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力洋(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 山西 太原 030024)
随着新世纪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更加注重发展自身身体健康,更加注重多样化运动的开展,也正是在此背景下“拓展训练”成为人们关注并日渐兴起的重要活动项目,越来越多的高校对其也同样给予重视,并将其纳入到体育教学之中,成为提升学生身体素质,健康发展学生运动心理的重要路径。拓展训练融合了多样化的教学模式,能够达到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双重发展的重要目的,院校需要根据自身发展特点,以及学生兴趣爱好探究拓展训练课程优化路径,将终身体育精神和理念融入到学生的一生发展之中。
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和发展,大学体育教学也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传统体育理论教学、随意体育活动开展已经难以真正让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得以提高,难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体育运动兴趣。融合素质拓展训练的体育教学模式日渐为各院校所重视,并予以不断发展,其相比较于传统大学课堂教育模式,对大学生的特殊、自主以及主观能力予以高度重视,有助于大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注重大学生积极交流与沟通能力的培养,强调大学生沟通与交流技巧,有助于对大学生团队精神进行培养,帮助其树立良好的合作意识,帮助学生完成书本知识到社会应用的跨越,在提升自我素质与能力的同时,帮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素质拓展训练让学生的“纸上体育学校模式”转变成为“实践学校模式”,带给学生限的发展空间,更将体育精神和理念渗透到学生思想之中,对学生的未来发展起到帮助作用。
为了更好地发展拓展训练作用,让学生充分感受拓展训练的重要性与积极意义,对其教学内容进行审视安排,结合学生特点,以及院校发展目标来进行拓展训练课程内容调整才能够有助于拓展训练的展开,也才能够让学生从中受益。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素质拓展项目的开展需要与许多学科基础结合起来,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繁琐复杂,在项目分类方面存在许多争议,所以我国未制定统一标准。当前,主要依据传统户外冒险教育活动层次所划分所制定的拓展训练内容得到业内人士普遍认可,其主要利用项目活动方式、学生角色认定与相关项目,实现对学生素质培养,在评估与划分各个项目的过程中,通过五个层次来完成:第一层次就是理论学习部分,主要包括:破冰课、学习沟通等内容;第二层次就是风险低的户外活动,主要项目是针对个人挑战来进行,主要包括:信任跳水、水平云梯、高台演讲等;第三层次也是风险低的户外活动,但是主要是针对团队挑战来进行,包括:数字传递、盲人方针等;第四层次是风险高的户外活动项目,主要是对个人潜能进行激发,能够产生强烈的心理冲击,主要包括:空中单杠、信任背倒等;第五层次也是风险高的户外活动项目,通过整个团队来完成,主要包括:野外生存、有求生墙等。教师在开展素质拓展训练课程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当及时对个人与团队的有关特征进行了解,在此基础上,科学确定与调整项目课程内容。
在建设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的过程中,应当将校内与校外、学习与实践、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紧密联系起来,在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内容中,不单单要有传统项目,还应当重点开展与本院校特征与学生特征相符合特色项目的研究工作,与相关主题内容结合起来,在确定与实施的过程中,以学校人才培养特点与需求作为基础,在建立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对其予以健全完善,充分发挥相关活动的载体作用,利用实践体验活动方式,来进行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活动,确保取得显著成果。
在进行素质拓展主题训练的过程中,学校应当以传统项目为前提,深入开展具有本院校特色主题训练项目的研究与开发活动。关于思想政治与道德素养方面,应当注重开展职业素养拓展训练活动,例如: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活动、专业教育活动等;关于社会实践与志愿服务方面,应当深入进行一线岗位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活动等;关于科技学术与创业创新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多参加全国创新大赛、专业竞赛等活动;关于文体艺术与身心发展方面,应当注重开展学生企业实习活动;关于社团活动与社会工作方面,应当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岗位实践活动。
在高校素质教育活动开展过程中,课堂教学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高校素质教育活动的开展,与课堂教学活动密不可分。近段时间,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普及与形式,高校也将素质教育放到越来越突出的位置,关于各大高校的培养目标方面,主要就是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进行培养,与当前社会发展有关需求相适应,主要是对学生的职业素养、知识能力与技能进行培养,对实践活动与现有的环境文化进行高度利用,在将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结合起来的过程中,也应当将第一课堂教育与第二课堂教育结合起来,将理论知识内容的学习与社会实践活动紧密结合起来,利用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活动的开展,对高校“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进行建设,结合“三位一体”育人理念,将课堂教学活动、实践体验活动与环境熏陶作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进一步实现高校素质教育渠道的拓展,使高校素质教育渠道变得更加多样化与全面化。
在开展素质拓展学分认证活动的过程中,高校可以根据学校自身情况,与各个专业特点和学生有关特征结合起来,对相关的素质拓展学分的量化表进行制定,并注重确立相关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制度,并不断对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制度进行完善,在实施素质拓展学分认证制度的过程中,以有关活动日期、获奖情况与所获得到有关证书作为判定凭据,对学生参加素质拓展训练所得分数进行认证与统计的过程。此过程开展过程中,无论是专科层次的学生,还是本科、研究生层次的学生,不论其所学专业所属哪个领域,学生素质拓展训练所取得的分数都不应当低于15.9分。素质拓展学分认定一方面要注重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在一起,或者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难度的划分,或者针对学生的不同情况,诸如性别、学科等进行分制的设定,在其过程中融入相应的人文理念,也让学生结合自身专业特点或者兴趣喜好来进行内容的选择,真正做到整体素质提升与个别素质发展的有效结合,让个体素质的发展成为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带动者,让整体素质体系构建成为个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基础和根基。各大高校还应当依据相关人才培养目标与规定,为弹性学分制的实施与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作用。
在深入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计划的过程中,应当运用多种方式与渠道来进行素质训练的开展,应当高度重视起大学生素质拓展机制的构建,确保大学生能够在素质拓展项目运行机制的指导下充分发挥自身潜能,让学生的素质能力全面提升。首先,院校要注重以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作为着手点,逐步开展网上申报、审核、立项、实施与认证等工作内容,充分利用网络的作用,对素质拓展主题训练项目的运行机制不断予以健全。其次,注重对大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进行构建与完善,在大学生人力资源能力评价体系中,主要是对大学生素质发展变化情况进行记录,运用相关量化评价指标对有关量化评价指标内容予以公开,注重运用电子版大学生素质拓展证书开展动态评价工作,对于相关信息进行及时反馈,确保主题训练实施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对学生起到良好的引导与激励作用,确保素质拓展训练工作实施的科学化、系统化、规范化与高效化。
为了更好地发展拓展训练课程优势,让其拓展训练的效果更加显著,建立素质拓展训练基地,建立素质训练主题训练则显得极有必要。院校要依据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要求与规定,将校内外实践基地充分利用起来,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活动的有效开展,同时还要争取相关人事、劳动等部门的大力支持,强化开展大学生校外素质拓展训练基地的建设工作,并不断对素质拓展训练阵地进行设备完善,构建相应的管理机制,持续开展大学生素质评价机制的健全工作,使用人单位的信息反馈渠道变得更加通畅,确保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及相关评价体系能够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在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活动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对科学合理方法予以应用,让更多社会力量加入进来,实现大学生素质拓展主题训练规模、深度、力度以及内涵的扩展。所开展的主题训练既可以让学生通过网络的方式进行主题选择,也可以让学生提出相应的训练需求,进而构建体系化的主题训练模式,既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又让学生的素质得到根本提升。
素质拓展训练是大学体育教学的重要发展方向,也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重要渠道。教师还要对素质拓展训练课程的建设与优化予以深入研究,培养新时代优秀人才,让学生通过素质拓展训练成为未来社会极具竞争力的中坚力量。
[1]陈红敏,赵雷,杨君建.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影响——基于内省文本的质性分析[J].高等农业教育,2014,(07).
[2]洪晓波.素质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04).
[3]许龙成.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课程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J].荆楚理工学院学报,2010,(11).
[4]张恒,周欣.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体系构建[J].文学教育(中),2010,(07).
[5]乔慧.浅论素质拓展训练在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J].学理论,20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