要在学校的教育活动过程中充分贯彻并有效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相关教育教学思想,强调教学的多样化和综合性。在生物知识的讲授中要和学生所处的地方环境特有的生物、环境特点相结合,综合国家课程中要求的生态文明教育内容并创新地融入地方特色课程,挑选与学生所处环境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素材,有效拓展校本课程,形成学生感兴趣的、易接受的生态文明教育生物课堂的综合教材,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特色化的课堂结构。

(三)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十九大报告指出,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学生恰恰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受益者,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学生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发展,在全面建设现代化、建设生态文明的大背景下,对学生也提出了现实的社会要求。要想满足社会的需求,紧跟时代步伐,就要求学生必须全面发展,掌握生态文明建设所需要的相关生态知识和意识态度。所以在高中生物学的教育过程当中适当实施生态文明教育,渗透生态文明知识,培养学生生态文明意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四)生物教学自身的需要

生态文明教育的内容本来就融合在高中生物教材及课程当中,高中生物必修Ⅲ——《稳态与环境》的主要学习内容就包括了大量的生态文明教育的相关知识及实例,从宏观的层次上讲述自然群落随时间的迁移演替,人类活动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界造成的一系列或好或坏的影响以及生物界中各种生物之间的微妙关系,阐述了各种生物都是自然界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若人类离开其他生物、离开自然界将无法生存,从反面证明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意识,培养生态文明行为,对学生进行直观的、有效的生态文明教育。

三、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和策略

(一)创设生态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利用多媒体、图片、视频等手段,有目的、有方向地创建生态教学情境,营造形象、美丽的教学氛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主动去了解和掌握相关的学科知识,并潜移默化地在学生的意识中留下生态环境的美好印象,为学生确立生态文明意识有重要意义,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更主动地理解生态文明的思想和理念,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而且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学科知识。

(二)直观教学,给学生心灵冲击

教师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板书、板画、模型、实物等各种直观方式,让学生积极主动地通过自己的细致观察并分析来获取知识。不但可以活跃课堂氛围,还能有效完成教学目标。例如,在学习高中生物必修第一章第二节有关于原核生物蓝藻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播放藻类形成的水华的视频录像,使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生态污染及其成因,规范学生的生态文明行为,渗透生态文明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三)开展第二课堂,树立生态文明意识

高中阶段并没有开设专门的生态文明教育课程,所以要求生物教师有效依靠生物学科的教材,并主动融入地方特色,形成生态文明教育体系。积极组织课外活动,组建兴趣小组,帮助学生培养生态文明意识,规范生态文明行为。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和兴趣,还可以改善周围环境,带动更多的人建设生态文明。

(四)开发环保节日,强化生态文明意识

在环境日、植树节等大众节日,组织环保活动。带领学生及家长参加小区、校园等主办的清洁美化活动,使学生切身体会“生态文明建设从身边做起”,强化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亲身感悟环境污染的严重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责任感,达到生态文明教育的目的。

四、结语

高中生是中国社会主义未来的承担者,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者,把生态文明教育主动地融入教学过程中,逐渐提升高中学生的生态文明意识和生态文明素养,培养学生正确的生态文明习惯。在生物课程教学过程中加强生态文明教育,不仅可以营造出积极主动的教学情境,而且可以极大地增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牢固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所以,探究并总结出一套有效且可行的渗透生态文明教育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季晓磊.十九大报告关键词[J].中国经济周刊,2017.

[2]国家环保局译.二十一世纪议程[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3:1,30.

责任编辑:于蕾endprint

猜你喜欢
生物文明意识
如何培养孩子的节约意识
例谈概率统计备考的五个意识
漫说文明
第12话 完美生物
文明过春节
生物趣多多
对不文明说“不”
隐藏在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深海里的神秘生物
初一学生符号意识的培养应从“理解”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