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夏勋,胡传志
(安徽师范大学 文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2)
李白诗歌中运用了大量的夸张,像“燕山雪花大如席”“天台四万八千丈”等诗句,这些诗句就是单纯的夸张,为了表现某种事物、突出某种情感,没有现实依据。而像“白发三千丈”“千里江陵一日还”等诗句则不同,这些诗句或多或少地与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关联,有的诗句有着相当充分的客观基础,有的则是有着一部分的客观基础,而又有着夸张的成分。这种有着现实基础的夸张主要有三个部分。
“十五观奇书,作赋凌相如”,李白年轻时不仅熟读儒家经典,还广泛涉猎各种书籍;广博的学识积累,为日后的文学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李白运用典故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李诗中的典故颇多,而值得注意的是,涉及典故的诗句中,多有涉及夸张的部分,只是人们只注意到句中的夸张而没有注意到这些所谓的“夸张”,其实是有文献记载的,是有一定历史依据的。以《早发白帝城》为例,此诗是李白流夜郎至夔州之时收到赦令而作,诗人在被贬途中,内心是压抑的,情绪也十分低落,在近于绝望的心境中,忽然在半途遇到大赦,李白的高兴是可以想见的[1](P77)。“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清晰地展现了诗人激动的情感,清楚地交代了诗人的行程,早上从云间的白帝城出发,一日之内就到达了千里之外的江陵;日行千里,这是十分快的速度了,同时也夸大了行舟速度,表明了自己归心似箭的心情。据郦道元《水经注》记载:
李白巧妙地化用了这一段文字,似虚而实,表面上看“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就是简单的夸张,突出了诗人感情的激动,而根据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日行千里是有历史文献记载的,是有着现实基础的,并不是李白刻意的夸大。
李白《蜀道难》中的“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句也是化用了郦道元《水经注》中的语句。郦道元《水经注》载“小剑戍北西去大剑三十里,连山绝险,飞阁通衢,故谓之剑阁也。张载铭曰:‘一人守险,万夫趦趄’”[2](卷二十)。郦道元的记载表明剑阁地势确实是极为险要,易守难攻,而李白“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句同样也是在强调剑阁的险峻,虽然这两句都有夸张的成分,但郦道元《水经注》在前,李白《蜀道难》在后,李诗中的夸张是在前人基础的转化,是属于借(化)用前人典籍,也并非是原创性的夸张,因此李诗中的“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也是有着史料依据的。
《寄王屋山人孟大融》《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等也是如此。《寄王屋山人孟大融》是天宝十载之作[3](P903-904),“亲见安期公,食枣大如瓜”一句原文出自于《史记》,《史记·孝武本纪》载:“少君言于上曰:‘祠灶则致物……臣尝游海上,见安期生,食巨枣,大如瓜’”[4](P579-580)。李白在诗中夸张地指出,自己早年曾经见过安期公,看见他食巨枣像瓜一样的大,这是李白寄赠王屋山人孟大融的一句虚言,并不是真的,可以看作是夸张。李白化用《史记》中的这段记载,夸张地指出仙枣像瓜那样大,既突出了安期公的仙风道骨,道家神异,也表现出了自己对道家的向往。李白诗中“食枣大如瓜”一句虽然也是夸张,但此句最先源于《史记》,《史记》中的原句就已属于夸张,李白只是化用,并非李白的原创性夸张,故李诗中的这句夸张也就有了典籍基础。《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中的“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中有“四千仞”这样的数量词,从字面上看,“四千仞”是通过夸张放大数字来突出黄山的高耸,而王琦《李太白诗集注》中注道:“《黄山志》:江以南诸山最黄山,其高四千仞”[5](卷十六),安旗《李白全集编年笺注》中按:“黄山诸峰最高者,志称九百仞而矣。四千仞者,大抵自山麓平地而准拟之”[3](P1099-1100),又《(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十五载“黄山,府西北三十里,旧名黟山,唐改今名,山高三千七百余丈,盘互三百余里”[6](卷二十五),由上述引文可以看出,李诗“黄山四千仞”一句并非是单纯的夸张,而是有典籍记载的,是写实的,有着历史事实的,只是由于李白惯用像“千”“万”等数字,而人们早已经习惯,就很容易误以为出现上述词语的诗句就是夸张。
李诗中的夸张十分常见,而且这些夸张很多都是有现实依据的,绝大多数都是作者的亲眼所见,但是由于读者和作者之间还有一定的距离,读者并不能轻易地进入作者的世界,这就容易导致读者误把诗中作者亲眼所见的实景理解为夸张。如以下二诗: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北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望天门山》)
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杳如星河上,但觉云林幽。(《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
这二首都是李白写景佳作,其中景象均为其本人亲眼所见。《望天门山》是李白早年途径当涂、乘舟经过天门山时所作。长江流经天门山之后,不再是自西向东流向而是自西南折向东北流向,故曰“碧水东流至北回”,“孤帆一片日边来”一句如果单从字面上看确实是夸张,一片孤帆怎么可能从天上的太阳旁边驶过来呢?但是,如果细细研究诗歌的创作时间地点等因素,就不难看出诗人的行程路线,诗人早上乘舟自西向东前往金陵,而此时朝阳正位于诗人的东方,行进中又不断有船自东向西与诗人船只迎面,迎面而来的船只和朝阳一起从东方出现,于是也就有了“孤帆一片日边来”;此外,长江下游江面较为宽广,往来船只众多,宽广的江面倒映着朝阳与船只,更有一种“孤帆一片日边来”的感觉。《月夜江行寄崔员外宗之》中的“月随碧山转,水合青天流”也是如此。试想一下,月亮怎么能随着山转动呢?这是不符合客观事实的,碧山是静止的,而月亮是运动的,按理说应该是“月转”而“碧山静”,“月随碧山转”这明显的是夸张,但是,这句诗的的确确是有着现实基础的,是作者亲眼所见的。诗人乘着小船在江中行进,当他目光聚焦在月亮和碧山的时候,而以自己的船只为参照物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发现月亮是运动的,碧山是运动的,而唯一静止的是自己的小船,于是也就有了“月随碧山转”一说。又如: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
第一,有保底收购价格,相当于国家的最低收购价格。这个保底收购价格,在实际收储粮食时确定,采用当时的实际市场价格。
《秋浦歌十七首》其十五是李白于天宝十三载所作,其中的“白发三千丈”一句历来被认为是李诗中涉及夸张的佳句,而恰恰因为此句过于出彩,人们无一例外地都认为其是夸张,而无指实;事实上,此句是有现实基础,同时又有夸张成分的。所谓“白发三千丈”是指自己的白发在水中的倒影,诗人只是在原有的基础上加以放大。诗人客居秋浦,游经秋浦河之时,看到河面上倒映着自己鬓角间的苍苍白发,无限忧愁。此年李白54岁,李白一生只活了62岁,54岁的他已经快是晚年了,但是大战一触即发,唐帝国的统治摇摇欲坠;诗人报国无门,眼见着水面上倒映着自己的白发,愁绪不断,故曰“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又,据韩国诗人李瀷考证,所谓“白发三千丈”实指水车岭的积雪在水中的倒影,如“发照镜里”,因而会生出“白发三千丈”的感觉[7]。因此,此句也是有一定的现实依据的,并不是毫无根据的夸张。
李白赠别酬唱题材的诗中也有许多是有现实基础的夸张。如:
飘然欲相近,来迟杳若仙。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寻阳送弟昌峒鄱阳司马作》)
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江夏黄鹤楼,青山汉阳县。(《江夏寄汉阳辅录事》)
“人乘海上月,帆落湖中天”一句给人一种羽化登仙的感觉,诗人像乘船一样乘着海上刚刚升起的一弯残月,此句诗明显地起到了夸张的作用;而事实上,这句诗并不全是夸张,而是作者的亲眼所见,有着一定的现实基础。诗人作此诗之时,正于寻阳江上舟中,诗人在舟中远眺,残月刚刚升起。从诗人自身的角度看,月亮似乎是从江面上升起的,而刚刚升起的月亮和自己的船只正好保持一个高度,从远处看,船只和月亮重合,月亮将船只遮挡住,自己乘船也就像“乘月”一般。《江夏寄汉阳辅录事》也是如此。“江之永矣,不可方思”[8](22),早在先秦时期人们就曾用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河水之广,而李诗“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一句则是李白登高远望所见,有一定的现实基础,并非是单纯的夸张。诗人站在高处俯视身下的浩浩长江,则发现江水像一条狭窄的玉带一样静静地横卧在自己脚下,缓缓流动,不甚宽广,甚至可以很轻松地跃过,也就不再是“不可泳思”了,故曰:“谁道此水广,狭如一匹练”。
李白的乐府诗中也有这种有着现实基础的夸张诗句。《君子有所思行》中的“万井惊画出,九衢如弦直”一句也是作者登高望远亲眼所见,并非虚指。诗人在终南山上凭崖远眺,望见咸阳城里宫阙罗列,东西十四条大街、南北十一条大街纵横交错,将咸阳城划为若干方整井字,诗言“万井”正实景也[3](P515-516)。许多读者未能深入了解诗人创作时所处的环境、位置,误以为此句就是夸张。
李诗中的夸张还有一部分是现实中存在的、有事实依据的,诗人只是稍微地加以夸大或缩小,《蜀道难》中的“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即是。“四万八千岁”极言时间之久,强调蜀道自古以来就与中原隔绝,老死不相往来。据唐《六臣注文选•蜀都赋(卷第四)》中载“上到蚕丛积三万四千岁”[9](卷第四),可以看出李诗中的“四万八千岁”并不完全是凭空捏造的,李白本人向来十分豪放,“四万”和“三万”对于他来说,在一定程度上没有太大差别,同时也不能排除诗歌用韵的需要和李白本人记错了典籍的可能[10],除此之外,根据三星堆遗址考察研究表明,三星堆遗址距今约5000年~4000年[11],而这只是三星堆文明从消失到被发掘的这段时间,如果算上三星堆文明从起源到成熟再到最终消失的时间,恐怕会更久,远远超过了5000年~4000年这个时间节点,因此李诗中的“四万八千岁”也是有一定的现实基础的,诗人只是把现实存在的历史加以放大,延长了时间的跨度。又如“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如雪”一句,诗人把人生百年缩小为朝暮,早晨还是青壮年,晚上就已经到了暮年,满头银发,极言人生之短暂。但是,现实中却的确存在着这种“朝如青丝暮如雪”现象,只是时间顺序颠倒了过来,是“暮如青丝朝如雪”。临床医学案例表明“当人们因为过于劳神或者用脑过多、精神在短期内受到刺激、压力特别大的时候,临床上会见到头发发白现象”[12],于是就有晚上的时候头发还是黑的,第二天早上的时候就出现了白头发的现象。因此“朝如青丝暮如雪”也是有着现实基础的夸张。
李诗中还有一些句子,从表面上就是夸张,但是深入理解之后就会发现这些表面上的夸张实际上是有着事实基础的,甚至有些就是纯粹的写实。如: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将进酒》)
事实上,黄河之水确实是从天上来的。黄河源从西南下岀大昆仑东北隅(即今天的青海省青藏高原的巴颜喀拉山脉)[13](第八),黄河的水源主要来源于巴颜喀拉山上的融化的积雪和沿岸支流的补给以及降雨,而无论是哪些补给,最初的来源都是降水补给,也就是说,黄河的补给水源都是从“天上来”的。至于“会须一饮三百杯”中的“一饮三百杯”也不是毫无现实可能,唐时酒杯有大有小,小的酒杯类似于今天我们日常使用的小酒盅,容量较小;此外,唐代酿出来的酒还不是烧酒[14](卷二十五),唐代长安生产的成品酒大体形成米酒、果酒和配制酒三大类型[15],折算下来,唐时的酒酒精度较低,对于一些酒量大的人来说,三百杯也根本就不值一提。
《羽檄如流星》中的“千去不一回,投躯岂全生”亦是如此。表面上看,“千去不一回”是对战争惨烈的夸张描写,数千个士兵出征,却没有一个回来,实际上,当我们结合诗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和创作动机来看,诗人只是原原本本地记载了当时战争的惨烈,并无夸张放大。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载:“(天宝十载)夏四月,壬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讨南诏蛮,大败于泸南。时仲通将兵八万……南诏王阁罗凤遣使谢罪……仲通不许……与阁罗凤战军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16](6906—6907)
天宝十年(751年)唐王朝讨伐南诏,南诏斩唐军六万余,唐军基本上全军覆没,因而李诗中的“千去不一回”并没有夸张放大数字,是有着事实基础的。
李白虽好大言[17],但是李诗中还存在许多有着现实基础的夸张句子,甚至是写实的句子。正因为其好大言,在很多情况下人们可能就会误读其诗意,误以为其写实的语句或者说是有着现实基础的语句完全就是夸张、没有实指。但李白的“大言”却丝毫不影响我们对其诗歌的喜爱与赞美。恰恰正是这有着现实基础的“大言”以及人们对其诗歌夸张的误读凸显了李白的飘逸、李诗的魅力,而这种飘逸和难以指实也是李诗千百年来经久不衰的一个重要原因。
参考文献:
[1]郭沫若.李白与杜甫[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2.
[2]郦道元.水经注(卷二十)[M].清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
[3]安旗.李白全集编年笺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5.
[4]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2014.
[5]王琦.李太白诗集注(卷十六)[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6]沈葆桢,吴坤修.(光绪)重修安徽通志(卷二十五)[M].刻本,1878.
[7]袁晓薇.“无理之妙”和“大言欺人”———谈李白《秋浦歌》(其十五)的理解和评价[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20(4):71-73.
[8]程俊英,蒋见元.诗经注析[M].北京:中华书局,1991.
[9]李善.六臣注文选(卷第四)[M].四部丛刊景刻本.
[10]张敏.李白诗歌修辞艺术二题[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11]段渝.三星堆与巴蜀文化研究七十年[J].中华文化论坛,2003(3):11-30.
[12]毛圆圆.什么忧愁能“一夜白头”[N].健康时报,2016-08-12(6).
[13]山海经笺疏(第八)[M].刻本,阮氏琅环仙馆,1809.
[14]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二十五)[M].清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15]王赛时.唐代长安的酒品供应与饮酒氛围[J].中国史研究,1995(1):21-32.
[16]司马光.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M].北京:中华书局,1956.
[17]胥洪泉.论李白的大言[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32(1):173-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