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构建价值

2018-03-07 20:12李青璇
文化学刊 2018年3期
关键词:命运共同体总书记

李青璇

(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中心,吉林 长春 130024)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呼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1]这不仅是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更是全世界人民对前途命运的抉择。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是立足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与最广泛、最现实的社会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更是凝结了具有深厚底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力量,其国际治理理念与特色的话语体系越来越趋于成熟、越来越被世界人民所赞赏,彰显出了中国气质与中国担当。

一、以中国特色话语向世界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中华文明在激荡的社会历史变迁中仍然葆有生机的关键在于传承,对超越时空与地域限制的政治理念、伦理价值、自然观念的传承,使中华文明在时代浪潮中不断赋予新的价值。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正是中国共产党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中国先进文化最有力的表达。习总书记在诸多场合、诸多时空,针对不同的人群以中国的特色话语向世人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中华文明价值理念在国际政治舞台上最直接的表达,更是中华文明彰显自信的力证。

从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来看,习总书记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欢迎晚宴”“庆祝香港回归祖国20周年大会”“共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等主题会议中强调,香港、澳门、台湾的命运从来同祖国的命运相连,民族的强盛或是弱乱都与同胞的命运息息相关。这种血脉相连、荣辱相通、命运相系的共同体搭建起热爱祖国、拥护祖国统一、共建富强之国的纽带,唤起各地区、各民族人民的爱国情谊。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纪念孔子诞辰2 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新年贺词”等讲话中,习总书记用大量的史料鉴证中华民族是崇尚和平的民族,战争只能带来苦难和历代人心中难以挥去的阴影。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加深了人民对民族的认同感,以及对来之不易安稳的社会环境的珍惜。在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下,全国各族人民更应团结一心、提升治国修身能力、抵制内部分裂的社会行为,中国特色的话语拉近了中华民族心灵之间的距离。

从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来看,习总书记积极推进“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外交方针的落实。在多边外交中,中国尊重各国的道路选择及其民族的宗教风俗习惯等,也始终以包容开放、诚信守义、互惠互荣的行事风格促进国际间的合作,构建和睦安稳的地球村“朋友圈”。在“博鳌亚洲论坛”“金砖国家峰会”“‘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会议”“日内瓦会议”等多项国际组织会议的演讲中,以及在“墨西哥参议院”“巴西国会”“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韩国国立首尔大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演讲中,习总书记多次表明“世界好,中国才能好;中国好,世界才能更好”[2]的中国态度与中国担当。在构建区域命运共同体中,中国共产党注重挖掘国家间的历史渊源与文化渊源,注重培育人民之间的民族情谊,通过中外交往的暖心小案例和取得成效的大数据拉近与世界人民的距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缤纷的大舞台,这给中国经济的发展带来更多的机遇与惊喜,同时,中国也诚邀各国搭上中国快速发展的列车,以拉动世界经济的复苏、缩小南北发展的差距、加快世界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脚步。

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来看,习总书记在“世界互联网大会”“全球妇女峰会”“气候变化巴黎大会”等探讨全球性问题的会议上,倡导构建团结、协作、开放、包容、安全稳定、发展繁荣的共同家园。人类命运共同体所关注的恐怖主义问题、气候问题、网络安全问题、重大传染性疾病问题等已然不是一个国家或某个地区可以独善其身的问题,是需要地球村上每一名成员团结一心、迎难而上、互帮互助、共同解决的危机。这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充满挑战的时代,在这些不确定和不稳定的因素面前,各国之间应加强对话与协商,摒弃“丛林法则”和强权政治理念,共同应对挑战。任何国家都不能退回到自我封闭的孤岛,我们需要肩负起维护共同家园的使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正如习总书记所说:“世界命运握在各国人民手里,人类前途系于各国人民的抉择。”[3]各国应携起手来,顺应时代前进的潮流、谱写合作共赢的新篇章、促进世界和平稳定的发展、共创亚洲及世界美好的未来。

二、以统筹国内及国际两个大局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人民的梦想同世界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和平的国际环境和稳定的国际秩序。必须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4]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立足于国内及国际两大视域,以全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理念为逻辑起点,从构建伙伴关系、搭建安全格局、带动经济发展、促进文明交流、加大生态建设等维度中展开,积极践行全人类谋求和平发展、崇尚公平正义、追求民主自由的价值理念,扎实推进构建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新局面。

在构建伙伴关系方面,习总书记强调“要建立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互相尊重是前提,中国尊重世界各国的价值选择和道路选择,但中国的发展理念与维护正当权益的行为同样值得尊重,正所谓“履不必同,期于适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5],只要是有利于人民生产与生活的发展都值得被提倡。平等协商是手段,不同国家间的交流合作存在着发展水平不相称、利益获得不对等的因素,但要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不能以大国优势或霸权政治欺压处于弱势的国家,而更多的是以朋友的身份、伙伴的关系交流情感,以对话协商的方式化解争端,最终实现双赢、多赢、共赢的新局面。

在安全方面,习总书记强调“要营造公道正义、共建共享的安全格局”。安全是国家和地区政治安稳、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保障,更是维稳人心、促进生产生活良性发展的关键所在。中东局势的动荡、极端恐怖分子活动的升级、美国枪击事件的频发等,带来的是人们内心的恐惧与不安,激发了人们对和平与安全的强烈渴望,这种渴望更是不分种族与肤色的。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6]我们同住地球村,地区的战乱或是恐怖主义的发生必将波及其他地区的安稳,各国应协同部署安全战略,坚决拥护和平,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的新路。

在经济方面,习总书记强调“要谋求开放创新、包容互惠的发展前景”。经济全球化带来经济大发展大繁荣、技术大变革大飞跃的同时,也带来了发展失衡、公平赤字等问题,国际金融危机甚至引发世界范围内经济的萧条,南北经济发展的差距犹在。经济问题不仅是能否解决吃饱穿暖的问题,更是保障未来生存质量的关键。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挑战,中国正积极地打造国际合作的新平台,“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惠普、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7]“众人拾柴火焰高”,世界经济的向前发展需要各国人民的共同努力,而“大家一起发展才是真发展,可持续发展才是好发展”[8],在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应携手加大技术创新、互通有无、互利共赢。

在文明方面,习总书记强调“要促进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世界文明具有多样性,不同的文明彰显着不同民族的智慧与品格,不同的民族文化之间没有高低之别、优劣之分,正是多样性的文明发展样式构成了灿烂多彩的世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倡导尊重各民族的文化传统、语言文字、风俗习惯,以文明的对话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以互鉴欣赏的态度打破隔阂,在平等对话中实现文明的共存。

在生态方面,习总书记强调“要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自然界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资本,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的明天,各国应秉承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切实用行动实现与自然界的和谐共处,营造更加美丽的世界。

三、构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价值意蕴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化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拓宽了五大发展理念的理论视野、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建设。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在政治上倡导构建互相尊重为前提、平等协商为手段、维护国际公平正义为目的的政治外交,倡导构想国与国交往的新路是中国政治理念在维护国际秩序、承担使命的价值判断;在经济上积极打开国门实施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姿态面对世界经济的挑战,通过“一带一路”战略带动多边贸易的新发展,为世界经济的复苏增添动能,为全球伙伴关系的构建搭建交流平台;在文化上主张和而不同的文明观,以文明的交流、思想的碰撞激发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发展,使中华传统文化中“和合”思想在世界舞台上绽放;在社会上积极营造普遍安全的国际环境,国际间的合作对抵制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的威胁至关重要,这不仅是对国内政治经济平稳发展的保障,更是对全世界人民满足生存需要心理的保证;在生态上宣扬构建清洁美丽的世界,这与中国加大环境保护力度、追寻蓝天绿水的期盼相一致,更体现了保护家园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扎实推进人类社会各领域的协调性、综合性发展,这不仅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念相契合,更与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时代潮流相契合,不仅体现家国情怀与胸怀天下的气魄,更准确地将祖国人民的夙愿与世界人民的愿景相结合,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更富有时代的张力与感召力。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现实途径,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支撑,是中国共产党扛起人类进步事业旗帜的伟大担当。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无论是“仁义”理念还是“和合”文化,无论是“民本”思想还是“天下”胸怀,都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时代价值。作为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理论来源,它增强了中华民族对文化根基的认同感,也奠定了民族自信的情感基石。全体中国人凝心聚力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以公正包容之心面对差异、以谋求共同利益之义促进世界的发展是践行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表现,追求政治的维稳、经济的促增长、文明的复兴、人民生活的幸福美好,更是践行中国梦的有效路径。国家的兴盛和百姓的安康是中国共产党人牢记的初心与使命,各国人民的前途命运与梦想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切实关注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搭建起世界人民为美好事业共同奋斗的桥梁。

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助于促进国际新秩序的建立,引领人类文明新形态。正如习总书记所提及,中国人民的梦想与各国人民的梦想息息相通,实现梦想需要营建和平、安定、有序的国际环境与国际秩序,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可能的空间。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提倡在国与国的交往中摒弃“零和博弈”和“冷战思维”,拒绝“弱肉强食”价值理念的侵蚀,进而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交往道路;倡导各国遵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尊重国家间的差异,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担当起负责人大国的使命,进而构建起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寻求构建公平合理、互惠互利、共享共赢的世界秩序,将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价值理念传播到世界的每一个角落。习近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以其敏锐的政治视角、独特的文化感召力、兼济天下的情怀,践行着中国价值与中国理念,焕发出无限的生机与活力。

[1][3][4][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N].人民日报,2017-10-28(001).

[2]习近平.共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7-01-19(002).

[5]习近平.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在伦敦金融城市长晚宴上的演讲[N].人民日报,2015-10-23(002).

[6][8]习近平.共同创造亚洲和世界的美好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3年年会上的主旨演讲[N].人民日报,2013-04-07(001).

猜你喜欢
命运共同体总书记
带着“民政题”与总书记面对面
《觉醒》与《大地》中的共同体观照
爱的共同体
命运的更迭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中华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命运秀
习总书记“下团组”
总书记的话儿记心上
关于雄安新区,总书记最关注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