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海生
(安徽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1)
情动而后有诗。诗言志、诗主性情是我国古典诗学的精神脉络。所谓“诗者,志之所在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毛诗序》)在诗歌的黄金时代,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白居易直接继承了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进一步提出了“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响亮口号,影响至今。南京大学高国藩教授就是这样一位深受传统文化影响,“一生都在学习古诗词写新诗”的诗人(《骆驼的蹄印》新版后记)。高国藩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民俗学者,其实他也是一位诗人。诗歌伴随了他的人生。在二十岁出头读大学的时候,因为诗作《木偶》,他和许多有才能的高级知识分子一样,被化成了右派。后来下放到农村,做过中学老师、炊事员,养过猪等等。在万念俱灰的苦难时期,他埋首学习、努力工作。直到七十年代末恢复名誉后,因为集学深厚,他被聘为南京大学教师。如今著作等身的他,依然精力充沛、思维敏锐,每天锻炼身体、读书写作,数十年如一日,像诗一样生活。
《骆驼的蹄印》是高国藩教授的处女诗集。初版为1996年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发行的“阳光诗丛”一种。二十余年后,新版收入作家出版社“作家自选文丛”系列。《红鬃马》同为作家出版社出版,是“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系列。两部诗集记录了作为诗人的高国藩教授,几十年如一日,像骆驼般踏实奋进的奉献精神,又如同从苦难中走出,似骏马飞腾的中国气势。品读高国藩教授的诗作,不由得令人升起历史厚重的使命感,催促着我们珍惜当下,奋发前进。为便于说明,兹节选两书的部分篇目,管中窥豹,赏析如下。
作家绿风为《骆驼的蹄印》作序称:“他以坚实的生活为基础,以豪迈的激情为契机,诗歌风格质朴、明朗、情愫的泼放浑然自如,给人以奋进向上、热爱自然和现实生活的强大动力。”可谓“亦行亦歌出真情”。确实如此,他的诗总是能从日常生活中发现灵感,形象地勾勒诗的意境,进而升华为抽象的哲理象征,挥洒情怀,直抒胸臆,令人回味无穷。
《抓住生活》(36页)可以说是本诗集的诗眼,是最能展现诗人意旨和表现力的关键诗句。“一定要抓住 抓住生活,全神贯注着凝聚力 别让它溜走。时间不懂得慢慢去品味,岁月在眨眼间就会消逝在荒凉的山后。”(第1联)“怎样让我再听到启程的汽笛声,和那跋涉远方的清越的铃响。再造就我的一个个浪漫的幻境,使我再感受一次祖国的呼唤”(第7联)“我策划的这个美丽的秘密,只有母亲知道我心中的向往。当漫山遍野都是醉红的树叶时,我们终于犁开了起伏的春浪”(第8联)字里行间,饱含着抓住时间,抓住生活,响应祖国号召,去播种耕耘的希望。
《他轻轻地走着 走着……》(97页)是歌颂社会主义建设者:经济警察的诗篇。“夜 只有星星眨着眼睛,四周一切已经安眠。在那厂房的门口,有一个高大的身影”(第1联)“眼光 比星星还明亮。嗅觉 比狮子还灵敏。他紧紧地握着枪杆,向黑暗的四周巡礼”(第2联)“绝不让特务匪徒的狗爪,玷污这神圣的机器。保卫人民的血汗,像保护自己的眼睛”(第8联)“啊 英雄的经济警察,他轻轻滴走着 走着。当那东方烧起早霞的时候,他第一个迎接鲜红的黎明”(第9联)本诗原刊于《旅大文艺》1954年第9期。诗人写作此诗时,还是山东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学生,当时我国正进入如火如荼大规模建设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诗作发表后,原杂志同年紧接着就刊发了读者对诗作的评论与感谢,“作者对人物的描写及思想感情的刻画方面都是形象、深刻而真实的”,予以高度赞扬。
《我在天安门广场散步》(25页)是晚饭后他在天安门散步时的诗作。“我在天安门广场散步,是晚餐以后必要下的功夫。从建国门大街一路走来,成了我个人的习惯和风俗”(第1联)“仰望五千年苍天总是大喜大悲星光灿烂,莫要等到老年时再来开始老骥伏枥。濒临湮灭的总是那些干涸流尽的眼泪,莫要压抑浮想联翩太阳光照的岁月”(第10联)“我在天安门广场散步,就好像在未名湖畔读书。中国正在逼近的是艰难困苦,中国有智慧终必会走向加速度”(第10联)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成为他诗歌创作的源泉。在天安门广场散步的俯仰之间,促发对宇宙苍穹的思考,对青春奋斗岁月的记忆,充满了对祖国走出艰难困苦的祈盼。
岁月如流,四季变幻总能给诗人创作的灵感。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引秋》(32页)也是一篇悲秋之作,但又超越了旧题的格调,激发出恬静、淡然而不失进取的精神。“秋风起在我沉默的心里,那是秋引来了又一个秋。沿着林荫道一片片落叶,满天飞飘拂到我的身边。”(第1联)“我的祖国是这大树的根,唯有用忠诚孵出的山路,才能测量出感情的温度,给这秋增加金色的守护”(第2联)“仰望着的天空蓝色无际,年少 蹉跎过多少混沌。赶紧奋起在人群中发力,我的心里整天思索反问。”(第3联)“啊 谁复有泪水的真情?!谁复能拥抱诚挚的情义?!不过是拣你青春和美丽,供他们片刻赏鉴和留恋”(第4联)“而似水的年华往东流去,人哪 一年又老过了一年。春去秋来你可怎么面对!怎么不能再为社会奉献?!”(第5联)无论是对青春不再或失意的人们,亦或失恋的青年,《秋引秋》引发的情思,酣畅淋漓,怎不令人感慨。
与诗集同名的《骆驼的蹄印》(7页)是1983年暑假,诗人在敦煌文物研究所兼职研究敦煌壁画和敦煌文书期间所写。“金孔雀般的沙海里,骆驼的蹄印,踏出了,大戈壁弯弯曲曲的沙河。它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踩过银色苦涩的盐碱滩,踏遍坚硬锥形的五彩石。不停地走啊,驮一座山,寄希望于飘拂缕缕炊烟的地方”(第1联)“它饿了,只垂下高昂的头颅,吃几口戈壁滩上粉绿的骆驼刺。嚼着咬着,让尖刺在牙里磨碎,磨得酸苦的泪水滴落在沙窝里,磨得眼里充满劳累的血丝。它绝不停止坚定不移的信念,它绝不泯灭永远向前的意志。一盆骆驼刺,化作体内的水和热”(第4联)“骆驼那神奇突起的驼峰,紧紧嵌住人间的欢乐和希望,让磐石般的重负压在肩头吧。只要一息尚存,双蹄的使命感,永远在西北大漠艰难的跋涉。啊 骆驼的蹄印刻在沙漠上,也永远刻在人们赤红的心上,引探求者默默耕耘时沉思和怀想。”(第5联)语言生动形象,如身临其境,讴歌了大漠孤舟的骆驼,以及像骆驼一样踏实默默耕耘的人们。
如果说《骆驼的蹄印》风格是质朴、明快的,那么《红鬃马》更多的是呐喊与黯然伤神。正如韩国外国语大学柳晟俊教授为《红鬃马》作序云:“细观高国藩教授之诗,内含哀欢,外抱色彩,情景融合,言有尽而意不尽”。无论是欢喜,亦或悲伤,他的诗总能给人一种力量。慢慢品味,终能嚼出其中的滋味。
《红鬃马》(3页)是诗集的开篇之作,在封面即是奔腾的红鬃马,引人瞩目。“松开缰绳 任红鬃马翱翔,飞腾在那太阳升起的地方。让东方红霞变成马的翅膀,让火星溅起洗尽往昔忧伤。”(第1联)“在遥远的星球与月球之间,奋蹄已经绘出狂飙的图案。天边叠嶂正是命运的翠峦,在刹那间捧出终生的辉煌”(第2联)“任疾风喊着拼搏者的名字,任奔驰的云向战斗者召唤。春雷是旗手的真正的性格,闪电是红鬃马亲密的伙伴”(第3联)“莫辜负我们奋蹄的少年时,让我们将旭日与落日追赶。用无数晨与夜谱写新人生,纵身天涯立志去征服远方”(第4联)“天高地阔像雄鹰一样飞翔,地平线是骑手最亮的马鞭。嘶鸣的后面是苍茫的夕阳,我们将急驰向光辉的顶点”(第5联)诗中化用日月星辰、风云雷电等大自然气象,塑造了不畏艰难险阻,立志征服远方的飞腾情怀。
人生难免坎坷,“生命是那飘忽不定的白云,凡错过的都成永恒的遗憾”(51页)经历人生低估,诗人以《煤的自白》(7页)告诉自己。“亿万年前的一场暴风雨,我被陷落的大地所吞没。从此听不到美丽的鸟鸣,受不到风的手掌的抚摸。沉浸在深深黑暗泥沙里,叶和花都化作黑色泪河,根鬚和树干俱变成黑血,从此心中蕴藏满腔红火。我的生命属于莽莽未来,我要使灼热的灵感复活。但每时每刻都不能说话,整个宇宙理解我的沉默,我苦苦地等待了两亿年,永恒意志使我避开腐朽。我要将绿叶永留给世界,定要把冬天的寒夜赶走。我将每天生活在炉腔里,虽然气闷狭小充满饥饿,只求一粒火种一缕空气,然后完全燃烧毁掉自我。情愿在微笑中化为灰烬,用灰把荒芜的原野肥沃,让人类沿着我黑色的肉,去唱更酣畅更灵慧的歌。”这首诗与其说是煤的自白,不如说是诗人内心的独白。苍茫大地,谁主沉浮!那种“每时每刻都不能说话”的沉闷与压抑,谁人不疑。难道就这样完了吗?并不是的。认识到这一点,即使苦苦等待两亿年,也要像煤那样“只求一粒火种一缕空气,然后完全燃烧毁掉自我,情愿在微笑中化为灰烬”,这难道不是践行先贤“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精神吗!
诗集中对祖国忠诚的献身精神,在许多篇章中都有流露。如《镀亮的人生》(119页)“青年时一次不经意的失足,便遗失了进家门的钥匙,只有雪水在血管里忐忑流动,沥青封锁了我回家的路”(第1联)“高深莫测的母爱使我领略庄严,使我精神的天鹅又展翅飞升,不论命运的瀑布将我抛掷到哪里,修炼千年对祖国仍有无边的忠诚”(第9联)“让理性穿过情感在埋葬中出土,在属于祖国的季节中走向春天。随春风而去,随春雨而回,祖国啊 您别忘掉我 我还活着”(第10联)可以说是时代洪流中,祖国儿女赤胆忠心的写照。如果你有过梦想,也有过失意,有过想高歌一曲的豪迈心情,也有过无人可诉说的苦闷……不论欢喜,还是悲伤,那么就请读这两部诗集吧。
(高国藩.《骆驼的蹄印》,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152页,¥18元。高国藩.《红鬃马》,作家出版社2017年版,180页,¥20元)
附:《木偶》(《红鬃马》第9页)
我的名字是木偶,
我只会踩着别人的脚印走
创作 我从来不敢想
树叶掉下来我也怕打破头
领导上告诉我 四加五是九
我背得哗哗如水流
但我遇上了三加六
这难题却使我抓头
你们都爱开轮船
我就爱独木舟
因为我是一块烂木头
可以毫不动脑筋地顺水流
虽然有人说我落后
也有人骂我保守
嗯 这又有什么关系
因为我的名字就叫木偶
原诗发表于韦君宜主编《文艺学习(北京)》1956年12月号。当时诗人为大二学生,班上同学制作木偶戏,邀请诗人参加,遂写《木偶》做开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