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保护视角下广西南丹白裤瑶服饰文化及其传承

2018-03-07 14:53韦利秀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服饰服饰文化瑶族

蓝 颖,韦利秀

(玉林师范学院,广西 玉林 537000)

白裤瑶是瑶族大家庭中的一个特殊分支,在广西主要聚居在南丹县的里湖、八圩乡一带,总人口不足3万人。由于居住地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受外来文化影响较少,他们在衣食住行上皆保有山地民族的传统,白裤瑶服饰是其族群传统性的典型体现,以其浓郁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标识性,彰显着白裤瑶民族的地域特征和历史人文气息。由于对外交流的扩大以及信息工具的冲击,白裤瑶民族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受到了很大波及,民族服饰独有的文化韵味及制作技艺也日渐式微。因此,在非遗保护视角下,对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传统特性及文化内涵进行探析,挖掘白裤瑶服饰文化的历史意蕴,在过去、现在的关系中审视白裤瑶服饰文化在未来的发展,才能使白裤瑶服饰文化得以保留和传承。

一、从非遗保护视角看白裤瑶服饰文化的历史意蕴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近年来文化领域比较热门的一个学术概念。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会议上正式通过 《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后,“非遗”这个概念成为各国关注的焦点。我国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之一,也在法律上为其作了界定。《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第二条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1]。瑶族服饰在2006年被定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具代表性的白裤瑶服饰也以其内蕴的起源传说、审美情趣、文化理念引起了多方关注。

(一)白裤瑶服饰的民间传说描绘了白裤瑶文化起源与发展的最初形态

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中曾说,有关服装产生的传说,大约可追溯到黄帝时期。白裤瑶服饰文化的起源自是无此久远,又是一个只拥有自己的语言却没有形成文字的族群,但它有许多歌谣、民间传说留世,从中也可以捕捉到有关白裤瑶文化的最初形态。

管窥白裤瑶民间传说,不难发现其先祖最初都是以树皮和芭蕉叶为衣。这种衣服当然不保暖,又易烂,大概与当时的生产力水平有关。后来,发生了一次偶然事件,服饰才正式诞生。只不过关于这种服饰的诞生说法各一。陆朝金认为,白裤瑶服饰的产生与棉花的出现有关。据说,在一次送葬仪式上,一对穿着衣服出现的姐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在众人的围观之下,姐弟俩承认捡到了棉花种子并学会了种植、织布、靛染、制作成衣,以此为起点,白裤瑶先民开启了用布遮身暖体的时代[2]。而瑶族创世纪传说《谢古婆与格怀》则认为,是谢古婆教会了人们种棉、纺纱织布,这在谢明学的《中国白裤瑶风情录》中亦有记载。谢古婆赠棉籽、教人种棉这个传说版本流传得比较广,陶立璠、李耀宗编著的《中国少数民族神话传说选》中亦有收录。这些传说不仅记载了白裤瑶服饰文化的最初形态、发展过程以及白裤瑶人民艰苦求生的历史,也使白裤瑶服饰自出现的那天起,就带有原始与神秘的特性,虽然因缺乏文字史料难以考证它的真正来源,但这并不影响我们对白裤瑶服饰及其文化底蕴的探索。

(二)白裤瑶服饰图案纹饰反映了瑶族人民对自然、祖先的崇拜

白裤瑶民族服饰因保留了最原始的形态而有着“人类文明的活化石”之称,其图案、纹饰蕴含着人们的信仰、历史印迹以及对生活的理解,体现着对自然、祖先的崇拜。其中,鸡、鸟、蜘蛛是最常出现的纹样。

在陆朝金讲述的故事里,就提到了鸡。故事称姐弟俩带人去自己家,看自己种植棉花、在鸡笼里织布等过程,直接展示了白裤瑶服饰文化与鸡的密切关系。白裤瑶族男子的裤子像公鸡尾巴,儿童帽、腰带、绑腿等处绣有“鸡仔花”纹样;在白裤瑶人的结婚习俗里,有“鸡叫头遍新娘换装,鸡叫三遍与新郎交换聘礼,鸡进笼休息新娘过门”等表述。白裤瑶人对鸟的崇敬据说也与种子有关。相传在很久以前,食物并不是非常丰富,靠采食野果充饥的白裤瑶人经常会拉肚子。后来,谢古婆告诉人们,她在洪水泛滥前把包谷和稻谷种子藏在高处的岩洞里。洪水退去后,鸟帮助人们取得种子,开始了新一季的播种。所以人们非常感谢鸟,把鸟类当做朋友并描绘在服饰上。在白裤瑶服饰图案中,还有一种“米”字形图案,据说与蜘蛛有关。相传以前白裤瑶人被朝廷派兵围剿,仓皇之中跑到悬崖之上,无路可逃之际误入一个山洞,突然有许多蜘蛛把洞口织满了网,这才瞒过了追兵。此后,白裤瑶人就在服饰上绣“米”字形的蜘蛛网,中间还有一只蜘蛛坐镇,意在铭记蜘蛛的救命之恩。

不难看出,鸡、鸟、蜘蛛等图案的出现,都与白裤瑶人的生存有关,反映了人们对自然之物活命之恩的感激。而服饰图案中瑶王印和五指印的出现,则与社会、人文印迹相关。相传瑶族祖先黎天保率众与土司发生战争,被土司设局夺走印章,瑶王英勇作战、壮烈牺牲。为了纪念瑶王,人们便在衣服上描绣瑶王印章。五指印是指白裤瑶男子裤口前方用红色、橘色彩线描绣的垂直线条,五条长短不一,犹如张开的五指。据说,当年白裤瑶祖先为了捍卫自己族群的利益而与土司开战,最终不敌对手身受重伤,手拄膝盖、勉力支撑之时留下五指血痕。广西南丹里湖生态博物馆解说员陆朝明认为,服饰上的瑶王印和五指印显示白裤瑶人对祖先非同寻常的情感,表达了白裤瑶族人对祖先的缅怀与敬意,充分体现了白裤瑶人对祖先的崇拜和敬仰。

(三)白裤瑶服饰图案及工艺反映了社会经济形态的变迁

关于南丹白裤瑶的产生,目前学界说法不一。通行的一种说法是从中原地区迁徙而来,历经多个朝代、辗转多个地方,最后定居南丹。这种迁徙行为本身,就体现着白裤瑶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自然抗争、与社会抗争。从服饰起源及鸡成为服饰图案的传说中可以发现,白裤瑶服饰诞生之前,人们以树皮和芭蕉叶蔽体;鸟成为服饰图案之前,人们常要采食野果充饥。由此推测,当时正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或是正由原始社会阶段向农耕文明过渡,生产力水平极低。蜘蛛图案之所以出现,是因有瑶人被朝廷派兵围剿,表明当时已进入阶级社会。瑶王印和五指印图案的出现,反映的是白裤瑶族与汉、壮民族争夺地盘的战斗,是在阶级社会里,白裤瑶人为争取美好生活而进行的抗争。

瑶族是个山地民族,长期恶劣的自然条件在其身上打下艰苦的印迹。独具特色的白裤瑶服饰,其形成、发展与文化内涵都与该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传统密切相关。白裤瑶服饰既敞露又厚实,是对桂西北地区冷热交替特殊气候的适应。制作一套传统的白裤瑶服饰,需要三十多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需要在特殊的季节里进行,这既可以理解为白裤瑶人生产力水平不高,生产、生活都受自然条件限制;也可以理解为在农耕时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白裤瑶人对特殊自然条件的把握与利用。只不过在当代,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高,作为白裤瑶族文化发展与进步体现载体的服饰,正面临着各种传承发展困境。

二、从非遗保护视角看白裤瑶服饰文化的发展传承现状

在生产力水平飞速发展的全球化、信息化时代,在快餐文化大行其道的当代,传统的白裤瑶服饰也受到了冲击,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淡出人们的生活。白裤瑶服饰及其具有民族特色的图案纹饰正成为一种文化记忆或是特殊场合的象征符号,其消弥速度之快令人难以忽视。

(一)白裤瑶民间传说的失落与传承困境

白裤瑶服饰文化在传承与发展方面的现状非常令人忧心,这在民间传说的文化承继方面表现尤为明显。这种情况之所以出现,既与白裤瑶服饰文化自身的传袭方式有关,也与时代总体生活方式的冲击有关。

没有自己的民族文字是白裤瑶民间传说失落与传承困难的主要原因。众所周知,在上千年的发展中,白裤瑶族并没有形成自己的文字。民间传说没有文字记载,就只能口口相传,南丹大多数人对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了解都停留于此。这在信息量小的农耕社会还好,在信息爆炸的当代社会,就算白裤瑶族刻意想与外界少接触,保持距离,时代信息也不可避免地涌入,冲击着他们的文化传承链条。即便在当代,学者、专家们已经注意到了此种情况,诉诸于汉文字,对白裤瑶民间传说进行抢救性记录,可对这些在故事、歌谣中流传的民间传说的生动性仍有所影响,许多民间传说向统一口径方向发展,停留在学院派专家研究层面,社会上了解的人越来越少,传承面越来越窄。

白裤瑶民间传说会出现失落与传承困难,另一个原因在于老人与年轻人在文化传承方面的交接出现断裂。族内的传说故事,老人们更珍惜,掌握得也比较充分。年轻人视野相对开阔,关注点也多。在南丹白裤瑶居住地区,青年一代又大多外出上学、打工,穿现代服装的人越来越多,穿本民族服饰的人越来越少,继而对本民族服饰的存在不以为然,对服饰内蕴传说一知半解。不自觉间,就伤害了白裤瑶服饰文化发展与传承。

(二)白裤瑶服饰图案纹饰传承过程中文化意蕴的缺失

白裤瑶服饰图案是白裤瑶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古代白裤瑶族生活方式、艺术情操、价值取向的凝炼,是白裤瑶服饰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也是非遗视角下白裤瑶文化的内涵担当。但是,在当代,这种文化内涵的底蕴正在折损、流失。

白裤瑶服饰文化意蕴折损与使用频率的减少直接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族内的年轻人更愿意穿外买的时装,这既是便于出行、劳作使然,也是观念变更的结果,甚至有人觉得穿民族服饰是落后的表现。这样一来,白裤瑶服饰的使用价值就呈递减趋势,使用率也逐年降低。再加之没有民间传说这种文化形式的支撑,其意蕴的流失非常明显。此外,一些老技艺、习俗的失传与改变也加速了白裤瑶图案纹饰意蕴的缺失。白裤瑶居住地区有一个旧俗,只要在本民族内通婚,女性就必须会制作民族服饰。那时,女人出嫁简直可以说是一场绣技的大比拼,衣服做得好,出嫁有面子。可到了当代,按照南丹县非遗保护传承中心主任谭安强的话说,里湖、八圩瑶乡总人口大约有2.48万人,倒是有70%以上的女性都会做民族服饰,然而只能说是会做而已。因为很多人都只会做简单的式样,被动地照搬图案的外形却忽略了其内蕴的精神。再加上白裤瑶民族服饰传统制作工艺比较繁杂,工序受季节影响较大,一般来讲,一个人一年大约只能做出一套服饰。许多白裤瑶妇女嫌麻烦,在制作的过程中删改图案纹饰与工序,都会导致其文化韵味消退。

(三)白裤瑶服饰制作工艺的传承遭遇瓶颈

白裤瑶自古每家都有纺车、织布机、染缸等制作衣服的工具,可以说,那时候作为生活必需品的服饰制作工艺与现在作为民族象征符号的艺术品制作工艺是完全相同的。但到了当代,由于服饰制作过程的繁杂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形态的变迁,二者已经分化,但分化的二者又同时遭到了挑战。

即便作为生活必需品,白裤瑶民族服饰先前也以其用料讲究、做工精细彰显于世。一套白裤瑶服饰,需要经过轧棉、弹棉、纺纱、浆纱、绕纱、走纱、染纱、织布等三十多道工序,道道都是手艺,道道都有窍门。又因每一道工序都受季节影响,完成一套民族服饰的制作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在商品化的今天,有人认为性价比不高,不愿意做;有人认为工序太繁琐,不愿意学。有调查显示,如今25周岁以下的女性,超过70%不愿学习这项技艺[3]。加之有人认为传统服饰与时代审美相脱节,不愿意穿。众多因素共同作用,使白裤瑶民族服饰在生产、使用、消费方面都离开了日常生活。

作为民族象征符号的艺术品,白裤瑶服饰制作工艺传承目前也出现断档。从白裤瑶族刺绣工艺的掌握情况来看,工人的年龄与熟练程度成正比。据了解,目前在南丹白裤瑶人口聚居区,自治区级瑶族服饰制作手工艺传承人仅有2人,符合国家级传承人申报条件的只有1人。一方面是后继无人,一方面是现有制作者技艺水平不高,白裤瑶族纺织工艺传承明显地出现衰落、断层迹象。这已经引起了国家和一些有识之士的重视。

三、从非遗保护视角看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路径

白裤瑶服饰作为一种民族服饰被国家列入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既说明白裤瑶服饰的魅力无限,也说明国家对少数民族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视。但只有这些还是不够的,要传承好白裤瑶服饰文化,还需要下大力气,在非遗保护视角下思考白裤瑶服饰文化传承的现实路径。

(一)强化白裤瑶民间文化的记录与留存

白裤瑶文化在众多的歌谣、民间传说中留存于世,为了避免其失落与凋敝,需要出台一些抢救性措施,以保护、传承这些弥足珍贵的口头文化及其意蕴。

在白裤瑶社会文明的演化过程中,口头文化扮演着重要的信息传递角色。众多歌谣、民间传说通过口口相传,展现了白裤瑶文化的生动性、鲜活性。因此,对这些口头传承的故事要进行抢救性记录,防止最后因许多故事失传、生动多彩的文化变成统一口径的黑白档案。为了确保其生动性、鲜活性,不仅要形成文字记录,还要把老人们口中的故事以音频、视频的方式保存下来。存档是为了避免遗失,定期展出、定点播放是为了传播拓展,以便在群众基础层面扩大文化影响。与此同时,可以建设白裤瑶民族服饰博物馆,增设白裤瑶民族服饰艺术杂志,探析其文物价值、历史渊源和艺术效果,在专业层面对白裤瑶服饰文化的历史记忆、知识体系、信仰传承、技艺创造进行保存。一种文化所具有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但在现实中,如果不能在金钱与文化之间选择一个平衡点,这种文化很可能在商品经济的冲击下颓败乃至消失。为此,为了保护、传承白裤瑶服饰文化,可参照其他少数民族地区的做法,设立大型节日或举办博览会,用歌谣、歌舞等形式对自身文化进行全面展示,让更多的人了解白裤瑶,也可让本族人,特别是年轻人看到本族文化的魅力与效益。只有这样,才能将白裤瑶文化更长久地、更大范围地传承下去。

(二)加强白裤瑶服饰文化的内涵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少数民族特色存在、延续和发展的基础,它的存在必须依靠族人的传承。白裤瑶服饰图案是白裤瑶文化内涵的重要体现,在非遗视角下,不仅要保存图案的样式,还要留住其内蕴的精神。

为使白裤瑶服饰文化的底蕴不致缺失,就需要推广白裤瑶服饰,使族人对穿着本族服饰有强烈的认同感与自豪感。即便是在当今,族人穿着民族服饰出行、耕作有诸多不便,但在节日里一定要穿着,要形成一种仪式感。为此,可以举办一些全族性的服饰制作比赛,评选各种服饰制作方面的能手,如纺纱能手、织布能手、刺绣能手等,对获奖者在物质上给予奖励,在名誉上给以殊荣。这样既能扩大白裤瑶服饰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又能引发年轻人的兴趣。此外,还须对传统服饰进行改进。文化的传承不是要保留过去的一切,而是要在传统中融入新鲜血液,生成新的朝气与传承的动力。基于此,在理论层面需全面了解和掌握白裤瑶服饰的制式、类型,建立白裤瑶服饰文化资源档案和数据库,借助民族研究所、服装设计研究院等研究机构、团体的研究成果,强化服饰文化传承创新,打造白裤瑶服饰文化品牌。在现实层面,需在白裤瑶传统民族服饰中注入时尚性和现代性,使传统文化意蕴与时代审美不脱节,甚至引导时代的审美潮流,让年轻人喜欢。这对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传承来说非常重要。

(三)高度重视白裤瑶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的培养

白裤瑶服饰文化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仅强化其群众基础、让年轻人喜欢是不够的,还要培养自治区级、国家级的瑶族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在点和面上都要有所突破。

白裤瑶族民间艺人是其文化传承的主要人群,要对他们给予物质上的帮助,鼓励他们从事白裤瑶服饰加工制作及相关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活动。此外,培养传承人还要从娃娃抓起。比如在白裤瑶聚居地的中小学开设乡土美术课,请民间艺人到校传授白裤瑶服饰制作技艺,从小培养他们的兴趣;还可邀请专业人士编写关于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乡土教材,作为南丹白裤瑶聚居地中小学生的课外读物;举办各种技能比赛活动,设置相关奖项,增设宣传栏,展示青少年学习成果;举办白裤瑶服饰技艺培训班,吸引外出打工的年轻人回到家乡等。这样,才能培养更多白裤瑶服饰制作工艺传承人,使白裤瑶文化的传承后继有人。

四、结语

尽管白裤瑶服饰的使用价值已经弱化,但其作为文化传承的功能却在强化。白裤瑶服饰传承与发展的根本在于持续发展,而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服饰文化传承机制的再确立,以及整个民族的每一个人,尤其是青年一代,在心理上确立本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这既是延续中华民族精神血脉和民族基因的需要,也是传承中华文明、繁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J].司法业务文选,2011(9):30-37.

[2] 陆朝金.白裤瑶服饰文化的解读[J].柳州师专学报,2012(4):1-6.

[3] 张玉华.白裤瑶服饰文化的保护与开发策略探析[J].文化心旅,2014(3):151

猜你喜欢
民族服饰服饰文化瑶族
傣族服饰文化在现代生活的运用
瑶族织锦
《瑶族婚俗古歌都才都寅译注》
东南亚瑶族研究回顾
瑶族舞曲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传统茶元素与民族服饰设计的融合探讨
甘丹颇章时期藏族服饰文化解读
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
净美雪顿·美好生活——西藏民族服装与服饰文化展演活动盛大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