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大学生移动社交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探析
——以QQ空间好友秘密为例

2018-03-07 11:27:29钱从明
武夷学院学报 2018年10期
关键词:好友秘密辅导员

钱从明

(福建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福建 福州 350108)

2017年10月,教育部颁布《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其中明确指出,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辅导员主要工作职责之一,要求辅导员要不断创新工作路径,加强与学生在网络上互动交流,“运用网络新媒体对学生开展思想引领、学习指导、生活辅导、心理咨询等。”[1]移动互联网时代,网络社交已经成为“95后”大学生主要交流渠道,如何更好的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高育人实效,成为新时代辅导员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一、“95后”大学生移动社交的特点

伴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与发展,一个以数字、网络技术为支撑,经过互联网、卫星等信息技术的传输,通过手机等新媒体终端,实现向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新媒体时代,手机、电脑成为“95后”大学生必不可少的社交装备,QQ聊天、微信、微博等成为他们日常沟通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方式,可以说网络社交已成为他们生活的常态。在网络社交行为中,“95后”大学生呈现出以下特点:

(一)QQ是“95后”大学生主要网络社交平台

腾讯QQ自1999年诞生以来,一直是中国网民最流行的即时通讯方式。根据腾讯公司2016年财报显示,QQ月活跃量达到8.68亿,QQ空间月活跃量达到6.38亿,不管是“80后”还是“90后”,QQ始终是他们首选的重要社交工具,通过添加QQ好友、创建QQ群壮大自己的社交圈。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7年 6月,使用率排名前三的社交是微信朋友圈、QQ空间和微博,使用率分别为84.3%、65.8%和38.7%。[2]虽然在三大社交平台中,QQ并不是占据第一,但对于“95后”的大学生们来说,QQ才是他们主要的社交平台。根据腾讯公司2015年《数据揭秘“群社交”:中国移动社群生态报告》调查报告显示,QQ社群趋于年轻化,10-29岁的用户人数占据了80%。[3]不同于微信,QQ有着许多微信没有的功能,例如可以轻易转发说说、观看长视频以及评论交流不局限于熟人圈子等等。现实中“95后”使用微信的并不多,绝大部分的微信用户是非大学生群体。加上微信交际圈的限制,“95后”大学生更钟情于QQ。

(二)QQ空间是“95后”大学生展示个性的网络家园

信息化时代下,网络为大学生沟通和交流提供了便利,QQ空间是当代大学生个性化展示的炫丽舞台,只要登录QQ,就可以在QQ空间发表说说、传图片、转发分享、评论点赞等。“95后”大学生是典型的手机一族,他们活跃于社交网络,QQ空间使用的简单、及时、随意等特点,很受他们的喜爱。通过几句简单的说说可以抒发自已的心情,实时反映自己的个人情况;通过图片可以表达自己对生活一种欲望,对个人生活的一种纪录;通过转发分享,表达出自己内心的声音,可以是赞同,也可以是反对;通过点赞评论,促进与朋友之间的交流,拉近距离,增进友谊。“95后”钟情于QQ空间的诸多功能,有着手机依赖症的他们,聊QQ、刷空间占据着他们大部分时间。

(三)QQ空间好友秘密是“95后”大学生最真实的心事描绘

好友秘密是QQ空间新推出的一种应用,在小秘密中,你可以大胆说出自己的所感所想,好友是无法知道这条秘密是谁发出。同时,你也可以轻易看到好友的秘密,同样也无法知晓秘密的创作者。在QQ空间好友秘密里,可以大胆地向人表白,可以肆无忌惮地评论某人某事,可以无拘无束地表达自己的心情,甚至可以谩骂、吐槽来发泄内心的不满和厌恶。当然,除了可以发表秘密外,好友之间也可以对秘密点赞和评论,在各自身份都无法清楚的前提下沟通、交流,这也就使整个过程充满神秘和刺激。也正是因为秘密的隐秘性、刺激性、无外在约束性,才让“95后”部分大学生所喜爱。观察发现,QQ空间好友秘密呈现以下特点:

1.发布者身份的隐秘性

好友秘密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神秘性,在秘密中谁也不知道谁,交流互动的群体就像从未认识的陌生人,在这里没有长辈与晚辈,没有老师与学生,没有朋友与敌人等身份的约束,不用担心来自熟人之间的隐藏与保留。

2.表达方式的直接性

在没有束缚与外界的限制下,秘密往往更能让大学生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他们很容易流露当下的所感所想,尽情地表达此时此刻的心情。例如:“感觉自己现在负能量爆棚,有没有办法解脱”“我到底有多差劲”“非常介意宿舍建小群”。对于自己喜欢的人敢于大胆表白,例如赤裸裸的表白:“…我喜欢你”“…我们在一起吧!”,也有含蓄的流露:“你忙起来也是那么好看,偷偷的看你,就不会给你造成麻烦了”“相敬如宾非所欲、愿为伊人赴蹈火”。碰到不喜欢的人或者事敢于大胆指责与甚至谩骂:“还举报,某某某,你自己做的咋样心里没点数吗?”“在…学院真累,垃圾学院”“问:有个垃圾辅导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悲伤时可以尽情吐苦水,愤怒时的可以恣意宣泄。

3.表达内容的夸大性

很多秘密内容有夸大其词的成分,无拘束的条件下让秘密发出者往往不考虑其带来的后果,也许只是一时的气话,也许只是短暂的情感流露,缺乏慎重考虑,不计后果的感情宣泄往往有其夸大性。例如:“WE输了,我不活了,再见了,我的人生”“我为什么活着啊啊啊”“今天是多么糟糕的一天,心脏被踏碎成千万片,溅起了血沫”“珍爱生命,远离你”等。

4.发布更新的规律性

秘密更新有一定的时间规律性,观察可以发现,晚上23:00-01:00是“95后”大学生秘密变化的集中时间段,白天以10:00-13:00为主要时间段。

5.影响的有限性

虽然好友秘密可以像空间说说一样广泛传播,但其影响力有限。首先秘密本身无法转发,能浏览的人也局限于QQ好友,加上其本身只是发布者情感的表达或者宣泄,缺乏一定的趣味性、广泛性。

影响的有限性并不代表其缺乏影响力,有些秘密内容很容易引起一些学生的同感、共鸣。观察发现,一些涉及学生利益的秘密、关于政策解读的秘密、对特定人和特定事批评的秘密等很容易被大学生关注、传播,通过点赞、评论参与,这些秘密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学习与生活,甚至扭曲他们的价值观。

二、QQ空间好友秘密给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新挑战

作为“95后”大学生最真实心事描绘的好友秘密,一方面有利于辅导员了解大学生最真实的思想状况,为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新渠道;但秘密的神秘性、隐秘性、无约束性也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带来了新挑战。

(一)影响教育者身份权威性

好友秘密之间交流没有任何身份体现,除了知道对方是某个好友外,其他一概不知。双方处于一种所谓的平等地位,没有辅导员作为教育者与大学生是受教育者之间的身份界定,辅导员对秘密发布者的详细情况也无法知晓。辅导员在教育者身份缺失的前提下,以陌生人的身份单纯从秘密内容来对“95后”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动摇了身份的权威性,很难具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二)影响教育者与受教教育双向沟通

在好友秘密中,由于信息量少,加上身份的模糊性,互动交流显得单向。在QQ空间秘密交流互动中,教育者对秘密内容进行评论实现教育引导;然而秘密的隐秘性,教育者无法进一步听取反馈意见,单向地沟通交流使教育方式方法显得单一。这就要求辅导员在评论内容上既要有情感的代入感,引起发布者共鸣;也要包含一定的教育、引导元素。单向沟通的教育方式,很难做到落小落细落实。

(三)容易引起大学生道德人格的缺失

由于没有外在的约束和规范,秘密互动交流往往愈加肆无忌惮,秘密内容愈加缺乏真实。在秘密中,大学生不必以真实面目出现,可以带着各种各样的面具,不怕自己的面具被揭穿,避免了义务和责任,这就使大学生不受传统道德规范的约束而无所不为,从而导致所谓的“自由主义”。有的人借助秘密释放内心的种种压抑,有的人通过秘密大肆发泄负面情绪,表达自己的不满,“上了大学,这个学院真恐怖,每天挑战我三观和底线”;有的人借助秘密对别人进行莫名攻击,宣泄“心中怒火”“某某你是我遇见最垃圾的人”;有的人借助秘密散谣言,歪曲事情的真实性。秘密影响人与人间的正常交流,其夸大性、无拘束性,无形地增加了人与人之间交流隔阂。

三、合理看待QQ空间好友秘密,创新“95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4]在互联网时代,更好地开展网络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因势而新,不断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中,辅导员要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加强学生网络素养,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网络社交是把“双刃剑”,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一定挑战的同时,也给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提供了新的平台。合理看待QQ空间好友秘密这一应用,有利于创新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方式方法。QQ空间秘密这一平台新的应用出现不仅仅是大学生抒发心情、宣泄谩骂、真情流露等网络平台;更是辅导员深入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学生心理状况,及时发现问题的有效路径。

(一)利用QQ空间好友秘密监测舆情,做好学生的“把关人”

何为“把关人”?根据库尔特·卢因提出“把关人”理论,他认为信息在传播、流动是通过一些特殊的“门区”进行的,在具体流动中,这些“门区”渠道被把关人守着,只有被群体认可或者符合把关人需求的信息才能被传播。[5]“把关人”理论作为传播学领域的经典理论,不仅适用于传播学领域,同样适用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辅导员是高校重要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是当代大学生群体学习、传播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重要“把关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学生习惯于通过移动网络传播信息和舆论,想要了解学生群体在一些重大事件或者重大新闻时的思想状态,可在QQ空间好友秘密中发现大学生的舆论走向和关注焦点。正确对待“95后”大学生好友秘密,从而准确研判当前的网络舆情,方便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应对。同时,针对秘密中出现的一些过激言论或者一些夸大信息,辅导员要带领身边的学生干部成为学生群体的网络监督员,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具体措施。

(二)利用QQ空间好友秘密了解学生的个性,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辅导员通过观察、分析QQ空间好友秘密,可以了解到学生最近一段时间的心情、状态等,清楚学生目前最关注的话题和热点;由于秘密的隐秘性,辅导员通过秘密更能发现学生的内心真实想法,从微观着手,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明白学生所感所想,以小见大的方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此外,辅导员作为教育者也要充分发挥网络的隐性教育优势,利用网络做好“言传身教”,对秘密发布者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关心、引导学生。通过同样也可以通过发表一些阳光、积极向上的秘密来引导和教育学生,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也可以通过学生之间的秘密互动来了解他们一段时间谈论的焦点问题,根据具体内容进行整理,形成材料,在具体分析研究后,通过平常地晚点名教育、班会课、思政课、谈心谈话等形式有目的、有针对地引导他们更好的健康成长。

(三)利用QQ空间好友秘密及时发现学生所透露的心理问题,做学生的心理疏导员

好友秘密的无约束性、开放性极大地拓展了“95后”大学生表达思想的途径,因此,辅导员实时关注所带学生的秘密状态,对其发表的内容进行深层次的理解和挖掘,显得尤为重要。“95后”大学生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与确立期,也是他们探索自我和确立自我的重要时期,青年人的自我意识逐渐提升,他们勇于表达,敢于追求,热情奔放,乐于追求时尚、新奇的事物。但也具有心理不成熟和逆反的性格,看问题狭隘、片面、容易走向极端。这在好友秘密更新中显示的尤为明显,因此,辅导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及时抓住相关信息,对学生进行心理监测,防患于未然。通过秘密互动、秘密交流等形式帮助他们进行心理疏导和帮扶,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增强教育效果。

猜你喜欢
好友秘密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属羊
删除好友
杂文月刊(2017年20期)2017-11-13 02:25:06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辅导员(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3
愿望树的秘密(二)
手心里有秘密
我心中的秘密
第十三章 进化的秘密!
小学科学(2015年11期)2015-12-01 22:25:22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中国火炬(2009年10期)2009-10-17 03:25:22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
中国火炬(2009年12期)2009-10-17 02:2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