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儿歌选文分析

2018-03-07 17:47李令段淑婷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儿歌人教版小学语文

李令+段淑婷

摘 要 语文教科书中的儿歌对初学语文的低年段学生来说尤其重要,对其语文素养的形成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笔者通过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歌选文进行分类统计,分析了语文教科书中儿歌选文的特色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儿歌选编要注重多角度的情感表达、丰富儿歌的人物形象、扩大儿歌选录范围、增加儿歌选录的趣味性等建议。

关键词 人教版 小学语文 儿歌

儿歌是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低幼儿童为主要接受对象,具有民歌风味的简短诗歌[1]。儿歌对低学龄儿童的语文基础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儿歌的优势是其他教学内容无法比拟的[2]。鉴于此,我们对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选编的儿歌类型、特点等进行分析,希望对优化儿歌的选编有所裨益,籍此带给孩子们感情表达和人物形象更丰富的、高质量的儿歌。

一、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歌选文统计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儿歌选文主要集中在一、二年级,散见于语文教科书之中,且以“汉语拼音”和“语文学习园地”为主。儿歌总数为23首,其中一年级上册16首、下册2首;二年级上册4首、下册1首。由此可见,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儿歌选文集中在一年级上册。我们根据不同类型的儿歌特点,将23首儿歌进行了分类统计,将之分为抒情类、意向表达类、凸显主流价值类、语言训练类等四种类型的儿歌。

1.抒情类儿歌

抒情类儿歌是以表达感情为基础的儿歌种类,通过语言的表达和情绪的释放来表现儿童对某一特定事态的看法和态度。1-2年级是儿童成长过渡的关键时期,通过儿歌来表达感情既能够强化语文的情感教育,也能够更好地培养儿童对语文学习的热爱,提升语文素养。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抒情类儿歌仅有3首,占比13%,主要包括抒发自然之情、亲情、师生情等。儿歌通过描述自然风景中的事物,不仅能够展现自然之美,而且能够将对自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完美展现,但是这类自然之情的儿歌总体上来看数量还是较少。

2.意象表达类儿歌

意象表达类儿歌是通过特定的形象展开描述,通过不同的对象来表达对不同事物的看法。在对儿歌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儿歌的表现主体通常是以人物和动物为主线,即人物类意象表达和动物类意象表达。其中人物类意象表达主要是指通过对人物神态和细节的描写,展现出对人物的特殊感情或情绪表达,在小学语文一、二年级中共有2首儿歌是以人物意象为主体进行展开的。其童真的话语总是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使其更好地参与学习之中。另外有4首儿歌是以动物意象展开描写的,可见动物类意象更多,这与低年段儿童的理解力和心理特征有较大的关系。

3.凸显主流价值类儿歌

儿歌选取的最终目的是教育。儿歌无论从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更接近儿童的行为和语言方式,所以,通过儿歌向儿童传递主流价值是一条非常重要的途径。儿歌传递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儿童的思维,其实就是儿歌主流价值的重要体现。人教版语文教材中逐渐开始出现并增加一些爱国主义情怀的作品,如爱万里长城、爱长江、爱父母、爱老师与校园、爱伟大的祖国等。而《节气歌》这一类儿歌则通过一些生活中常见的谚语来增强儿童的生活能力以及对大自然的认知能力,这类凸显主流价值的儿歌教育意义较为显著。

4.语言训练类儿歌

语言训练类儿歌主要用来训练孩子们的语言能力,有明确的语言训练目标。另外,语言训练类的儿歌根据语言的种类有中文和外文之分,因为低年级儿歌以学习拼音和识字为主,暂未涉及外文儿歌,但综合现在的教育情况来看,对外文儿歌的学习是大势所趋,以外文儿歌来培养儿童对于外来文化的接纳,为日后学习外来文化、走向国际打下基础。

二、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歌选文特点

1.儿歌选文的数量较多且结构相对简单

儿歌是从我国古代就开始流行的简短诗歌,其主要对象是儿童。早期的儿歌具有较强的民间风味,属于民间文学,通常也被称为童谣、小儿歌等。时代发展到今天,儿歌依然是我国儿童文学的重要组成形式。纵观现在的人教版语文课本可以发现,儿歌选文主要还是作家的创作。考虑到低年级儿童的接受能力和学习能力,在小学一、二年级的课本上选取的文学体裁中儿歌占据较重的比例,尤其是一年级上学期,其主要是为了帮助儿童学习汉语拼音,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为后期儿童文学体裁的学习打下基础。因此语言结构相对简单,常见的儿歌通常是四句、六句或八句这种篇幅,每句大致包含三到七个字,其中三字句、五字句和七字句是我们常见的儿歌选文形式。这样的结构安排不仅符合小朋友想象的天性,而且易于小朋友接受。

2.儿歌选文的意向偏重于动物

儿歌中的意象是指一首兒歌中所描述或抒发感情、所寄托的形象可以是物品,也可以是动物或人物。在对儿歌进行统计的过程中发现,儿歌的主要描写对象为人物和动物两种,所以根据描写形象进行分类也能够体现出儿歌的选文趋向。意象最先能够引起儿童的共鸣,在低龄群体中对于色彩分明的动物的印象要远比人物的印象深刻得多,这也从另一个方面体现出儿童喜欢看动画卡通片的原因。在低年级儿歌数据统计中不难发现,动物形象的儿歌数量多于人物形象的儿歌数量,是因为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对外界的好奇心和色彩的视觉冲击更能引起儿童的注意,所以动物类形象的儿歌更能受到儿童的欢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过多的动物类意象或人物类意象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儿童的创造力与基本行为规范,所以应当平衡儿歌中的各类意象出现频率,培养儿童完整的价值观。

3.儿歌选文的价值取向呈现多样化趋势

在低年级孩子学习过程中,拼音学习作为语言的基础占语文学习的很大比重,因而部分儿歌是涉及到拼音的读写。拼音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整个教育的基础。根据写作出发点按照儿歌被创作者或修改者选录时所赋予的思想方向分为价值塑造、情感培养、习惯养成、美感体验以及游戏乐趣等不同类型,在诵读时能够在不同程度上为儿童带来情感价值体验。人教版语文教科书中对这些不同类型的儿歌都有所涉及。一般来说儿歌故事中往往涉及很多人物的动作描写,这在习惯养成、游戏乐趣等类型的儿歌中均有体现[3]。在某种程度上,儿童是天生的模仿者与创造者,因而所接受的教育与成长环境是影响其发展方向的重要因素。通过儿歌中对儿童行为与思想的潜意识引导,能够给儿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思想导向,对其在成长过程中思想、行为及语言的表现与倾向具有潜在性的引导。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发现,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的儿歌选文中没有外国儿歌选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endprint

三、人教版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歌选编建议

1.注重多角度的情感表达

儿歌的多角度情感表达有利于塑造儿童完整的感情观。在儿童文学中,自然、爱和成长是永恒的三大主题,儿童文学中的情感表达应该从多个角度出发对这三大主题进行贯彻。表达亲情、友情等人倫之情的儿歌较多,但是表达对自然世界的感情的儿歌明显缺失,这对从小培养儿童对自然界的深厚依恋感情,进而形成其对自然世界的合理认知观念十分不利。许多儿歌倾向于教育与规范方向,引导学生向着循规蹈矩的方向发展,对于其接触富有弹性与感情的“爱”、“自然”、“成长”的情感十分不利。例如儿歌《人有两件宝》,虽然意义在于规劝少年儿童要勤于动手和思考,但是其中说教意味未免太浓,向7岁左右的儿童灌输这样的思想未免有扼杀天性之嫌[4]。语文教科书中儿歌的编写更加需要我们注意多角度的情感表达。

2.丰富儿歌的人物形象

据统计发现,以动物为主角的儿歌明显多于以人物为主角的儿歌。通过拟人化的动物视角进行儿歌的主体讲述固然能够引起儿童的学习和参与模仿兴趣,但是也容易对儿童未完全形成的思想体系造成思维的固化。我们选文的最终目的是要对小学生进行一种良好的教育,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所以,建议在选择儿歌时均衡考虑以动物和人物为主线的儿歌。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表述,更能够增加儿童在学习过程中的代入感,在塑造正确的价值观与规范行为等方面尤为重要。例如儿歌《有礼貌》,就具有很强的基本行为规范意义,以“人物”为主题才能够在潜意识上引起儿童的共鸣,实现对“有礼貌”这一主旨的学习[5]。在儿歌选文中,既不能一味选取“人物”形象,也不能只为了增加趣味性而选择“动物形象”,应当注重二者的兼顾甚至拓展到“植物”形象等方面的均衡选择[6]。

3.扩大儿歌的选录范围

一方面,我们需要对某些年代久远、不能适应当今社会主流思想的儿歌加以删改。目前在我们教材中出现的儿歌有许多已经沿用十几年。在当今文化迅速更新的大背景下,教材编纂应该多考虑引入一些现当代的儿歌,将当代的生活、行为习惯与思想融入教材中,宣扬不断进步的时代精神。另一方面,选录儿歌人物形象应多元化,扩大文化范围。如今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逐渐加强,应适当引入国外儿歌,扩展儿童视角。在人教版小学语文一二年级教材的23首选录儿歌中,国外儿歌呈现缺失状态,虽然在其他儿童文学作品中有所补充,但也不应作为外国儿歌缺失的理由。

4.提升儿歌选录的趣味性

儿童最大的天性是寻找快乐,喜欢具有趣味性、游戏性的儿歌。因此,趣味性是加快儿童学习速度的捷径。目前我国小学语文教材儿歌选录中趣味性题材大多分布在游戏趣味性这一范畴之内,而真正充满哲理的幽默趣味较为少见。其实,儿歌是小学语文的基础教育,秉承着浅近易懂的原则进行选材本无可厚非,虽然中高年级的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加以弥补,但是哲理性的幽默是从小时就培养出的一种潜在思维习惯,通过幽默哲学趣味的教学会对儿童的思维模式以及思辨方法产生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当下亟需提升儿歌选录形象的趣味性以适应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陈世安.儿童文学[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5.

[2]吕映.小学语文教科书中模范角色的类型特征与价值蕴涵[J].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2).

[3]王林.“儿童文学化”: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学语文教材的主流[J].课程.教材.教法,2006(12).

[4]李山林,朱少先.语文教材中儿童文学选材浅议——以人教版低年级语文教材为例[J].基础教育研究,2010(16).

[5]高闰青.“以人为本”理念及教育实践问题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8.

[6]陈聪.小学语文教科书中的儿童文学选文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2.

[作者:李令(1985-),女,湖南长沙人,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讲师,硕士;段淑婷(1995-),女,湖南株洲人,腰陂东南小学教师。]

【责任编辑 王 颖】endprint

猜你喜欢
儿歌人教版小学语文
基于历史中“人”的历史叙事——以人教版《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为例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新人教版《逍遥游》中几处标点符号误用例说
七月的儿歌
人教版选修七核心词汇闯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