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金奎
信息素养是信息技术课程的基本教學目标,也是当代高中生必须要具备的基本素质。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意识、信息道德、信息技能和信息运用等内容,在信息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信息学习条件,促使学生顺利掌握信息运用技能,并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培养信息运用品德,全面提升信息综合素质。
一、激活学生信息意识
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自身特点,因为学生信息技术基础较为丰实,其课堂教学要求更高。不仅从技术层面展开教学引导,更要从信息综合素养角度展开启迪和渗透,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意识,应该成为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
《技术的性质》是《通用技术》苏教版第一章第二节的内容。课堂教学设计时,教师以复习导入的形式,引入技术与人、技术与社会、技术与自然的关系。然后让学生自行阅读相关内容,了解其基本内容。并通过设置思考问题,引发学生展开课堂讨论。最后是布设训练内容,让学生给自己家里的门设计防盗报警器。整节课都是围绕技术来设计教学的,但时时都有信息的渗透,技术本身就是信息的外化表现形式。不管是学生自主学习,还是教师引导,都给学生传递出丰富信息,培养学生自觉接受信息的意识成为教师最需要关注的课题。
二、培养学生信息道德
信息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信息价值观的培养,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成为重要的教学目标。高中学生有比较强的是非观,但对待纷繁的信息资源,依然会存在一些模糊认知,需要教师给出针对性引导,增强学生信息敏感性。
在信息社会,我们都要面对信息处理问题。教师通过调查发现,学生大多有微信、QQ交友经历,也都接触过电信诈骗信息。教师引导学生展开课堂辩论:网络信息良莠不齐,我们需要严防死守,你赞同这个观点吗?学生由此展开热烈辩论。有学生说:网络信息的确有健康不健康的问题,但我们都有比较强的防范意识,一般不会上当受骗的,用不着草木皆兵。也有学生说:我们不该盲目自信,因为有很多信息具有蒙蔽性,为什么每年都有那么多人上当受骗,说明信息具有欺骗性,只有全面提升信息辨识能力,才能更好地保护自己。教师发动学生展开信息处理问题大辩论,促使学生信息素养的普遍提升。
三、塑造学生信息技能
高中信息技术培养学生基本信息运用能力,这是教学最基本的追求。虽然学生大多有比较丰富的信息应用经历,但其信息技能还存在一些认知盲区,信息技能理论体系构建方面存在短板,教师要多从专业角度展开教学引导,帮助学生快速形成信息操作技能,提升学生驾驭信息的能力。信息技术技能培养涉及内容广泛,而且学生存在较大个体差异,在具体施教设计时,教师要有分层教育意识,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有效性。
《技术的未来》这一节内容很少,但涉及信息量并不少,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展开活动,让学生在交流、讨论、畅想、展示操作中,能够理性看待信息技术。特别是引发学生对未来技术的展望。
四、鼓励学生信息运用
信息技术运用已经成为学生生活常态表现,特别是智能手机的普遍使用,让学生与信息世界连为一体。学生在信息运用时,大多具有单一性,缺少信息整合意识,对信息的运用仅限于“使用”范畴,要让学生利用所学信息技术知识建立系统认知,并自觉与课内课外信息技术知识进行多重融合,以拓宽自身信息容量,我们还需要做出更多的努力。
在教学Word2003中改变字体和字号时,教师不妨多给学生提供一些机会,让学生亲自操作,并展开对比,学生会在不断操作矫正中形成文本编辑使用能力。高中学生编辑文档文本没有太多困难,教师要给出技巧性引导,让学生在具体操作实践中逐渐探索操作方法。教师不妨发动学生展开设计比赛,学生会深入探究操作技巧和方法,提升作品质量。高中学生学习通用技术没有太多困难,教师要侧重培养学生信息素养,学生信息技能存在理论缺陷,操作实践能力也不是很高,多给学生创造上机实践的机会,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信息技术操作实战能力。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对高中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只有将培养学生信息素养教学意识贯穿教学始终,才能真正提升学生的信息意识、信息能力、信息道德,成为德才兼备的信息应用者。培养学生信息素养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做出不懈探索,对学生展开潜移默化的教育,使其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人才。
作者单位江苏省如皋市教师发展中心教育技术装备部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