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综述

2018-03-07 17:22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硕士论文东巴纳西

(丽江市东巴文化研究院,云南 丽江 674199)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纳西族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除四川、西藏有少量分布外,主要聚居在丽江玉龙县、古城区,以及永胜县、宁蒗县,迪庆州香格里拉县、维西县等地。当前丽江纳西族申遗成绩显著,截至2017年,丽江市已有的4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部是纳西族的项目,52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纳西族占33项,市级保护名录110项,其中纳西族占58项。笔者就中国知网上有关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成果分类梳理,弄清当前的研究成就,发现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纳西族的“非遗”研究提供参考。

一、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研究

(一)纳西族民间文学研究

纳西族民间文学中最璀璨的三颗明珠,创世史诗《创世纪》、英雄史诗《黑白战争》、叙事长诗《鲁般鲁饶》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创世纪》和《鲁般鲁饶》相继被评为云南省级“非遗”项目,《黑白战争》2013年列入了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录。杨杰宏的《东巴史诗的音乐程式刍析》《转换与交融:东巴史诗的多元叙事视角》两篇论文以纳西族的三部史诗为例,指出东巴史诗音乐的演唱和伴奏音乐里蕴含程式化特征,纳西族史诗文本在仪式场域里具有多元的叙事视角[1]。

《创世纪》对于研究纳西族的历史、语言、文字有重要的学术价值。第一,从文化的角度研究。马国伟的博士论文《纳西族神话史诗〈创世纪〉研究》运用神话象征理论综合考察《创世纪》文献和文化地理分布与传承形态,深入探讨《创世纪》蕴含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并对此神话史诗的现状和保护传承提出建议[2]。张绪焰的硕士论文《纳西族〈创世纪〉的文化解读》主要从宗教、哲学、民俗、历史、文化人类学等视角探寻纳西族历史文化变迁[3]。《浅谈纳西族史诗〈创世纪〉》《试论纳西族创世史诗的基本思想及其形成》《从〈创世纪〉看纳西族的原始宇宙观念》《纳西族创世史诗〈创世纪〉中的信仰崇拜探究》等文章探讨了史诗的产生和形成时代、纳西族先民的信仰以及文化观念等内容。第二,从文字学的角度研究。甘露《纳西东巴经〈创世纪〉中假借字研究》分析了该经典中假借字的实际使用情况。黄思贤的博士论文《纳西东巴文献用字研究—以〈崇搬图〉和〈古事记〉为例》从东巴文记录语言单位、记录语言方式、符号体态和字序、两部文献用字比较异同,《崇搬图》文献中的文字问题和整理翻译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现了原始文字发展的过程[4]。

戈阿干《〈黑白战争〉文化内涵探索》通过此史诗的内容和民俗考察,对史诗中黑与白的来历等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5]。陈烈《论纳西族英雄史诗〈黑白战争〉》《英雄史诗〈黑白战争〉主题思想的形成》讨论了《黑白战争》的历史真实性和文学性,主题思想形成过程,黑白观念和象征性[6]。张毅的硕士论文《纳西东巴经〈黑白战争〉字释及研究》从文献学、语言学与文字学的角度,较全面的整理和研究《黑白战争》读音和记词、东巴文字形和意义[7]。

和志武《论纳西象形文东巴经〈鲁般鲁绕〉》探讨了《鲁般鲁绕》史诗产生的年代,反映的主题和悲剧性艺术特点[8]。杨福泉《东巴经殉情长诗〈鲁般鲁饶〉刍论》《纳西族古典殉情文学中的灵界信仰》通过长诗《鲁般鲁饶》和民间殉情调《游悲》的综合研究,探索纳西族殉情者向往的“玉龙第三国”的文化内涵[9]。马丽云《劝诫与对话—纳西族东巴唱腔与东巴经〈鲁般鲁饶〉》指出东巴唱腔具有地域差异性,《鲁般鲁绕》主要在祭风仪式里吟唱,爱情长诗《鲁般鲁饶》是东巴唱腔《鲁般鲁饶》产生的基础,唱腔的歌词和长诗内容根据仪式节选[10]。

(二)纳西族传统音乐研究

白沙细乐又称“崩石细哩”,是至今仍流传于丽江纳西族民间的一部融歌、舞、器乐为一体的音乐组曲。2006 年白沙细乐被评为云南省第一批“非遗”项目,2011 年列入了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前人对白沙细乐的研究成果丰硕,以往对于白沙细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起源。洪江《〈白沙细乐〉研究综述》回顾了相关文献,对白沙细乐的称谓、源流、性质、音乐形态等研究成果作了分类梳理和综述[11]。董丽光《纳西族白沙细乐研究综述》以时间为纵线,梳理了白沙细乐发展的口碑记述和古迹传说期、发现期、沉默期、发展期、后商业发展期五个阶段。2011年白沙细乐申遗成功后,其旅游开发与传承成为后商业发展期研究的热点[12]。孙明跃、方伟伟《社会功能变迁中的“白沙细乐”》提出白沙细乐最初以民间歌舞的形式出现,后成为丽江木氏土司府的礼仪音乐、民间歌舞音乐、清代纳西族的丧礼音乐,改革开放后丽江的文化产品,其社会功能的变迁与纳西族社会发展相关[13]。

纳西族洞经音乐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级“非遗”项目。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民族音乐学系李海伦(Helen Rees)教授的博士论文《历史的回声:当代中国的纳西音乐》是外国学者专门研究丽江洞经音乐的专著,英文版2000年由牛津大学出版社出版,目前国内尚无中文版。何漾的硕士论文《〈历史的回声〉译著及其研究》以《回声》和丽江洞经音乐现状为研究对象,采访调查丽江洞经音乐会和艺人,洞经音乐会展演实录,对著作《回声》和作者身份、视角、研究方法、研究侧重点进行分析,对比解析古乐会近20年的变化,评述李海伦及其研究带来的影响[14]。《关于“丽江洞经音乐”的概念内涵探讨》《“纳西古乐”与纳西族传统民族音乐》《区域文化视野中的丽江洞经音乐》《从洞经音乐到“纳西古乐”——丽江洞经音乐的本土化与身份重构》《文化地理视野中的丽江洞经音乐》《丽江洞经音乐传承与变迁的调查与思考》等论文探讨了丽江洞经音乐的历史、起源、民间传说、功用、艺术特色、变迁、传承等问题。杨杰宏《丽江洞经音乐研究现状刍析》总结了丽江洞经音乐研究成果较突出的是历史、艺术本体和多元学科视野的研究三方面,现代丽江洞经音乐研究有三个特点:一是多学科视野的研究成为主流,二是研究范围涉及音乐文化生态和所折射的社会文化现象,三是研究主体由国内逐渐转向国际,田野调查成为主要研究手段[15]。

纳西族民歌谷气调和口弦调相继列入了云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但是这方面的研究成果尚少。和雪梅《浅谈纳西族民歌谷气的保护与传承》从谷气的基本内容、主要特征、重要价值、濒危状况和原因、存续建议几方面作了详细阐述[16]。木诚《舌尖上的乐器——纳西口弦》介绍了纳西口弦的构造、制作程序、发声原理、演奏艺术、演奏姿势、主要曲调,口弦的功能和传承现状[17]。柳进军《原始与现代的邂逅(三)——〈纳西一奇〉口弦三音素材之纳西族元素与现代作曲技法的融合》论述了纳西口弦三音素材在作曲家朱践耳创作构思音诗《纳西一奇》和创作过程中的重要作用[18]。

(三)纳西族传统舞蹈研究

热美蹉是纳西族民间最古老和原始的集体歌舞,歌与舞浑然一体,由于其原始性、古老性、民族性和独特的艺术性,2008年6月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17年5月云南民族出版社出版的《纳西族热美蹉研究集萃》是第一本最齐备的热美蹉论文集。目前学界的研究重点主要讨论热美蹉的来历来源、舞蹈艺术特性、歌舞形式、原始特征、保护传承等。曹一梅的硕士论文《纳西族“热美蹉”文化传承的教育人类学研究——基于丽江市古城区大东乡的调查》运用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集体记忆理论和需求层次理论,从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对热美蹉进行解读,了解传承现状,寻求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传承的思路[19]。

东巴舞是纳西族东巴教仪式舞蹈,被列入第一批云南省级“非遗”保护项目。胡迪雅的博士论文《少数民族濒危文化传承研究——以东巴舞蹈为个案》用教育人类学的视角和文化资本与文化再生产理论,以东巴舞文化传承机制和纳西族正规教育的发展变迁为线索,寻找文化濒危的原因和解决办法[20]。张杨的硕士论文《纳西东巴舞谱〈舞蹈的出处与来历〉研究》从文字学、语言学的角度阐述此舞谱所用的东巴文字和语言词汇的特点,从文化学的角度探讨舞蹈的起源和影响舞蹈发展的因素[21]。史明娜《东巴舞研究述评(1984-2015 年)》梳理了国内三十年来东巴舞的研究成果,归纳分类为东巴舞的起源、东巴舞谱、东巴舞文化属性、东巴舞的价值四个方面[22]。习建勋《当代国内外纳西族东巴舞研究述评》从人类学研究、文献学考释、传承方法探索等角度总结分析和评述当代国内外东巴舞研究现状[23]。

勒巴舞是流传于丽江玉龙县塔城乡及其附近乡镇的一种古老的纳西族民间鼓舞,主要以模仿动物动作形态和人类早期的生活形态为主要内容,2013年列入了云南省第三批“非遗”保护项目。勒巴舞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纳西族勒巴舞与藏族热巴舞的对比研究。如《本是同根生——纳西族“勒巴”与藏族“热巴”源考·流辩·今析》《纳西族“勒巴舞”与藏族“热巴舞”的区别及其它》《迪庆“热巴舞”的渊源及演变过程初考》《以“年代——区域假说”论滇西北勒巴舞的传播与进化》《纳西族民间乐舞“勒巴蹉”再探源》等论文。第二,勒巴舞的艺术特色。如《迪庆热巴舞的艺术特点》《论纳西族勒巴舞的艺术审美特征》《论纳西族勒巴舞的形态特点和社会功能》等。第三,勒巴舞的文化内涵。如《纳西族勒巴古舞考察》《纳西族勒巴舞的文化内涵及教育启示》《浅析纳西族勒巴舞动作形态的形成》等。第四,勒巴舞的现状与传承。《纳西勒巴舞的生存现状思考》《纳西勒巴舞与塔城的勒巴文化》《纳西族民间歌舞——勒巴舞的传承意义与方法》《试论纳西族勒巴舞在当代的传承和发展》等文章对勒巴舞的保护传承进行了思考。

(四)纳西族传统美术研究

东巴画是服务于纳西族东巴教仪式活动的各种绘画,主要包括木牌画、纸牌画、卷轴画、经文画四种类型,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当前东巴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东巴画的画法、造型、艺术特点、实用性、宗教性、叙事性、与东巴文字的关系、发展传承等。杨杰宏《东巴画的程式化特征研究》阐述了东巴画在画谱、技法、造型、仪式应用等四个方面具有程式化特征[24]。李建存的硕士论文《东巴宗教美术的人类学研究》阐述了东巴美术的类型、形式特征、信仰观念、神话传说、在东巴教仪式中的作用,重点讨论东巴美术的宗教特点和审美特征[25]。王艺蓉的硕士论文《通往神性之路的图像——云南地区纳西族东巴宗教绘画研究》运用图像学和阐释学知识分析东巴绘画的四大类型,从东巴绘画的色彩、形象、叙事性和根本性探讨东巴绘画的性质,重点阐述东巴绘画的叙事性与宗教性[26]。刘丽伟的硕士论文《纳西族东巴绘画的形式解读》从构图、色彩、线条三方面分析东巴绘画的形式要素,归纳其形式特点,旨在探索东巴绘画的形式语言[27]。王晓的硕士论文《广义文字视域下东巴画与东巴文字的关系研究》精选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里高频出现东巴木牌画画稿元素且与大祭风仪式相关的五本经书,用广义文字的研究方法,通过东巴木牌画与东巴文字的对比例析,讨论东巴文字的发展渐变[28]。吴双的硕士论文《纳西东巴绘画艺术的现状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通过探究东巴绘画艺术的表现形式,分析构图方式、线条用笔、色彩形式要素,总结东巴绘画的审美特点,对比分析传统与现代东巴画的表现形式,探索东巴画的发展传承问题[29]。刘海锐的硕士论文《利用地域资源优化丽江初中美术版画课程教学的研究——以东巴画为例》从美术课程改革和版画教学的优势出发,在初中美术课堂教学中运用东巴画与版画教学融合教学的方式,学生可以感受不同材料带来的艺术效果,培养他们对传统文化的热爱[30]。

面偶是东巴教仪式活动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东巴面偶2017年被列入了第四批云南省级“非遗”名录。学界对东巴面偶的研究主要讨论其美学特征和文化内涵。杨鸿荣《东巴面偶在纳西族东巴教仪式中应用现状的调查》通过多地田野调查,收集整理了许多东巴面偶艺术形象,重点调查东巴面偶在仪式活动的应用现状[31]。张志宏《试论多元文化在东巴教面偶中的体现》指出东巴教面偶在制作、使用过程、面偶造型、称呼、宗教仪式中都体现了多元的民族宗教文化内涵[32]。李文文的硕士论文《丽江纳西族东巴神兽木偶的悲情释意》首先从时间顺序追溯木偶的渊源和发展变化,然后从艺术与精神需求方面分析木偶的艺术审美态度问题,再从艺术表现手法分析神兽木偶的功能美和形式感美,最后讨论木偶文化的传承[33]。

(五)纳西族民俗研究

纳西族祭署习俗被评为第三批云南省级“非遗”项目。纵观纳西族祭署习俗的研究,将祭署内容融入纳西族生态文化的论文较多。张维维的硕士论文《纳西东巴古籍〈祭署·神鹏与署斗争的故事〉语言文字及其经书形制诸领域研究》以《全集》第6卷的《祭署·神鹏与署斗争的故事》为素材,从文献学、文字学和语言学的角度对此经典的东巴文字做了较全面的整理研究,并概括了经书的形制与书写方面的特点[34]。

纳西族祭天习俗2017年列入了第四批云南省级“非遗”项目。现有的文献资料主要从祭天的内容、祭天神树的象征意义、功能、特点、变迁、程式化特点、女性禁忌等方面研究纳西族祭天仪式。朱永强的硕士论文《丽江鲁甸新主村纳西族祭天仪式及其功能探究》以玉龙县鲁甸乡新主村恢复的祭天仪式为研究个案,探讨祭天仪式的文化内涵和社会功能[35]。和虎的硕士论文《传承与变迁——乐竹村纳西族祭天仪式研究》以古城区金安镇乐竹村恢复的祭天仪式作为个案,关注纳西族传统文化在村落的变迁传承,探讨民族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36]。

纳西族驯鹰习俗和纳西族传统婚俗2017年列入了第四批云南省级“非遗”保护名录。钟锦棠《云南纳西族的鹰放文化》通过采访放鹰人,介绍了纳西族的鹰放文化[37]。和金荣《纳西族鹰猎文化》讲述了纳西族捕鹰、熬鹰、叫远、放鹰等鹰猎内容[38]。笔者的论文《纳西族传统东巴婚俗现状研究》基于文献参考和田野调查,详细介绍了东巴婚俗的内容,分析其特点和价值,提出一系列保护和发展结合的对策[39]。

(六)纳西族传统节日研究

1986年开始每年农历二月初八正式成为官方认可的纳西族的传统节日三多节,当地政府安排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对三多节的研究可分为两类。一是对纳西族三多神信仰的研究。嘟玛切里佩措、杨志坚编著的《纳西三多神》从三多生平考、三多庙宇、三多与民俗、宗教、三多信仰内核,有关三多的史料遗存与研究的文章等方面进行了论述[40]。杨福泉《论纳西族的三多神信仰》提出三多神崇拜与纳西族的白石和玉龙雪山崇拜紧密相关,三多神信仰反映了历史上纳西族和藏族、白族的密切关系[41]。杨林军《纳西族三多神信仰的演变及其分布特征》指出三多神信仰经历了从自然崇拜到人文崇拜,三多神信仰的分布具有以丽江为中心、信仰主题随时代演变、区域内多民族共同信仰等特征,同时从旅游的角度对三多节进行研究[42]。李继红、王成《论丽江纳西族三多节的起源及历史演化》考察分析了三多节的历史演化过程,对少数民族节日文化的传承保护具有现实意义[43]。赵红梅《场域视野下的纳西族“三多节”再认识》从庆典实践的角度看待文化主体对节日庆典的文化记忆、态度与承袭,获得对三多节庆典的新认知[44]。

(七)纳西族传统医药研究

纳西族医药诊疗法2013年被评为云南省级“非遗”传统医药名录。2016年出版发行的纳西民族医药专著《玉龙本草》规范了368味中药的名称、别名、科属、植物形态、性味功能、入药部分、采集时间、配方、配制,并用拉丁文标注药名,具有较高的收藏价值、研究和临床实用价值。《纳西先民对药物起源的认识》《纳西医药研究现状》《纳西族的民族药发展》等论文总结了《纳西东巴古籍译注全集》里纳西先民对药物起源的认识、纳西族医药的起源、发展、演变。田安宁、杨钊《纳西族东巴医药学的初步整理研究》对收集到的13张原始东巴医药经文共26页做了初步翻译,整理研究[45]。程鹏飞的硕士论文《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社会功能的研究》以香格里拉市三坝乡为田野点,实地调查医药文化在当地的历史和传承、发展和现状,提出东巴医药文化有文字创生和记录、传承、凝聚、教化、调适五方面的社会功能[46]。

(八)纳西族传统技艺研究

1.东巴造纸

2006年香格里拉市纳西族东巴造纸技艺纳入了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前人对东巴造纸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几方面:一是东巴造纸技术。如《浅谈纳西族东巴造纸技术》《纳西族东巴造纸工艺研究综述》《纳西族的手工造纸》等论文。二是东巴纸市场化的研究。孙九霞、吴美玲《商品化视角下族群内部主体的文化认同研究——以云南丽江纳西族东巴纸为例》提出商品化既为东巴纸提供了发展空间和存续动力,又加速了东巴纸文化内涵的变迁,影响纳西族的文化认同[47]。涂静的硕士论文《纳西族东巴造纸产业开发的利益分享机制研究》提出从利益表达机制、利益分配机制、利益补偿机制和利益保障机制四个方面来构建纳西族东巴纸产业开发的利益分享机制[48]。三是东巴纸的对比研究。王亚杰的硕士论文《中国东巴纸与日本和纸对比探析》比较东巴纸与和纸的发展、特点、传承人、工艺、功用等方面的异同,传承保护措施和政策,深入了解日本和纸制作工艺和保护措施,对保护传承东巴造纸等传统造纸技艺有一定价值[49]。

2.纳西族乐器制作

速古笃制作技艺列入了第四批云南省级“非遗”名录。孙明跃《“白沙细乐”乐器考》对演奏白沙细乐的横笛、竖笛、芦管、筝、苏古杜、二簧和胡琴七种乐器的源流进行考辨,初步考证它们于何时、由何地传入云南。孙明跃《纳西族〈白沙细乐〉乐器》以丽江长水村演奏白沙细乐所用的九件乐器分类为吹管乐器、弹拨乐器、拉弦乐器,分别加以介绍[50]。袁丙昌、何青《丽江纳西古乐乐器[续]》介绍了演奏纳西古乐中的弹拨乐器三弦、筝、琵琶,打击乐器环鼓、板、摇铃、叮响、云锣、击子、碗锣、鼓[51]。此外还有《纳西“苏古杜”考辨》《论〈白沙细乐〉里的特色乐器波伯》《纳西族民间乐器“波拨”及其改革》《纳西族“波拨”源流及改革》《纳西族乐器窝硪浅识》等论文介绍了纳西族乐器。云南民族乐器介绍之纳西族民间乐器简要介绍了波伯、纳西琵琶、口弦。

3.纳西族民居营造技艺

纳西族民居营造技艺是云南省级第三批“非遗”保护项目。以纳西族民居为研究题材的硕士论文较多,笔者归纳为五个方面。第一,随着旅游业的发展,纳西族民居的演变与转型。如《从传统民居到旅游民居的转型研究——以丽江为例》《丽江纳西族民居的演变与更新研究》《旅游影响下丽江古城传统民居建筑空间消费研究》《纳西族建筑文化与旅游创意地产的耦合效应研究——以丽江束河古镇为例》《以丽江古城管理中心为例的纳西民居院落空间营造研究》等硕士论文。第二,纳西族民居建筑的艺术特色。如《丽江大研古镇纳西族民居环境艺术特色研究》《云南纳西族民居建筑装饰艺术与文化意蕴》《云南纳西族民居建筑装饰细部研究》《丽江纳西族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艺术探析》《丽江纳西族民居悬鱼装饰艺术研究》等硕士论文。第三,对地域性建筑研究,旨在探索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之路。如《地域建筑研究——纳西族传统民居的现代启示》《丽江当代建筑创作中的地域主义及其批判》《丽江当代地域性建筑创造研究》三篇硕士论文。第四,对纳西族乡土建筑的建造过程研究。如潘曦的博士论文《纳西族乡土建筑建造范式研究》,李雪松《一个乡土建筑的写作框架——以纳西民居为例》,解婧雅《纳西建筑木构架与土坯营造作法研究》。第五,从人居环境的视角对丽江古城的研究。如《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云南丽江古城》《丽江古城传统历史风景营造经验研究》两篇硕士论文。

4.纳西族传统服饰

纳西族传统服饰2009年列入了第二批云南省级“非遗”保护项目。对纳西族服饰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第一,羊皮披肩的实用功能与文化内涵研究。如《纳西族传统服饰——羊皮披肩初探》《背着的信仰——纳西族“七星披肩”的宗教解读》《解读纳西民族文化的密码——女性羊皮披肩》《透视纳西族七星披肩的形式内涵》《纳西族披肩的民俗文化与艺术特征》。第二,纳西族服饰图腾纹样的研究。李琳《纳西族服饰之图腾遗存审美》,王蔚岭的硕士论文《纳西族服饰纹样遗存初探》。第三,纳西族不同支系服饰比较研究。如《纳西女装所表征的区域文化》《纳西女装特征的区域文化解析》。第四,纳西族服饰的变迁与传承。如《也说纳西族服饰变迁》《对纳西服饰进行二次研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论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纳西族服饰为例》。第五,纳西族服饰的形成与内涵。如《纳西族妇女服饰》《纳西族妇女服饰文化内涵探析》《从民族服饰中看纳西族的审美趣味》。2017 年纳西族服饰地方标准发布,此项标准发布后,在对外宣传、民族服饰文化传播、影视制作、舞台表演等活动中,将力求真实地反映纳西族服饰的客观情况,同时也可以依据标准开发纳西族服饰系列产品,丰富纳西族服饰内涵。

(九)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研究

目前玉龙县白沙镇玉湖村、宝山乡悟母村、塔城乡署明村、古城区大东乡竹林村已被列入了云南省级民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陈东琳的硕士论文《保护优先原则的古村落旅游规划研究——以丽江玉湖村为例》从古村落的分布和特点入手,分析古村落具有的遗产价值,通过丽江玉湖村的调研,从旅游开发的经营管理、社区共建、旅游产品的开发类型、公共服务设施的空间布局模式等方面,提出基于保护优先原则下的玉湖村旅游规划的技术路线[52]。邹一婧、阮佳飞、刘欢《纳西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价值定量评估——以云南省丽江市署明村为例》《纳西族传统文化生态保护区民族旅游发展SWOT分析和对策研究——以云南省丽江市署明村为例》两篇论文科学评估署明村的“非遗”旅游价值,分析署明村发展民族旅游所具备的内在优势、劣势、面临的机会与威胁,提出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文化旅游发展对策[53]。

二、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特点和趋势

综上,纳西族非物质文化的研究成果以论文居多,专著很少,仅有《纳西族童谣》《纳西族热美蹉研究集萃》《东巴画教程》。2014年出版的《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收集了丽江市已公布的“国家、省、市、县”四级保护体系下的项目和传承人,其中一部分是纳西族的项目。

从研究对象看,以东巴文化的个案研究为主,将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体性研究的成果较少。《创世纪》、白沙细乐、洞经音乐、东巴舞、东巴画、东巴纸、纳西族民居营造技艺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而《东巴什罗传》、纳西族铜器制作技艺、丽江窨酒、纳西族“毕哩磋”、纳西族建筑彩绘等领域几乎没有得到关注。木基元《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若干问题的思考》,赵沛曦、张波、张涌《纳西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研究》《丽江“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发展的理论支点》,赵元孙《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实践的思考——以玉龙纳西族自治县为例》,何金权的硕士论文《丽江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研究》等少数论文分析丽江“非遗”保护现状,探讨“非遗”传承发展的思路。

从研究方法看,主要以定性研究和田野调查为主,较少采用定量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的可操作性和应用性较弱,在今后的研究中有待于从民族学、人类学、宗教学、舞蹈学、音乐学、经济学、建筑学、行政管理等多学科交叉性角度制定对策,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将纳西族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创造性地转化为产业资源,并关注村落群众自身的发展研究。

目前对纳西族“非遗”传承人的研究,笔者在知网上仅查到林崔宏《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及纳西族“东巴”的生境》一篇论文,希望学界未来多关注代表性传承人和“非遗”相关社区的研究。

猜你喜欢
硕士论文东巴纳西
云南省档案馆馆藏《东巴经》
英国女子与两只猫结婚10年:称猫比男人好
安纳西
安纳西
白地吴树湾村汝卡东巴经《内内抒》片段译释
Next-Generation Materials for Cutting Tools: Superhard Materials
国内战略性新兴产业博硕士论文计量分析
纳西鲁丁的微笑
探寻东巴源
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辨析类硕士论文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