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引领作用研究

2018-03-07 09:50:51杨铮刘麟霄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8年2期
关键词:民族创作群众

杨铮,刘麟霄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阜新 123000)

文化自信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前提,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具有较强的引领作用,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精神底蕴、精神归宿和精神引领。然而现阶段我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过程中文化自信存在着公民文化参与意识淡薄、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待提升、文化竞争力不强、文化自信标准不健全,文化自信亟待完善。针对这种问题,我国在文化发展中积极探索增强文化自信的策略,以充发挥文化自信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引领作用。研究文化自信对精神文化产品的引领作用不仅能够有效提高我国文化自信,而且对我国精神文化发展意义深刻。

1 文化自信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引领作用

1.1 文化自信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精神底蕴

文化自信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为精神文明建设和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同时,文化自信是衡量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文化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对于社会价值观的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通常来说,文化自信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文化自信能够使本民族群众对民族文化产生较强的敬畏之心,使人民群众能够在传承本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包容性的看待外来文化,并对外来文化进行合理的选择以达到振兴民族文化、增强群众民族自豪感的最终目的。第二,较强的文化自信又能够使一个民族在激烈的文化碰撞过程中保持较强的民族特性,以至于本民族文化不会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被外国文化所同化。

1.2 文化自信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精神归宿

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离不开文化自信,同时文化自信也是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重要精神归宿。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反应自身文明发展的重要窗口,也折射出了一个民族文化认知程度和文化创新水平。文人墨客可以借助民族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文化产品和精神产品进行不断的创作,以极大的完善民族精神文化建设体系。另外,精神文化产品的创作反过来又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本民族的文化自信,使更多的人民群众能够对本民族文化产生高度的认可,并为国家和民族的精神文化产品创作提供丰富的思想源泉。

2 现阶段我国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中文化自信存在的问题

2.1 公民文化参与意识淡薄

公民文化参与意识淡薄是影响我国文化自信建设的重要因素之一。物质是人民生活追求的第一要素,尤其是在广大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仍有待提升,他们没有更多的精力追求高质量的精神生活。并且,城乡差异和地域发展不平衡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部分人群不能够及时参与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中去。另外,我国城市地区经济较为发达,然而部分人口其素质和认知水平相对较低,他们并不能够充分认知到文化自信对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重要影响意义,直接导致了我国只有极少数公民能够积极参与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中的现象的发生。

2.2 我国文化软实力有待提升

我国在改革开放后经济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尤其是我国硬实力已经跻身世界前列,然而我国软实力建设水平仍然有待提升。在现代社会,西方拜金主义已经对我国传统思想模式形成了较大的威胁和冲击,人民群众的追求目标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国外思想的入侵、国内腐败的存在、人民对当前经济发展模式的不认可极大的阻碍了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发展和建设。

2.3 文化自信的原则和标准不健全

文化自信原则和标准不健全是影响我国文化自信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自信元和和标准不健全使人民群众在参与精神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可能由于价值导向错误而步入相反的境地。我国思想文化价值导向体系较为薄弱,现代媒体为了迎合群众诉求,将主流思想弃之不顾,一味的宣传较为低俗的事件,极大的影响了我国群众的文化自信建设和发展。

3 增强文化自信促进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的策略

3.1 开展文化教育

开展文化教育是提升国家和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对于民族精神文化产品创新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意义。第一,各个民族应根据不同的民族特色采用不同的教育方式,使学生能够对自身民族文化形成一定的认知。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着重讲解本民族影响力较大的历史人物,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形成适当的民族自豪感。第二,学生应在教师的带领下树立正确的评价体系并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念。学生多元化的社会思想碰撞过程中能够独立辨别正确与错误的思想潮流,以保证自身优秀文化在传承过程中不会因外族文化入侵而中断。

3.2 改革文化体制

改革文化体制能够有效促进我国文化发展与创新,对我国文化自信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因此,我国在文化自信提升的过程中应积极改革文化体制,加强文化发展。而教育是我国文化发展的前提,教育改革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重中之重。因此,我国应加快教育改革,改进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充分发挥教育对文化的促进作用。

3.3 优化文化创作内容

优化文化创作内容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之一。文化创作的内容应在符合潮流的基础上对其进行适当的选择,并将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传播给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上逐渐形成一套健康的文化体系。同时,创作者也应意识到消极事件对社会发展起到的警示作用,创作者在进行创作的过程中应适当表现社会,不能将不良影响作为主要宣传内容。另外,文化创作应重视传统文化和民族文化,最好能够选择本国文化元素或本民族文化元素,在对中国元素进行创作的过程中不断增强其影响力,以达到提升文化自信的目的。

[1]韩琛,郜炜磊,王薇.讲述中国好故事 唱响时代主旋律江苏省演艺集团聚力创新推精品彰显文化自信[J].东方文化周刊,2017(35).

[2]秦佩,李心峰.“文化自信”语境下艺术理论研究的“中国”取向[J].民族艺术研究,2017,30(1):121-129.

猜你喜欢
民族创作群众
我们的民族
多让群众咧嘴笑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8:22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人民交通(2019年16期)2019-12-20 07:03:44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人大建设(2018年10期)2018-12-07 01:13:56
《一墙之隔》创作谈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人大建设(2018年1期)2018-04-18 11:29:59
多元民族
乡村地理(2018年4期)2018-03-23 01:54:08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文史春秋(2016年2期)2016-12-01 05:41:54
创作随笔
文艺论坛(2016年23期)2016-02-28 09:24:07