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影子银行是美国次贷危机爆发之后的一种重要的金融学概念,该种方式的核心是改变传统金融银行的信贷关系,并逐渐转变成为新型的信贷关系,其类似传统银行,但是行使了普通银行的业务,类似于影子而存在。本文详细介绍了影子银行的定义与特征,并根据道格拉斯函数建立影子银行对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关联机制模型,最终分析了新常态下影子银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增长的策略。
关键词:影子银行;关联机制;策略
当前的影子银行,其概念相对较为陌生,且其已经独立于当前的监管之外,并成为了一种新型的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为整个国民经济提供者重要的信贷业务,以上诸多经济体系中包含大量的非银行的金融机构,并能够提供给相应的信贷资金,进行影子银行对我国区域经济影响的研究,有着积极地意义,并能够实现区域内的产业优化和金融经济平衡等。
一、影子银行的相关定义和特征分析
1.影子银行的定义
首先,影子银行是一种新型的概念,其又被称之为平安银行系统,在2007年度的美联储大会中,率先提出了相关的概念,影子银行主要包括货币市场的基金,对冲基金投资银行和债权等非银行金融机构。
对于影子银行的官方定义,各有说法,从宽泛的角度来说,一般是独立于常规银行体系之外的一种提供中介职能的实体活动,狭义上来讲,是独立于常规银行体系之外并提供信用中介职能的实体或活动,其具有相对较高的风险,主要的风险类型包括流动转换风险,信用转换风险,高杠杆率等。
当前,影子银行的系统重要性逐渐提高,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与商业银行相协调的融资系统,影子银行体系共有三个下属体系,政府对影子银行有着相对较强的引导做用哪个,影子银行的内部同样拥有着各类的体系,其中政府对影子银行的主导作用较强,其为金融市场提供了各类分销类型的融资模式,另外,有着政府的发起机构主要是商业银行的各个机构或者相关的部门,资产的证券化处理同样可以有效的改变商业隐含个对于资产的被动持有状态,其只能通过影子银行的方式进行有关业务的处理,并尽量再运营的过程中,获得更高的收益。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外部影子银行,属于一种银行的信用中介,其独立于传统的银行之外,主要类型有信贷对冲基金,信托公司等。其没有政府的信用担保,所承受的风险一般高于以上两个子系统。
本文的介绍中,认为我国的影子银行主要有两部分组成,首先是住户内部的接待,其次是指非正规的金融渠道融资数额和来自于正规金融体系,但是资料收集不全或者资料遗漏的金融活动。其次是非银行的金融机构,主要包括信托公司,融资担保公司,小型贷款公司等。
2.新常态下影子银行的特征分析
(1)主体复杂
首先,影子银行的主体有信托公司,小型贷款公司,民间金融公司和资产管理公司等,每个银行主体的运行机制相应不同,在社会管理方面各有一定的金融职能。可以为人们提供各类咨询服务,投资服务和信托服务等。
(2)影子银行的初级性
影子银行的初级性特征显著,对于影子银行来说,通常是使用各类创新性的金融工具等进行资金的获取,对于个人的信用,已经逐渐通过影子银行转移成為了银行自身的信用,通过影子银行,很多个人可以通过银行进行长期有效的接待工作,另外,影子银行因为其特殊性,通常会受到相对较少的监管作用,并不严格,存在于影子银行的资金具有相对较大的弹性,该类弹性已经逐渐表现在了影子银行的对资金的吸收和处理之中,相对来说,我国正处于影子银行的萌芽阶段,相对于西方的发达国家来说,差距巨大,可以将储蓄逐步的转化成为后续的投资,在投资中,真正实现信用的创造。
(3)贷款人与处置机制缺失
不同于传统的商业银行,影子银行如果出现流动困难等现象,不能直接从央行获得流动资金,如果出现资不抵债的情况,很难对处理机制进行接管,最终导致暂时的资金流动困难,从而对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产生不良影响。
二、新常态下影子银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关联机制分析
新常态下影子银行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影响的关联机制简单介绍为:影子银行的贷款升高,导致市场的货币数量增加,利率下降,人们的投资增加,产出水平相应增加。
影子银行的放贷规模直接影响到货币的供给,如果增加影子银行的放贷规模,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市场货币的供给量。利率降低,投资额升高,产出水平升高。影子银行放贷规模增加直接提高了市场的货币供给量,银行的利率显著下降,企业生产成本下降,企业会相应的增加投资额,并扩大生产规模,社会的总产品量增加,经济稳定快速发展。
如果影子银行的放贷集中在某一个具体的行业中,则会促进行业经济的快速发展,并减少放贷行业的生产规模,使之逐渐退出市场,最终起到了产品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作用。影子银行的主要类型有信托公司和未观测信贷两种类型,下文中对两种类型的影子银行进行详细分析:
一般来说,信托公司的金融效率提高路径并不严峻,有关的信托公司可以适当的采取一些措施,提高自身金融运行的效率,信托公司可以通过与各个项目的建设合作等尽快地推动区域内的经济高速发展,对于信托公司为企业提供资金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首先,是银行和信托公司相结合的方式,银行可以自己当做是委托人并托信托公司将自身的资金贷款安全地交付给各类企业等需要资金的团体中,但是因为特殊的情况,银行常会因为贷款额度的限制,只能通过与信托公司的业务交流等推销各类理财产品,并相应给与企业,最终实现贷款,还有其他的方式,可以通过人们对高利率信托产品的认购等,委托信托公司最终通过贷款等不同方式将资金发放给需要的企业,企业在用于大量贷款之后,进行自身规模的扩大,生产能力的提高,解决各类社会问题,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
其主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影子银行可以作为信用中介,并设定一定的理财产品,最终吸纳企业和个人的各项盈余资金,实现资金的联合之后逐步向企业发放贷款,并通过以上的方式将资金的盈余方和稀缺方较好的联系在一起,形成利益的相关体,在增加投资渠道的基础上,可以实现投资方式的多样化,从而为各类银行和企业的发展提供大量资金,实现行业的快速发展。
影子银行可以通过各种产品和中介等为企业和公民提供资金支持,并增加其投资和技术水平,提高企业的生产规模,增加社会的总产品,对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影子银行对区域内生产总值的关联机制模型构建
研究影子银行对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的作用机制对正确评价影子银行对经济的作用,激活资本市场的活力,加大资金流入量和流出量有着重要的意义,并能较好的激活资本市场的活力,实现各地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可以使用道格拉斯生产函数衡量影子银行对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影响,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是由美国著名数学家柯布和经济学家道格拉斯共同提出,其主要的生产函数类型如下所示:
公式中的K代指资本的投入量,L代指劳动的投入量,Q代指总产出,A代指综合技术水平,α为劳动力产出的弹性系数,β为资本产出的弹性系数,μ为随机干扰的影响系数,其他数值为参数替换为影子银行对区域内生产总值的影响。
利用上述的公式,可以进行以下构建:区域内的生产总值直接可以用指数进行代替,可以使用Y来代指。技术水平可以使用研发支出的数据进行代指,其数据的高低直接保障各地区技术活动的顺利开展,并对科技资源配置优化,科技创新效率提高等有着重要作用,可以通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来代指,用A表示。劳动力的人数同样是影响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使用L来代指。金融资本方面可以从两个因素进行的考虑,首先,调整信贷的额度可以直接影响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并加强调控流动性的水平,对行业的发展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随着影子银行的快速发展,其规模逐渐扩大,并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影子银行已经逐步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可以使用金融机构的贷款余额来正确的代表正规金融机构的贷款数据,并可以使用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调整,主要使用K来表示,对于影子银行的规模,可以使用专业化的分析方式进行测算,以M来表示。
影子银行对区域内生产总值的影响函数有以下公式:
Y=ALαKβM
具体数值带入即可测算区域内的生产总值。
四、新常态下提高影子银行对区域经济支持的建议
1.提高影子银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
影子银行对区域的生产总值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机制有助于进一步的加强,很多当今社会的影子银行在业务管理方面内容相对较为欠缺,无法达到多元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很多影子银行在运营模式方面只是单纯的沿用银行的内容,其产品的创新能力缺失现象严重,影子银行很难进行自身业务的拓展,并难以满足地方的企业等对于资金的强烈要求,当前的影子银行如果想要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必须要制定出合理有效的新型产品,并拓展其业务范圍等,为实现区域的快速发展提供充足的资金基础。
2.关注区域的产业规划
当前影子银行主要经营各类金融资产和负债等,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之下将追逐利润的最大化作为最终目标。在国民经济体系中,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主导产业为工业,并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较大的比重,一般来说,影子银行的信用较好,效益高,对于第三产业的信贷额度相对较少,在进行盈利追逐的过程中不能兼顾社会性,不能充分履行相关责任,与很多地区的经济产业布局发生矛盾,另外,服务业的规模一般较小,且拥有较少的固定资产,一般不能像影子银行提供充足的抵押物,其直接影响影子银行放贷过程中对服务业的关注,从而不利于各地区共同发展服务业的最终目标。
当前,影子银行必须详细掌握各个地区的产业发展规划,并紧抓其中的产业脉络,可以借鉴其他产业的成熟经验,并逐渐将其转移到支柱产业中,建立较好的征信系统,进行适当的风险防范。将资金重点投入生态产业中,促进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五、结语
影子银行的有主体复杂,活动独立于监管之外等特征,影子银行对区域金融的稳定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其机制较为复杂,有关部门必须借助影子银行的平台优势,提高影子银行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力,重点关注区域的产业规划,实现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胡利琴,陈锐,班若愚.货币政策、影子银行发展与风险承担渠道的非对称效应分析[J].金融研究,2016,(02):154-162.
[2]祝继高,胡诗阳,陆正飞.商业银行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后果--基于影子银行体系资金融出方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6,(01):66-82.
[3]王振,曾辉.影子银行对货币政策影响的理论与实证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4,(12):58-67.
[4]李建军,薛莹.中国影子银行部门系统性风险的形成、影响与应对[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14,31(08):117-130.
[5]张明.中国影子银行:界定、成因、风险与对策[J].国际经济评论,2013,(03):82-92+6.
[6]毛泽盛,万亚兰.中国影子银行与银行体系稳定性阈值效应研究[J].国际金融研究,2012,(11):65-73.
作者简介:王岩(1986.02- ),男,汉族,吉林省磐石市人,韩国培材大学毕业,讲师,博士研究生,电子商务专业,银行业经营效率测定及稳定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