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人员激励途径研究

2018-03-07 07:25王博
商场现代化 2018年3期
关键词:股权激励

王博

摘 要:从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科研人员激励的现有问题出发,通过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提出设置合理计算方式、建立基础核算组织、签署多方分配合约、申请第三方独立审计、约定绩效承诺和规避风险等途径,最终促使企业科技人员享受股权和分红权激励。

关键词:科技人员激励;股权激励;分红权激励;基础核算

一、引言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積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企业科技人员的激励,之后国家出台一系列政策,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国有科技型企业股权和分红激励暂行办法》等。优先支持人才资本和技术要素贡献占比高的企业通过股权和分红激励,支持对经营业绩和持续发展有直接或较大影响的科研人员、经营管理人员和业务骨干等持股。

国家的政策激励不可谓不大,但在实际的执行中,却出现了有政策难执行,有指导难操作的现象,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出台的政策虽然界定了范围,但大都处于较为宽松的标准,在具体的情况上没有界定清晰,比如哪些项目适用于激励的范围;另一方面国家提出了鼓励科技人员的激励政策,但在监管和风险控制方面并没有明确指出哪些项目适用,以及如何规避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和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以笔者所在的中国电科三十八所为例,下属包括多家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在科技人员的激励上必然会有各种改革障碍。本文拟以国有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科技成果股权和分红激励为研究对象,结合自身实践开展分析和研究。

二、科研人员激励研究综述

科研人员的激励问题是促进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内容,而后者是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环节,国内外学者围绕科技人员的激励等问题开展研究,如卢章平、王晓晶(2012)针对国家和地方政策执行效率不同的问题,分析国家和江苏省激励政策的异同。聂常虹、武香婷(2017)构建了一个促进科技人员奖励的股权激励概念模型,研究中国科学院研究所的科研成果无形资产入股案例。陈红喜等(2015)基于南京150家企业的案例与数据,分析了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的现状问题与策略选择。

上述学者的研究一定程度上完善了我国科技人员激励的研究现状,也有从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出发思考企业实际,但鲜有学者围绕三十八所这种既有现代国有企业背景、同样也存在科技型子公司的复杂型组织研究科研人员激励问题的,基于此本文围绕实际问题开展研究。

三、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激励的现状与途径建议

1.科技人员激励现状

以三十八所为代表,大多数央企或者现代国有科技型企业的科技人员的激励效果不明显,比如股权激励的比例及分配,是目前资产管理部门在进行相关审核时很关注的问题,也是科研机构目前认为障碍较大的问题。再比如一些学者探讨了科研事业单位技术类无形资产入股问题,指出当前科研机构和高校股权激励的措施落实难,哪些是属于利用国有的资产产生的效益,哪些是通过科研人员的努力产生的增量,这些都是难以界定清晰的。

2.科技型企业科技人员激励的途径建议

根据科技政策理论界的研究基础上,结合本人工作经验,提出五条途径建议:

(1)科技科研人员激励需要合理的计算方式

合理确定所分配利润基数或者亏损基数,基本思路是根据过去三年的平均利润水平为基础,以超出此基础水平的增量进行股权分配或者分红,即划好基础,增量分配。

(2)需要成立核算组织,做好基础核算工作

需要理清项目的成本和收益,专门成立核算部门,核算出科学合理的利润增长率和增长额。通常国有科技型组织内的项目里既有国有资本,也有需要激励的科技人员要素,有些还包括一些民间资本,因此测算好每一方的资产、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所产生的成本、发挥的效益等基础工作,是最为重要,且最易被忽视的一环。

(3)拟定合同,商定多方投入和分配方式

国有资产和资本、民间资产和资本、技术发明和专利、劳动力投入等多种要素参与科研生产,应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利用契约精神草拟合同,商定多方投入和分配的方式,其中可包括项目研制后的利益分配,以及之后批量化生产的利益分配。

(4)邀请第三方审计,杜绝利益输送

在签订合同之前,以及项目研制过程中,产生效益之后等关键里程碑节点,均需邀请独立第三方审计,作为股权和分配和分红权分配的依据。

(5)参与股权分配和分红的核心人员需要作出承诺、承担风险

高收益也伴随着高风险,参与股权分配和分红的科研人员需按照市场化原则作出绩效承诺,约定在一定时期内达到某种程度的绩效。此外,作为国有资本,纪检和监察部门需全程跟踪,制定风险防控机制,防止国有资产的流失。

参考文献:

[1]卢章平,王晓晶.国家和地方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对比分[J].图书情报工作,2012.12(56):83-88.

[2]聂常虹,武香婷.股权激励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基于中国科学院研究所案例分析[J].管理评论,2017.4:264-272.

[3]陈红喜,侯召兰,刘翠媠.科技型企业股权激励的现状、问题与策略选择--基于南京150家企业的案例与数据[J].企业济,2015(10):43-47.endprint

猜你喜欢
股权激励
我国现代企业股权激励探讨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与股价变动的关系:一个综述
组织承诺视角下股权激励在创业型公司应用中的探讨
文化传媒国企有了“股权激励”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新技术企业股权激励对企业业绩的影响分析
创业板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实践的启示
励德?爱思唯尔公司的高管薪酬体系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