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学的影响及对策探析

2018-03-07 10:23:19范湘涛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8期
关键词:虚无主义概论历史

范湘涛

(湖南城建职业技术学院思政课部,湖南湘潭 411102)

历史虚无主义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基础课——“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下简称“概论”)课的教学实效构成了严重影响。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就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和危害发表过重要讲话,特别强调了“要警惕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影响,坚决抵制、反对党史问题上存在的错误观点和错误倾向[1]。”因此,作为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师,我们必须高度正视这股思潮的破坏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予以积极应对。

1 历史虚无主义基本内涵、特征及其实质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政治思潮,在当代中国的社会生活领域表现活跃,在历史、思想、文学等诸多领域都有所体现,从知识界到民间都产生了广泛影响。其在意识形态斗争中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通过攻击、丑化、污蔑中国革命史、新中国历史的功勋人物,抹黑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合法性;对近现代中国的历史发展逻辑进行曲解,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中国革命和中国选择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企图推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具体而言,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第一,否定革命,认为革命只有破坏作用,没有建设性意义。第二,否定革命领袖,从一些无法考证的野史材料和私人回忆录等出发,污名或妖魔化革命领袖。第三,认为中国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进入社会主义是近代中国一个错误的选择,实际上就是要否定中国选择社会主义制度的历史必然性。第四,全然看不到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所建立的伟大历史功勋,抓住一些实践中的曲折大做文章,试图消解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第五,枉顾近代西方殖民统治残酷掠夺与压迫中国的史实,而以西方殖民统治带来的剧烈社会动荡和社会变革进程来描述历史发展的逻辑,主张全盘西化,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宣扬“侵略有功”等。从外在表现看,历史虚无主义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第一,内容表现上的层次性。否定部分史实和历史人物还只是浅层的历史虚无主义,但这种浅层的历史虚无主义由于讲的是大众所熟知的历史内容,影响却很大;否定党和国家的制度乃至整个中华文明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往往以深层次的学术面目出现,非常具有隐蔽性。第二,方法上的主观性和形而上学。在方法上从假设出发论证问题,不了解历史全貌只根据一些历史片段推断出结论。第三,传播方式的多样性。有的是赤裸大胆地四处宣扬,有的则打着“重新评价”的旗号以所谓学术研究的面目隐蔽地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第四,传播渠道的丰富性。有的借助互联网平台,有的经由微博、微信等新媒体,有的则通过论坛、课堂等进行传播。从内在实质看,历史虚无主义是一种以唯心史观来认识和解释历史现象的错误思潮。作为“对客观历史的本质、真相和规律持有怀疑的、否定的以及消解的态度,对历史现象、历史事实和历史人物任意解释甚至刻意歪曲的一种历史观”[2],由于对历史的现象与本质、部分与整体、支流与主流、成功与失误、过程与规律缺乏统一性的认识,常常以不同的立场、价值取向甚至个人喜好去揭示和解读所谓的历史,肆意的拼接史料、观其一点不及其余的切割历史或者干脆道听途说的臆想发挥,通过虚无历史来否定现实,从而造成社会思想的混乱。

2 历史虚无主义对“概论”课教学的影响

“概论”课教学在教学中极其重视阐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的历史必然性,以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为线索,历史材料的运用极其丰富。因此,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对“概论”课教学的效果构成了严重的影响。

从“概论”课所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来看,“概论”课设立的目的是通过讲授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进程,“帮助学生系统掌握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发展、主要内容和精神实质,不断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3]。而历史虚无主义通过对历史进行合目的的拼接和剪裁,打着“反思历史”、“还原历史真相”的旗号,利用党曾经在革命和建设过程中经历的曲折,夸大毛泽东晚年的错误和党在某个阶段的决策局限,进而否定近代中国革命的必然性,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必然性,制造思想混乱,使得“概论”课的教学目标难以实现。

从“概论”课的教学内容来看,“概论”课教学是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脉络和实践基础中解析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当代发展及产生的理论成果,需要大量的国史、党史材料加以印证,唯物史观的运用无处不在。历史虚无主义却经常以今天的标准度量昨天的历史,以经济社会发展中客观存在、需要通过发展予以解决的问题去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对一些负面信息进行夸大解读,企图重新评价历史和历史人物,而这种含糊不清、别有用心的推理形式目的非常明确,就是要颠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基础,就是要颠覆人们思想里对中国共产党伟大历史功勋的认同,并进而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产生怀疑。

从“概论”课教学对象来看,互联网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在大学阶段思想非常活跃,善于从各种新媒体获得大量信息,渴望获得新知识新思想,创新意识强烈,却又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历史虚无主义在传播方式上经常改头换面,渗透在贴吧、微博、微信等各种网络文章中,经过精心策划、包装的各类标新立异的历史评说,特别容易吸引高校大学生的注意力,大学生很难认清他们的真实面目,很容易受这些经过精心包装的“新观点”的影响,这就给“概论”课教学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3 “概论”课教学应对历史虚无主义的途径

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学必须高度重视历史虚无主义思潮的破坏性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予以积极应对,才能切实提高“概论”课教学的实效性。

3.1 把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的运用贯穿“概论”课教学全过程

2016年5月17日,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只有真正弄懂了马克思主义,才能在揭示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上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创造,才能更好识别各种唯心主义观点、更好抵御各种历史虚无主义谬论”[4]。这就要求“概论”课教师要充分了解和占有史料证据、历史素材,借鉴国内外学术研究成果,把对中国道路、制度和理论的解读建立在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理解和对中国国情的具体的历史的分析之上,在教学中充分运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来解读实践问题,并使学生掌握这些锐利思想武器,进而能够独立地、正确地辨析种种历史虚无主义的言论。

3.2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学生的思想价值认同

党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要强化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到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5]。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作为意识形态宣传的主阵地,高校思政 “概论”课教学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及其要求渗透到各个章节的各个方面,形成正确的导向,主动传递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力量,不断增强主流意识形态价值认同,才能自觉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观点。

3.3 以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坚定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概论”课教师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利用好已有的教学实践基地,使本地历史纪念馆、博物馆、革命遗址、名人故居等平台的教育功能得到充分发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还可以利用我国改革发展的伟大成就、重大历史事件纪念活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家公祭仪式等组织开展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引导带领学生走向田间厂矿,深入基层,了解人民群众的基本情况和真实想法,多掌握一手材料;通过辩论赛、演讲竞赛、分组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让学生把自己受历史虚无主义影响而产生的相关疑问、困惑表达出来,通过课堂、微博、微信等在师生之间建立多种交流平台,改变过去单纯的灌输式教学方式,将系统有序的理论教学和丰富多彩的实践教学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既用现场感受加深他们的感性认识,又能结合实践后的讨论、讲解和作业安排让学生的认识进一步升华,通过深入分析和批判各种形形色色的历史虚无主义观点,增强青年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关于历史虚无主义对“概论”课教学的影响和具体对策,还有诸多问题需要研究探索,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斗争注定是个长期的过程。高校思政“概论”课教学只有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历史、哲学等各学科的理论加以融会贯通,形成政治性和学术性统一、富有说服力的话语体系,才能有力地回应历史虚无主义的负面影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学习习近平同志关于党的历史的重要论述[N].人民日报,2013-07-22(8).

[2]冯夏根,胡旭华.虚无的背后——新时期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论析[J].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9(5):27-31.

[3]吴树青,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编写组.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4]习近平.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5-19(2).

[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7-2-28(1).

猜你喜欢
虚无主义概论历史
青铜器辨伪概论
收藏家(2021年10期)2021-01-17 14:02:35
《速勒合儿鼐传》(Sulqarnai-yin tuguji)研究概论
举旗亮剑遏制和反对历史虚无主义
坚定道路自信 理直气壮 抵制历史虚无主义
必须认清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
电冰箱节能与发展概论
电子制作(2016年15期)2017-01-15 13:39:40
新历史
全体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