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藩之乱”后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

2018-03-07 17:22
文山学院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吴三桂兵力清政府

(百色学院 图书馆,广西 百色 533000)

任何政权在初立之际,军队必不可少,且是唯一能保护新生政权之利器,“枪杆子中出政权”便是对这一观点的最好诠释。满清初入中原,同样会以强大的军事力量来巩固其统治地位。清初“三藩之乱”使得西南边疆边防空虚,社会动荡,饿殍遍野,民不聊生,给云南社会带来严重破坏,并使云南的军事防控体系土崩瓦解。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乱”后,为尽快使云南的社会秩序趋于稳定,加强云南的军事防御力量,首先对云南崩溃的军事防御体系进行了全面重建。经过查阅西南军事史的研究成果,有关清初云南军事防控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仅在马亚辉的博士论文《康雍乾三朝对云南社会的治理》[1]中有一段篇幅进行了初步的探讨。有鉴于此,笔者谨撰此文,拟对“三藩之乱”后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做进一步研究,并请学界名家多予批评赐教。

一、分扼门户: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思路

早在满清初入中原,尚未进入西南地区,就已经做好了统一全国的准备,其中也包括经略西南边疆的各种举措,而对云南军事力量的筹建为所有事务的重中之重。当时清政府“定云、贵兵经制”,由赵廷臣担任云贵总督,在云南和贵州两省互驻,其辖区的标兵分中、左、右、前四个营,中营单独设八名将领,其他三营总共设八名将领,派驻的兵丁总数合计4 000名;清朝还在云南设立巡抚,管辖标兵两营,将领八名,士兵1 500名。[2]可以说,这是史料中见到的有关清朝建立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最早记载。但是,现实与计划总是有着很大反差,由于吴三桂参与了征伐南明的战争,并屯留重兵于云南,清朝为笼络和抚绥吴三桂,不得不对吴三桂等降清官吏分封藩王,并命其防守西南,于是,清朝建立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前期规划不免沦为泡影,取而代之的是以吴三桂的军队作为云南的军事防控力量。

后来由于吴三桂的叛乱,康熙朝在云南的军事防控体系顷刻间土崩瓦解,为了重建云南的军事防控体系,康熙朝还在与吴三桂作战期间,云贵总督周有德就曾经奏请议,酌定云南督标三镇官兵营制。周有德云:“版图将复之处,一切进剿控制尤当急筹。”[3]也就是说,要尽快用军事力量控制云南的政治和社会局势,稳定西南边陲,关键在于尽早酌定云南的官兵营制,实施全滇布防,避免再发生动乱之事。周有德的提议主要有以下内容:先前云南和贵州只有四个营,兵力过少,战乱后应改为五个营,士兵人数增加到5 000名,而且马兵、步兵要各占一半。[3]清圣祖深知酌定营制对云南军事防控体系重建的重要性,不但可稳固西南政局,使社会尽快恢复正常秩序,还可防止中南半岛势力的入侵,看完奏折后,立即命周有德依议速行,不可耽搁。当时因为战乱尚未结束,此计划依然难以付诸实施,但却为战乱结束后重建云南的军事防控体系提供了前期构想与实施基础。

随着吴三桂的覆灭,清政府对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开始提上日程,当时的云南政治局势如下:第一,吴三桂虽然被灭,但其在云南经营多年,残余势力尚存,随时都有反扑的可能;第二,西南土司可谓是清朝版图内的独立王国,有着自己的军事力量,有些土司受到吴三桂拉笼,在战乱时甚至站在吴三桂一方,不时与政府进行抗衡;第三,云南战乱之后,田地荒芜,流民遍地,社会极不稳定,随时都有继续出现动乱的可能;第四,云南毗邻外域,历史以来与越南、缅甸多有战事发生。吴三桂之乱后,云南军事力量空虚,难免被邻国趁虚而入。为保证云南的边防安全与社会稳定,迅速及时地在云南布置军事防控体系就显得极为重要。

“三藩之乱”刚刚结束,清朝就在云南开始着手军事布防事宜,且在云南的军事兵力计划要远超最初周有德所提议的五个营5 000名士兵的数量,达到6 900名之多。为合理配置上述兵力,云南巡抚王继文认为,如果每一个营汛都要添设兵丁,则会使兵力分散,军事力量就显得较为薄弱,应该根据战略要地的轻重缓急来配置兵力,方为“积威控远”之法;云贵总督蔡毓荣也持有与王继文同样的观点,云:“滇隅要隘,环连数千里,非逼邻外国,即控驭蛮方,若以准增之兵零星均布,则势分力弱,非扼要制胜之策。”[4]蔡毓荣不但指出云南地理位置与军事战略的重要性,还提出了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思路,即云南东面是东川,西边是缅甸,北面有蒙古和吐番,南边是安南,四面都有军事威胁存在,而云南全省又是“百蛮错处”,如倮罗、僰民、夷苗等,可见在当时影响云南安全稳定的因素是很多的,所以蔡毓荣主张在云南布防军事力量时,要遵循“故无在非险要之地,无地不需控驭之兵”的原则,务使“无事分扼要害,有事犄角相援”[5]4-7。如提议在大理等战略要地布置重兵,遇有军事行动可以灵活调动而又节省兵力。蔡王二人站在云南乃至全国高度来配置兵力的思想最终得到了清圣祖的认可并开始付诸行动。

二、兵屯要地: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具体实施

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工作自然由时任云贵总督的蔡毓荣来负责。首先,改革云南和贵州的兵制。蔡毓荣疏言:“云贵督标向设四营兵四千名,但总督节制两省险要之地,况当恢复之初,苗蛮错处,非设重兵不足以资弹压。”[6]意思是4 000名士兵数量太少,不足以保证云贵两省的稳定。蔡毓荣提出各省督标俱设五营,清圣祖同意。

其次,清初的云南只设有两个巡查道,分别为迤东道与迤西道,因此,清政府主要对云南东西两个方向的战略要地设立了较为全面的军事防控体系,而云南南部方向依然实行以土司为藩篱的防控原则。

清政府在云南迤西方向作了如下军事防控。先前此一方向设有鹤丽、永顺、永北三镇①,其中鹤丽镇与西藏最为接近,扼守金沙江,控制着云南通往西藏的交通要道,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应继续设置,不可取消,此镇仍旧驻扎鹤庆;永顺镇驻地与缅甸相邻,属于军事要区,也应继续保留,此镇也仍旧驻扎在永昌;永顺镇所管辖的腾越协、顺云城守营等军事编制,也一起得以保留;楚雄乃通往云南迤西方向9所府地之咽喉,周边又有蒙化、景东、姚安等城市要地,而楚雄府又多有野贼劫掠生事,因而楚雄不但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还可保障此地的社会太平,于是蔡毓荣将永北镇改为楚姚蒙景镇,军队移驻楚雄,以便控制姚安、景东、蒙化,同时又把北胜协改为永北协,军队驻扎在北胜州,交由鹤丽镇管辖。洱海为云南西部的重要通道,需另外设立汛营,且设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总、把总六员,兵丁1 000名,交由楚姚蒙景镇管辖。[5]清政府在迤西方向的军事设置是比较合理的,确实遵循了把守扼要的原则来布置兵力,但此种布置并非尽善尽美,而是存在着一些缺陷,即忽视了大理的重要战略地位。众所周知,自唐至宋,南诏与大理之所以能建立政权并雄踞西南几百余年,原因之一便是大理城地理位置之重要。清政府设置云南迤西方向的军事防控体系时没有考虑到大理,不能不说非常遗憾。

云南迤东方向也是清政府着重布防的一个区域。先前此方向设有四个镇,其中开化镇管辖的区域山多林密,交通不便,而且与交趾相邻,必须设置重兵驻扎在开化,以防外敌入侵;临元澄江镇同样为战略要冲,且为多个民族聚集之地,常有劫路之徒危害社会治安,因此临元澄江镇应继续设置,驻扎临安,其所管辖之元江协、新嶍守备营也应一并保留;曲寻武沾镇以前驻扎于寻甸,因曲靖是云南通往贵州、湖北之门户,为保云南东部安全,该镇应移驻曲靖,但由于曲寻武沾镇扼守树撒、秧田、功山、矣吾、打乌等诸多隘口,无暇顾及武定,而武定也属于军事要地,因此另设参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把总六员,兵100名,驻扎武定,由曲寻武沾镇统一管辖;广罗镇先前驻扎在罗平,乃扼守广西、广南等地的门户,从罗平可以通往黔粤两省,而弥勒同样为当地民族聚集之地,事情较多,事务繁杂,蔡毓荣建议改设协守副将一员,守备一员,千、把总六员,兵1 200名,仍驻罗平,同时又可以控制广西;云南广南多有瘴疠,与广西的泗城、思恩等地相邻,皈朝、归顺、富州的土司叛服无常,且由皈朝可到到达架村,而后直通交趾,可见广南战略位置之重要,为保此处无虞,也应设游击一员,守备一员,千、把总六员,兵800名,驻扎广南,归由罗平协管辖。[5]相比之下,清朝政府在迤东方向设置的军事防控体系比迤西方向要合理得多。

吴三桂初被平灭之时,云南可谓兵少将寡,而康熙朝通过合理调配兵丁,在战略要地布防设镇,对云南迤东和迤西两个方向进行了军事防控体系的初步重建,虽然其中不免有所缺陷,但动作及时,见效很快,使得云南社会迅速趋于稳定,西南边疆的内外危险因素得以缓解,云南人民开始休养生息,经济慢慢恢复,政治、文化也有了进一步发展。

三、多头并举: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继续完善

清政府对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并非一劳永逸,一成不变,而是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蔡毓荣说:“边圉初复,非比腹地承平既久,可以轻议裁兵之时。”[5]不难看出,清政府对云南的军事防控有着一个清晰完善的认知体系,不但坚持用最少的兵力取得最好的防控效果,还明确表示西南边疆初步平定,不可轻议裁减兵力,以免乱态复萌。此外,康熙朝对云南全省营制进行了比较合理的设置,严格遵守“把守扼要,全滇布防”的原则,应当安插军队之处,必定配备官兵,而能减兵之处,亦决不浪费军粮,妄置无益之兵,可以说其在云南的防控体系科学而合理,既保障了西南边防的安全稳定,又考虑到了当时的社会情形,对西南边疆的社会稳定也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清初云南防控体系的设置属于平灭“三藩之乱”后的应急之需,虽然其体系比较科学合理,但随着形势发展,仍然有诸多改进的地方,为充分利用有限兵力以达到最大的防控效果,清政府后来又逐渐对云南的防控体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完善。

范承勋继任云贵总督后,鉴于迤西方向永北的重要军事位置,认为永北协的兵力较为单薄,于是又改永北协为永北镇,设总兵一员,中、左、右三营游击三员,原有守备一员改为中营中军守备,千、把总六员俱改隶中军,再增设左、右两营中军守备二员、千把总六员、兵1 400名,每营分辖800名,仍照马一步九、战守各半之额设置,并铸给永北镇总兵关防一颗、中军游击关防一颗。[7]此次设置,使得迤西方向的军事力量有所增强,边防更加稳固。又由于云南东部与贵州、两广紧邻,位置自然十分重要,虽然设有广罗协和广南营,但此处山林遍布、民人强悍,范承勋认为兵力远远不足,于是奏请将驻省官兵2 000人移驻罗平,原广罗协将领带与官兵则移驻广西府,与广南互为犄角之势,遇有事情,可互相支援,然后又移左协官兵2 000人驻守寻甸,加强对川、黔、滇三省交界地区的防守和控制。[8]这样一来,云南迤东方向防控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清政府对云南作了以上的军事布置之后,开始裁撤明朝遗留的卫所。明朝卫所是中国古代兵农合一的耕战思想的延续,清政府认为在现有的军事布防之下,卫所的作用已经不大,可以裁撤,不必再浪费官飨。时任布政使的李世昌、按察使将寅会说:“卫所军既无防守之责,又无调遣之例,似不必更设官以糜俸食。”[9]云贵总督范承勋经过调查,认为李、将二人所言正确,经过请示清圣祖,先后裁撤了曲靖、中屯、彝、大理、永昌、腾冲、澜沧、景东、杨林、木密、马龙、新安、姚安等地的卫所,以节省云南军费。

招抚吴三桂降兵以充实军力。清军刚进入云南时,面对全国复杂的政治局势,为稳定云南,采取了更加温和的招抚方式:“令投诚官兵俱安插于有粮地方,照官兵员名支给。”[10]意思是不但不杀掉这些投降的官兵,还分给口粮,让他们继续在清朝军队服役。这种处理降兵的思想在平定“三藩之乱”后也有所体现。吴三桂被灭后,大量的降兵和逃兵成为危害云南社会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政府对那些已经捉住的降兵,最初是陆续发送至京城,约有两万七千余名,这些兵丁要么在发送途中逃跑,要么在发送之前躲藏起来,要么“改易姓名,窜入兵籍,各标所在有之”[11],这让清政府十分头疼。众所周知,云南山高林密,极难捉拿,这些降兵一旦逃跑,几乎没有捉到的可能性,面对这种情况,范承勋奏请停止捉拿逃跑的降兵,改为招抚,即凡是前来投降的兵丁,根据自己的选择,愿意继续当兵的,允许其继续留在清朝军队服役,愿意从事农业生产的,则令其开垦云南荒废的田地,发交地方管理,编入保甲。清政府此举可谓是一箭双雕,一则可收拢降兵的人心,缓解云南缺兵少将的危机;二则有利于云南社会的稳定,同时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不但可以消除诸多动乱和社会隐患,还可充实云南的军事力量,既省去了捉拿降兵的劳师动众,又能为国家增添劳力与兵力,可谓高明至极。

四、结语

清初云南的军事防控体系主要是在“三藩之乱”后得以重建的,是基于应急之需,是为了巩固西南边防,维护云南社会稳定,防止吴三桂残余势力而实施的,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清政府站在云南全局的高度来合理地配置全省军力,用有限的兵力达到最好的防控效果,后来又根据云南的具体社会与战略情况,对防控体系进行了进一步的调整和完善,是符合当时云南的社会与边防需要的。清政府在云南防控体系的重建过程中,能够遵循节省军力,节省军粮的原则,并裁撤了明朝遗留的许多卫所,采用明智的方式招抚吴三桂的降兵,这一系列举措加强了云南的军事力量,促进了经济的发展,稳固了西南边防,还使得云南的防控体系在重建后得以进一步加强,不得不说,清初云南军事防控体系的重建使得云南更加牢固地统一于中国版图。

注释:

① “镇”为清朝的军事编制单位,不是现在的行政区划,因此“楚姚蒙景镇”等类似名称并非是一个地名,而是镇守楚雄、姚安、蒙化、景东四地的军事单位的总称。史学界对此多有误解。

猜你喜欢
吴三桂兵力清政府
多尔衮巧降吴三桂
搁浅的富国梦——甲午战后清政府主导的第二轮开矿高潮(1895—1899)
晚清政府的海权意识与海军实践
清初吴三桂控制下的云南社会
吃货康熙定三藩
中央红军长征初期兵力损失考
浅析晚清政府灭亡的军事经济原因
清政府在西藏用兵驻军及其历史作用
官渡之战中曹军兵力考
百团大战参战兵力究竟有多少?——与袁旭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