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嵩 黄 春
(吉林动画学院电影学院,吉林长春 130000)
近年来,中国电影产业发展迅猛,电影产量和票房收入逐年递增,同时,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网络大电影、网剧和各种自媒体内容的兴起。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应用型高素质影视人才的需求缺口逐渐显现,既有丰富专业知识又具备过硬动手能力的影视从业者成为行业内稀缺的人才资源。这种现状迫使国内高校的影视相关学科必须提高认识,站在新的高度,对影视人才培养的定位和模式进行反思,谋求应用型人才培养方式的根本转变,以适应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基于这种现状,国内众多高校的影视专业开始从实践教学模式的变革入手,探索应用型影视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并提出了“学产对接”、“项目主导”、“校企合作”等一系列概念,积极推行适应行业和本校发展要求的影视学科实践教学模式,引导、鼓励学生“学中做,做中学”。
摆在大多数应用型高校影视专业面前的首要难题,是“双师型”教师队伍规模小且引进困难。影视学科的教学对教师的实践能力要求较高,最为理想的师资引进目标是既有学历,又有丰富行业经验和创作能力的人才。然而高端影视人才属于高收入群体,出于收入和个人发展考虑,普遍不愿长期留在学校任教;即便部分高端人才愿以外聘教师或客座教授身份进行授课或讲座,但通常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教学和实践辅导中。除上述人群外,行业中也有着大批具备丰富创作经验的“非科班”出身的从业者,他们中的很多因年龄等原因退出了影视创作第一线,愿意进入高校任教,然而理论知识的缺乏或陈旧成为了教学的瓶颈,导致他们难以进行规范化的知识讲授及承担系统的教学任务,造成学生的实训与所接受的课堂教学内容相脱节。这种现状导致我国地方院校影视专业的师资构成以理论型教师为主,其中不乏应届硕士、博士毕业生,这类教师理论知识扎实且学术素养良好,但行业经验的缺失使其难以独立指导学生进行规范的产业化实践。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第一,提升现有教师的业务水平,为理论型教师提供培训机会,并定期聘请行业专家与之座谈交流,使之充分了解行业前沿动向。同时鼓励理论型教师参与一线创作,提高实践能力,积累创作经验,并反哺于教学,完成向“双师型”教师的转型;第二,探索新的授课模式,建立基础型教师与实践型教师的合作授课机制,由不同教师分阶段完成同一个教学任务,以克服基础型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和实践型教师理论知识缺失的短板,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与提高;第三,为高端人才制定优惠政策,吸引行业内人士参与高校教学工作,全面优化师资队伍配比。
影视创作在制作进度、作品质量、产品收益等方面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而高校的教学工作有着严格的秩序,从课程进度的安排到成绩的考核评定都要遵循一整套既有的规定。很多高校的学时折算与成绩评估机制尚不成熟,导致学生的实践无法与课程或整体教学进度相融合,一旦参与学产对接项目,就会影响课堂出勤甚至是成绩与学分的评定。对指导实践的教师而言,以科研成果主导而非项目、作品主导的常规评价考核制度和不完善的工作量核算机制不利于调动其积极性,使教师在对如何分配教学时间和教学精力等问题上产生困惑。
为解决这种矛盾,高校应制定完整的学产对接实践教学方案和教师考核制度。第一,完善课程与产业实践的学时学分互认机制,将学生的实践与本学期某门课程或教学环节相结合,按工作的时间、性质和成果进行学时学分置换。第二,对实践过程和成员分工进行严格监控,对实践成果进行专业的评估论证,确保成绩评定的客观公正;第三,推行合理的实践型教师工作量核算方法,按教师指导实践的工作时间、工作强度和成果价值等进行工作量的核算,以此补充以往单一的课堂教学学时核算方法;第四,建立多元化教师考核机制,在评估实践型教师水平、能力时,不再将科研成果作为唯一评定标准,将产业实践能力及项目成果纳入考核范围,鼓励教师更好地完成实践教学工作。
很多高校影视专业的学产融合改革进展缓慢,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没有明确的、可持续的产业项目做支撑。一些高校虽与校外企业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但很多实训项目重复性过强,创新性不足,“产”的成分远大于“学”,对学生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的提升帮助不大。另外,项目的数量与质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在地的经济环境和影视产业发展状况——近年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影视类本科院校和高职院校蓬勃发展,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同类院校则不温不火——这与项目、资金、人才的外流不无关系。这种情况下,应用型高校(特别是经济与影视产业欠发达地区高校)如何为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影视实训项目成为亟待思考的问题。
对此,笔者提出以下对策:第一,成立工作室,以市场为导向,引导学生创作符合行业标准的原创影视作品。同时鼓励并扶持由学生团队主导的项目,积极利用学校资源和社会资源为其提供出口。在创作过程中,教师给予有力引导,把控项目的可行性、教学价值和市场价值;第二,积极寻求校外合作——高校利用其人才优势面向社会承接成熟的产业项目,为企业或机构定向提供由师生创作的影视产品。
标准化影视制作对硬件的要求很高,不仅需要整套的专业级器材,还依赖标准化录音棚、摄影棚、剪辑机房等设施,且随着技术的革新,器材的换代周期越来越短,这对任何机构而言都是一笔巨大的开销。在我国,拥有全套的、先进的产业级影视器材的高校为数不多,大部分地方高校影视专业的硬件配套仍只能满足课堂教学和学生习作所需,远无法达到制作院线电影或标准化电视节目的制作要求,导致产业化实践无法顺利开展,学生难以真正接触到业界的先进技术和整套工艺流程。
为保证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高校应投入大量专项资金用于采购整套的、符合产业级技术标准的影视器材并建设配套的设施。对于资金紧张的民办院校,则需吸引社会资本注入,或与有条件的企业、机构进行深度合作,以建立校内制作基地等方式为学生提供必要设备与设施。同时,应完善设备管理制度,明确器材保管、使用与维护的责任划分,并由相关部门掌握各专业教学与实训的进度,确保设备设施的有序使用,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以上笔者所述问题虽不乏片面之处,但它们确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高校影视专业实践教学的顺利进行。出于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的考量,作为影视教育者的我们必须直面发展中的难处,结合自身条件,不遗余力地探索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之道,更好地为行业输送影视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1]刘海波.以培养电影工匠为目标 推动影视教育的供给侧改革[J].当代电影,2017(02):8-12.
[2]陆花. 北京电影学院实践教学特色研究[D].北京电影学院,2017.
[3]孟丽娜.应用型高校影视专业“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策略[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11):1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