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锡山秦氏家族文化发展脉络研究

2018-03-07 12:02胡晓文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5期
关键词:锡山无锡文人

胡晓文 , 吴 建 ,2

(1.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京 210024,2.苏州大学 社会学院,江苏 苏州 215123)

在锡秦氏有十多派百多支,其中锡山秦氏居多。据无锡地方志和秦氏宗谱所记,锡山秦氏可追溯至北宋词人秦观(字少游)。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春,科考失意的秦观从徐州到会稽探望家人,恰逢其师苏轼即将调任湖州,便相约而行。途经无锡时二人畅游惠山,赋诗《同苏子瞻僧参寥和三唐人惠山寺》三首,其中提及的“记得踵三隐,岩阿相与邻”,透露出秦观归老后欲与惠山为邻、追寻“三唐人”足迹的愿望。秦观去世后,其子秦湛(时任常州通判[1]卷之首),将其葬于惠山二茅峰南坡以圆其夙愿(当时无锡属常州府)。秦观第十一世孙[2]卷之首秦惟祯(瑞五),“宋淳祐年间(1241—1252年)婿于无锡富安乡胡埭王野舟家”[3]卷之二,是无锡秦氏的始迁祖,“谱以瑞五府君始”[4]原序一。元末秦惟祯之孙秦彦和由胡埭“迁于第六箭河玄文里,是为始迁邑城之祖”[3]卷之二,从此锡山秦氏很少迁徙外乡。明后秦氏家族在无锡城中有两支甚为繁盛:一支为秦夔 (1433—1495年,秦惟祯第六世孙,“河上秦”始祖),迁于城中师古河(今崇宁路),后称“河上秦”,另一支为秦金(1467—1544年,秦惟祯第七世孙,“西关秦”始祖,官至五部尚书、三朝太子太保),迁于邑城之西,后称“西关秦”[1]卷之七。这两支秦氏家族文人可圈可点的成就,确立了明清时期锡山秦氏家族的文化地位。秦氏聚族而居,学人辈出,锡城师古河两岸多是秦氏住宅,惠山“秦园”(秦金于明嘉靖初年始建,后“河上秦”一支的秦燿①将其改名“寄畅园”)曾先后十四次迎接康乾二帝,留下了大量诗章、匾额、对联,这足以证明锡山秦氏在明清时期便为显赫的文化世家。

“盛于明清两代,先后四百余年。”[1]序四据明清《无锡县志》和《无锡金匮县志》累计,无锡秦氏曾有三十三位进士②,其中一人会元(顺治十二年秦鉽③),三人列为探花(清顺治十二年秦鉽、乾隆元年秦蕙田④、乾隆四年秦勇均⑤)。另《无锡史志》记载,秦氏家族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进入府县学者(俗称“秀才”)五百余人,并有三百余人入太学,乡试中举七十八人[5]47。从秦松龄(1637—1714年,“河上秦”支,秦燿玄孙,秦惟祯第十四世孙,官至左春坊左渝德)开始,曾四代(秦松龄、秦道然⑥、秦蕙田、秦泰钧⑦)任职于翰林院,前后十三人之多。秦氏家族留名者多为文名大于官名,名字很多入文苑而非官宦,这与他们的家学传统分不开。秦氏以翰墨诗文为经,以理学史志为纬,耽研经训,著书立说,整理家学,修地方史志,留下了大量的著述文献,内容涉及经史子集。

一、聚友结社,领锡地文风

明清江南的名门望族通过文人会社活动,谈诗论文,讲经说道,绘书览盛,抒发才情,巩固和提升家族的文化声望,营造崇文家风。锡山秦氏家族文人也有结社聚会的文化传统。

明初正统年间,秦朴(秦惟祯曾孙)与沈诚甫、翟厚(字公厚)等人结有“真率会”[6]卷三十四,明成化年间,秦锡(秦惟祯第六世孙)结有“竹林会”,这样的结社还是小规模的。明成化年间壬寅年(1482年),秦旭(秦惟祯玄孙)携手“十老”创立“碧山吟社”,这些耆老布衣结社,名噪一时,四方文人墨客慕名而来,由此可见当时秦氏家族文人在锡地的号召力。此后,“碧山吟社”在明嘉靖、清顺治、康熙、雍正、乾隆等时期几经沉浮,多由秦氏文人参与其中,力推并使其振兴,且始终沿用此社名。“以诗训其子若孙,故秦氏诗学遂为家传。”[7]此延续了家族的学统文脉,在代代流传中都蕴含着深厚的诗词情节和结社传统。“吾家自先贞靖公创社惠山,三百年来,家自为诗,如五峰、涤烦、樗隐、凤山、从川以及苍岘山人、泉南山人各有专集,亦彬彬乎盛[8]卷三《胶山安氏诗序》”矣,并且留下了大量诗文书画集,如秦松龄《苍岘山人集》(《文集》六卷、《诗集》五卷)、《对岩集》一卷;秦瀛(1743—1821年,秦松龄玄孙,官至刑部侍郎)《小岘山人诗文集》(《诗集》二十八卷、《文集》六卷、《续文集》二卷、《续文集补编》一卷);秦彬(秦惟祯第十九世孙)《锡山秦氏诗钞》十八卷等。

除了吟诗结社外,秦氏文人还积极参与锡地其他诗文社的组织活动,如“云门诗社”。秦保寅(秦惟祯第十三世孙)、秦松龄是清朝诗坛非常活跃的人物,汤斌、严绳孙、姜宸英、顾贞观、朱彝尊都与他们交友唱和、作序相勉。秦松龄还受到了当时清初文坛领袖王士祯(原名王士禛)的褒赏。范衡伯在为侯学愈《续梁溪诗钞》撰写的序中如此描述:“世传唐宋迄明清,梁溪诗派更翻新。棣萼联芳邹与浦,凤毛济美顾兼秦。”[9]卷首这明确指出了明清时期顾氏、秦氏文士在无锡诗坛的影响力,在顾氏和秦氏家族文士的力倡主导下,无锡诗风自成一派——梁溪诗派。

以“碧山吟社”“云门诗社”等为代表的文人会社体现了锡地读书论道、风流雅致的文人情态,吟诗作赋“一会一诗,必命题,必具稿,若为课然者”[10]。无锡地区的文化望族之间交流频繁,他们或师友集会、或族人共唱、或宗亲联谊,无论在官在野,能“不诡于一时之好尚”[11]卷首,时而古朴苍劲,时而纵横捭阖,时而清丽疏朗,时而幽思婉转,自成一格。加之秦氏文人在历代结社活动中的自觉传承,使得这些会社成为锡地文人表达闲适意趣的重要场域,推动了锡地诗风以及文学群体的形成。

二、耽研理学,编文献方志

锡山秦氏家族文人在理学方面颇有成就,这和秦氏家族文人与东林人士的交往有着密切的联系。秦梁(1515—1578年,秦旭玄孙,官至江西右布政使)之孙秦尔载是“东林八君子”之一高攀龙的高足。秦尔载与其子秦镛(1597—1661年,秦梁的曾孙,官至河南道监察御史)同师高攀龙。高氏理学旨趣上承程朱,对晚明后大盛的陆王心学也能选择吸收,将由外而内的“理”和由内而外的“心”,悟为“理即是心”[12]1403,此“心与理一”的修静之学对秦镛及之后的秦氏家族文人影响很大。秦镛著述《易序图说》(二卷)、《参同阁文集》(六卷),奠定其深厚的理学基础。明亡之后,秦镛引退,常与高攀龙之侄高世泰往来,潜心治学,培养族中子弟,如秦松岱(秦惟祯第十四世孙)、秦松期(秦惟祯第十四世孙)等。秦松岱在《梁溪应求录跋》中说:“先叔祖弱水先生与高先生砥柱波流,于人心剥复之交,而斯道之不绝者如线。而吾侪小子犹知向学者,以早游先叔祖之门,及闻先正之绪论也。先叔祖既殁,吾道益孤,幸同门同志之友数十人惕焉。追念教泽,相与溯其统绪,而表彰之。”[1]卷四在秦镛的力推躬行下,秦氏家族之后的家学路线即以此为基础。乾嘉时期,秦瀛与桐城派姚鼐“弥有契合”[8]卷首,不能不说是受家传理学影响。而秦氏为学目的,将“理学之思”与“修悟渐成”合二为一,臻于至善,“为学之方”以造“圣贤之域”。秦镛去世之后,其牌位列于道南祠(东林书院内)⑧,其以天下为己任的士大夫精神,曾被黄宗羲评之为“东林之流风余韵”[12]1375。

博学笃志、厚重质实的文气学风在秦氏家族中积淀为文化基因。明末清初时期,经世之学和考据学兴起,影响着江南文人的学术旨趣和学术志向。秦氏文人开始重视家族文献、宗谱和地方史志的考订、整理和编纂,秦梁厅堂自署“文献之家”,以告后辈不可忘。

锡山秦氏文人历代留存的诗文著作很多,可见书目的有四百多件,涉及经史子集各部,且非常重视流传。夏孙桐在秦毓钧(秦惟祯第二十二世孙)《锡山秦氏文钞序》(十二卷)作序称秦氏为“楷模当世”[1]卷首。如前所述外,还有清初秦枝桂(秦惟祯第十四世孙)的《秦氏金石录》(六十卷),秦蕙田历三十八年而撰《五礼通考》(二百六十二卷),道光己亥年(1839年)秦彬的《锡山秦氏诗钞》(十八卷),秦国璋(秦惟祯第二十一世孙)于“民国”八年(1919年)编纂的《锡山秦氏献钞》(八卷),“民国”十九年(1930年)秦毓钧编纂《锡山秦氏文钞》(十二卷)等。另外,锡山秦氏世代十分重视宗谱编修,其宗谱始修自明嘉靖戊子(1528年)秦金(谥号端敏),“谱创于端敏,体例谨严,足为后人法式”[13]卷一序,后经万历癸未(1583年)、万历丙辰(1616年)、顺治庚子(1660年)、康熙甲午(1714年)、乾隆丙寅(1746年)、乾隆甲辰(1784年)、嘉庆己卯(1819年)、同治壬申(1872年)、民国丙寅(1926年),至民国期间已经重编或修辑了十次。文集、家集和宗谱编修,能基本勾勒出秦氏由宋元至民国时期家族文献的整体风貌。

明清时期无锡地方志书大多为秦氏文人编撰。从明弘治到清嘉庆四百年间,有秦夔纂明弘治《无锡县志》,秦梁纂明万历《无锡县志》,秦松龄参修《明史》,并与徐永言等总纂康熙《无锡县志》,秦蕙田参修《江南通志》,秦瀛总纂嘉庆《无锡金匮县志》,秦文楷(秦彬孙)参修道光《无锡金匮续志》,秦昌煜(秦惟祯第二十世孙)、秦缃业(秦瀛子)总纂光绪《无锡金匮县志》。如今现存的九部元明清《无锡(金匮)县志》中,秦氏族人先后多人参与其中,有四次编志任主纂[14]2,修地方志成为秦氏子孙表达孝义的家族传统,同时也巩固了文化世族的地位。

三、科举兴家,重学优则仕

秦惟祯迁锡后,其前五世孙并不十分显贵,“类多农家者流”[1]卷之九,但是秦家逐渐由宋元的耕读人家转变为明清的文化世家,靠的是累世对子孙教育、门庭文风和学优而仕的重视,并且从家法规制中得到保障。

秦旭长子秦夔,是至锡“秦氏科名发韧之一初”[1]卷之一,其官至江西右布政使,从二品,开启了秦氏家族的仕宦之途。明时秦家仕途的巅峰人物为秦金,有“九转三朝太保,两京五部尚书”[1]卷之一之称,其为官多年,深受百姓爱戴、同僚赞誉、皇帝赏识。这一切并非其处世圆滑、左右逢源,而在于平寇除乱有奇功,更在于其忧国忧民、不畏强权、耿直品正。有人评之“居常询询乐易,及当职毫发不可夺”[15]卷十五。

明朝中后期,世道罹患、倭患侵扰,朱氏统治机构内部逐渐显现诸多问题,以至于政务疲敝甚至运行瘫痪。清朝初年,满汉关系异常复杂,引发了一系列事件,使得秦氏家族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徘徊和观望。族人中有人拒绝应试,孝悌第一,如秦镗(秦旭孙)、秦淮(秦镗长子),甘愿终老于田间;有人放弃仕途,归家侍亲著述,如秦瀚(秦镗子)、秦梁(秦瀚子)、秦镛(秦梁曾孙)。

面对如此状况,清初统治者意识到其中存在的问题,随即调整了政策,对江南的饱学之士予以重用,吸收他们参与国政,并增加江南士子的科考录取名额。秦氏科考首入前三甲的是秦鉽,曾会试第一名、殿试第三名,官至江西按察使。而真正将秦氏家族推向兴盛的是秦松龄,曾任日讲起居注官,升左春坊左谕德,后因科考案被免。其子秦道然是康熙皇九子胤禟之师,也任日讲起居注官,后礼科给事中,但因其卷入宫廷皇子间的争斗,雍正时秦氏家族屡受责难,秦道然受到打压以致被拘禁,族人受牵连,寄畅园被没收,家族迅速陷入困顿。但秦家依然能凭借科考和家族名望再度崛起。秦道然之子秦蕙田(号味经)少时在饥寒中度过,磨炼心性,居于娄巷“味经斋”中“沉酣经籍,至忘寝食”[16]卷六,于乾隆元年(1736年)中探花,为父陈情,秦道然年届八十终获释。后秦蕙田官至礼部侍郎,工部、刑部尚书,使家族再次繁盛。秦蕙田是朝堂重臣,也是理学大家,深受乾隆赏识,同僚称其“口若悬河,辩才无碍”“居刑部最久,执法平允,尤为上所倚重”[16]卷五“以勤奉上,以敬刚介是守,不曲意拘物”[1]卷六。乾隆多次驻哗寄畅园,与其不无关系。

锡山秦氏在野侍奉父母、编修史志,在朝躬行勤勉、政绩颇多。其为官大多清正,不曲学阿世。其家族在明清时期的隆盛声望,一半靠政绩,一半靠品性。他们重视子弟的家教门风,“以孝悌为立身之本,以忠信为立心之基”(源于《锡山秦氏家训》),并身体力行,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族的人格理想和心理结构。

此外,他们还通过一些家族内部的规制,保障族人的生存和教育问题。康乾时期,秦氏家族人丁扩大。秦蕙田、秦春田(秦蕙田堂兄)曾商议要购置一千亩农田作为义田,交由宗族管理,用以接济穷困族人;秦春田之子秦鸿钧则建议设立家塾。这些目标最终由秦鸿钧弟秦震钧等人实现了。秦震钧自捐五百多亩,合秦泰钧等人捐四百多亩,完成千亩义田目标。“嘉庆五年(1800年)秦震钧为之记石义庄,读书者数十人。由省吾公秦缃武掌其事,这是秦氏书塾之始。”[17]置义田、设义庄、开书塾,为的是从经济和制度上保障整个家族兴盛绵延。“自明以来,代有仿行之者,而以江南尤盛”[18],而“秦氏义庄是乾隆时期无锡最大的义庄之一”[19]。义庄和书塾使族人蒙童受教时就懂得忠孝信义,族中如有贫寒者,可以受到义庄的支持参加应试,“族中无告者,岁有支,月有给,婚丧具举,应试有资,不至一族而分为秦越信矣”[1]卷七。家族文化中家国同构理念起到了维护家族内部秩序、增强家族凝聚力,使家族繁衍生生不息的作用。1905年科举废止,西学兴起,传统的国学教育已经不再是实现向上流社会跃升的主要途径。秦氏家族应时代之需,转变教学内容和形式,中西合用,并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将书塾改制为新式小学“秦氏公学”,成为当时无锡地区最早成立的新学之一,所收学生面向全族子弟同时兼收异姓族子。无产阶级革命家秦邦宪、文学大家钱钟书早年曾经在这里接受过启蒙教育[18]。

四、结语

无锡地处吴文化腹地,其气候温润,水网密布,交通便利,文人集汇,商贾云集。其受吴文化浸润、儒文化熏陶,所以无锡人重礼教又重实效,传统谨严又务本求新,自有其地方文化特色。家族是一定社会区域的细胞,是一定区域文化的缩影,家族文化的发展历程见证着一个区域文化发展的历程。

明清时期的锡山秦氏家族由耕读传家到文化世家,他们经历了皇权的更替、民族的抵牾、文化的渐变、战乱的炙烤和家族荣耀的起伏。翰墨和官宦是其文化特征,家国抱负和家族情怀是其文化底色。翰墨可以缓解排遣人生的某种失落,也可以成为保存家族文化优势和尊严的某种途径。睿智的、闲雅的文化旨趣、品位和价值观念,也必将穿越历史时代的界限,在更广泛意义上得以渗透和留存。无论是“河上秦”的“父子同中举”“祖孙四世进士”,还是“西关秦”的“五进士,十一举人”“六世游庠”[20],在其家族内部都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是锡山秦氏家族自信力的来源。秦氏文人通过聚友结社、著书立说等方式,选修编订了诗文集汇、地方史志、宗族家谱等,和无锡的其他文化家族一起,在相当长时期内影响并引领了锡地文风,为无锡的地方文化留下了大量宝贵的财富。

注释:

①秦燿(1544—1604年),秦惟祯第十世孙,官至右副督御史,巡抚湖广。

②其中文科进士三十二人,武科进士一人。

③秦鉽(1621—1687年),西关秦支,秦惟祯第十二世孙。授内翰林院史院编修,湖南粮储道。

④ 秦蕙田(1702—1764年),秦松龄孙,秦惟祯第十六世孙。官至刑部尚书加太子太保。

⑤秦勇均(1701—1771年),秦惟祯第十六世孙。授翰林院编修,官至陕西按察使。

⑥秦道然(1658—1747年),秦松龄长子,秦惟祯第十五世孙,官至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礼科给事中。

⑦ 秦泰钧(1724—1792年),秦蕙田子,秦惟祯第十七世孙。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⑧同列于东林书院道南祠的另有三位秦氏族人,分别为秦重泰、秦尔泰、秦松岱。

猜你喜欢
锡山无锡文人
无锡一棉
聚焦“根魂梦” 写好锡山“侨”文章
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
古代文人与琴棋书画
无锡确定11月1日为“无锡企业家日”
古代文人的雅号由来
文人吃蛙
无锡公交
轻轻松松聊汉语——去无锡
齐鲁书风万陈锡山书法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